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江月晃重山古詩閱讀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月晃重山古詩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月晃重山古詩閱讀答案

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少年鞍馬適相宜。從軍樂,莫問所從誰。

侯騎才通薊北,先聲已動遼西。歸期猶及柳依依。春閨月,紅袖不須啼。

[注]①嵩山:古稱“中嶽”,在河南省登封縣北。金宣宗興定三年(1218),元好問因避戰亂從三鄉(河南省宜陽三鄉鎮)移家登封嵩山。

1、下列對本詞的有關內容的解說和鑑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A、上片開頭兩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展現了典型的塞上風光和軍營景象。

B、下片開頭兩句,直接呈現了軍隊兵多勢重,作戰威猛,取得戰鬥勝利的壯觀場面。

C、 “春閨月”句照應上片“秋風”,寫守在閨中的紅袖佳人盼望着丈夫秋天出征,春天能凱旋,卻可能盼來丈夫的死訊;但一反從前閨婦思親的哀怨之情,充滿樂觀情緒地寫出了“不須啼”的堅強。

D、詞後三句,虛寫遙遠後方的情事,邊關戰事轉換成春閨佳人,一張一弛,情趣盎然。

E、全詞襟懷開闊,意氣風發,自始至終洋溢着報國從軍、積極樂觀的豪邁之情,給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2、本詞的詞眼句是哪一句?爲什麼?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 BC

2、詞眼句是“從軍樂”。本句貫串了全詞的情感基調、人物形象、場景描寫和人物心境。

(1)本句奠定了全詞樂觀高昂的感情基調,自始至終洋溢着報國從軍、積極樂觀的豪邁之情,給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2)詞中第2、第3、第4句刻畫出了一位橫跨戰馬、威武出征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的`正是這種從軍樂而澎湃着爲國立功的愛國激情。

(3)詞中第5、第6句寫出了壯觀的戰爭場面,這場面與這種少年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從軍樂”氣概一脈相承。

(4)結尾三句正因爲有少年“從軍樂”的氣概,纔有了出師必捷的信念,才說“歸期猶及柳依依”,結尾勸慰閨婦,沒有絲毫悲慼惜別之態,充滿了勝利的喜悅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