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中班語言《動物的傘》說課稿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語言《動物的傘》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動物的傘》說課稿

中班語言《動物的傘》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動物的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分別描繪了小鳥、螞蟻、青蛙這些小動物在遇到下雨時,開動腦筋想出的各種躲雨的好辦法。這些小動物恰似一羣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歡樂與生機。這首詩語言質樸、清新,重複性的結構形式朗朗上口,便於幼兒記憶和仿編。

孩子們在以往類似的語言活動中,大多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並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文學作品。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注意引導幼兒積累和豐富詞彙,並努力爲每個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說教材:

(一)教學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現狀,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語言的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二)重點和難點:

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語言的美。”上,難點是: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三、教法和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讓幼兒在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學習。其中,我還運用了課件演示法、啓發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與方式:

這堂課我共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我用傘舞的形式匯入新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演示傘舞)欣賞完後,我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它是做什麼用的?”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來回答,並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

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學習詩歌。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環相扣的問題:

第一的問題是“老師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森林去玩,看看那裏發生了什麼故事”,透過展示課件,把幼兒帶入詩的意境中。這個故事把幼兒的聽覺與視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瞧,這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雨聲,多美妙啊!

我設計的第二個問題是“哎呀!這些小動物會用什麼東西當傘呢?”這個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老師,大樹是小鳥的傘”、“荷葉是青蛙的傘”等許多自編的詩句,激活了幼兒的思維。

緊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哪裏的什麼是誰的傘?”使幼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思維方向,回答起來比較有條理。在看看、想想、說說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以此來激發每個孩子學習詩歌的願望,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

第三環節,我安排的是創編活動。啓發幼兒進行拓展學習:小鳥、螞蟻、青蛙都有了傘,可是還有些小動物沒有傘呀,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什麼東西能當它們的傘?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直觀教學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進行自由創編,我再加以適當調整幼兒的語言,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更多的是運用激勵的手法,沒想到在一首短短的四句小詩之後,幼兒們竟又創編出許多優美的詩句,超出我的想象。這正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發掘幼兒潛能所至。

第四環節安排的是幼兒最喜愛的遊戲活動。我自制了一些可愛的頭飾(一一展示,介紹)。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感受快樂。這是我和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時的歡樂情景。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實質,達到玩中學的目的。

一個活動結束了,但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幼兒的興趣在延續,爲此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請幼兒們爲自己喜愛的動物或自己設計設計一把傘,來提高幼兒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中班語言《動物的傘》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分析:《動物的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分別描繪了小鳥、螞蟻、青蛙這些小動物在遇到雨天時,開動腦筋想出的各種躲雨的好辦法。這些小動物恰似一羣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歡樂和生機。這首詩語言質樸、清新,重複性的結構形式朗朗上口。便於幼兒理解和記憶。而依據詩歌內容製作的課件,生動形象,配以優美的朗誦,更容易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好的瞭解詩歌的內容。

2,幼兒現狀分析:中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好奇心強。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現象容易引起幼兒觀察和學習的興趣,使幼兒樂於探索大自然。透過詩歌的學習,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目標定位: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以往在語言活動中的學習經驗,結合本次活動,我制定瞭如下活動目標:

①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②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和難點:依據〈綱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上。難點則是: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5,活動準備:爲了更好的調動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更直觀的感受詩歌的內容,我製作了課件《動物的傘》,並在動手操作的環節爲幼兒準備了人手一份的大樹、荷葉、蘑菇、小鳥、螞蟻、青蛙圖片。

二、說教法:

在活動中,我是透過集體討論、小組操作來組織活動的,並運用課件演示法、啓發提問法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動一動、玩一玩中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他們透過多種感官參與法、動手操作法進行學習,在輕鬆的氛圍中表現自己,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對詩歌美的感受力。

三、教學過程與安排:

本次活動我共安排了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我利用雨聲匯入新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2—3分鐘)首先我帶幼兒進入到佈置成森林環境的活動室,讓幼兒在活動室中觀察玩耍。然後放雨聲,並提出問題“這是什麼聲音?”“下雨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引導幼兒說出“下雨了,我們應該打傘等”。對於這些生活性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來回答,並加以表揚肯定,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教師在本環節中起到啓發引導的作用,並關注幼兒能否想到不同的躲雨方法,是否敢於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學習詩歌。(10—12分鐘)首先我透過提問“小朋友都知道了打傘可以躲雨,那你們想一想,森林中的小動物把什麼當做自己躲雨的傘呢?”引導幼兒說出不同的小動物都是怎樣來躲雨的。這部分可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我又透過引導提問將幼兒帶入課件的學習“小朋友,森林播放室正在播放小動物躲雨的好辦法,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在課件學習時,我先採用分節播放學習。點擊第一幅畫面,問“誰是小鳥的傘?”引導幼兒根據課件說出“大樹是小鳥的傘。”緊接着我又提出“哪裏的大樹是小鳥的傘?”使幼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思維方向,回答起來也比較有條理。同樣,我繼續點擊第二、第三幅畫面,引導幼兒說出“哪裏的蘑菇是螞蟻的傘”“哪裏的荷葉是青蛙的傘”點擊第四幅畫面,問“天怎麼了?”“小動物有傘嗎?”引導幼兒說出“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傘”。第二遍,我採用整體演示課件,同時給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小朋友,我們可以邊學說邊用自己優美的動作來表現詩歌的內容,看看誰的動作最美”。讓幼兒在邊說邊模仿小鳥飛,螞蟻爬,青蛙跳中充分展示自我,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教師在本環節中透過演示、提問、鼓勵等讓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玩玩中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感受了詩歌的美,激發了每個幼兒學習詩歌的願望,這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

第三個環節,我安排的是幼兒分組粘貼活動。(8—10分鐘)在這一環節中,我爲幼兒準備了粘貼用的背景圖四張:有大樹、蘑菇、荷葉和組合圖。小動物圖片:青蛙、螞蟻、小鳥。讓幼兒自由選擇圖片,以小組形式進行粘貼。粘貼完成後,引導幼兒在組內自由講述圖片內容。我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水平不同,準備圖片的難易程度也不同,爲的是給不同能力的幼兒都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本環節中起到了支援、引導的作用,並鼓勵幼兒要同伴間相互幫助。透過這一環節,鞏固了幼兒對詩歌的學習,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保護了幼兒的自信心。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一個活動結束了,但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幼兒的興趣在延伸,爲此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請幼兒爲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設計一把傘,來提高幼兒的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最後我來說一說效果預測:由於本次活動加入了課件教學及動手操作的環節,能更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能使幼兒更直觀的學習詩歌的內容。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導,讓幼兒的活動思路更加明確,學習效果會很好。在動手操作環節,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達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機會。能使幼兒在邊玩邊學中鞏固了學習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小組中相互關心、幫助、合作的情感。由於幼兒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容易被周圍事物影響,出現溜號現象。我會透過有意識的引導、提問,將幼兒帶入活動中,使全體幼兒都能很好的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