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小學重陽節作文集錦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重陽節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重陽節作文集錦6篇

小學重陽節作文 篇1

九月初九這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這天我和爸爸到了大伯家,再一起去祭祖。在開車的路上,凹凹凸凸的石頭亂動吶。終於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走到那裏的時候,我竟然看到了一個同學,這也難怪!姐姐也看到了一個初中的同學了,甚至連幼兒園的老師也看到了。

忽然,一串串鞭炮噼哩啪啦地響,好似一串串煙花從我身邊響起,那聲音真可怕。這時,我看到了嬸嬸,堂哥他們開始了,首先,我看見許多將要被燒的銀寶擺在一堆,然後再擺一些祭品,爸爸找來幾根長長的樹枝,點火,然後,爸爸拿着樹枝把銀寶下面沒燒着的翻過來,然後放鞭炮了,我和姐姐捂住耳朵跑得遠遠的,炮噼哩啪得響起來,鞭炮被炸的個稀巴爛,讓死去的祖先吃個痛快。

吃完飯後,我們就慢慢的走回家了!

小學重陽節作文 篇2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9月初9就是重陽節。轉眼間重陽節就到了,那一天我們可以爲老人們說上一句祝福語,或者是給她們把我捶捶背等。

重陽節那一天,我看見在家中織衣服的奶奶,在我的眼裏有了一個辦法。我像要偷吃的老鼠溜近了衛生間,輕手輕腳地打了一盆熱乎乎的水,來到了奶奶的臥室,奶奶轉過頭來,對着我微笑。“奶奶,重陽節快樂!我爲您洗一次腳吧!”我說道。奶奶笑着眼睛幾乎看不見,說:“好好好,我的好孫女,慢慢不別急。”我小心翼翼地把水桶放在奶奶的前面,把奶奶的腳放進水裏。奶奶喃喃自語地說:“這是我重陽節收到最好的禮物!”我說:“奶奶這不算什麼了,只要您開心就好。”奶奶點了點頭,美美地睡着了。

多麼美好重陽節吖!讓我孝敬了一次老人,真好!

小學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的傳說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說吧: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後人廣泛流傳,現在在中國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小學重陽節作文 篇4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衆多民間傳說。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說。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恰在家歷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裏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爲她計回公道。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爲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爲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爲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爲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爲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爲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羣衆爲重陽公主修了重陽道觀,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由於歷史的的變遷特別是戰亂的影響。漢安帝建的娘娘廟和重陽百姓爲重陽公主修的重陽道觀都已不復存在。但歷史總會留下一些痕跡。

距重陽鎮10公里的西坪鎮有一個皇后村。《西峽地名志》講:相傳,一皇后經此小憩,地以人傳。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難時已身懷六甲,行動不便,曾在當地歇息。

近年,我縣重陽文化研究會又在重陽寺內發現幾件實物證據。《西峽地名志》上說的後寺就是今天的重陽寺,該寺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炸燬,現殘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廟脊瓦塊上清晰可見恭李氏字樣,這與傳說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這有一段龍頭瓦和鳳尾瓦,古代一般稱皇帝爲龍,皇后和娘娘爲鳳。從這三件瓦的文字和圖形推斷,此寺在後來修建中可能爲李娘娘專門修了一個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廟。中國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塊是天子萬年碑,這塊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萬年四個字清晰可辯。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纔是真龍天子。天子萬年碑是與皇帝有關。這位皇帝就是漢安帝,這與李娘娘生重陽公主的傳說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斷,傳說中漢安帝爲紀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陽寺、娘娘廟是真實的,是有碑可證的。

小學重陽節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秦老師讓我們回家爲老人做三件事。在放學路上,我就絞盡腦汁地在想該爲公公和婆婆做些什麼。一到家,我的婆婆正在做飯,我先給她倒了一杯水,然後,又幫婆婆洗菜。一會,公公回來了,我給他遞上拖鞋,把熱騰騰的重陽糕給他端上。做了這些事,雖然感到有點累,但心裏卻很開心。

小學重陽節作文 篇6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迎來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在這一天是讓老人們登高休閒更是爲了讓人們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祝壽,不僅安排了精彩的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給她一個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請全體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頓團圓飯,也順帶着過重陽節。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齊了,晚餐開始了,奶奶燒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紅燒雞肉,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氣的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嚐美味的菜餚,邊談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經,說說笑笑,有多麼的親熱又是這麼的和諧啊!接着我們舉起酒杯,爲奶奶慶祝生日。

大家酒足飯飽後,一起在大廳看起有關重陽節的電視節目,我和哥哥可閒不住了,爲了能使爺爺奶奶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負責給他們捶捶背。過了一會兒,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呢?吃蛋糕呀!我把蠟燭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燈點關了,然後由二伯把一個蓮花式樣的蠟燭點着了中心,“啪!”,這朵蓮花奇妙的開放了,大家都被嚇了一跳,但緊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樂響起來了,家人個個笑逐顏開的隨着音樂唱了起來,奶奶露出了激動的神情,等蠟燭吹滅,二伯母親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給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濃的蛋糕,真誘人啊!哥哥一口氣吃了三快,還變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大花貓”當然我也好看不到哪裏去。最後媽媽給奶奶和爺爺各做了一碗長壽麪,我搶先祝福一聲:“祝爺爺奶奶福如東山,壽比南山”。他們笑了,笑的這麼滿足,這麼慈祥,這麼快樂。

這是一個我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的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