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與葉嘉瑩的對話》閱讀答案

與葉嘉瑩①的對話

《與葉嘉瑩的對話》閱讀答案

記者:葉先生,今天就詩歌的前途這個話題向您請教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舊體詩的寫作在現代還有意義嗎?

葉嘉瑩:這要看情況了。你如果不會寫舊體詩,還拼命要湊一首舊體詩,那就完全沒有意義。如果你本身有很深厚的舊體詩修養,你的生命和感情就是結合那個形式跑出來的,你寫出來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詩。你的詩就有存在的價值。

記者:可隨着時間的推移,知道舊體詩的寫作形式,有這個修養的人越來越少。會不會因爲這樣的緣故,將來舊體詩的寫作就會消失呢?

葉嘉瑩:那不一定。你看現雀報刊雜誌上的舊體詩不少,中華詩詞協會,北京除外,各省市、各縣區,詩詞協會的人可多了。就我這裏,好詩壞詩,成千上百的,整天有人拿來。我說寫不好就不要寫,可是他還挺喜歡寫。

記者:會不會寫作舊體詩的人年齡都偏大L

葉嘉瑩:是。寫舊體詩的人年歲是偏大。

記者:現實中舊體詩寫作的訓練一代比一代薄弱,將來這種文體會消失嗎?

葉嘉瑩:我沒有這種預言的能力。以我接觸的人來看,我有個學生,在學校裏也沒人教他這個形式,他只是自己喜歡,熟悉這個形式,就寫出詩來了,而且寫得很好。也有的學生,我拼命教他,他就是寫不好。舊體詩不是勉強可以得來的,一定要愛好舊體詩,不止是外表的愛好,要背誦很多以後,很熟悉舊體詩的語言,舊體詩所用的'詞彙,有什麼感情時,張口出來就合乎格律,就很典雅,就是有生命和感情的。這就是詩詞修養。

記者: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現代社會還有舊體詩生存的基礎嗎?也就是說,我們的社會需要舊體詩嗎?

葉嘉瑩:這不是舊體詩問題,是整個詩的生命都沒有了。現代人都追求物慾、表面化、速成,人心都向往物慾了,不願意讀詩了,這樣的環境就是不利於詩歌的環境,整個社會沒有詩的生存環境。

記者:既然社會拋棄了詩歌,我們又不喜歡寫詩歌,詩歌與其這麼尷尬地活着,還不如讓它死掉,你對這種觀點有何看法?

葉嘉瑩:詩歌活着不活着,不是我們可以讓它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它是自己有生命的。後代的人對詩歌能穆體會能夠理解,寫出來的詩中,能夠把生命寄託在裏面,那它就是有生命的,不是我們讓它有或是沒有。只要有舊體詩存在,只要未來的人能夠看到能夠讀到,說不定碰到哪一個人,只要他喜歡,只要他寫得好,就像我剛纔說的我的學生,他生長在農村,他爸爸媽媽是種地的,他沒有這個詩書的家庭,他見到詩就是喜歡,他從小背誦,他就寫得很好呵。儘管大家都不寫了,可如果宣判詩歌會死,這不是我們能夠宣判的。我們不能讓它死,也不能讓它活,要死要活是它自己的事,是它碰不到一個知音的情況下。

記者:第三個問題是,我們現代人學舊體詩有什麼好處?

葉嘉瑩:因爲舊體詩既不像唐代那樣可以實現升官發財的夢,也不像當今炒股票那樣可以直接看到結果。很多人都看不到詩的好處。其實詩的好處,是終生受用的。堯斯伊塞爾說,閱讀是一個提升自己經驗的過程。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那個詩人的詩,是那個詩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體現,你讀這個偉大的詩人的詩的時候,同時也提升了自己,這是詩歌的一個好處。

鍾嶸在說詩的作用是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窮賤易安是說詩可以使處在貧困卑賤之中的人還能夠安分不亂動,不想爲非作歹,不恕貪贓枉法。幽居靡悶是說一個人幽靜獨處沒朋友時也不會煩悶,因爲有詩作伴侶。莫尚於詩是說,當你的生活出現不幸,當你把它用詩來表現的時候,那詩是一種藝術,當你把悲哀變成一首詩的時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個美感的客體,你的悲哀憂愁可以借詩消解了。所以學詩有莫大的好處。

記者:採訪您的人很多,您認爲大家最關心的是什麼問題?問得最害怕的是什麼問題?

葉嘉瑩:就是你們問的詩歌還有沒有用處。

(選自《羊城晚報》2008年1 1月22日,有刪改)

①葉嘉瑩(1924-),知名漢學家,研究領域是古典詩詞,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

19.依據文字,概括葉嘉瑩對1日體詩寫作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基本看法。 (4分)

20.訪談很講究提問,簡析下面兩次提問的作用。 (5分)

①記者:葉先生,今天就詩歌的前途這個話題向您請教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舊體詩的寫作在現代還有意義嗎?

②記者:會不會寫作舊體詩的人年齡都偏大?

21.結合全文,簡析詩歌還有沒有用處爲什麼是葉嘉瑩最害怕的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6分)

參考答案

19、①舊體詩的寫作現狀是:寫的人不少,但寫得好的人不多,寫作者年齡一般偏大。(1

點1分,任答兩點2分)

②舊體詩的未來發展:舊體詩不一定會消亡,(1分)但知音難遇的困境必然存在。(1

分)

考查考生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能力層級C。

訪談根據問答恿路理清文章脈絡,根據答的內容理清文字觀點。此題答題角度在題幹中非常明確,考生不能忽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20、①第一問是記者直接發問,把想了解的問題直接提出來。(1分)利於節約時間,(1分)利於明確談話主題;(1分)

②第三問是追問,緊接上面的很多人寫1日體詩,但又沒具體說明主要是些什麼人在寫的情況進行追問,(1分)利於引導對方思考後面記者想問的舊體詩命運的問題。(1分)

考查考生分析文字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能力層級C。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21、目前詩歌的生存環境惡劣,社會大衆受功利思想影響,(1分)很多人看不到詩歌提升自己,讓自己獲得平靜和快樂的好處,也無法接受對詩歌好處的理解,(2分)於是就拋棄了詩歌,而這一問題目前無法解決(1分)這就使得詩歌不僅生存困難,而且未來發展也會出現較大的危機,(2分),這自然令葉嘉瑩以及關心和愛護詩歌發展的人最爲害怕和關心。

考查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字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F。

詩歌還有沒用處這個問題的答案既是解決當今詩歌生存困局的基礎,也是預測未來詩歌發展的基礎,所以,無論是愛護詩歌發展命運的人,還是詩歌領域的專家學者,都無法繞開這個問題。專家怕問的原因是他們知道詩歇的好處得不到社會大衆的接納。大衆不接受不理解詩歌的好處,就不會重視詩歌,不重視詩歌,詩歌未來的命運就是很容易消亡。詩歌消亡的命運就是專家最害怕看到的結局,所以就最害怕他人總糾纏這個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社會問題不能單靠專家的講授能解決的);可社會大衆因受社會功利至上因素的影響,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幹什麼事情首先就是問對自己有沒有用,而且是明顯(表面化)的用處。因此,專家的害怕,採訪者的關心(採訪者是代社會大衆來發問的)就有了共同的連接點。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