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彙總4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彙總4篇

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校六年級共有兩個班,各60名學生,這些學生對科學課程非常感興趣,透過上學期的學習,探究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們能獨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動、科技製作、觀察活動、科學實驗、蒐集資料等,願意與他人合作,進行合作探究,有計劃地開展一些實地考察、現場採訪、種植養殖等活動,探究積極性高,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對鎖定的課題進行課外探究,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主動從自然界、社會中獲取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的一生”、“無處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紗”、“資訊與生活”、“探索宇宙”、“研究與實踐”等研究主題。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主要線索進行構建,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整合,引領學生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徵及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繫,進行以邏輯推理爲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三、教學目標

“人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微觀認識生命體的基本構造和功能切入,讓學生明確生命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知道人類透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的後代,我們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體會與父母的親情,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透過蒐集、整理自己生長髮育過程的照片資料,分析、歸納、推理人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呈現的特點,知道遺傳和變異石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無處不在的能量”單元以人體內部的能量爲切入點,探究機械能、熱能、電能、電磁能等之間的相互變化,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整個單元呈現出了由部分到綜合的結構形式,具有一定的邏輯性。

“地球的面紗”單元採用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透過大氣層的研究、風的模擬實驗、降落傘的祕密、風與帆的關係等探究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大氣層對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義、風的成因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培養學生猜想、設計、實驗、製作、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資訊與生活”單元主要從資訊傳遞的角度來認識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人類複雜的資訊傳遞方式,知道動植物的一些行爲特徵以及人類社會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系統研究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豐富學生對生物界的`認識,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相互聯繫的觀點及辯證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爲特性。

“探索宇宙”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的結構特點、地表的變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及太陽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研究的視角延伸到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個宇宙,拓展學生認識的空間,形成對宇宙的宏觀認識,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熱愛科學的慾望。

《研究與實踐》單元透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幾個科學之謎,讓學生像科學家達爾文那樣,經理科學探究的歷程,形成尊重事實證據的科學態度,能夠面對大量的事實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透過調查、分析、研究僞科學現象,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增強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透過對僞科學學習歷程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科學感悟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調控能力、自我發展能力,達到讓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點難點

重點:

空間維度方面,從認識身邊事物、周圍物體的基礎上,擴展到微觀和宏觀兩個世界,探索微生物和無限宇宙的科學奧祕;時間維度方面,以時間軸爲認知線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奧祕和“未來世界”的變化;結構維度方面,在認識事物外部特徵的基礎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內部構造。在科學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爲重點,重視探究方法的培養,以“認識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繫”爲探究重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書整體結構,設定了“對資訊的搜尋、理解和判斷能力”的培養,爲學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礎。

難點:

透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法學法

1、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2、組織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開展探究活動,敢於向權威挑戰,發表自己的觀點,敢於創新。

3、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活動,發揮主導作用但不包辦代替。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5、提醒學生做好課前準備,保證科學探究順利開展。

6、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學習科學,讓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7、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助教學。

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規定,兒童年齡與生活的實際,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編寫的,它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只是在相互關聯中得到發展,以較好的落實三維目標。

全冊共分爲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意在使兒童瞭解地球的基本知識,熟悉世界海陸分佈等情況,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瞭解中國的面積、行政區劃、地理位置,讓學生知道各國在經濟上互通有無的重要性,正確對待互聯網。第二單元《地球生病了》,使學生有意識地關心和愛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學習一些常見自然災害中的自救知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增強學生自覺主動保護物種的意識和情感,幫助學生逐漸養成節約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的良好習慣。第三單元《世界問題還不少》,使學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確對待科學技術,初步瞭解聯合國的性質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單元《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意在使學生能夠逐步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並據此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發展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全冊教學要求

1、瞭解地球的基本知識,熟悉世界海陸分佈等情況,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瞭解中國的面積、行政區劃、地理位置,讓學生知道各國在經濟上互通有無的重要性,正確對待互聯網。

2、使學生有意識地關心和愛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學習一些常見自然災害中的自救知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增強學生自覺主動保護物種的意識和情感,幫助學生逐漸養成節約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的良好習慣。

3、和兒童一起走進多樣化的世界。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寬容的心態,正確認識其他文化,積極吸取外來文化的養分,更好的發展本民族的文化傳統。

4、使學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確對待科學技術,初步瞭解聯合國的性質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學生能夠逐步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並據此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發展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直面並審視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學會獨立。

2、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話題,逐步向學生開啟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

3、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爲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四、提高質量措施:

1、教法與時俱進,適應學生的實際,以及新課改的需要。

2、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課內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4、經常開展與課堂有關的活動。

5、強調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全冊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第1周至第3周

第二單元地球生病了第4周至第6周

第三單元世界問題還不少第7周至第12周

第四單元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第13周至第18周

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六年級一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八冊。全冊教材包括了“人的一生,無處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紗,資訊與生活,談說宇宙五個單元,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3、教學難點:

透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研究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爲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教學措施教學進度和時間分配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六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透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着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爲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質的變化”“宇宙”和“環境和我們”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爲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着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製作的項目,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爲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援自己的假設,透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學興趣小組的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