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語文的獨立性何在?

  語文的獨立性何在?

語文的獨立性何在?

 

作者:  aimin - aimin (瀏覽次數: 43 次)

發表日期:   2001-11-29 00:52

前不久,甜美的、笑眯眯的、愛提尖銳問題的、深諳“蘇格拉底談話法”的ann提出了一個我們語文老師似乎沒有深想的問題--語文到底是幹什麼的? 

這個話題的討論有一段時間了,但我覺得似乎還沒有完! 

我把原來對話中那些與話題無關的內容濾去,整理髮表於後,希望能引起關注! 

作者: 安姐 - wangtr (瀏覽次數: 567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5 16:53 

有一個問題 

一個學生進行語文拓展閱讀,是想去了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情況。但我覺得最後感覺它與地理學習沒有區別了。語文性如何體現? 那麼什麼又是語文性? 大家如何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以前好象愛民兄也提過,但討論的結果我有些忘了。 

---------------------------------------- 

作者: 張玉新 - zhangyuxin (瀏覽次數: 553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5 17:09 

關於你提出的問題,我也想過,知識還沒有成熟的意見。只是覺得,如果學生真有提高,管他語文性還是地理性呢,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傳統的評價標準已不能評價語文課,新的評價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但從學生能力提高的角度看,是否應該注重對純學科規範的疏離?語文學科畢竟不是結構化、對稱性的學科。 

---------------------------------------- 

作者: 木棉 - mumjl (瀏覽次數: 536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5 18:33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 

其一,從生活語文這個角度看,“去了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情況 ”仍然是一種具有語文性的學習。 

其二,從閱讀的角度看,如果“瞭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情況 ”是透過文獻法達到,是一種很好的閱讀延伸。 

與地理學習有無區別,要看他的學習目的如何了。 

---------------------------------------------------------------------------- 

作者: 晨星 - hcx (瀏覽次數: 535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5 18:35 

也許我們可以不從表面看待語文性和地理性,深入一些,這樣的學習到底對語文學習有無好處?這樣的學習在語文課內還是在語文課外? 

畢竟,從學生的頭腦來看,它並不風語文和地理,需要的只是一種思維的方式、語言運用的技能以及對世界、對人生、對學術、對文學的基本看法。 

因爲我們還沒有最簡單的答案,模糊一些有何妨? 

安姐以爲如何??? 

---------------------------------------- 

作者: linzx - linzx (瀏覽次數: 520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5 20:13 

一個學生想去了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情況 ,他去走了一趟,瞭解了水土流失的情況,寫成了一篇報告(或報告文學)之類的文章,不就是語文學習嗎? 

同時,他去了趟長江流域,也瞭解了那裏的鄉土人情,景色風光,把這些記下來,再查些資料豐富自己的認識,語文學習不就在其中嗎? 

如果他不實地考察,只閱讀文獻,讀有關地理書,有關歷史書(長江流域水土的變遷歷史),綜合內容,寫成論文,語文也就在其中了。學好語文,也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作者: 張玉新 - zhangyuxin (瀏覽次數: 511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5 22:55 

安姐你好! 

跟你不太熟悉,只是談談個人的拙見。中國近百年來由於西化的傾向,我們學得了“科學主義”,真實科學至上,唯科學是尊,殊不知,科學的悲哀就是科學自己被迷信化。農業文明、手工業文明的時代姑且不說,近代前工業文明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空前參與,生產力水平提高了,大工業生產成爲可能,於是人們開始誤以爲科學萬能,沒有想到科學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走了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我們也在重複)。於是,教育也向工業看齊,教育內容也“科學化”。自然科學“科學化”無可厚非;人文科學的學科也“科學化”就讓人感到十分尷尬。不如我們的語文學科,母語的東西自有其獨特的生活氛圍、社會環境。雖然也有自己的“知識”,但並不是按着自然科學那樣的“序列性”、“結構化”的。從前我們所說的“字詞句章語修邏文”就是我們語文的“知識結構”,可是,它有序列性嗎?有結構的特點嗎?大家苦苦追求所謂序列,到頭來,得出個“工具”的結論。語文教育不是少慢差費嗎?現在效率提高了多少呢?所有這些,我以爲,把語文學科等同於自然科學學科是“結構化”“對稱性”的錯誤之一。 

對不起,跑題了。不過,一提起語文的知識結構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 

作者: aimin - aimin (瀏覽次數: 496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00:00 

最近,我有一個表弟從國外回來,閒談中談及怎樣學習外語。他的體會是:學外語關鍵是要與外國人多多接觸--這不希奇--但是,接觸和交流需要“內容”的支撐,即要有共同的話題,這樣才能使對話持久、深入,才能迅速有效的掌握這一門外語的。靠我們國內外語教材那種“一本正經”學外語的模式怎麼行?--這一點給我啓發很大! 

語言是什麼?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離開了“內容”,你是很難真正意義上學習和掌握語言的。 

再看看我們祖先上學讀書,現在看來,他們也沒有我們現在這樣多的“學科”,就是“三、百、千”,許多自然的社會的知識,融合在讀書識字之中。學生們就是透過語言和內容結合的學習中,開闊眼界,學會語言的。時代發展了,這種教學的模式自然不適應了。分科、語文獨立是趨勢,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內容!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待現在爭議很大的“雙語教學”,我又有了新的認識:用外語教,實質就是:提供並擴展外語學習的“內容”。我甚至可以預言--“雙語教學”在學校真正落實之時,就是“外語課”消亡之時! 

回到安姐提出的問題,我想是不是有答案了? 

---------------------------------------- 

作者: 安姐 - wangtr (瀏覽次數: 483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08:27 

“也許我們可以不從表面看待語文性和地理性,深入一些,這樣的學習到底對語文學習有無好處?這樣的學習在語文課內還是在語文課外? ” 有課內也有課外,反正已經很難區分了,怎麼辦? “畢竟,從學生的頭腦來看,它並不風語文和地理” 我很同意這個說法,可是如果是這樣,爲什麼還要分學科呢? 我們如果太強調學科的綜合性,那麼分科的必要性體現在哪裏? 

---------------------------------------- 

作者: 安姐 - wangtr (瀏覽次數: 479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08:42 

感謝你的解釋,我明白了一點。 

可是有一點我還是不明白,既然語文不能和自然科學一樣,不具備他們所特有的“結構性”和“序列性”,那麼它自己的知識究竟是什麼呢? 

---------------------------------------- 

作者: rabbit_1979 - rabbit_1979 (瀏覽次數: 473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09:09 

我覺得語文和地理是互通的,呵呵,不是在刻意的求同,這兩者之間本來就存同。 

---------------------------------------- 

作者: pink - pinkfloyd (瀏覽次數: 466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09:41 

分學科、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三者不對立。現在教學當中講的綜合,是不是想在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上有所革新呢?在語文課上要學習語言文字,欣賞文學藝術,鍛鍊思維能力等等,也就是要完成一些語文科特有的教學目的。而其中的語言文字就是要應用的,誰讓人是語言的動物呢?人要表達他的`思想,與他人交流,就得用語言文字。不管是地理考察報告,其他學科的東西,一樣得用文字表達呀。既然說到用語言文字表達,就有高低好壞之分了,羅素和伯格曼因其哲學著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是一個例子呀,如果有自然科學家寫的專業著作能達到文學藝術的水平那不是最高境界嗎?其實法布爾的《昆蟲記》好象一直被當作文學作品。 

想聽聽各位老師的高見。 

---------------------------------------- 

作者: 瀟湘夜雨 - zhcyz (瀏覽次數: 466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09:43 

這個學生爲了進行語文拓展閱讀,而去了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情況,那就不是學習語文了。即使寫一篇調查報告,也還是以地理學習研究爲主,語文能力當然成了副產品。從大語文的角度看,也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語文。正如我們進商場買東西和售貨員討價還價也是口語能力的培養。 

但是在學校教育階段,我認爲學生學語文主要是學習書本上的語言。透過各種活動學習語文只不過是爲了調動學生的興趣。誰不會說話?但要說得好、能吸引人就不容易了。誰不會寫點白話文?但要寫得精彩就不容易了。 

學生到社會中學習語文時間有限,且生活中的語文一般是俗語文。學生在學校裏學習語文的時間最多,且書本上的語文是雅語文。學習母語應該學習雅的,俗的不學也會。 

以上一孔之見而已。 

---------------------------------------- 

作者: 張玉新 - zhangyuxin (瀏覽次數: 453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16:12 

安姐: 

我覺得,如果有語文基礎知識,夠格的恐怕只有3500-4000常用字或次常用字和普通話的讀音。其他的都算不上。比如語法、修辭等。我們現在的教材還試圖尋找一條“序列”,所以走進了死衚衕。我以爲,語文應該提倡“語文基礎”而不是“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基礎應該是字的層面(3500以上的常用字),典型語言文字材料積累層面(古詩文、時文等文學作品),對典型的語言文字材料的感悟層面(結合個體人生經驗對典型語言文字材料的領悟)。或者簡單一點,就是積累--感悟這條線。不過語文的感悟以積累爲前提,感悟不是一次到位的,要隨着個體經驗的增加而逐漸提高,並且是反芻式的感悟。 

---------------------------------------- 

作者: 安姐 - wangtr (瀏覽次數: 400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19:23 

語文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性究竟表現在哪裏? 

-------------------------------------------------------------------------- 

作者: 瓜山書生 - yang1965 (瀏覽次數: 360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6 20:51 

瓜子在上地理課時就經常號稱自己是語文教師(當然有點Y),何也?瓜子以爲學生學習(不論哪一科)就三個目的:一曰興趣,二曰閱讀,三曰動手。試問,要上好地理課,不把語文的閱讀功夫“嫁接”過來用一用,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瓜子最喜歡有人亂叫瓜子“Y語文”老師了,瓜子是不在乎瓜子地理是否變味的問題,瓜子反而希望瓜子的地理與語文嫁接得越深刻越好,最好是嫁接得文采飛揚纔夠味,當然文質彬彬也不錯。 

地理想和語文攀親,嘿嘿,難道說歷史就不想和語文“有一手”了?瓜子要問各位看官,面對《史記》,你們說說,司馬遷同志是歷史教師還是語文教師呢?嘿嘿,嘿嘿------ 

既然地理歷史(還有好多好多學科)都想“巴接”語文MM,語MM就大方一點,和地GG史DD出去走一走約約會也妙得緊啊! 

讀它萬卷書行它萬里路肯定是五湖四海的學人的共同理想,又何必區分哪裏是語文哪裏是地理呢? 

至於“一個學生進行語文拓展閱讀 ,是想去了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情況 ”這個問題,安居士,你以爲你的學生輕輕鬆鬆就進入地理性了嗎?我看未必,要知道地理也是很專業的喲,長江流域的河水補給方式有哪五種?長江流域的降水特徵如何?長江流域的植被現狀及演變趨勢?長江流域經濟發展與水土流失之關係?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地理教師引路,我想學生也未必輕易地由語文走進地理,從而出現讓安居士擔心的語文界線與地理界線之爭了。 

不過安居士有心讓安家弟子“知行合一”地學好語文,瓜子倒可以作一免費地理嚮導,不知安君意下如何? 

---------------------------------------- 

作者: 汪汪 - wangjiamin (瀏覽次數: 315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7 13:44 

ANN的這個問題也是我這兩年來最爲困惑的,語文學習到底學什麼?它與其他學科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以上述看觀的發言,語文已是大語文了,但不管怎樣,它還是語文,與其他學科的區別是什麼? 

其實我們看的很多國外的案例,非LANGUAGE ARTS的案例,而是SOCIAL STUDYS的案例,即ANN指出來的的那個案例 放在國外是屬於社會綜合科的內容 

如今大家都有共識,語文不能侷限於教材要擴展,要積累要感悟。 

如此說來,語文課也不必設定了 

語文都已經融合在其他學科了,學科內容多設定感悟的內容,我們語文也可退場了。 

語文:葉聖陶先生語:口頭爲語,書面爲文 

語文學習不能僅僅侷限於文學,而是要擴展至文化的內容。提到文化,也就無所不包了。 

但是語文學習的任務之一學會表達,非要有些語言運用的基礎的 

君不見 

普通中學的學生,經過適當的引導,也可以能說會道(指內容擴展後的學習),但是在書面表達上明顯與重點中學的學生略遜一些。 

有了內容以後,如何提高表達能力是語文課的任務之一吧,這也是語文與其他學科的區別的所在吧 

葉聖陶先生語:口頭爲語,書面爲文。這可能說了語文的定義吧 

---------------------------------------- 

作者: yudian1231 - yudian1231 (瀏覽次數: 295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7 15:44 

安姐: 關於你所說的語文閱讀和地理學習沒有什麼區別的看法,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提出來。 “語文閱讀和地理學習 沒有區別”的這樣一種認識,我想你更多的是從你自己對於語文學科的認識出發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的,我認爲語文閱讀最爲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去體驗一些東西,而這種體驗可以透過很多種形式。至於你所說的“語文性”,我想聽一聽你的意見! 

---------------------------------------- 

作者: 安姐 - wangtr (瀏覽次數: 281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7 17:39 

“如何提高表達能力是語文課的任務之一吧,這也是語文與其他學科的區別的所在吧” 誰還有補充? 

---------------------------------------- 

作者: Being - being (瀏覽次數: 255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7 20:11 

第一、語文與地理學科在培養目標上有什麼異同? ------學科的培養目標 

第二、語文與地理學科在學習的內容載體上有什麼異同? ------活動素材的特徵 

第三、語文與地理學科在學生髮展的本質上有什麼異同? ------總的培養目標統合 

---------------------------------------- 

作者: - (瀏覽次數: 233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7 23:08 

瓜子三答B客問 

第一、語文與地理學科在培養目標上有什麼異同? 

異:你走陽關路---研究語言與文化,我過獨木橋---研究人地關係。 

同:一名成功的教師(或語文或地理)總得教會學生對本學科有興趣纔好;總得教會學生在沒有教師時會自己閱讀(無論語文無論地理);總得教會學生動手寫出點什麼或做出點什麼。 

第二、語文與地理學科在學習的內容載體上有什麼異同? 

異:語MM最愛看文字,文字承載思想。地GG最愛看圖,地圖承載地之理。 

同:語、地二君都愛看山,只不過這同中又有異。語看山之意象,詩人就是這樣誕生的;地看山裏的礦藏,地質學家就是這樣生下來的。 

第三、語文與地理學科在學生髮展的本質上有什麼異同? 

異:那就要看學生是哪塊料了?材料不同發展自然不同,學生專心語文發展固然很好,專心地理髮展也是有前途的。 

同:都是教育學生成爲一個真正的“人”。 

---------------------------------------- 

作者: 細沙 - dany__2008 (瀏覽次數: 190 次) 

發表日期: 2001-11-18 11:18 

語文,地理,還有其它課程畢竟不是等同的,設想一下,如果這幾門課程放在一起,你怎麼 學?但這又是有其相連性 的,不能也沒法完全分開,所謂語文,是不是也有其增長見識的一面呢?這樣利用語文廣博的資訊去尋找,去學習關於長江的知識又有何不可?又怎會和地理混淆?別想太多。 

---------------------------------------- 

======================================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