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於杜牧

□何金銘

關於杜牧

編者按

今年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803~852?)誕辰1200週年。爲了紀念這位影響深遠的西安籍的文學家,三秦文化研究會於9月中旬舉行了一次“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現將到會學者、作家的發言選登數篇,以饗讀者。

杜牧,晚唐詩人、文學家、思想家。時稱才子。又稱“小杜”。詩文風格清新,意境深遠,有獨創性。

杜牧有許多作品婦孺皆知。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亻幸名”。

人說王維詩中有畫。杜牧也如此。《清明》一詩,時間、地點、景色、人物與對話一應俱全,儼然是一出超微型話劇腳本。《山行》更是極好的一幅山水畫。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林,霜葉,都實實在在,而又色彩亮麗,對比鮮明。一個“遠”字,一個“斜”字,登山之難,之樂,躍然紙上。車而停,坐而愛,其時其景,令人嚮往。“霜葉紅於二月花”,神來之筆。

杜牧更是唐代極富遠見的思想家。他的《阿房宮賦》高瞻遠矚,大氣磅礴,確是散文中的精品。“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這開頭十二個字,將秦滅六國而統一天下的.歷史作了高度概括,並且點出了文章的主題。非文章高手不能做此高文。“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等等生動描述,將已經毀於一火的阿房宮給人留下最好的想像。而在細緻入微的勾畫之後,杜牧筆鋒一轉,發出他憂國憂民的千古一嘆。他寫道:“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誰得而族滅也?”這裏,杜牧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愛人”,即愛其民。愛人,愛民,六國可以不被秦吞併。愛人,愛民,秦可以世代相傳,不至於落得個二世而亡。最後,杜牧更發自肺腑地大聲疾呼:“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吳調侯、吳楚材在他們選編的《古文觀止》中評論這句結束語時說:“言盡而意無窮”。杜牧的思想與文章,在這裏都得到了高度的昇華。他給後來人留下了極厚重極深沉的經驗教訓的總結。

杜牧於公元803年生於今西安市。唐代詩歌創作達到了我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甚至其後許多年都難以超越的高峯。唐代著名詩人中,有不少陝西人,如白居易,渭南下人;“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華陰人;王昌齡、韋應物,都是西安人。不少著名詩人曾長期居住於陝西和西安,包括李白、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所以杜甫自稱“杜陵布衣”、“少陵野老”,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更爲人所共知。至於唐詩中大量著名詩篇是在陝西或西安寫作的,更不勝枚舉。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兵車行》《麗人行》《潼關吏》,白居易的《秦中吟》《賣炭翁》《長恨歌》等等。李白著名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也是他初到長安時所作。對於這樣的歷史事實,似乎我們今天已經淡忘。陝西與西安是著名旅遊勝地,國內外遊客來時,我們不會忘記介紹這裏曾有過多少皇帝,卻極少介紹說,這裏還有更多的大詩人,大文學家,大思想家。杜牧這個名字,恐怕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年輕人恐怕更有許多沒有聽說過。可在揚州,卻有專門爲杜牧而設的一個陳列館,揚州人以杜牧曾在揚州任職,寫過以揚州爲題材的詩而感到榮幸。陝西人卻想不到紀念我們的鄉黨杜牧,不能說不是一件憾事。

標籤: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