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有關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四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四篇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共有60餘人,三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 ,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 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佔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十課,每課還包括“欣賞”、“活動”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在一起。

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

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拍號及其強弱規律。透過學習本冊教材,學習換氣等一些常用記號。

2、能力目標:

學生透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一些簡單的指揮手勢。透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學習演奏方法。透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透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意目標: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啓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 透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透過歌曲學習體會相應歌曲情緒和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豐富情感體驗。透過聽賞,唱歌等活動培養學生有良好的聽課、聽歌、唱歌的習慣和音樂表現力。

2、掌握體驗感受二部輪唱的特點和表現力。積極參加音樂活動鞏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的時值和差別,辨識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

難點:

1、辨識辨識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從歌曲節奏,速度,旋律特點各方面瞭解學習歌曲。

2、能選用不同的打擊樂器和節奏型爲歌曲伴奏。可以辨別歌曲段落。

五、教學設想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認真按照教案上課,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歌唱演奏創作圍繞“聽”而進行,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表現、創造和享受音樂。

2欣賞以音樂音響爲本,以聽爲主,藉助語言文字、圖畫等輔助媒介,採用唱歌,演奏,身體動作和表演等方式,讓學生感受音樂,體驗音樂。

3、演唱教學中教師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利用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歌中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評價,避免機械的反覆學唱。

4、教學中注意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無論是姿勢,呼吸,發言和吐字都進行科學規範的訓練指導,技能訓練運用於音樂活動中避免“成人化”“專業化”。

5、器樂教學遵循“降低難度”“先易後難”原則,培養學生個人愛好和增強音樂的表現力。

6、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對教學案例進行及時的復備和課後反思,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促進教學效果。

六、課時安排

課題 周次 課時

快樂的dao re mi 2 4

在祖國懷抱裏 2 4

地球、我們共同的家 2 4

健康歌 2 4

動畫城 2 4

閃閃的紅星 2 4

音樂中的故事 2 4

金鑰匙 2 4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1、在聽賞《走過老師的窗前》後,能說出歌曲所表現的`情緒,能設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表現歌曲的情緒,能選擇合適的節奏型,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3、能嘗試把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演唱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並能選擇合適的節奏用打擊樂器伴奏。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並唱出來。

教學準備:

各種樂器,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入學教育

師生相互介紹認識

音樂課堂常規訓練,

起立音樂: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師生問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樂:17 65 | 43 21 | 1 11 | 1-||

節奏訓練,

碰鈴和三角鐵:times; - times; times; times;times; times;times;

手鈴: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第二課時

一、聽賞歌曲《走過老師的窗前》

1、邊聽《走過老師的窗前》的音樂邊拍手。

2、聆聽歌曲並回答問題(1)歌曲讚美了誰,再用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談”。(2) 欣賞樂曲第二遍,讓學生自由討論老師好在哪

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3) 引導學生有禮貌地說:”(4) 欣賞樂曲第二遍,跟着樂曲輕聲哼唱。(5) 在老師帶領下跟着樂曲小聲地唱。

3、聽賞歌曲並參與表現

能用什麼體態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

4、寫祝福語獻給老師,去向自己班的老師和別的班的老師祝賀

第三課時

一、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2、練習伴奏

(1)出示三角鐵、碰鈴、響板、沙球、鈴鼓等樂器的節奏伴奏譜,讓學生任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節奏,先用拍手等動作代替打擊樂器,嘗試爲歌曲伴奏。

(2)分四個大組討論交流。

(3)全班隨樂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3)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4)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難點,重點指導唱譜。

4、隨琴演唱歌曲

二、歌曲表演

用歌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加入打擊樂器伴奏表現歌曲。

三、嘗試填詞

四、小結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年級爲三年級,我從綜合課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學生比較愛好歌舞唱遊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執教班級學生音樂水平這學期明顯好轉,我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舞蹈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總的來說,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爲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透過音樂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瞭解與興趣

4、透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三、教學內容新課標

本學期透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爲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透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遊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的學習力度,注重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透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大大提高。

四、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能力。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等。鼓勵學生自信地演唱、演奏,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

五、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並瞭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透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歌舞唱遊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

六、教學要求: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

2、注意音樂教學與各個領域間的有機結合。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民主、和諧、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

5、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輔助音樂教學工作。

6、落實器樂進課堂,做好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將器樂教學與其它音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新課改提到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爲核心,把培養興趣作爲重要理念。本學期要實現以下目標:激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鑑賞能力及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友愛精神,羣體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音樂技能。唱歌教學是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現行的各類教學內容中,歌唱教學佔去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其他教學領域也大都配合歌曲的學習進行。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在原來音樂課唱歌習慣的基礎上,再次強調正確的唱歌姿勢,加強培養良好的唱歌習慣。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樂素質爲目標,極力加強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綜合,刻意追求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3、在音樂課的教育教學中,力求把“唱”、“聽”、“認”、“寫”、“動”等欄目貫穿於其中,提高音樂素質。

4、繼續培養學生正確的練聲習慣,力求發言準確而且清晰。

5、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如節奏感、旋律感、和聲感、音色感等。

6、培養學生的音樂分行能力。其中,既包括了音樂表演中的分行性能力及音樂活動中的即興表演能力,也包括了音樂創作的初步能力。

7、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如熱愛祖國、熱愛集體、遵紀守法、尊老愛幼、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等。

8、培養學生的精神,羣體意識及合作能力等。

9、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及音樂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識與歌曲技能,演奏知識與演奏技能,音樂創作知識與音樂創作技能、音樂鑑賞知識與音樂鑑賞技能等。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新課標,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使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們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的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唱歌教學要注意激發學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學中要創設與歌曲內容相適應的情景教學,引導學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和風格,進而引導學生用音樂表現手段,來表達音樂的情感與風格。引導學生體驗表現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節奏與句法等方面的特點對歌曲進行處理。啓發鼓勵學生在歌曲藝術處理上進行創造性嘗試,並對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評價,避免簡單的按照教師的指示反覆進行機械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