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六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600字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六篇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今天爸爸帶我去澤雅老家——嶼山村探訪家鄉重陽節民俗,我還當了一回小,採訪當地的老人有關重陽節的民俗,收集了很多重陽節民俗的照片和資料,家鄉的重陽節活動可真是豐富多彩呢!

我們先去了嶼山村星光老年之家,有老人在這裏下棋、看電視。在這裏我瞭解到全村有一千多人口,村裏60歲以上老人有223人。星光老年之家裏面有老年電視大學、文化娛樂室、健身活動室、老年衛生室、老年理髮室等等,村裏的老人可以在這裏喝茶、聊天、下棋、看電視、健身等娛樂活動,老年人可以在這裏過幸福的晚年生活呢!

然後我們去了爺爺家裏,我陪爺爺聊天,問了爺爺很多關於村裏老人節的民俗活動。爺爺告訴我,每年的老人節都很熱鬧,村裏有能力有孝心的人自發組織了一個叫“嶼山聯誼會”的愛心組織,巳經有會員一百多人,專門爲村裏的老人服務、獻愛心。每年重陽節,組織聯誼會會員開展“孝暖重陽、愛在重陽”活動,由會員個人出錢,大擺“孝敬酒”,給老人發紅包,還邀請甌海三醫的醫生免費爲老人體檢送藥。村裏有很多爺爺輩的理髮師傅,村裏人稱他們爲“剃頭老司”,在每年的老人節免費爲老人理髮。爺爺說今年的老人節擺了28桌酒,可熱鬧了,還給每位老人發了紅包,老人們可開心了,都誇這個聯誼會辦得好,誇聯誼會的叔叔阿姨有孝心,讓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我想我以後也要向聯誼會的叔叔阿姨學習,學習他們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人。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一個多月了,秋日的雨變得吝嗇小氣。秋雨,你躲進了哪裏?霧霾裏的塵埃肆虐地遊離,小院裏挖溝埋管子,更是塵土四起。

前幾日院子裏桂花飄香,可有的人兒攀爬連枝折下,馨香的飄逸早早殆盡。古人感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可如今,秋風秋雨遠相離,塵埃霧霾嚴相逼。

無雨的日子,或多或少讓一顆心有些浮躁而憂鬱,心兒被秋風捲起的塵土吹皺了幾多惆悵的思緒 。如果秋日少了秋雨的滋潤,天地萬物如何在這蕭瑟的季節裏堅持生命的溫潤和豐盈。走在城市的街道,心境比走入沙粒飛揚的沙漠裏還要壓抑。至少,沙漠裏沒有黑乎乎污濁的空氣,況且,陽光灑在沙漠上泛起金光點點劃過心跡、蕩起詩意的漣漪。

此時,好想逃離城市,走入山林,登高望遠,俯瞰那大自然的油彩畫筆揮灑的大氣,深呼吸山野裏那負離子飽滿的清新空氣,吐一吐心中集聚的垃圾,讓心靈的枝椏深入到山的脈絡裏,輕盈心中的歡喜。

歲月的風漸漸推開重陽虛掩的門扉,流年又一個雙九的日子就要走入人們的視野裏。惟願久違的秋雨快些滴落,洗滌齷濁的空氣,重陽節醒來時不會在塵霧中迷離。心底飄過一絲絲清涼的快意,讓秋雨長天的日子氤氳在朗朗的乾坤裏。

人們多一些綠色出行,少排放一些汽車尾氣。不然城市的人們天天生活在霧靄裏,城市沙化已經出現了端倪。爲綠色家園,從我做起;爲美麗家園,用心做起,猶如每人給大地灑下一滴微雨。

試想,若大街小巷上少了許多汽車的穿梭,人們的呼吸將是多麼的清新詩意,霧霾的天氣怎還會侵擾你!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 篇3

重陽節是我們大家的節日,是因爲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是我們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節日。

重陽節的來歷是這樣的: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

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爲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着仙鶴趕回家。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

我想過一個尊老敬老的重陽節。每年都可以回家看看爺爺奶奶。每年過年到爺爺奶奶家玩時,總會看到爺爺奶奶那佈滿皺紋的臉上涌滿了笑意,我的心裏忽然酸酸的,總想幫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有了重陽節,我就可以了。

我希望過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我們推着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跟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興奮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登高跟觀賞菊花是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20__年重陽節記錄下的母親的一組圖片,當時xx歲的母親身體尚好,重陽節那天恰逢“國慶”長假期間,我跟家人用輪椅推着母親去登高跟賞菊。老年人登山秋遊,可以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

烈士山公園是城區中的一座紀念性公園,公園總面積37.5萬平方米,有紀念區、老年活動區、水景區、兒童活動區4個分區。紀念區以烈士山峯爲主景。山峯海拔高度爲97.5米,北坡是250級臺階,象徵着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我們推着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跟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興奮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上山難下山更難,爲防止輪椅失控下滑,採用上面拽下面頂的辦法,順原路下山後又推着母親經勝利廣場去公園賞菊,時逢國慶期間,燦爛的鮮花跟遊人的笑臉把廣場跟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各式花壇營造出一片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親一臉的幸福與快樂。

又是一年重陽節,景色依舊,物是人非。今年國慶10點鐘,xx歲的老母親安詳地走到另一個世界裏,在那裏她還會賞菊登高嗎?早晨,我獨自登上山頂,一路上尋覓着回憶着,在登山晨練的老人中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我祝願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 篇5

星期天是九九重陽節,又叫老年節。我們班家委會組織部分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去三聖鄉的一座敬老院看望老人們。迎着朝霞,我們一路歡歌笑語,朝着美麗的花鄉進發。

敬老院坐落在風景優美、充滿鳥語花香的.紅砂村。一進門,我們便望見許多老爺爺、老奶奶笑着地看着我們。領隊跟院長商量了活動安排。

小演出開始了,首先文婧代表大家祝老人們節日快樂,我們手捧重陽節詩歌聲情並茂地朗誦起來,誦畢,熱烈的掌聲久久迴響;接着,殷嘉偉拉起了小提琴,樂曲優美動聽,大家都稱讚不已。

領隊王孫懿鈴的媽媽說我們男女生能不能來個集體節目,於是,女生們率先奉上《A little love》,我們男生則深情款款地演唱了另一首歌《We will rock you》。

最後,男女生合唱《感恩的心》,有的老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來,大家互相鼓掌,整個敬老院成爲了歡樂的海洋。我們捧上事先準備的禮物送到老人們手裏,他們一個勁地說:“謝謝!”

院長爲我們介紹一位100歲的慈祥老人,滿頭銀髮,大夥兒都爭先恐後地跟她握手、合影留戀,她也不停地對我們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到了該離開的時間了,我們依依不捨地跟老人們一一道別。

這次活動,給老人們帶去了溫暖和快樂,讓我感覺特別的幸福和滿足,我也深刻地認識到,對老人的關愛決不僅限於每年的這一天,它充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時每刻,所以,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對身邊的老人多一些理解、關愛和陪伴,讓老人們不再孤單,讓他們都能夠安享幸福的晚年

重陽節的作文600字 篇6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是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爲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爲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 “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爲,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爲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爲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爲“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