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高一語文暑假作業基礎練習題

試題2.73W

一、基礎鞏固

高一語文暑假作業基礎練習題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剎那(shā) 淵源(yuān)

估計(ɡǔ) 自怨自艾(y)

B.罪孽(ni) 隱蔽(yǐn)

佛教(F) 咄咄逼人(duō)

C.專橫(hnɡ) 乳汁(rǔ)

頷首(hn) 不着邊際(zho)

D.藩籬(pān) 氛圍(fēn)

果脯(fǔ) 呱呱落地(ɡuā)

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凝聚 背謬 報負 焦躁不安

B.秩序 攝服 寥廓 計日成功

C.履行 羸弱 掃描 孤立無援

D.相像 栽髒 遐想 歸根結底

3. 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他也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東西,母親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親就把他抱起來;如果他消化好,母親就稱讚他。

B.作者的思路縱橫馳騁:大至國際風雲變幻,人類改造社會、征服自然的壯舉,小至地方風俗、街談巷議、個人的回憶和感想。

C.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爲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爲我愛人。

D.如果一個人只發展父親的良知,那他會變得嚴厲和沒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親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斷力的危險,就會阻礙自己和他人的發展。

4.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幼兒開始學走路、說話和認識世界,這時同母親的關係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慼相關的重要性,而同父親的關係開始重要起來了。

B.我們所有的人,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對母愛的渴求,是不足掛齒的。

C.農民問題歸根結底是管理問題,這不僅僅是農村問題,也是整個中國的問題。

D.也許我並沒有給那個應該愛我的人帶來歡樂,也許會節外生枝總而言之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

5.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如果缺少了有關部門的監管和相關政策的約束,僅僅依靠行業自律,我們就很難從源頭上遏制住那些受金錢左右的鋼琴考級和比賽。

B.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煙臺市便開創了停靠國際郵輪,但自上世紀末始,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多年來已經很少有國際豪華郵輪將煙臺作爲停泊港了。

C.依據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經驗,放射性碘對甲狀腺的損傷是受輻射者面臨的最大威脅;面對核污染,應該最大限度地減少吸收污染物是治療的關鍵。

D.對於兒子的表現,黃章永喜憂參半。高興的是,終於自己有了接班人;憂傷的是,讓兒子留在大山裏與寂寞和困苦爲伍,作爲父親他又於心不忍。

6. 下列一段話選自艾弗羅姆《愛的藝術》一書中《愛的理論》一章,順序已被打亂,請你重新調整。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給予比接受更令人快樂,這並不是因爲給予是喪失、捨棄,而是因爲我存在的價值正是在於給予的行爲。

②給予是潛力的最高表現。

③對於具有創造性人格的人來說,給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能力。

④正是在給予的行爲中,我體會到自己的'強大、富有、能力。

⑤我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於奉獻,充滿活力,因此也歡欣愉悅。

⑥這種增強了的生命力和潛力的體驗使我倍感快樂。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②①⑥⑤④

C.②③④⑤⑥① D.②③①⑤⑥④

二、精段品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嬰兒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需要母親的無條件的愛和關懷。在六歲左右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威和指引。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一個好母親是不會阻止孩子成長和不會鼓勵孩子求援的。母親應該相信生活,不應該惶恐不安並把她的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她應該希望孩子獨立並最終脫離自己。父愛應該受一定的原則支配並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是寬容的、耐心的,不應該是咄咄逼人和專橫的。父愛應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後能使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脫離父親的權威。

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母親的良知對他說: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親的良知卻說:你做錯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後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相反,人不是透過合併父親和母親,從而樹立起這兩個形象,而是把母親的良知建築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親的良知,又同父親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儘管兩者看上去互爲矛盾。如果一個人只發展父親的良知,那他會變得嚴厲和沒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親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斷力的危險,就會阻礙自己和他人的發展。

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係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係,最後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7.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孩子對於父母有着怎樣的要求?

答:8. 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相反一句中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是什麼?

答:9. 母親的良知和父親的良知對孩子各有哪些要求?

答:

10.成熟的、靈魂健康的人形成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

三、一法一練對比手法

文章多處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論述。有兒時的不會愛和最後的成熟的愛的對比,也有母愛和父愛的對比;有不同心理學家觀點的對比,也有不同階段愛的發展的對比。對比將事物加以對照,突出矛盾雙方最本質的特徵,使形象更加鮮明,起到相輔相成的藝術效果。其功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表達愛憎。如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透過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與三味書屋單調枯燥生活的對比,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歡樂生活的思想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憎恨2?烘托突出。如高爾基的《海燕》一文,透過暴風雨即將到來時海鷗、海鴨、企鵝們呻吟飛竄恐懼躲藏等驚恐萬狀的醜態與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飛翔的戰鬥英姿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辛辣諷刺。如《變色龍》通篇運用對比手法,透過對狗的身份的不同猜想,警官奧楚蔑洛夫之?色?竟變了六次之多,其趨炎附勢、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醜惡嘴臉暴露無遺,顯示了作品濃厚的諷刺意味。

闡明道理。如諸葛亮在他的《出師表》中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說理。他在提出廣開言路的建議時,先從正面指出這一政策的目的,再從反面說明必須清除?妄自菲薄?的思想,防止?引喻失義?的做法,有力地強調了這一政策的重要性。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題目。

雖然對母親的動機各有解釋,但最重要的動機是我們稱之爲超越自己的追求。這一追求屬於人的最基本要求,並以人的覺悟和下列事實爲基礎:即人對自己的純生物作用不滿,他不能忍受自己僅僅是被扔進這一世界的小卒。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創造者,是能超越處於被創造者消極地位的生命的。滿足這一要求有許多可能性,最自然和最基本的途徑就是母親對自己創造物的關懷和愛。在孩子身上母親超越了自我,她對孩子的愛使她的生活產生新的意義。

但是孩子必須長大,必須脫離母體和母親的乳房,必須成爲一個完整的、獨立的生命。母親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着也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母愛不僅應該允許這一分離,而且還應該希望並促成這一分離。只有在這個階段,母愛才成爲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爲這時就要求母親無私並能貢獻出一切,除了被愛者的幸福一無所求,但恰恰在這點上許多母親都失敗了。自戀的、專制的和貪婪的婦女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可以是一個很疼愛孩子的母親。但是當孩子處於同母親分離的階段時,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愛的婦女,那些覺得給比得更幸福的婦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紮實的婦女纔會繼續是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

對正在成長的孩子的愛,這種忘我無私的母愛也許是愛的最困難的形式。但是由於母親對孩子的愛是那麼自然,所以往往給人一種容易做到的假象。正因爲難以做到這點,所以只有那些有能力愛的婦女,那些熱愛丈夫、熱愛其他孩子、熱愛陌生人和人類的婦女才能成爲真正愛孩子的母親。在這個意義上,沒有能力愛的婦女在她們的孩子幼小時,可以是一個很嬌慣孩子的母親,但永遠成不了愛孩子的母親。檢驗這一點的試金石是看一個母親願意不願意忍受同孩子的分離,以及在分離後能不能繼續愛孩子。(節選自弗羅姆《愛的藝術》,有改動)

11.文章第二段在說理時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試加以說明。

答:

答案:

1.B 2.C 3.D 4.B 5.A 6.A 7.嬰兒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需要母親的無條件的愛和關懷。在六歲左右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威和指引。

8.透過合併父親和母親,從而樹立起這兩個形象。

9.母親的良知對他說: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親的良知卻說:你做錯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後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

10.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係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係,最後達到綜合。

11.對比論證。將真正疼愛孩子的母親允許並希望促成孩子與自己的分離,與那些自戀的、專制的和貪婪的婦女的失敗做法相對比,從而指出母親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

以上就是高一語文暑假作業基礎練習,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