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儒家中庸之道辨義

彭國華

“中庸”是儒家倫理學說的 一個核心思想,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被誤解、誤用,頗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來,所謂“中庸”,就是做人要圓融,善於“ 和稀泥”、當“老好人”,搞折衷主義、模棱兩可;做事要平庸,不出頭、不冒尖、守“本分”,滿足於隨大流、跟着走。但這種觀點不僅違背了儒家關於“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人們對儒家倫理學說的整體認識和評價。事實上,這種是非不明、善惡不分、庸碌無爲的“老好人”、“本分人” 並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貶斥的“鄉愿”,這種人格與品行也是儒家所極力反對的。孔子說:“鄉原(願),德之賊也。”

將“中庸”理解爲“鄉愿”,除了少數人是刻意而爲、混淆視聽之外,大多數人是出於對“中”、“庸”二字的望文生義:將“中”理解爲“走中間路線”,將“庸”理解爲“平庸”。不過,這種理解並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獻中的解釋。在《中庸》一書中,“中”與“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聯繫、不 可分割,正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這裏是一個時間概念而非距離概念,是所謂“時中”,即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表達合適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調和或不分場合地率性而爲。對此,《中庸》進一步解釋道:君子之中庸也

儒家認爲,在人倫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是一個極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執行規律、執行法則有深刻的體驗和把握。這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在孔子看來,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點,即“毋 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種種思維定勢和主觀成見,通權達變、相時而動。爲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關於什麼是“仁”、什麼是“義”、什麼是“禮”、什麼是“孝”等基本倫理問題時,總是避免給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據不同弟子的氣質稟賦和不同的言語情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說明和闡釋。從教育學的角度說,這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從倫理學 的視野觀照,這就是他引導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體實踐。黑格爾曾因《論語》中缺乏概念和範疇的思辯而給予這部經典以至孔子本人相當消極的評價,其實,這恰恰體現了儒家倫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們在特定的時空情境中生活,爲人處世就需要“與時偕行”、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種種教條主義、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束縛,這樣才能不斷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跨越。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帶給我們的 最大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