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精選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合集八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寫好教學計劃纔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合集八篇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1

指導

思想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激烈,對人的自身素質越來越高,爲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學好語文,數學,還要學好人、自然、社會知識。人、自然、社會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新開設的一門地方課程。

學生

基本

情況

分析

一(1)、一(2)兩個班,經過近幾天的觀察,發現他們的水平相差很大,從學生的整體水平來看,知識面較狹窄,課外知識儲備及少。而且又是一年級新生,有很多知識幾乎是空白,而且學生缺少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探究的能力,對於這類課程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是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重,求知慾強,有較強的探索科學,探索奧妙的精神,所以,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是比較強的,學習態度也比較認真,積極性較高,能夠很好的和教師進行合作學習。爲了儘量發揮每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儘量讓每個學生有所發展,有所特長,上課時想方設法給每個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適應現在的學生,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觀察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精神和學習。從而讓他們走出社會時學會一點用武的本領。

教材

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其編排

本冊教材是依據浙江省教育廳新頒佈的《浙江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標準(通用部分)》編寫的,共有26課,主要涉及《浙江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標準(通用部分)》內容綱要中的主要內容有浙江沿革(浙江名人)、浙江環境(浙江氣候)、浙江經濟(浙江風景)、浙江文化(浙江工藝)、和諧浙江等五大主題內容。各個板塊的內容的安排如下:

浙江沿革:《我們做遊戲》、《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線》《踢毽子》、《我的家》、《我是浙江人》、《杭州和西湖》、《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活動》、《過端午》、《牛郎織女的傳說》。

浙江環境:《怎樣洗手更乾淨》、《垃圾箱在哪裏》、《讓教室更整潔》、《管好我的物品》、《我是浙江人》、《乘車去杭州》;

浙江文化:《張樂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童駱賓王》、《家鄉的古橋》;

浙江經濟:《我是浙江人》、《家鄉的古橋》;

和諧浙江:《認識新同學》、《我們一樣嗎》、《男孩和女孩》、《怎麼辦》、下課了》、《走路的安全》、《乘車去杭州》。

每課課文由課題、主體文和活動欄目“閱讀”“交流”“活動”組成,並配有相應的圖畫、照片等。全冊課文按照《課程標準》內容綱要各模組的排列順序編排。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有利於擺脫空洞說教模式的羈絆,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更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創造了兒童參與活動過程、思維過程的條件。同時,使教學過程在實際的層面上實施方法指導,滿足兒童的實際發展需求。

全冊

教學

目標

1、鼓勵一年級學生進行相互交往的活動,促進同學之間的熟悉和了解,樂意和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玩,從中體會其友情和樂趣。讓每個學生髮現自己是個很聰明的人,培養髮現孩子們的自信心。逐步養成經常洗手、講究衛生的習慣。讓學生知道我們的身體需要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提醒學生注意喝水的衛生與安全。

2、初步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懂得垃圾應仍到垃圾箱內,初步瞭解垃圾與環境衛生有着密切的關係,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衛生習慣。

3、初步懂得空氣應該保持新鮮、不應受污染,逐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4、初步懂得在不同才,場合要注意說話聲音,學會輕聲說話,逐步養成文明的說話習慣。

5、嘗試解決學習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透過交流、討論,養成不說謊的習慣。

6、培養與同學合作的精神,以及練習身體的反映能力。平時能注意交通安全。

全冊教學重難點

本學期對學生進行細緻耐心地說服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覺得人自然社會在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爲了今後的學習生活,我們必須學好人自然社會。透過教學,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並初步學會正確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生活的初步能力,他們也努力使自己成爲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公民。

提高

學科

教學

質量

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研讀課本,弄清課本上的重難點。能透徹地瞭解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從縱向、橫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靈活、合理、科學地使用好每個板快,注重早滲透,不斷積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師認真研讀課標,學習新課改。

3、教師認真備課,找準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認真研究每堂課的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教學。

4、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不能千篇一律。

5、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好培優輔差工作認真進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更新觀念。

7、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2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編輯了初一年級歷史教學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1.以教學大綱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優生更優,中等生更進一步,後進生前進一大步。

3.爲培養學生學習歷史和用好歷史打下良好的基礎

4.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並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情分析

由於在小學時對歷史知識接觸較少,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成績懸殊較大.有的學生智力較好,自尊心強,好動.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渙散.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從本學期開始我要抓緊,抓紮實,重視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端正學習及生活的態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和體驗各種學科探究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因此擺脫以學科爲中心和知識爲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實現以學生爲中心,以人爲本,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式學習轉爲主動探究式學習.這是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點。

三、目標要求

透過八年級歷史新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透過學生嘗試使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古代史,從而提高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理解能力。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透過引導學生嘗試、思考、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透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歷史事件的學習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結合課文圖片資訊,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透過探究嘗試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學會蒐集資料並能從有關資料中提取資訊的能力及讀圖識圖能力。

3、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係,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4、初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爲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5、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等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學習態度.

6、樹立學生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讓學生樂學,愛學,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校成爲學生的天堂.

五、輔導對象

各班全體學生特別是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輔導

六、輔導時間

課餘時間

七、輔導地點

辦公室或班級

八、方法措施

專題輔導和集中輔導相結合,後進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下面就詳細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對於智力因素型的學生,

1、用耐心與鼓勵撥開這些學生心理的迷霧,讓其重新定位,樹立自信;由於這類學生對自己錯誤地定位爲缺少學習的藝術細胞,而且這種認識在其心裏已經根深蒂固,我們只能耐心鼓勵再鼓勵,反覆向學生說明或者證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對自己的定位錯誤才導致的結果,告訴他們自作聰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樹立起自信以後,再施以相應的方法和輔導。

2、準確定位,因材施教。在學校教書的這幾年,讓我見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種差勁;一個接一個的那又怎樣是他們問問題的常用語言;對這類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是有效實施轉化的有力保證。

3、迴歸自然,笨中求進。對智力型的後進生我們是不能急於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將問題降低難度,迴歸自然是促成其學習進步的必要條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主要體現在學習沒興趣、沒目的,學習習慣較差等方面;所以對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轉化的工作重點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良學生的學習習慣。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他們的智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旦將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同樣可以創造奇蹟!

1、樹立個人榜樣,凝聚集體力量。

2、啓迪智慧,寶中淘寶。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寶貝當中,如果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當中不乏智力超強、悟性超羣者。對這些學生我們只須經常對其灑點陽光,及時激勵輔導,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轉化效果。

抓好後進生的轉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後進生並不是由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單獨作用而造成的,兩者在後進生身上是交叉綜合表現的,認識了這點,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後進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後進生歷史教學成績。

八、輔導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周次

時間

內容

8.15-8.21

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2原始的農耕生活

8.22-8.28

3華夏之祖單元複習檢測

8.29-9.4

4夏、商、西周的興亡5燦爛的青銅文明

9.5-9.11

6春秋戰國的分爭7大變革的時代

9.12-9.18

8中華文化的勃興(1)9中華文化的勃興(2)

9.19-9.25

單元複習檢測

9.26-10.2

10秦王掃六合11伐無道,誅暴秦

10.3-10.9

複習第一單元

10.10-10.16

複習第二單元

10.17-10.23

綜合複習

十一

10.24-10.30

期中考試

十二

10.31-11.6

12大一統的漢朝13兩漢經濟的發展

十三

11.7-11.13

14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15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十四

11.14-11.20

16昌盛的秦漢文化(1)17昌盛的秦漢文化(2)

十五

11.21-11.27

第三單元複習檢測

十六

11.28-12.4

18三國鼎立19江南地區的開發

十七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啓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1

十八

12.12-12.18

22承上啓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2) 第四單元複習

十九

12.19-12.25

第四單元檢測總結複習第一、二單元

二十

12.26-1.1

總結複習第三單元總結複習第四單元

二十一

1.2-1.8

綜合複習

二十二

1.9-1.15

期末考試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剛進入學校的孩子活潑好動 ,天真爛漫,大多數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習愛好。透過入學測試全部達到了入學要求。

雖然他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是 ,他們不懂得怎樣去學習 ,也不會學習;有些同學學習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得進行引導,教給學生們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養成愛好學習的習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透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透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透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透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繫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資訊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資訊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措施

〔一〕、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首先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言是否完整,老師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爲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小小運動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

〔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願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後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並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由數學網小編爲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20xx就到這裏了,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 ,數學樂園,認識鐘錶 ,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複習。

三、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瞭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後、左右。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內容變動

1、加強了準備性(主要體現在第一、二單元)

(1)把實驗教材中的第一、二單元合併爲第一單元“準備課”。

第一單元“準備課”包括數一數、比多少兩部分內容。是由實驗教材中的第一、二單元合併而成的。

數一數是原來的第一單元,主要目的是瞭解學生數數的情況和經驗。比多少是原來第二單元“比一比”的內容,而原來第二單元的“比高矮”“比長短”與數學學習的關係不是很大,被刪去了。

(2)將“位置”由一年級下冊提前到一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位置,主要是認識“上下、前後、左

右”。是從一下移過來的,而原來“位置”中“左右的相對性”以及“用第幾行第幾xx定物體的位置”則刪去了。

2、降低了難度

(1)平面、立體圖形的認識分散編排。

認識圖形原來包括:認識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主要是加強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繫。但在實驗過 程中 老師們反映:學生一下子接觸的圖形太多,認識辨別難度較大,不易掌握。因此現在本冊先認識立體圖形,一年級下冊再認識平面圖形。

(2)只認識整時。

“認識鐘錶”原來包括:認識整時和半時,但實驗過程中教師普通反映:半時的認識比較困難,我們把“半時”的認識移到了二年級上冊。本冊只認識“整時”。

六、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班共有學生

人,整體來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爲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共16課主題活動,約28課時,大致可分爲:我愛我家、我的生活好習慣、愛心行動、火熱的夏天。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有應付挑戰的勇氣,誠實友愛,有創造的願望和樂趣。

4、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學會關心和愛護同伴,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

5、初步瞭解牙齒和眼睛保護健康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爲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繫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學校工作思想爲指導,結合一年級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重點,加強團隊意識,培養合作精神。本着務實、勤奮、真誠、互助、團結的思想, 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體現“和諧,有序、民主、上進”的集體精神,爲琿春小學再上新臺階做出貢獻。

工作目標:年級組:認真落實做好學校各部門佈置的工作,出色完成本學期的各項任務,努力創建和諧、向上、團結的年級組。 教師:模範遵守校紀校規,對照自身崗位職責,出色完成自身工作。形成穩定高效的隊伍,團結協作。學生:透過引導、教育、內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做全面發展、健康快樂的琿春學子。

二、現狀分析:

本組共有教師3人,老師們積極向上,對工作認真負責。整體學生狀況是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行爲習慣,能做到文明守紀,但還有少數同學會亂丟垃圾、違紀、學習不自覺、調皮等。

三、工作措施:

(一)學生的管理方面:

1、繼續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重於泰山,學生的安全永遠放在第一位。班主任隨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飲食衛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等),特別是對學生的在校安全和上學、放學的往返安全要進行集中教育。透過深入細緻的教育工作做到防患於未然,堅決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產生。定期進行安全教育,發放安全常識小資料。

2、各班利用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在學生中倡導文明學生的標準:文明禮貌、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勤奮向上,愛護公物、環保節儉),力求做到人人明白,個個自覺遵守,把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爲工作的目標。

3、落實每日學生的課間文明、課堂常規、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的培養教育。

4、配合德育處,加強對學生幹部、值日干部的培養。讓他們真正成爲班級的核心,班主任的助手,學校的小管理員。

5、 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樹立每一位學生經過教育都會進步的信念,認真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6、落實日常行爲規範,抓好養成教育。從集會紀律、兩操情況、教室內外衛生、值日檢查,包括遵守紀律、言行文明、尊重他人、勤奮學習等方面規範學生的行爲,使每一個班都具有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學習氛圍。

7、加強組內一日常規自查。早讀抓實效;早操排隊快、靜、齊,做操整齊、有力;上課紀律良好,師生互動好,學生學習效率高;督促學生下課時文明休息,不追追打打,中午文明休息;學生統一穿校服,佩戴紅領巾,不佩戴多餘的首飾;衛生一天三小掃(早、中、晚),一週一大掃,以保持教室及衛生區的衛生。

8、開展好各項活動。以興趣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使活動富有趣味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不斷增強學生體質,使孩子們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

四、教師隊伍的建設

1、多跟教師談話談心,瞭解教師的特點與需求,關注教師的工作與生活。讓教師感覺到這是一個團結向上、互助互愛的學校。

2、提醒教師注意身心健康,多運動,開心生活,學會自我減壓。

3、教師之間,互相協調,主動配合,寬以待人,顧全大局。班主任要積極配合科任教師的教學工作,爲任課教師提供教學保障。任課教師認真組織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教育教學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4、紮實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向課堂要質量。

7、緊密聯繫家長,隨時向家長彙報學生在校的學習動態,並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況,引導家長對學生的管理,使家庭、學校形成一股合力,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三)年級組氛圍的營造方面:

1、情爲基礎:真誠關心每一位老師。

2、大家共同營造輕鬆快樂的辦公室氣氛,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3、精誠團結: “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關鍵在於每個人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只有團隊攜手才能夠把蛋糕做大;努力營造良好的團隊精神,鼓勵坦誠交流,避免惡性競爭。同一學科教師之間,不同學科教師之間,在思想上要互相幫助,業務上互相學習,工作上互相配合,人格上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關心,努力營造良好的團隊精神。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科學》一年級上冊由《我們都是科學家》、《我眼裏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們是什麼做的》、和《提出問題》五個單元組成。

本冊教材以觀察活動爲基本結構和呈現方式,重視構建良好的活動結構,而且貼近兒童生活,適應學習主體的發展需求。

在科學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覆蓋了三大領域:《我眼裏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與宇宙、《它們是什麼做的》——物質世界。

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倒一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爲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於科學探究始於提出問題、細緻觀察的特點,教材將着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提問能力、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爲主線展開的,儘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爲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

教材在活動設計中,力圖從對待科學、對待自然、對待科學學習、對待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係等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麼”“爲什麼會這樣”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並能選擇自己探究的問題。

2、能以親身經歷來理解科學,並與科學家的經歷做對比,找出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進一步明確科學是什麼,體會做科學的滿足感。

3、透過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建立起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的有生命物體的科學概念,使學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爲生物和非生物兩類,知道生物有能夠繁殖、長大、呼吸、吃東西、運動等幾個基本特徵。

4、過對植物的觀察、分類,引導學生認識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瞭解植物的多樣性,知道植物作爲有生命物體所具有的基本特徵;透過對兩個不同類動物的觀察以及對它們之間的比較,認識動物的一般特徵。

5、透過對人的觀察,與植物、動物進行比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處,從而進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徵,完成現階段對“生物”這一大概念的認識。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動植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6、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並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7、能從多角度認識水的重要作用,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義;能夠用多種方法證明物體中含有水。

8、能夠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簡單的器材,透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關水的資料,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並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透過討論、思考,得出結論,發現和提出關於水的相關問題,並能夠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元號等)將用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

9、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同時透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展學生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10、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一些常見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人造之分。

11、透過對身邊常見的紙的觀察研究,能不斷髮現和提出關於紙的相關研究問題。經歷對一張紙的外部特徵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能用對比試驗的方法觀察比較紙的性能,初步感知物體的性能與用途之間的相互關係。瞭解古代的造紙技術和現代的造紙工藝,透過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節約紙張。

1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適當的工具,認識一些常見的紡織材料,並能夠根據材料的特性、用途、來源或其他標準對紡織材料進行分類,知道它們的區別、特點和用途。

13、瞭解常見金屬的,根據材料的特性、用途、來源或其他標準對金屬進行分類。

14、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工具對塑料進行研究,知道塑料有很多優點,但也有缺點。

15、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樂於試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關心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正確使用材料,注意安全與健康,養成節約材料的好習慣。

16、能針對某一特定的觀察、設計情景,提出問題;知道問題可以有多種來源,愛提問題是一種好品質。能嘗試把不能透過觀察、調查、實驗找到答案的問題轉變成可能;並能根據有價值的科學問題標準提升自己能夠探究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應用新課程理念,用好《大綱》、《教材》、《教師用書》三本書;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爲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爲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一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學期我將繼續以“健康安全第一”爲宗旨,紮實開展體育衛生健康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爲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爲學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擁有健康身心,情緒愉快,知道快樂益於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週一次的衛生知識、健康教育課,加強對學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形成尊重生命、愛惜健康的態度,進而尊重關懷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爲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簡樸的生活習慣,不奢華、不浪費,以簡單爲快樂。

5、強化兒童“我是小學生了”的意識,培養學生有禮貌、守紀律、講衛生的習慣。

三、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自覺參與課間活動,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節課。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進學生行爲習慣的形成。

2、教學時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3、聯繫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心裏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團結協助,尊敬師長,讓學生熱愛體育,熱愛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從選編課文到設計聯繫,從內容安排到呈現方式及版式設計都有極強的創新意識,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冊共有課十篇,該教材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能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是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常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心,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

2、難點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並有愛心,能互相幫助,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快樂的小天使。

六、實施措施

1、鑽研教材,瞭解學生,突出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2、課堂教學形式非常靈活多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3、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和每一個活動,及時鼓勵學生,幫助樹立信心。

4、學習活動中,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