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黑色幽默與約瑟夫海勒(1)

 

黑色幽默與海勒 

黑色幽默是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興起的小說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西方文壇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早在1939年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布勒東就發表了名爲《黑色幽默文選》的作品的但在當時這個名稱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1965年,美國作家弗裏德曼編輯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十二位作家的作品,取名《黑色的幽默》,該派名稱由此流傳開來。那麼,什麼是“黑色幽默”呢?美國作家尼克曾舉了一個例子,通俗地解釋了這種幽默的性質。某個被判絞弄的人,在臨上絞架前,指着絞刑架故作輕鬆地詢問舒暢子手:“你肯定這玩藝結實嗎?”於是引起轟笑。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稱爲“絞刑架下的幽默”,也可意譯爲“大難臨頭的幽默”。此外,它還被稱爲“病態幽默”、“黑色喜劇”、“絕望喜劇”等。“黑色”含有絕望、痛苦、恐怖和殘酷告的意思。“黑色幽默”與傳統正常的幽默區別很大:傳統幽默的思想基礎是樂觀主義的,人們相信善最終能戰勝惡,引發輕鬆、歡快、明朗的笑;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礎卻是悲觀主義的,既然面對的是死亡、是荒誕,那隻能痛極而笑,化痛爲笑,只能不以爲然地拿痛苦開玩笑,以喜劇的方式去表現悲劇的內涵,從而釀就了苦澀陰鬱的笑。

黑色幽默深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它的主要內容在於表現世界的荒謬。所不同的是黑色幽默作家更加消極悲觀,他們否定個人選擇積極行動的可能性。面對荒誕,唯一可做的事僅僅是玩世不恭地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以便暫時舒緩一下痛苦不堪的心情。正因爲他們以幽默的人生態度與慘淡的現實拉開了距離,所以一改以往荒誕文學作家的驚愕、困惑、憤悶的心態,而是把荒誕當做一種合理的存在,然後進行從容地描繪,在絕境中保持心理平衡。 

黑色幽默素有“荒誕小說”之稱,也是採用荒誕的形式去表現荒誕的內容。作家拋棄了傳統小說的敘事原則,打破一般語法規則,採用誇張、悖論、反諷的手法和剋制性冷漠的敘述進行創作。場景奇異超常、情節散亂怪誕、人物滑稽可笑、語言睿智尖刻。以喜寫悲,成就蜚然。  

 

 

      

黑色幽默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出了毛病》(1974)、《像高爾基一樣好》(1979),庫爾特馮尼古特的《貓的搖籃》(1963)、《第五號屠場》(1969)、《頂呱呱的早餐》(1973),托馬斯品欽的《V》(1963)、《萬有引力之虹》(1973),約翰巴思的《菸草經紀人》(1960)、《牧羊童賈爾斯》(1966),唐納德巴塞爾姆的《白雪公主》(1967)、《亡父》(1975)。此外,法國作家博里斯維昂裏也被認爲是黑色的幽默小說家。他的短篇小說《回憶》運用幽默的筆調描寫主人公的跳樓自殺。一個棄世輕生的人輕盈得像只鳥兒飛離聳入雲端的大廈頂層,“空氣在他耳畔歡唱”。作家荒誕地極大延長了他的墜樓時間,插入了意識流式的回憶。此君美哉悠哉,飄飄欲仙,每下降一層就盡情欣賞玻璃窗內或公開、或隱蔽的、妙不可言的.情景,他還和一妙齡美女共飲美酒。他回憶完了一生,淡忘了死亡,最後墜落街頭,摔成了一個"紅色的美杜薩"。作者以調侃的態度人死亡中找到幽默,是以喜寫悲的典型。 

馮呢古特的《貓的搖籃》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其背景是個虛構的島國“山洛倫佐”。此國的統治者是宗教領袖博克儂和政治領袖、暴君麥克凱布,他們兩人表面上勢不兩立,實際上互相利用,根本目的是要把社會推入巨大的恐怖之中。書中到處都有自相矛盾、違反學理的幽默,如博克儂填寫表格時,在“業餘活動”一欄裏填寫的是“活着”,而在“主要職業”下面填寫的卻是“死亡”。再如書中的一個人物卡爾斯,在回憶他的父親、一位爲人類造福的科學家時,這樣寫道:“父親在工作的時候通宵不睡,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能找到一個活人治療一下,可是走過一張牀又一張牀,我們年到的都是死人。於是父親咯咯地笑起來了,當他用電筒上上下下地照着外面堆的那些死人時,他越發咯咯地笑個不停。”這就是作者所說的“最大的笑聲是建築在最大的失望和最大的恐懼之上”的最好的註腳。小說還表露出作者對科學進步的否定的態度,最偉大的發明“九號冰”卻成爲毀滅人類的禍首。 

《第五號屠場》是一部反戰小說。主人公畢利能夠突起時間隧洞,飛行於過去和將來之間。他參加了戰爭,被捕後關入德集中營,目睹了法西斯種種暴行,他也反對盟軍對德國平民的狂轟亂炸,並借在另一和平星球的遊歷,反襯出血肉橫飛的地球的醜惡與恐怖。 

 

 

      

品欽的小說《V》中有兩個場景:一是地面上的“海員酒吧”,這裏充斥着醉生夢死的海員和放浪形骸的妓女;另一個場景是骯髒的下水道,一位牧師懷着虔誠的心情鑽到這裏給老鼠佈道,一箇中年人穿過下水道,尋找母親和自己的生活道路。地面酒吧本是人類正常的活動場所,但人們卻在裏面幹着烏七八糟、非正常的勾當;人不可能鑽到下水道里生活,但人們卻在地下尋找上帝、尋找自我、尋找正常的生活。作者運用標準的結構上的反諷手法,來發掘荒誕之中的幽默。

《萬有引力之虹》是品欽的另一部力作。題目是以虹來描狀導彈動執行的軌跡。德軍用V-2導彈襲擊倫敦,它油落的地點總是同一美軍情報官發生性行爲的地方相吻合;後該軍官被派往德國調查導彈的祕密,發現主持製造導彈的德國軍官是個性變態者,他把情慾鑄進了導彈,情慾與科學一起造成了人類的毀滅,兩者都意味着死亡。品欽對科學也是持否定態度。 

約瑟夫海勒(1923),黑色幽默小說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雖不多,但影響極大。1923年5月1日,約瑟夫海勒生於紐約,其父是移民美國的猶太人。他5歲時父親去世,家庭陷於貧困,中學沒畢業就當了郵差。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19歲就應徵入伍,服役於美國空軍,當投彈手,執行過約60次飛行任務。這段經歷爲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二戰結束後,約瑟夫海勒的大學學習或從事教學研究。1952他涉足報界,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1961年,約瑟夫海勒的處女作《第二十二條軍規》問世,轟動文壇,從而奠定了他在西方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1974年,他代表了第二部力作《出了毛病》,小說透過某大公司進階職員斯洛克姆的視角,反映了美國社會、特別是中產階段的精神危機,“出了毛病”就是對這種危機的高度概括。斯洛克姆生活富裕、官運亨通,可總是憂心忡忡。他害怕上司,也害怕下級,他討厭妻子,也討厭兒女。每天都害怕“可怕的怪事”發生,“然而沒有怪事本身就是一件驚人的怪事”。周圍的人跟他一樣“不愉快”,人人自危,個個恐慌。斯洛克姆明知這世界肯定是“出了毛病”,卻搞不清爲什麼“出了毛病”,“毛病”“在哪裏,只剩下痛苦的無奈的譏笑和自嘲”。1979年,約瑟夫海勒出版了第三部長篇小說《像高爾德一樣好》。它透過一位美國猶太裔大學教授畸形的精神世界的展示,深刻地提示了美國官僚政治的腐敗,是用黑色幽默風格寫成的二戰後美國最優秀的政治諷刺小說之一。

《第二十二條軍規》是黑色幽默的經典之作,反映的是二戰期間,駐守在地中海“皮亞諾扎島”(此遍爲作家虛構)上的美國空軍大隊的生活。小說共有四十二章,沒有統一完整的情節,每一章主要講述一個人物的故事,再由貫穿全書的人物尤索林的經歷把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串聯起來。作家並非要就事論事,而是以此爲喻展示現代人荒誕的生存狀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