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九年級語文《臺階》作業及答案

試題2.98W

一、注音

九年級語文《臺階》作業及答案

凹( ) 凼( ) 硌 ( ) 涎( )水 揩( ) 嘎 ( )

黏( ) 撬( ) 籌( )劃 過癮( ) 尷尬 ( )

唿( )嗒 熬 ( )住 憋( )住 門檻( )

二、研讀下面材料,寫出你的發現。

斑馬有色彩對比強烈的黑白條紋,在非洲大草原上,這身打扮實在是太顯眼了,這使他們很容易成爲獅子、土狗之類的食肉類動物的攻擊目標。而且,就是吃肉的獅子和土狗,也有着與環境匹配的保護色。

在非洲大陸,有一種可怕的昆蟲——舌蠅。動物一旦被舌蠅叮咬,就可能會染上“昏睡病”——發燒,疼痛,神經紊亂,直至死亡。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舌蠅的視覺很特別,一般只會被顏色一致的大塊面積所吸引。對於有着一身黑白相間條紋的斑馬,舌蠅往往是視而不見的。斑馬的條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的結果。在進化過程中,斑馬的選擇雖然使它有更多的被捕獵的風險,但也使它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擾,使它們的羣體不斷地發展壯大起來。現在,斑馬已經成爲非洲大草原上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

三、閱讀

(一)

①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他今天從地裏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裏塞角票。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②於是,一年中他七個月種田,四個月去山裏砍柴,半個月在大溪灘上撿屋基卵石,剩下半個月用來過年、編草鞋。

③大熱天父親挑一擔穀子回來,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顧不得揩一把,就往門口的臺階上一坐。他開始“磨刀”。“磨刀”就是過煙癮。煙吃飽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臺階旁栽着一裸桃樹,桃樹爲臺階遮出一片綠陰。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

⑤父親磨好了“刀”。去菸灰時,把煙槍的銅盞對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倉了,春花也種下地,父親穿着草鞋去山裏砍柴。他砍柴一爲家燒,二爲賣錢,一元一擔。父親一天砍一擔半,得一元五角。那時我不知道山有多遠,只知道雞叫三遍時父親出發,黃昏貼近家門口時歸來,把柴靠在牆根上,很疲倦地坐在臺階上,把已經磨穿了底的草鞋脫下來,壘在牆邊。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

⑦父親就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塞角票的瓦罐滿了幾次,門口空地上鵝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終於覺得可以造屋了,便選定一個日子,破土動工。

1.“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漫長”有多長?他都做了哪些準備?

2.如何理解下列語句。

(1)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

(2)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

3.從第⑥段中的加點語,分析父親的辛苦。

4.選文表現了父親怎樣的精神?

5.父親的準備過程是艱苦的。它的根源是什麼?爲什麼?

(二)

於是,我們的家就搬進新屋裏去。於是,父親和我們就在新臺階上進進出出。搬進新屋的那天,我真想從臺階上面往下跳一遍,再從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親叮囑說,泥瓦匠交代,還沒怎麼大牢呢,小心些纔是。其實,我也不想跳。我已經是大人了。

……

好久之後,父親又像問自己又像是問我:這人怎麼了?

怎麼了呢,父親老了。

1、新臺階上磕菸灰,爲什麼“磕了一下,感覺手有些不對勁”?

2、 有人對坐在新臺階上的父親問,晌午飯吃過了嗎?父親回答沒吃過。爲什麼父親回答錯了呢?

3、父親推開我說“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的含義是什麼?

4、爲什麼“我和母親都驚了驚”,卻還要“盡力保持平靜”?

5、爲什麼父親“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

6、 歸納這幾段文字的`思想內容。(20字以內)

7、一生的追求是什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怎麼看這個人物?受到什麼啓發?

8、中如何描寫“我”的行動?“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臺階作業紙答案

一、略

二、會有完美無缺的選擇,而只有更有利於自己生存發展的選擇,儘管這種選擇也有弊端。(或揚長避短,才能更好地發展。)

三、(一)

1.“漫長”指他準備了大半輩子。“塞角票的瓦罐滿了幾次,門口空地上鵝卵石堆得小山般高”,從建房需要的經濟與物質即建材上進行了準備。

2.(1)父親抽菸時專注地望着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嚮往,也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叫人羨慕。

(2)這一句從側面表現出父親在冬天的勞動量,用父親穿破的草鞋的高度來說明父親的千辛萬苦,說明建造新房不容易。

3.“鳴叫三遍”出發,“黃昏貼近”歸來,說明了父親出外一天勞動時間之長;“很疲倦”描寫父親的神態,表現他勞累的程度;“磨穿了底”說明他走路之多、之遠。 4.父親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5.根源在於農村的經濟落後。父親的現金收入的來源是砍柴,起早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許多建材是撿來的。他的積累是如此艱難,歸根到底是因爲農村的經濟極端落後。

(二)

1、由於臺階是水泥抹的面,不經磕,所以他就感到手有些不對勁。另外“臺階”是地位的標誌,保護臺階就是保護自己的地位。

2、故意回答錯了,這是父親身上有着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住新房、吃飽喝足,不是顯得傲慢了嗎!

3、反映了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

4、“我”和母親爲了照顧父親的自尊心,儘量不擴大父親閃腰的影響。

5、 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一旦不能勞動,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到若有所失。6、父親把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7、高臺階。勤勞、善良、老實厚道。父親在實現了最高的追求後,內心失落,不踏實了。人活着要不斷地追求。

8、”把挑水的活包了,陪父親在門檻上休息,聊天。“我”是一個孝順父親、理解父親痛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