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有關歡樂春節作文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樂春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歡樂春節作文6篇

歡樂春節作文 篇1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此,人們稱這一天爲春節,俗稱陰曆年。春節來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意味着新一輪的播種,意味着我們又要長大一歲,意味着大地萬物復甦。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的宅門貼上了春聯,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通常要貼福,必須倒着貼,簡稱福到了。有的人在牆上貼年畫;有的心靈手巧的人剪着窗花……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開始除舊迎新……傳說,這個年是對人非常不吉利的,年一來就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就萬物生長,鮮花遍地,這個年到底怎樣趕走呢?那怎樣才能讓人們過上幸福生活呢?人們就用炮竹趕走了年,因爲年怕紅色,這樣人們就能過上幸福生活了。春節到了,這是個歡樂祥和的日子,更是一個親人團聚的日子。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大家一起吃個團圓飯,多溫馨呀!南方的習俗是吃年糕,因爲他們想要節節升高,讓我們共同迎接新生活吧!春節到了,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長輩要給晚輩紅包。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來買年貨,春節這喜慶的氣氛,不僅洋溢在歡樂家中,並且洋溢在大街小巷,有的在舞獅子,有的在放鞭炮,還有的在扭秧歌……

放眼望去,這裏華燈滿城,有人滿城,真是熱鬧非凡!春節到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了!

歡樂春節作文 篇2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纔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爲春節。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

大年初一早晨,太陽漸漸升起,陽光驅散了薄霧,天瓦藍瓦藍的。街上非常熱鬧,空氣裏盪漾着爆竹的硝煙味兒,人們穿着嶄新的服裝,個個都是喜氣洋洋,特別是那些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噼裏啪啦放着鞭炮,笑聲和鞭炮聲交融在一起,那些抱在母親懷裏的小孩,手裏邊拿着紅豔豔,黃澄澄,綠盈盈的氣球,咯咯咯的笑個不停。媽媽煮好餛飩後,就讓我點鞭炮,過了一會兒,我們就乘車去舅舅家了。

歡樂春節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次過春節,人們總要貼春聯、貼福字,放爆竹、放煙花,其中我最喜歡放煙花了。

今年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妹妹一起去看煙花,一路上我興奮得不得了。煙花終於開始放了,只見一束束煙花“嗖、嗖、嗖”地射上天空,然後“砰!”地一聲炸開了,漆黑的夜空立刻變成了彩色的,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五顏六色,漂亮極了!緊接着,又有幾束小炮彈似的煙花被髮射出去,直衝雲霄,瞬間炸出了一道道金光,並像流星一樣四處滑落,不一會兒便在半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突然,我發現了一束特別的煙花,之所以說它特別,是因爲它被射上天空後,炸成了一朵紅雲,原以爲這只是一朵紅煙花,可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紅雲中竟然飄出了幾個紅燈籠,天空中頓時多了幾分喜慶的色彩,那一個個的小燈籠慢慢變大,最後直接燃燒了起來,漸漸地,越來越模糊,直到消之殆盡。之後,天空中又陸陸續續地呈現出了一些星星狀、愛心狀及大腳丫子狀的煙花,引來了人們一陣陣的歡呼聲……

美輪美奐的煙花表演漸漸地接近了尾聲,喧鬧的人羣也慢慢散去,我也不得不依依不捨地回了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興奮極了,剛纔那精彩的一幕幕就跟放電影一樣,不斷地在我腦海中浮現,這真是一場偉大的視覺盛宴呀!

有煙花才叫過年呢,這個春節,真的是太開心了!

歡樂春節作文 篇4

春節到!春節到!家家戶戶開懷笑!

街道上車水馬龍,街道兩旁張燈結綵;超市裏水泄不通;商場裏擁擠着不可計數的人;機場、動車站、汽車站更是人潮涌動,人們大箱小箱、大包小包,急着回家與親人團聚。小區中,鄰居家叔叔阿姨從省外回來,小妹妹格外興高采烈,拉着爸爸媽媽的手來到廣場上玩耍。

我們老家的院子裏,我們幾個孩子在一起放小鞭炮、玩彈彈珠。最小的`弟弟騎着自行車一邊圍着我們繞圈圈,一邊不停地尖叫着。廚房裏,奶奶、媽媽、嬸嬸正在準備一道道美味佳餚。在二樓的大廳裏,爺爺、爸爸、叔叔在聊着這一年的收穫和趣事。

“開飯咯!”隨着奶奶的一聲叫喚,我們小孩子腳上像裝上了風火輪一樣衝進餐廳。弟弟已經顧不上任何事,抓起桌上的雞翅就往嘴裏塞。我們見了也不甘示弱,紛紛抓起桌子上的好東西狼吞虎嚥着。大人們看着我們的調皮樣兒,全都笑了。

“爹,娘,”爸爸笑眯眯地舉起酒杯,“來,幹上一杯,祝兩位老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小朋友們健康快樂成長、學習進步!”我們小孩子也舉起杯子:“我們也祝大人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大家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吃完了團圓飯。

“呼——嘭!”隨着一聲聲巨響,煙花騰空而起。頓時。夜空宛如奼紫嫣紅的百花園,五彩繽紛的煙花如同水晶石靚麗奪目,色彩斑斕的焰火好似綵綢絢麗多姿。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歡樂春節作文 篇5

每到春節,我就特別高興,因爲親人們會給我許多壓歲錢,而有了壓歲錢,我就能買書、衣服之類的東西。

今天,我從我好幾年積攢的壓歲錢中拿出兩張去買書了。到了書店,媽媽停住腳步,“你不能買漫畫!”媽媽跟我說,“其他什麼都能買。”“哦”。我不高興的說。

進入書店,我看到了許多的人,他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選書,還有的在付錢。

只見離我不遠,有一個呆頭呆腦的小孩拿了一本《紅樓夢》,然後去付錢了。

還有一個小姑娘,她一會兒拿一本書看了看裏面的一些內容,又一會兒挑了一本書看了看書的簡介,最後她終於拿了一本《走向海洋》去付錢了。

我也開始挑選書了。我先選了我夢寐以求的《神祕的中外歷史謎團》。

接着,我又到關於歷史的書去找我想買的書。我看見了兩本由舊電影裏的內容改編的書,一本是《奇襲》,另一本是《鋼鐵戰士》。我只是翻了翻,就覺得很好,就買了。

最後,我們把買來的書付了錢,可還剩好多錢呢,於是我還想買書,可我腦中想到一個名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是呀,我的壓歲錢還不是親人們辛苦掙來的,我就把剩下的錢給了媽媽。

媽媽誇我說:“你真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今天,我真高興,因爲我不僅買到了我喜歡的書,還得到了媽媽的誇獎,更是因爲我會用壓歲錢了。

歡樂春節作文 篇6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在我們家爸爸、媽媽、爺爺開始準備過年,他們從超市買來許多好吃的,這時候也是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刻。過年的前昔,要乾的事情多得驚人:大掃除和挑水還有醃泡菜等等;每一次幹活總會把我累得虛脫,以至於我那幾天,不僅肚子餓和我“鬧革命”,還因爲餓着沒有力氣“光榮”的評上了懶漢的罪名。每天的大掃除是必修課,一大早便會從被窩拉到掃把前,往往一天打掃一個屋子,那樣的打掃對於灰塵和頭髮絲確實有效,連空氣中的灰塵都像長了腳了一用,不敢侵犯進屋子。在春節的各個日子中,初一可是我的最愛。早晨,一起牀就開始放鞭炮,男孩子們歡喜得蹦來跳去。我也樂在其中,點燃了一支沖天炮,哪料一時沒鬆手,我的銷售開花了,燙得我只“哇哇”大哭。鞭炮一直放都中午,一大堆爆竹的包裝紙成了座山。我便隨爸媽到親戚家去走人戶去了,要一直到第二天才能回來。

初一過後的幾天,並沒有什麼新鮮事:每天都吃上一頓的剩菜,等到把剩菜吃完了,又吃老早就住好的菜,只是不曾吃過而已。元宵的時候家家都吃湯圓,象徵着團團園園。晚上還得一宿不睡,我哪管什麼破規矩,倒頭便睡。

晚上聽老一輩的講熬夜的來歷:

在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迎着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麼過的,每當想起它,我仍不禁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歎!

我的媽媽是貴州人,從小,我就沒的去外婆家。小時侯,看着別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我心裏很羨慕,常常纏着媽媽要外婆,媽媽總是說:“以後帶你去看她。”可這個以後從沒到來過,慢慢地我也就不提了。

去年寒假,當媽媽說要帶我去外婆家的時候,我真的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坐上了火車,才相信終於要見到親愛的外婆了。

可是上車沒多久,我就開始後悔了,因爲是春運期間,火車上擁擠不堪,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味交織在一起,薰得人透不過氣來。沒辦法,我只好睡一會覺,看一會書,好不容易熬過了30個小時。

下了火車,又坐着汽車在山路上顛簸了四個小時,我們終於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來。拎着行李下了車,活動了一下麻木的腿腳,我發現山腳下根本就沒人家!

“咦,媽媽,外婆家在哪呀”

媽媽疲憊地笑了笑說:“早呢,還有大約兩小時的山路,是要靠自己走上去的。”我的媽呀,我差點沒暈過去。現在我明白了,爲什麼直到今天,我都快12歲了,她才帶我來外婆家!

還好,沒走多遠,舅舅就來接我們了,第一次看見我,舅舅好象有點激動,居然一下子抱起了我,把我鬧了個大紅臉。

冬日蒼涼的午後,在蜿蜒不盡的山道上,我們三個人吃力地走着。看得出,舅舅很想逗我開心,操着生硬的普通話不停地跟我說着什麼。我有一搭沒一搭地敷衍着他。渾身痠痛的我在心裏暗暗發誓:下次,打死我,我也不來了。

走到日影西斜,忽聽舅舅對埋頭走路的我說:“琳琳,到了。”我一擡頭,眼前是一個古老的村落,斑駁的白牆,一色黑瓦。村口的一棵大樹下,站着好些人,他們也發現了我們,只見一個瘦瘦高高的老婆婆迅速地衝了過來,一把拉住我,嘴裏嘰裏哇啦地說着什麼,我聽不懂她的意思,但“琳琳”兩個字還是聽得出來的,媽媽在旁邊哽咽着對我說:“孩子,叫外婆呀。”

“外婆!”第一次當面叫出這兩個字,我有點尷尬。我看見外婆的眼淚一下就涌出來了……

在外婆家過年,我覺得自己就象一個受寵的公主一樣,每時每刻都被濃濃的親情包圍着,可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初四我們就動身回來了。

又是在崎嶇的山道上,外婆拉着我的手,舅舅幫我們揹着行李,把我們一程程地送下來。一路上,外婆對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再來啊。”說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腳下,當汽車遠遠地開來的時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複着這三個字。我望了望直衝雲霄的大山,又看了看外婆佈滿皺紋的臉,努力學着貴州話對她說:“外婆,明年,我們一家都到這裏來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