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重陽節小學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七篇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1

盼啊,盼啊,盼了好久,我終於盼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今天,我和媽媽早早地去了市場,買了重陽糕,並‘全副武裝’拎着大包小包去外婆家了。一到外婆家,外婆就跑出門來抱我,還笑着說:哎喲,外孫長大了,奶奶抱

不動了我跑進家裏一看,外公正在打掃房間呢。我和媽媽商量:我們不如幫外婆大掃除吧。媽媽極度贊同。說幹就幹,我們找來抹布,開始擦起來。一二三擦,一二三擦媽媽喊起了勞動的號子,我隨着口號的節奏幹了起來。不一會兒,窗戶被我倆擦得乾乾淨淨,在太陽底下閃爍着耀眼的白光。yes。’’我和媽媽擊了一下掌。接着,我們又拿起掃把開始掃地。掃掃掃,掃掃掃&&媽媽又喊起了勞動的口號。我們幹勁十足,忙的不亦樂乎。地上一塵不染。

時間如飛箭,一會兒,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奶奶回來一看,高興的叫起來:啊,好外孫真的長大了,知道幫奶奶幹活了。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今天幫爺爺奶奶做家務有着特殊的意義,因爲今天是重陽節,尊敬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今後一定要多幫長輩幹活。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2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在重陽節寫下的詩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菊花飄香的時候,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學校大隊部開展了“重陽獻愛心”活動。希望我們發揚民族傳統,讓老人享受節日的快樂。

九月初八,那天早上,我一起牀就給外婆、外公打電話。我鄭重地拿起話筒,電話機裏傳來了一個柔和的聲音:“喂?”這是外婆的聲音!我激動地說:“外婆,今天是重陽節,我祝您重陽節快樂!”外婆停了幾秒鐘之後,驚喜地說:“謝謝,我們家的洋洋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學會祝福別人了。”

“外婆,今天中午我要來吃午飯,我還有禮物送您哦!”我神祕地告訴外婆。“知道了。”估計外婆手忙腳華考|zk168亂的忙開了。

中午,我來到外婆家,一進門就發現外婆家小院旁放着一盆髒衣服。我靈機一動,就洗起衣服來,不一會兒,衣服就被我洗得乾乾淨淨。外婆走出來,見我正在幫她洗衣服,雙手在圍裙雙搓了搓,連連誇我真懂事!

我調皮地說:“外婆,我小時候,我媽媽小時侯,您不知幫我洗過多少衣服,今天這一點算的了什麼?”聽了我的話,外婆愣了一下,眼中分明閃着激動的淚花。

聽媽媽說,外婆年輕時生活過得很艱苦,但外婆很勤勞。爲了養活一家人,每天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外公一起含辛茹苦地把我媽媽和舅舅拉扯大。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今天祝願外婆晚年幸福,也祝天下所有老人健康長壽!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3

正是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大清早,一股濃濃的酒香夾雜着茱萸的氣味撲鼻而來。我一撓頭,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我連忙換好衣服,奔出房間。只見奶奶正捧着一把茱萸,要摘葉子呢!我忙跑過去,問道:“奶奶,你在幹嗎呀?哪來這麼多的茱萸?”奶奶笑了:“我正要做幾個香包給你戴上呢,你挑幾個顏色吧!留些給你爸你媽。”我往茶几上一看:果真有十幾個香包袋子,我挑了幾個顏色後,忽然眼珠一轉,說了句:“等我一下!”然後便跑進房間,從櫃子裏抱出一個三層的“寶箱”。我從第二層放鬆緊包的小盒子裏挑了一個最大的紅色小包,決定動手做一個香包送給奶奶。

我把包放在書桌上,又從外面拿了一大把茱萸,準備好紙、水彩筆等。我先撿了一把上好的茱萸,往小包裏一點點、一點點地放,直到放滿爲止。接着,我又用水彩筆畫了一張精美的卡片,用黑筆寫上祝福。我做好以後才發現似乎少了點什麼,忙跑出去,把袋中的雜物清了一下,又用雙面膠在紙上粘了一些茱萸葉,然後拿出一個小瓶子,用小匙盛了些菊花撒進去。我把小瓶子掛在香包上,又從小花園裏折了一枝菊花擺在一起,放在一個小盒子中,準備送給奶奶。

我把小盒子放在茶几上,又在盒子兩邊各放了一塊九層、上面有兩隻小羊的重陽糕,萬事倶備,只等奶奶了。奶奶來了,一看這裝飾,笑得開心極了,我和奶奶一邊吃着重陽糕,一邊聞着香氣,度過了一個開心的重陽節。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4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即將到來的重陽節打響了了秋天到來的警鐘。但在重陽節新的定義——敬老節,也倡導人們對老人尊重,讓老人安度晚年。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在時間上,重陽節可以分爲兩種不同的定義。在古代,重陽作爲夏冬交替季節的時間界標,因天地陰陽交替而陽氣衰弱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纔有了登高避災,重陽“辭青”以及佩茱萸、食逢鉺的古俗。但是重陽節直到唐朝之時,才被點定爲正式節日,各種活動在民間與宮廷一起慶祝。至清朝,一代比一代盛行。

重陽節在現代的定義卻與古代不盡相同。爲了讓老人感受到“夕陽無很好。”中國法律明確規定,每年的九月初九爲老年節。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在古俗重陽節的承載下,在中國各地瀰漫開來。“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幾千年來儒家文化對於爲人道德的'基本要求。作爲21世紀的少年,我們要孝敬老人,讓他們笑看夕陽無限好,而不是烏雲密佈;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安度晚年。

不管是“古代”的重陽節,還是現代的重陽節,它們都沿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記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更應把這一文化節日傳承下來。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5

重陽節,古代也叫做登高節。據說在九月九日這天登高可以避災;古人都有在重陽節登高的習慣。在唐代曾經有很多詩人寫過關於重陽節的詩。最有名的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被人廣泛傳頌。

老人節xxxx才規定的。因爲99象徵着長久,希望老年人健康長壽。現在我們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尊老愛老逐漸成爲我們社會的新風尚。各地一般都會在重陽這天舉行一些老年人蔘加的各種活動,如今天杭州有社區就組織老年人登寶石山活動。

我們雖然年紀還小,但是我們也不甘示弱,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地做起。可能我們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那就在重陽節這天給老人們問聲好吧:“重陽節,快樂”。

我和爺爺,爺爺他已經60幾歲了。他看上去還是那麼年輕,精神抖擻。那是因爲他天天鍛鍊生體,還經常和我有說有笑。爺爺真可以說是年老心不老。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6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爲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

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爲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爲“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7

“哦哈哈”從大巴里傳出我的笑聲,是什麼讓我這麼高興呢?別忘了,今天可是重陽節啊!我們一大早就乘着大巴前往目的地——馬仁奇峯。

車窗外的風景襯着我的好心情,掛在天空上的太陽,今天也顯得格外耀眼。滿載着好心情,出發!作爲小記者的我和姐姐第一次參加出遊活動,別提多高興了,一大早就按耐不住興奮的心情來到報社集合。現在在車上,想到馬上就能到達目的地,更是激動。

三小時後,我和姐姐還有堂姐一行人順利下了車,來到目的地——馬仁奇峯。進入大門,我才知道整個景區由太陽山、月亮山兩座山峯組成,兩山既相對又相連,相映成趣,奇峯迭起。左手邊的紅色收藏和右手邊的月亮湖更是引人入勝。隨着前進的腳步,我們又來到,天下第一福鼎,之見在廣場上聳立這一座高9.9米、重88噸的“大福鼎”,極爲壯觀。鼎身鑲嵌着999個字型各異、大小不等的“福”字,彷彿是在祈求世界和平,又壯觀又漂亮,不愧是稱作“盛世福鼎 天下第一”。在一系列的祈福活動後,我們又隨着導遊來到楠木竹林。一進竹林,微風送來陣陣露珠和野花的香氣,腳下的落葉彷彿是柔軟的地毯,踩在上面,“咔咔”作響,竹林裏,好清爽!我們按照計劃裏的活動進行登山比賽,老少皆宜。大家都使出全身幹勁,奮力向上攀登。在背上沉重的揹包,也輕了許多,登山,太簡單了!雖然最後大家都原路返回了。

上午的活動結束了,到了中午,應該去吃中飯了。我們到了指定的土菜管,大吃了一頓,大家誰也不客氣,其中還有許多小朋友,爲慶祝重陽節,大展才藝,讓在場的老爺爺老奶奶都笑出了聲。午飯後,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都奔向自己喜歡的地方,我和姐姐還有堂姐最鍾情竹林裏簡單的遊戲設施。蹺蹺板,鞦韆啊,什麼之類的。我們玩得都很開心。時光飛逝,1:30了,我們匆匆趕上了車,一陣發動聲後,帶走了登山比賽的辛苦,留下了一天的快樂和愉悅。

難忘,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