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範文(精選6篇)

時間稍縱即逝,爲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該寫爲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範文(精選6篇)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係,繼續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理論聯繫實踐的教學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學習方式。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認知的訓練,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認知能力和創造力,但在繪畫,動手過程中還缺乏大膽想象創造,這些方面有待提高。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標

透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透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材分析:

我們都知道江西版教材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生活,系統性邏輯性都很強,在以上三冊造型·表現領域的統計表中我們更能清楚的看到各個造型系列知識點的統一和提升,整個知識在循序漸進中程螺旋型上升的。

第六冊在中年級段的承上啓下作用比較明顯,與第五冊和第七冊有着密切地聯繫。所以在把握造型·表現這一學習領域中我們更應該先跳出來思考:對於這個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存在優勢和不足是什麼,教師又有什麼可以利用的經驗和要吸取的教訓或要避免的問題;學習之後又要爲後面的什麼知識打下基礎,又需要爲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發展延伸什麼;在教學目標上又該是如何制定才能體現知識的上升和遞進,用哪些具體的詞語表述的會更準確更可測;在評價方面又如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切合實際的真正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這樣用整體解讀方法來梳理教材,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我們的知識傳輸更加通暢和系統。

五、教學目標:

1、透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製作。

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六、教學重難點:

1、在繪畫中要求大膽想象,用色大膽較真實,造型較生動自然。

2、在手工製作中培養其動手製作的精神,動手的協同性,在以紙爲主學習材料製作的簡單建築模型中培養空間想象力。

七、教學措施:

1、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製作教具。

3、運用現代遠程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繪畫興趣。

4、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範。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2

一、教學目的、要求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小學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二)難點:

1、圖案的設計(適度的誇張和概括),圖案具有美感。

2、繪畫及工藝作品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及藝術感染力。

3、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四、教學情況分析: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發現該年段學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在新教材的學習中思維比較靈活,選擇作品材料方面有更大的主動性,本學期提前通識教材就可以推動本冊教材材料準備的問題;學生喜歡合作,但有懶惰的習性,自己就看着不做,喜歡依賴他人,在教學中評價教學方面需要強調;作業收集整理要逐步給學生養成習慣,爲學期末作品成冊裝訂作好準備。

五、措施:

1、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進行的“玩”中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不同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對自己美術能力充滿信心。

2、學習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不再使用黃色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和敢畫、敢做的決心。

3、結合不同班級情況與學生各自不同表現,多讓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美術帶給他們的感覺,經過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六、《課程標準教師讀本》對第六冊美術教材的要求:

1、運用立體圖形組合表現景和物。

2、用記憶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認識間色。

3、用生活中的廢料製作立體圖形。

4、用彩墨材料製作畫面,繼續學習彩墨畫。

5、選用簡便的材料,採用剪、貼、拼等方法制作簡單的立體模型。

6、學習電腦繪畫。

7、學習剪紙。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有2個教學班,同學們基本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存在問題:

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特別是工藝),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

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比較慢。

二、本期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對各種自然平面形進行認識和感受。

(2)運用複雜平面形和組合平面形表現景和物。

(3)用記憶畫形式表現自己的人和物,豐富兒童的視覺記憶表象。

(4)運用各種平面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對稱形和不對稱形。

(5)學習撕、剪、拼、貼等手工製作方法。

(6)瞭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注意力和觀察力。

(2)在繪畫中能大量描繪所見所想的形狀,畫出色彩鮮明的畫面。

(3)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塗、描、撕、剪、拼貼等,較順利地完成作業。

(4)培養學生透過感受和想象,對美術館作品和自然風光進行改革欣賞。

3、審美教育要點

(1)透過欣賞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使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風光。

三、教材的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製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二)難點: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本學期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互動,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範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與資訊技術整合,鼓勵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資訊,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8、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9、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10、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

11、儘量注意學科間的聯繫。

12、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13、利用宣傳窗和美術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個人展望: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進行工藝製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六、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第一課:森林王國,2課時

第二課:我們來下棋,2課時

第三課:生日快樂,2課時

第四課:風來了,2課時

第五課:吉祥寶貝,2課時

第六課:拼拼擺擺,2課時

第七課線的祕密,2課時

第八課:追風快車,2課時

第九課:文具小管家,2課時

第十課:風鈴叮噹,2課時

第十一課:六面怪臉,2課時

第十二課:可愛的班集體2,課時

第十三課:彩墨遊戲,2課時

總結測試,2課時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4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教學目標:

1、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2、透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透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1、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2、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5

一、學生現狀分析:

經過兩學年的學習,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在積極的情感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年級學生透過兩年的學習,在學習行爲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思維更活躍、更寬廣。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於創造的潛意識,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探求美術課各領域的知識,感悟美術學習的樂趣,透過各種途徑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

二、本冊教材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教材以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爲出發點,以學生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爲基礎,注意貼近學生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啓發性。該學期的美術教學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1,繼續強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豐富學生的感受。從中,還要引導學生對形和色的基本概念進行探索和總結。使學生能夠從感性認識慢慢向理性認識過渡。

2,繼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嘗試透過一個由一定故事情節貫串的主題單元"森林",來完成這個任務。

3,能夠體驗不同的材料,並根據其特性或情景主題進行造型和設計活動。設計能夠體驗一定的目的性和實用性。並能夠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教學目標:

1、透過精美剪紙藝術和美術作品的欣賞,增加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瞭解,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同時獲得美術知識

2、將二年級時學習的對線條的認識提高到線條的裝飾運用當中,進一步鞏固二年級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想象,繼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將繪畫與手工相結合進行教學,打破美術教學中以繪畫爲中心的單一教學,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愛好和創造能力。

4、繪畫方面側重於彩筆畫

四、教學重、難點:

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一些水調的顏料不太適合他們的實際,因此繪畫的重點是彩筆畫。不過比起一、二年級來,在繪畫的構思、造型、着色和複雜程度都要大得多,它關係到學生繪畫基本功的進一步加強。因此在本學期教學當中要把彩筆畫放到重要的地位。將繪畫與手工相結合進行教學,兩者都是重要的部分,既要顧及學生手工的質量,同時製作過程的指導和時間的把握是教學的難點。

五、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課堂秩序,防止意外發生。美術課在操作過程中比較活躍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響教學秩序,影響其他班級上課。由於美術課經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小心誤傷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學生持刀玩耍。另外還要注意雜物的清掃,保持教室的衛生和整潔。

2、要求學生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要做到課前佈置,課時檢查,課後整理。材料的準備寧可充足有餘,不可臨時不足,影響教學進程。

3、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爲具體成果的能力。透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係,繼續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理論聯繫實踐的教學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學習方式。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森林王國、我們來下棋、生日快樂、風來了、百變娃、拼拼擺擺、線的祕密、追風快車、文具小管家、風鈴叮噹、六面怪臉、可愛的班集體、彩墨遊戲等內容。

三、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認知的訓練,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認知能力和創造力,但在繪畫,動手過程中還缺乏大膽想象創造,這些方面有待提高。

四、教學目標:

1、透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製作。

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製作教具。

3、運用現代遠程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繪畫興趣。

4、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