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範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範文

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資訊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同學透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同學的社會責任感和同學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同學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同學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同學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透過同學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爲主,而是直接經驗爲主。讓同學瞭解資訊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同學分析

高年級同學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同學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同學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同學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同學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同學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同學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同學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同學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反對透過量化手段對同學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在評價時應重過程輕結果,特別要關注同學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同學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爲同學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同學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同學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2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透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其目的在於透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爲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

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讓學生逐步瞭解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

2、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爲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3、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透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4、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爲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5、加強各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工作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結合學校文化特色和學校活動,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透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具體措施

中面向全體,使每一名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能夠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在活動中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四、過程開展

1、明確活動主題: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實施保障

1、進行專業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爲課程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

2、及時制定各級各類實施計劃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實行彈性課時制,依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4、評價創新:從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自身發展、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透過自評、他評、師評、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

5、強調合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因而學科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爲重要,他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更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前提,因而本學期我們對此項工作尤爲重視,並將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輿論宣傳: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家長及社會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動效率。

7、資源保障:開放校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等作爲活動基地,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科學性。

8、加強管理:落實課程實施責任制,強化過程管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做到每一次活動全程萬無一失,不出事故

七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2人,男生32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性明確,學習動機強,動手動口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創新實踐能力。但由於地處山區,學生的視野狹窄,見識少,認識事物的能力差,有待於加強培養。

二、本冊教材:

本冊教材共有5個案例,分爲:新學期開始了、風、光的遊戲、節日、糧食、環保設計。每個案例分爲二小塊,每個小塊又包括“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三、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爲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注重轉化學生的觀念,認識綜合實踐課,以新的學習狀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三年級學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以主題活動爲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

五、具體要求: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爲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六、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着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繫。要讓學生透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連句成段的兩種方法(總分和並列),有的可在學完課後再次總結,如說一段話的意思。在學法指導時不必過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