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重陽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0篇)

重陽節的作文1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遠眺,面對蒼穹吟出千古絕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發現手機裏已經有多條短信了。“當秋風吹來時,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來滋潤你;當菊花盛開時,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飛向你;當重陽節到來時,我不惜鉅款發條短信祝福你——重陽快樂,工作別太累了。”是M一貫的搞笑風格。“有人牽掛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關心的歲月不失落;別讓幸福擦肩而過,別讓美夢變成泡沫。願你的快樂比所有人都多。”Z總是很貼心。……雖然這些短信大多並不是出自他們本人之手,但我知道祝福的心是真的,情是濃的。握着手機的手漸漸暖熱起來,然後傳遍全身,我恍如被一份份千里,萬里之外的關愛所包圍,而這種關愛將充溢在體內的淒冷驅散了。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擡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淨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重陽節的作文2

星期一的時候,有個同學跟我說:“今天九月九日哦。”我這纔想起今天是重陽節,我婉兒一笑說:“對哦,今天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因爲《易經》中把數字“九”定爲陽數,而九月九旺逢兩個陽數相疊,所以成爲“重陽。”重陽節染着菊花的香氣,披着輕含的霜露,浸着烈的美酒,載着殘陽中回味不盡的厚重心事。

放學後,我獨自一人騎着自行車,在華燈初上的街道旁的林蔭道穿梭。夜,很靜,路邊的燈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的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蕭瑟的秋風吹過,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秋的氣息,惟獨少了翻耕了的土地和到花的芳香。一片秋葉跳着像蝴蝶樣絕美的舞蹈,將落在我的車籃裏。我從車籃裏拿出這片早落的黃葉,看着它心理覺得有點淒涼,不禁回想起往年的重陽。

以前重陽的時候,我,爺爺,奶奶等一家人都會去登山,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未完的登山之旅。有時,我是在走不動了,就哭着要奶奶揹我。即使上山的時候,我們覺得很辛苦,筋疲力盡;可當我們站在山頂飽覽壯麗的山色時,頓時所有的辛苦都被拋諸腦後,感覺神清氣爽。天上,山上,到處都是秋天的身影。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秋的氣息,我們的心情也如秋日的碧空一樣空闊明朗。

不久,我們沐浴者秋風下山了,那時的野菊花漫山遍野睜開的爛漫。我下山的時候總要採上一大把,拿回家插在花瓶裏。

碎碎重陽,今又重陽。而此時的我呢,卻遠離家鄉,不能與爺爺奶奶一起登山採菊叻,一想到這裏,嚴重不禁閃着晶瑩的淚花。

我把手中那片剛纔飛舞的落葉夾在書中,騎自行車迎着蕭瑟的秋風回家了。

還沒進門就問道一陣陣香味,推開門一看,爸爸媽媽做了好多菜。才各式各樣,琳琅滿目,我趕緊洗了手坐下來吃飯。吃飯的時候,媽媽還時不時幫我夾菜······從這些美味佳餚裏我吃出的是親情的溫暖。

吃完飯,我趴在窗臺上,仰望夜空,仰望月亮,仰望滿天繁星,讓它們寄託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把它傳達給家鄉的爺爺奶奶。窗外,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我再次拿出那片早落的黃葉,可我心裏卻暖烘烘的。以前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了,雖然空氣中沒有了翻耕了的土地和稻花的芳香,卻仍浸透着秋的氣息。黃葉落了,卻化作“春泥”來養護其他的綠葉。我雖沒能與爺爺一起登山採菊,卻有爸爸媽媽陪伴着我。

讓我們追慕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悠然,遙想李清照“簾卷西風時”的情懷,重讀王維“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名句,讓融融的詩意縈繞重陽。讓重陽寄託我們深深的思念。

重陽節的作文3

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登高和觀賞菊花是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2003年重陽節記錄下的母親的一組圖片,當時89歲的母親身體尚好,重陽節那天恰逢“國慶”長假期間,我和家人用輪椅推着母親去登高和賞菊。老年人登山秋遊,可以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

烈士山公園是城區中的一座紀念性公園,公園總面積37.5萬平方米,有紀念區、老年活動區、水景區、兒童活動區4個分區。紀念區以烈士山峯爲主景。山峯海拔高度爲97.5米,北坡是250級臺階,象徵着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我們推着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和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興奮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上山難下山更難,爲防止輪椅失控下滑,採用上面拽下面頂的辦法,順原路下山後又推着母親經勝利廣場去公園賞菊,時逢國慶期間,燦爛的鮮花和遊人的笑臉把廣場和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各式花壇營造出一片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親一臉的幸福與快樂。

又是一年重陽節,景色依舊,物是人非。今年國慶10點鐘,93歲的老母親安詳地走到另一個世界裏,在那裏她還會賞菊登高嗎?早晨,我獨自登上山頂,一路上尋覓着回憶着,在登山晨練的老人中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我祝願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4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着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裏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黴的味道,看着心裏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着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着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麪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麼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說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的作文5

重陽節前夕,幾位同學相邀去明湖踏秋,我雖身染小恙,但還是欣然前往。

下午,公園裏人頗稀少,顯得格外寧曠而幽靜。整潔的青石路上偶見飄零的落葉。修剪得十分整齊的冬青泛着暗綠色,野生的小菊花,星星點點,閃爍着金光,一直延伸到綠蔭深處,彎彎的白楊樹葉子彷彿清瘦稀疏了許多,在秋風中發出瑟瑟的聲響。仰首翹望,天蔚藍而高遠,在接近地平線的地方淡成白色,與輕薄的霧靄連在起。

繞過樹叢,清風拂面,一泓靜靜的湖水鏡子一般,將遠山的峯巒,岸邊的垂柳,湖心的小島倒映出來。一葉扁舟安逸的飄在遠處,許久不動。荷花是明湖的特產,而此刻只有幾許殘倚,一隻小小的青蛙蹲在上面,瞪着眼睛無聲的望着我們,似乎要訴說什麼……一陣風吹過,心中不禁涌起一種悲涼,於是下意識的把眼睛從湖面上移開,向鐵公祠走去。

鐵公祠正在舉辦盆景展覽,面對這一件件藝術珍品,我簡直要爲這次秋遊歡呼了。盆景是雕刻與栽培藝術的結晶,被譽爲立體山水畫,它集天下之靈秀於尺寸之間,給人以高雅的享受。蘇杭的嫵媚,灕江的清麗,巴山蜀水的豪峻,更使我猶如步入宋元人的畫卷。

C君是我們中最活潑,最有才華的一個,他竄來竄去,對每個盆景都無情地抨擊一番、而且還提些令人咋否的破壞性建議,我真懷疑他是否對這些也許比他更有才華的作者懷有深切的嫉妒。

看完盆景,我思索着說:“這些盆景都很美,都相當富有詩情畫意,但僅此而已,不能再給人更深邃的東西了。”

C君立即反駁道:“盆景的本質就是創造實在的美,而不是抽象的哲理。”

我點點頭,不想爭論下去。C君剛纔說過他參加盆景比賽就只放一隻空盆,那麼這個空盆就只有無窮的哲理而沒有一絲美了吧。一笑!

從鐵公祠出來,眼前的一湖秋水向我們顯示出它無法抗拒的魅力,於是S君跑過去租了兩條船。

我們輕輕地把船劃開了,船漿在湖面七留下兩行淺淺的波痕。

船過湖心,大開水戰,愈演愈烈。濺在我身上,禁不住哆嗦兒下。這才偃旗息鼓,在歷下亭泊了船。這裏楊柳依依,一派古老典雅之風,不禁發思古之幽情。此亭約建於北魏(故址不在此),明朝嘉靖年間重建於此。

棄船上岸,只見兩側鐫刻着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中的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爲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所書。雖年深日久,但其雄渾挺秀的筆力,仍神韻不減。亭後“名士軒”不知爲何門戶緊閉。隔窗而望尚可依稀看到迎面掛着的郭沫若先生爲明湖所題的-副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片大明。”但是杜甫和李北海的畫像,張祥河、杜小夢等文人雅士的石刻,卻不得而見了,令人悵然;辛棄疾、張養浩等濟南名士也一去不返、吟誦着他們的詞曲不禁又是一通感慨。前人曾道:“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舊,問濟南過客,有誰續名士風流……”大家興致頓減,默默坐在船頭看悲傷而壯麗的夕陽燃盡最後一絲瑰麗,岸上已是萬家燈火,爲擊退悲涼之情,我故意玩笑說:“今值碧雲黃葉之秋,落霞孤鶩之辰,華燈初上,晚籟始生,素月入懷,清風振衣,且暮山黛水,古亭斷碑,衰柳殘荷,曲徑長堤爲吾人獨有,當陶然而醉.何故做蘇子赤壁遊之態也……”於是一陣急促的漿聲把我們送到岸上。

重陽節的作文6

今天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今天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爲從小的時候,奶奶每一次吧,臉盆拿在我面前。輕輕的揉着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同時奶奶也太辛苦了。

晚飯剛吃過,我就像奶奶一樣早早地把盆子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了過來,我立刻把盆子和毛巾放在奶奶面前,奶奶並不知道什麼意思,茫然地說:“又要奶奶幫孫女兒洗腳啊!”我頓時皺起眉頭,低下頭說道:“別把我想的這麼壞。”話音剛落,我又立刻擡起頭對奶奶說:“這次不是您幫我洗,而是我幫您洗!”奶奶聽了笑的合不攏嘴說:“好,我的乖孫女兒。”

我先讓奶奶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再微微垂下腰,嚴肅的摸測着水溫,生怕燙到奶奶去。測了一會兒後,我輕輕的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

“奶奶把腳放進去吧!我會好好伺候您的。”我開心的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原來奶奶的腳這麼粗糙啊!其間,我的心不禁的顫着。

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一遍遍的洗着、按摩着,我還認真的對奶奶說:“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聽了,淚珠一顆顆的'落了下來。

重陽節的作文7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

重陽佳節,寓意深遠。重陽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

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孝順孫子。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爲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我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共同尊老、愛老!

重陽節的作文8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裏,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裏,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婆婆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這腿越來越不好使了。”媽媽捧起報紙:“媽,不會啦,您還不老呢。您走路還那麼有勁。”“想想五年前,家裏這盆花還是我從山上挖來送給你們搬家大吉大利的,現在花這麼大了,我的腿卻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頂了。”我聽了,趕快過來幫婆婆捶捶背,按摩按摩雙腿。忽然想起了什麼跑向廁所。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婆婆面前說:“婆婆,我想給您洗腳。”婆婆笑得合不攏嘴,高興地說:“好孩子,真是婆婆的乖孫女!

我先讓婆婆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後蹲下來輕輕地把婆婆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婆婆,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您的。”我高興地朝婆婆一笑。

當我的手摸到婆婆的腳時,不禁心中一顫,原來婆婆的腳是那麼粗糙。是啊,婆婆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每天照顧我,我心中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婆婆的腳洗了一遍,然後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婆婆說:“婆婆,我以後每天給您洗腳。”婆婆高興地笑了。

重陽節的作文9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遠眺吟出千古絕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灑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亮光。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溫暖的風中也凍得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陣陣秋風吹襲,我再一次擡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通行世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重陽節的作文10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一羣小朋友拍着手,唱着熟悉的歌謠,手捧着插着小旗杆的重陽糕,蹦跳着從我面前走過。記憶細胞工廠又忙碌起來。剛纔的那個片段不正是我小時侯和大家一起過重陽節的場景嗎!回憶真是親切溫暖,那稚嫩的小臉兒微微仰起,笑容燦爛如春日明媚的陽光,“奶奶,重陽節快樂!”“爺爺,重陽節快樂!”說着,遞過飄着桂花香味的糕,看着爺爺奶奶把糕吃完,背地裏偷偷地舔了舔嘴角,嚥了咽口水,還是把饞勁兒給壓了下去,又衝着爺爺奶奶笑了。

時光老人的沙漏就這樣一點一點,快速而又漫長漏去細細的沙粒,細水長流似的。那個幼小的我已不復存在,可重陽節依舊每年一次不急不慢地到來,只是能與我一起分享重陽糕的老人已離去了一位——我的爺爺。於是,我便更加珍惜,早早地買了一份份重陽糕,那圓潤的、有着糯米清香的糕點,和着我的一份濃濃的恩情傳達給我的長輩們,值得我們尊敬的老人們;一併將我們深深的思念與感恩寄向那遙遠的地方,我親愛的爺爺。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雖然還沒有吃重陽糕,可它那甜蜜的味道,與我甜蜜的回憶就這樣永駐我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