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1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 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知道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及其分界線。識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識讀“北方地區圖”;理解北方地區主要的山脈、高原、平原及其分佈特點;瞭解黑土地和黃土地的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模擬介紹家鄉的活動,掌握四大地理單元的差異;透過“圖片+說明”、播放視頻的方式分別介紹黑土地和黃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徵,再透過相關活動讓學生概括出自然條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土地、熱愛國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的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教學難點

綜合、根據、歸納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

同學們,經過一個長長的暑假,新的學期又開始了,不知道同學們在這個暑假到過哪些地方呢?又見到過什麼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嗎?

學生七嘴八舌:略

[上課]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首頁,這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景觀圖。請結合圖片進行討論,你在當中看到了什麼?又聯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設你是來自上述的四個區域的人,你會怎麼介紹“自己”所在的家鄉情況呢?我們請四個小組的代表來模擬一下。

[學生活動]

一組:北方地區平原面積廣闊,耕作易於機械化操作,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二組:南方地區主要土地是紅土地,丘陵較多,平原少,所以人們耕種主要在一些低級的丘陵和小平原進行,一般是精耕細作的。

三組:西北地區有遼闊的草原,馬牛羊特別多,所以我猜農業是畜牧業爲主。

四組:我看到青藏地區高山冰雪覆蓋,雪山連綿,反映青藏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教師總結]

正是由於區域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所以將我國劃分爲四大地理單元,分別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活動]

完成書本P.3活動。

[過渡]

首先我們學習瞭解的是北方地區。

[課件展示]

北方地區圖。(引導學生找出我國北方地區的位置、範圍以及主要地形區。)

[師生互動]

1.讓學生找出北方地區所管轄的省級行政區,並分別說出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在圖5.2中,找出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秦嶺、太行山、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渤海、黃海、黃河、淮河、黑龍江、松花江。

3.讓學生自讀課本P.4~5內容,整體感知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

[提問]

根據所瞭解到的知識,請歸納出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並出示表格:北方地區兩幅黑土地和黃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種土地?主要分佈地區在哪裏?

學生回答:黑土地、黃土地;東平平原、黃土高原。

教師:對了,兩種土地都有各自的特點,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它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結合手上的資料,進行小組討論。(結合我國乾溼區和溫度帶的分佈分析) [總結歸納] 略

[播放視頻]

《黃土高原》

[提問]

壯觀雄偉的黃土高原,我們已經看過了,誰能概括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爲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特點呢?

學生回答: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主要是因爲黃土高原的黃土結構疏鬆,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蝕。

[提問]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如何有效治理黃土高原?

[師生互動]

一起閱讀書本P.6活動2的案例。

學生回答:建設淤堤壩,攔蓄泥沙;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等。

[活動]

完成書本P.6活動。

[小結]

同學們,學習完北方地區,我們得到什麼收穫?(總結由學生說,教師作最後總結)。

[總結]

北方地區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使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較爲明顯的差異。因此,我們要記住: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要合理。

板書設計

1.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見投影表格)

2.地區差異地廣、機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3.黃土高原

4.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二節 南方地區——溼熱的紅土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

2.過程與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透過與北方地區的特點的比較,引導學生探討南方地區的特點,並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區的

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難點

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點及經濟發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北方地區,瞭解了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在此基礎上,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瞭解南方地區。

[新課講授]

[提問]

同學們,我們就居住在南方地區,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區是怎樣的呢?與北方地區對比,南方地區有什麼特點?(透過這一活動讓學生對南方地區有個在概的整個認知。)

[展示圖片]

南方地區地形圖。

[學生活動]

讀南方地區的地形圖,在圖上找出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雲貴高原、海南省、東海、南海、長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陽湖。

(透過學生的讀圖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圖中找到的這些地理事物可以說明南方地區有什麼特點。)

[師生總結]

南方地區主要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區域。地形以丘陵山地爲主,平原多分佈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處,河湖衆多、水網密佈。

1.自然條件優越的紅土地

(1)位置、範圍。

(2)地形:以丘陵、山地爲主——紅土地。

(主要地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學生活動]

完成書本P.7活動2,觀察圖5.9中東南丘陵的土壤與北方地區土壤的不同,認識紅壤的特徵。

[介紹]

紅壤不同於北方地區的黃土地和黑土,它是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下發育形成的一種顏色較紅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於農作物生長。耕作時,要適當增施有機肥。

[提問]

南方地區的氣候有什麼特點?屬於什麼氣候類型?相對於北方地區,南方地區氣候有什麼優越性?

[學生回答]

氣候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具有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

(3)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溼熱。

[學生活動]

結合書本P.8圖,說一說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對生產、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4)影響:

耕地類型——以水田爲主;

作物熟制——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茶葉、甘蔗、淡水魚等主要產區。

[展示圖片]

南方地區面積、人口GDP佔全國的比例圖,並提問這圖反映南方地區經濟發展具有什麼特點。

2.經濟大潮涌動的紅土地

(1)人口衆多,經濟活躍、發達。

[學生活動]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國5個經濟特區的名稱及所在的省份,並總結它們的分佈特點,說明了什麼問題。這對發展經濟有什麼有利之處?(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促進南方地區的發展。)

(2)水陸交通便利,對外聯繫最廣泛 。

[教師] 爲了促進南方地區更進一步地發展,帶動內陸更多地區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南方提出了一種新的區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

(3)泛珠三角區域合作(“9+2”)。

[學生活動]

閱讀“知識之窗”,瞭解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範圍,瞭解不同省區各自的優勢,並且完成書本P.10活動3。

[總結]

板書設計

一、自然條件優越的紅土地

1.位置、範圍

2.地形:

以丘陵、山地爲主——紅土地

(主要地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3.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溼熱

4.影響:

耕地類型——以水田爲主

作物熟制——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茶葉、甘蔗、淡水魚等主要產區

二、經濟大潮涌動的紅土地

1.人口衆多,經濟活躍、發達

2.水陸交通便利,對外聯繫最廣泛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三節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

教學目標

1.知道與技能

讓學生了解“秦嶺—淮河”一線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徵;瞭解“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

2.過程與方法

透過閱讀法、討論法,掌握“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山河壯麗,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重點爲、難點

瞭解“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同學們,聽過《晏子使楚》的故事嗎?故事講到晏子出使楚國時,講過這麼一句話“橘生淮南爲橘,橘生淮北爲枳”,就是說橘子生長在淮南是橘樹,生長在淮北則是枳樹,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透過《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並用其中“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這一句話設問引發學生思考。)

[講授新課]

1.秦嶺與淮河的位置

[探究活動] 引導學生讀圖,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

(1)說出秦嶺山脈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麼特點?

(2)找出“秦嶺—淮河”一線透過的主要省級行政單位。

(3)下列省級行政單位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是()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山東 ⑤浙江 ⑥山西

2.“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學生活動] 1.在地圖中找出0℃等溫線與“秦嶺—淮河”一線的關係,理解秦嶺、淮河南北兩側的氣溫差異;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線與“秦嶺—淮河”一線的關係,理解秦嶺、淮河南北兩側的降水差異;3.透過這兩氣候要素的差異理解秦嶺、淮河南北兩側的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引導學生思考,同

時利用景觀圖輔助學生理解。)

[學生活動3]

以“到底北方好還是南方好”作爲辯題,進行辯論。在教室兩邊分別掛上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風情的圖片(各3~5張),請代表北方、南方的學生分坐兩邊,同組學生(每組裏均有辯手、策劃者和南、北方人)的座位相鄰。辯論前幾分鐘由南、北方各出一名學生播放代表當地風情或歌曲錄音,以營造一個虛擬的良好情境,然後讓學生自由辯論,不受約束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板書設計

一、秦嶺與淮河的位置

1.走向

2.經過的省區

二、“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四節 西北地區——廣袤的土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髮解西北地區的範圍,主要地區、主要地形區、主要礦產區和工業城市的位置,主要鐵路線的分佈;使學生掌握西北地區以乾旱爲主的自然特徵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讀圖、用圖、畫圖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區自然特徵——乾旱,並分析以乾旱爲主的自然特徵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講述本區自然資源豐富、地域遼闊、草場衆多,看到本區農牧業發展前景很好,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邊疆的教育,激發學生開發邊疆、建設祖國的決心和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以乾旱爲主的自然特徵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提問]

在中國分區地理的學習中,我們已學過了哪幾個分區?誰能概括各分區的區域特徵?(從位置、自然條件、經濟特點等角度引導。)

[展示圖片]

西北地區景觀圖。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2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 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

3、瞭解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對其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有爲明顯的差異。

教學重點: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瞭解北方地區種植業的區域差異。

教學難點:

1、北方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與綜合治理

2、紅壤的形成和改良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學習目標

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不同,全國可以分爲四大地理單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之一 ——北方地區。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

3、瞭解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對其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有較爲明顯的差異。

三、出示自學提綱: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

(1)熟讀圖5. 1瞭解中國四大地理分佈圖。讓學生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讀圖5.1結合中國地形圖完成P3的活動題。

2、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

(1)讀圖5.2及《地圖冊》北方地區政區圖,完成P4活動題。

(2)瞭解北方地區的位置範圍。

(3)瞭解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糧食作物、主要的礦產資源及工業城市。

四、學生自學、討論。

五、檢查自學討論結果

(1)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根據我國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差異,把我國劃分爲四個地理單元,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如課本圖5、1所示)

(2)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我國的年降水量線相一致?

(400毫米降水量線相一致)

(3)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及其位置範圍。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稱爲北方地區,主要包括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

(4)北方地區的特點:

(北方地區氣候冬、夏季節差異大,平原面積廣,耕地以旱地爲主,易於機械化耕作,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工業城市密集,資源消耗量大。)

六、課堂小結。

七、課堂作業

1、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依據是:根據各地的 和 的差異來劃分的。

2、我國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

是 。

3、四大地理單元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區;平原分佈最廣的是地區;跨經度最廣的是氣溫最高的是 地區。

4、完成地理地圖冊和地理填充圖。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 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瞭解乾旱的黃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和難點:

瞭解肥沃的黑土地和黃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的有關內容:

1、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劃分爲哪些?

2、我國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什麼?

3、青藏地區與其它3個地區的分界線是什麼?

二、引入新課,揭示學習目標

1、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瞭解乾旱的黃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出示自學提綱:

(1)瞭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瞭解乾旱的黃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 3)完成P6活動題

3、學生討論、自學

4、檢查自學討論結果:

(1)、北方地區包括的省區、平原和高原:

(有10個省區,高原有: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平原有: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

(2)、瞭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東北平原的黑土地肥沃,耕地遼闊,適宜大面積的機械化耕作。植被

以針葉林爲主,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3)、瞭解乾旱的黃土地的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黃土高原的土地是黃色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耕地都是以旱地爲主,但水源成爲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4)、完成P6活動題

(5)、提出問題:分析北方地區的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氣候主要是以溫帶季風氣候,冬、夏季節差異大,平原面積廣大,耕地以旱地爲主,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工業城市密集,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

三、課堂小結。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3

[學習目標]

1.紮實掌握農業五部門及其主要農產品;畜牧業的種類、主要牧區名稱及其優良畜種,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2.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掌握從氣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我國南方與北方耕作制度的差異,以及農作物的地區分佈

3.全員參與,激情展示,樹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意識。

重點:運用地圖說出小麥水稻的主要分佈區;說出主要經濟作物的分佈和四大牧區難點:我國商品糧基地的分佈

[自學導航]

一、農業概況地位: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

1、狹義的農業是指

(溫馨提示:副業是指農、林、牧、漁以外的其他生產事業。例如:①採集野生植物,如採集野生藥材、野生油料、野生澱粉原料、野生纖維、野果、野菜和柴草等。②捕獵野獸、野禽)

2、農業發展:

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又是最早栽培的國家

⑵當前,我國的等農產品的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⑶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①我國農業生產發展較快;②我國農業日益改善;③我國農業生產的趨於合理。⑷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的問題是:農業還比較差,仍較薄弱。

根據播種期不同,小麥有與之分,我們學校所在地區以種植爲主。

2.經濟作物⑴我國經濟作物種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們通常具有經濟價值高、技術要求高、商品性強等特點。

三、農產品出口基地

1.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主要產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什麼是外向型農業?旅遊農業?生態農業(答案在課本上劃出)

四、畜牧業

2、是我國商品生豬的主要產區。

[合作探究]

讀圖“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分佈示意圖”,完成下

⑴填出書中字母所代表的商品量基地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____

⑵除以上商品糧基地外,還有哪些地方建立了商請在圖中適當位置填上其名稱。

[課堂小比拼]

1.既是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又是我國糖料作物產區的是()A成都平原B江漢平原C華北平原D江淮地區2.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A內蒙古牧區——三河馬

B青海牧區——灘羊C西藏牧區——細毛羊D新疆牧區——犛牛3.關於我國農業的發展,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前,我國糧食、肉類、棉花等產量已經居世界首位B我國穀物人均佔有量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C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改善,但農業生態環境還較差D隨着城市化的加速推進,城郊農業蓬勃發展起來。

[能力提升]

讀下圖嘗試分析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位於同一緯度,爲什麼長江中下游平原不是甘蔗的主要產區?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4

第五章地理區域和分界線

教學目的:

瞭解秦嶺——淮河南北兩側,溫度帶、乾溼地區、河流特徵、植被類型、耕作制度、農作物種類及人們的飲食習慣都有明顯的區別。

教學重點:

掌握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農業、交通、生活習俗等。

教學難點:

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農業、交通、生活習俗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學習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

瞭解秦嶺——淮河南北兩側,溫度帶、乾溼地區、河流特徵、植被類型、耕作制度、農作物種類及人們的飲食習慣都有明顯的區別。

二、匯入新課

活動一:爲什麼說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線?

1、出示自學提綱:

(1)細讀P7頁的氣溫和降水量分佈圖,分組討論:爲什麼說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線?

(2)從圖5.6、5.7中或利用已學的知識,找出“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線”的依據(此依據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髮現和補充)

2、學生討論、自學

3、檢查自學討論結果

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然後全班交流。

教師注意引導分析:“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

線”的依據。

(總結:秦嶺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氣溫小於0。C,秦嶺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氣溫大於0。C;秦嶺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是溫暖帶和中溫帶,秦嶺淮河以南是亞熱帶和熱帶;秦嶺淮河以北冬季河流結冰,秦嶺淮河以南冬季河流不結冰。)

活動二:秦嶺淮河南北的差異

1、學生討論、自學:

P7頁的氣溫和降水量分佈圖,聯繫前面所學的知識,比較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和以南的差異,並完成P9頁的填充表格。

2、檢查自學討論結果

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然後全班交流。

教師注意引導分析“秦嶺——淮河”以北和以南的差異。

(總結:“秦嶺——淮河”是黃河與長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嶺,具體的差異見P9的“活動”題)

活動三:角色扮演

全班分成兩組,A組代表北方地區,B組代表南方地區。

分組收集相關資料並開展課堂討論:

(1)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生產、交通和生活習俗等方面比較南方和北方的差異。

(2)爲南方與北方地區經濟如何發展及其相互合作出謀劃策。 總結:北方能源礦產豐富,可以引進南方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發展經濟;南方引進北方的能源礦產,原材料、發展高精尖工業,也可以到北方投資辦廠,優勢互補。

三、課堂作業

地理填充圖。

第六章 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 北方地區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

3、瞭解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對其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有爲明顯的差異。

教學重點: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瞭解北方地區種植業的區域差異。

教學難點:

1、北方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與綜合治理

2、紅壤的形成和改良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學習目標

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不同,全國可以分爲四大地理單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之一 ——北方地區。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2、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

3、瞭解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對其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有較爲明顯的差異。

三、出示自學提綱:

1、瞭解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

熟讀圖5.11瞭解中國四大地理分佈圖。

2、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

(1)讀圖6.1及《地圖冊》北方地區政區圖,完成P12活動題。

(2)瞭解北方地區的位置範圍。

(3)瞭解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糧食作物、主要的礦產資源及工業城市。

四、學生自學、討論。

五、檢查自學討論結果

(1)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及其劃分的依據。

(根據我國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差異,把我國劃分爲四個地理單元,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我國的年降水量線相一致?

(400毫米降水量線相一致)

(3)瞭解北方地區的省區劃分及其位置範圍。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稱爲北方地區,主要包括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

(4)北方地區的特點:

(北方地區氣候冬、夏季節差異大,平原面積廣,耕地以旱地爲主,易於機械化耕作,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工業城市密集,資源消耗量大。)

六、課堂小結。

七、課堂作業

1、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劃分依據是:根據各地的、 和 的差異來劃分的。

2、我國劃分的四大地理單元分別是:地區、 地區和 地區。

3、我國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

是 。

4、四大地理單元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區;平原分佈最廣的是地區;跨經度最廣的是 地區;緯度最低、年平均氣溫最高的是 地區。

5、完成地理地圖冊和地理填充圖。

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青藏地區的位置、範圍、面積、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況。

2、瞭解青藏地區的山脈、盆地、河流、湖泊的分佈。

3、瞭解青藏地區的公路和青藏鐵路的分佈。

4、瞭解青藏地區的農牧業生產特點及主要農作物和牲畜。

5、瞭解青藏地區交通條件的變化及青藏鐵路的修建。

6、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讀圖填圖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青藏高原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發展的影響。

教學難點: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關係。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由歌曲《青藏高原》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法]

1、學生朗讀學習目標。

2、指導學生結合教材解析學習目標,即知識要點:青藏地區的範圍,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自然資源等自然地理特徵,人口、民族,農業情況、能源礦產、交通等知識點,要求以記憶爲主,理解爲輔;技能與能力要求:瞭解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和步驟。

3、教師進行學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