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刃》閱讀題和答案

刃李新立突然想起“刃”,我被自己的這一閃念嚇了一跳。

《刃》閱讀題和答案

金屬的刃,是技術高超的匠人千錘百煉精心打造而成的,大凡削鐵如泥的利刃,要有柔而堅的優良材質。而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好刃似乎都沾了過多的血腥。因此,我儘量避開血腥和與血腥相關的詞語,只說生活的日常。

那年我十七歲,第一次進城。從東關車站出來,避開紛雜的喧鬧,朝西緩緩而行。街道狹窄漫長,兩側的土臺子上,擺滿了高低不一的民房,這些房舍,檐子高挑,花格狀的窗戶裱糊了白紙,雙扇大門釘了銅釦,笨拙得讓人喜愛,而木質的材料上,全部塗了深紅色的顏料,顯得沉穩大氣。想必它們一定是民國的建築風格吧。臨街的個別房子前,揚着商家的幌子,有酒有茶,有布有面,斗大的隸書是繡上去的,經年不會掉色。

先是聽見“叮噹,叮噹,叮噹”的敲打聲,一前一後,一高一低,極具節奏。泥爐的火焰正好,一塊鐵在裏面燃燒,支在一旁的砧臺上,老師傅用鉗子夾着一塊已經打扁了的鐵料,揮着小錘。小錘打下去,擡起,年輕的徒弟掄起大錘砸了下去。砧板上的鐵,紅星四濺,隨後由紅變黑,師傅又將它丟進泥爐。如此反覆,一把刀有了形狀。水槽裏的水泛着濁紅.帶着高溫的鐵放了進去,霧氣升騰而起,上面坐了神仙似的。刀口處一抹白,與衆不同,名叫鐵白,那是一把利器的刃。

可惜的是,這個美妙的去處很快消失了,先是街道拓寬,土臺子和那些建築盡悉拆除,硬化了的人行道和樓房修築而成時,民國遺風茫然無存,我也就不知道老手藝的去向。

現在想起這個,是因爲我所寓居的巷子裏一聲唱腔般的“啓刀磨剪子嘍”,突兀得讓人措手不及,險些將行人撞翻。這也是個老手藝人,一位頭髮花白的長者,在小巷子的出入口處擺了一條長凳,上面夾着他的家當。他沒有坐在長條凳子上,而是坐在旁邊的`可摺合的小馬紮子上,當時就想到,他這是出於對一種老手藝的尊重吧。他用鋼質鐵器啓磨菜刀時,肯定用力卻捉拿得有些分寸,刀口捲起的鐵屑,刨皮一般。然後在磨石上稍加拋光,菜刀的刃口就閃着寶貴的銀白。

無獨有偶,不幾日,又在巷口遇見了另一磨刀者。其實他是出售磨刀工具的,屬於現代科技產品。叫賣聲是從旁邊的電喇叭裏發出的,不是方言的唱,是普通話的講。我看清楚了,任何刀具,置於規定的磨口,只需拉幾下,刀口就可變得鋒利,以他的現場演示,吹髮可斷,落紙可削。但不同的是,那個刃,有些粗糙,雖然發白,卻不見銀光劃亮眼睛。

我仍然要說有刃的生活器具。

在老家農村,每一件有刃的家當都置放於指定的位置,比如,菜刀的刀背朝外或者朝下,出工的鐵杴夾在腋下,杴頭朝前,刃口向下,更不允許用有刃的家當直指他人。但要成爲一個合格的耕作者,要經得起許多磨練,要讓它們熟悉你的體溫和氣息,你要有接近和使用它們的足夠本領。一次,我合刃具時,沒有多少經驗,加上用力過猛,刃具的偏鋒劃在手掌上,沒有聲響,沒有疼痛,只見鮮血直流,因此而耽誤了幾天的勞作。

假貨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就連一把用以收割的刃具,也會有假貨,即便是真貨,也分三六九等。其中奧妙只有經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知道。我曾經跟着年長者去商店購買刃具,他拿過一沓,蹲在地上,擡起胳膊,逐一將手中的刃具摔到地面上去,將那種發出清脆聲響的收到一邊.,而後,又在這些刃具中用手指試着刃口。這些,是生活累積的經驗,口傳無效。假貨材質不好,那隻能算是一片硬鐵,沒有可用的刃口,就連裁紙可能都有些費力,更別說用來收割作物。年長者對這樣的東西當然不會鑑別不出來,並且十分不屑。他們認爲,那不過是一片“死鐵”罷了。由此,我認定一張好的刃具,是鮮活的,有生命的,甚至是有靈性的。

除了廚具和農具,幾乎每個人都使用過有刃口的其他工具。小時,我用過的就有削鉛筆的小刀,村小學門口不遠處就是代銷點,包容了許多日常所需的商品。我和許多同學一樣,不是用現錢去購買的,是拿了可以當作錢花的雞蛋,換一把鉛筆刀和一支不帶橡皮的鉛筆。現在回想起來,剔除物質上的匱乏,竟然覺得有些古風的味道。

標籤: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