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模板十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何不趕緊爲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計劃模板十篇

教學計劃 篇1

教學內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並會初步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和推理論證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1.在探究中得出結論,獲取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熱情,建立自信心。

2.培養學生去發現規律的積極性及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與係數的關係及其推導。

難點:正確理解根與係數的關係,靈活運用根與係數的關係。

教學程序設計:

一、複習引入:

1、寫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請兩位同學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在紙上默寫,交換檢查,互相更正。對出錯嚴重之處加以強調。

2、解方程①x2-5x+6=0,②-2x2-x+3=0.

觀察、思考兩根和、兩根積與係數的關係.

提問: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都有這樣的規律嗎?

觀察、思考兩根和、兩根積與係數的關係.

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由學生大膽猜測,得出結論。

二、探究新知

推導一元二次方程兩根和與兩根積和係數的關係.

設x1、x2是方程ax2+bx+c=0(a≠0)的兩個根.試計算(1)x1+x2(2)x1*x2 一名學生在板書,其它學生在練習本上推導.過程略。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

結論1.如果ax2+bx+c=0(a≠0)的兩個根是x1,x2,那麼:

bcx1?x2??,x1?x2? aa

教師舉例說明,學生理解記憶。

1、驗根.

(口答)判定下列各方程後面的兩個數是不是它的兩個根.

(1)x2-6x+7=0; (-1,7)

(2)-3x2-5x+2=0; (5/3,-2/3)

(3)x2+9=6x (3,3)

要求:學生先思考,再舉手搶答,調動學習氣氛。

注意:①將方程化爲標準形式

②計算準確,公式要用對

2、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

例:已知方程5x2+kx-6=0的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

先由學生用自己的辦法解答,老師巡視後,請具有代表性的解法的同學將解法板書在黑板上,經點評後,有同學評價各種解法的優劣,學生進行比較,體驗方法的優越性,從而認識到根與係數關係的應用價值。

小結:

驗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關係的簡單應用,應用時要注意三個問題:(1)要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注意符號

3、(口答)下列方程中,兩根的和與兩根的積各是多少?

(1)x2-2x+1=0;(2)x2-9x+10=0;

(3)4x2-7x+1=0;(4)-9x+x2=0;

(5)x2=9

此組練習的目的是更加熟練掌握根與係數的關係.

根據題目的計算難易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對答對的同學給與充分的表揚,對答錯者應引導其掌握方法,並多給一次機會,讓其得以消化和鞏固,同時增強學生自信,提高學習積極性。

反思(1)(2)

匯出結論2:如果方程x2+px+q=0的兩個根是x1,x2,那麼x1+x2=-p,x1·x2=q. 注意:結論1具有一般形式,結論2有時給研究問題帶來方便.

三、反饋訓練應用提高

已知方程3x2-7x+m=0的根是1,求它的另一根及m的值.

本題培養學生對具體問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考查根與係數的關係的靈活運用,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解法,這時教師應先予以肯定,同時要引導學生比較二者的差異,體現新知的應用價值。

拓展:

已知x1,x2是方程2x2+3x-1=0的兩個根,試求:(1)x12x2+x1x22,

(2) (x1+x2)2.

本題的設計要求知識的遷移能力較強,學生在嘗試時定會遇到各種阻礙,這正是教師想要達到的效果,只有產生了疑問,有了矛盾的激發,課堂纔會更精彩。此時,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聯繫所學知識,分析所求與已知間的聯繫,共同探究解決疑難的辦法,說明矛盾產生的原因。

四、達標檢測

1、關於x的方程ax2?(3a?1)x?2(a?1)?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根x1、x2,且有

x1?x1x2?x2?1?a,則a的值是

A.1 B.-1 C.1或-1 D. 2

2、關於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實數解是x1和x2。

(1)求k的取值範圍;

(2)如果x1+x2-x1x2<-1且k爲整數,求k的值。

五、小結提高

1.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的推導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它深化了兩根的和與積和係數之間的關係,是我們今後繼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必須熟記,爲進一步使用打下基礎.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的探索與推導,向學生展示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提倡積極思維,勇於探索的精神,藉此鍛鍊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六、佈置作業

必做題

1212122.已知方程2x2-7x+m=0的根是4,求它的另一根及m的值. 選做題 mx3.方程 2?2mx?m?1?0(m?0)

有一個正根,一個負根,求m的取值範圍。

七、板書設計

結論1

例題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 結論2

上文爲大家推薦人教版初三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教學計劃模板,希望大家仔細閱讀,願大家生活愉快。

教學計劃 篇2

摘 要:教學計劃是培養人才的主導性檔案,反映培養出的人才所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層次和工作能力。文章從綜合素質、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幾個方面,介紹了廣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以及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情況。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 教學計劃 培養目標 培養模式

一、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應用技術型學科,其人才培養模式應確立以“面向社會、立足崗位、注重素質、突出應用、強化實踐、培養能力”爲指導思想的“進階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理論和應用並重爲宗旨構建其教學體系。其培養目標爲:掌握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造工程師、註冊造價工程師和註冊監理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礦井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較高的創新、敬業、協作精神的進階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

“進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定位。第一,進階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是學科通才教育。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既不是重點大學的研究型教育,也不是培養生產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它的培養模式應該是理論知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寬度,即學科基礎要體現工程學科平臺的要求,但又不過分拘泥於理論的嚴謹性而對工程實踐給予一定的重視,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科通才教育;第二,進階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應是基礎理論與工程能力、技能並重的教育。進階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強調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並重,在基礎理論知識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對實踐、實訓教學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注重實效,注重能力的培養,強化工程訓練,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力求培養出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有紮實的專業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第三,進階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應注重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土木工程專業面臨國內、國際兩方面的變革要求:[1]在國內,土木工程中多學科及其知識的融合,綜合性工程項目的增加,特別是經濟體制、就業機制的變化,使得綜合素質高、專業口徑寬、適應性強成爲社會對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我國開始實行註冊工程師制度,向着註冊工程師的國際互認進了一步,土木工程類企業對國際市場的佔有率逐步增大,國外企業也逐步進入國內市場。因此,我們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相應的課程體系,主動適應國內、國際兩方面對人才的要求,並把這種指導思想落實到新的教學計劃中去。

二、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有的知識和技能

廣東工業大學建設學院從歷年的畢業生就業調檢視,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除少部分人(10%左右)繼續攻讀高一級學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之外,大多數主要從事工程設計、工程施工、施工管理、物業開發、工程預算、工程監理、工程鑑定、改造加固等一系列專業性較強的技術服務工作。這就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第一,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瞭解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及應用前景;

第二,掌握工程力學、土力學、水力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建築機械、建築電氣、給水排水、工程測量、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第三,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資訊的初步能力;

第四,瞭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

第五,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根據建設部高等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有關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原則[2]和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的辦學經驗,我們對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調整,表現爲:

1.制定和完善了切實可行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

爲了很好地貫徹教學大綱的要求,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根據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了舊教學計劃,增加了專業選修課的比例,爲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視野創造了條件(見表1)。考慮到學生考研、找工作的壓力,對各學期的開課量做了合理的安排,把課程適當提前,減少四年級的開課量。

2.保證各門課的知識鏈連續但不重複

在制訂教學計劃時,仔細研究每門課程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作用,重新定位每門課程的地位和作用,進行整合優化,打破各個課程之間的條塊分割與各自爲政的局面,避免課程內容的重複。根據整合後的課程內容進行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並嚴格按大綱的要求組織教學。如“基礎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課程設計”、“高層建築結構抗震與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主幹課程,這幾門課程對實踐內容部分沒有明確的界定,由教師靈活掌握,有些內容會造成重複或遺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問題,在制定新的教學計劃時,首先對整個課程體系進行梳理,然後對其進行整合優化;在教學大綱中,我們明確規定“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課程設計”包括排架設計和淺基礎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做樁基礎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要包括樓和框架設計,畢業設計做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並調整了相關課程的學時,保證了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3.強化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爲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的總體培養目標,新教學計劃中除了“兩課”社會實踐,還設立了:軍訓、認識實習、工程測量實習、工程地質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房屋建築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鋼結構課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課程設計、施工組織課程設計、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性課程,共計39周。

爲配合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實施,我們與設計單位、科研單位、施工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建立了多元化的實習基地,探索有效的新型方式和途徑,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透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環節,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專業學術問題的研究和探討中,加深學生對專業的.瞭解和興趣,提高其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4.重視外語學習和計算機能力的培養 四、結語

教學計劃是教育思想在專業人才培養上的具體體現,它體現了學校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方案。我校肩負着爲華南地區經濟建設輸送進階建設人才的重任,因此,我們在教學計劃制定過程中既繼承了原有課程體系的合理部分,又與時俱進,充分考慮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改變,使我們的教學計劃符合科技進步與學生今後發展的雙重要求。

參考文獻 2 教育部.關於做好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修訂工作的通知.1999.

教學計劃 篇3

一、入門篇(20課時)

1. 圍棋是什麼樣的運動

2. 氣是棋子的生命

3. 提子

4. 救活棋子

5. 雙方互打

6. 禁入點

7. 劫(單劫)

8. 棋子的連接

9. 虎

10. 切斷

11. 打向一路

12. 將對方棋子逼向自己的勢力範圍

13. 斷吃對方的棋子

14. 證吃

15. 雙打吃

16. 能救活嗎

17. 切斷成立嗎

18. 枷吃

19. 倒撲吃

20. 吃接不歸

21. 被圍棋子的死與活

二、初級篇(20課時)

1. 證與引證

2. 緊氣的方向

3. 緊氣時的注意事項

4. 長氣的方法

5. 對殺

6. 氣數的計算

7. 對殺時的脫先

8. 緊氣的對象

9. 對殺中利用長氣

10. 利用撲來緊氣

11. 撞氣

12. 讓對方不入氣

13. 有眼殺無眼

14. 好形和壞形

15. 把對方打成壞形

16. 假眼和死活

17. 撲掉對方的眼位

18. 利用氣緊破眼

19. 直三、曲三是死棋

20. 直四、曲四是活棋

21. 方四、丁四是死棋

22. 刀五、花五是死棋

三、提高篇(25課時)

1. 基本攻殺方法

① 挖

② 夾

③ 立

④ 點

⑤ 飛封、軟封(枷)

⑥ 滾打

⑦ 倒脫靴

2. 連接與分斷

① 連接(補斷方法、通連的方法)

② 分斷(扳斷、尖斷、挖斷、搭斷、沖斷、扭斷)

3. 棄子

① 自然棄子

② 戰術棄子

4. 劫

① 劫的種類

② 劫的運用

5. 棋形與攻守要點

6. 行棋

7. 手筋

8. 初中級死活

四、中級篇(不限)

1. 常見定式

① 星定式

② 小目低掛

③ 小目高掛

④ 三三定式

⑤ 目外定式

⑥ 高目定式

2. 佈局

① 一般佈局

② 特形佈局(三連星、中國流、韓國流等)

3. 中盤戰術

① 攻擊戰術

② 打入戰術

③ 拆邊

④ 騰挪戰術

⑤ 淺消戰術

4. 官子

① 官子的計算方法

② 常見官子大小

③ 官子技巧

本授課計劃以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李昌鎬圍棋基礎教研室所編《教孩子學圍棋》爲主。提高篇和中級篇之授課會參考許多其他書籍及圍棋天地雜誌,還有大量的習題集。

教學計劃 篇4

一、課程地位與功能:

1、地位:服裝設計課程是服裝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學校在服裝專業的重要培養方向。 2、功能: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設計理論知識及服裝設計手描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標: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習具有繪製草圖或者表達創意的服裝效果圖能力。 2、要求:

(1)能有服裝設計能力、掌握流行趨勢。

(2)有過硬的服裝款式表達能力,能使設計和生產聯繫起來。

三、總學時:246學時; 總學分:13學分。 四、教學內容、學時、學分分割表見附表一;《服裝設計》課程分散學習任務見附表二。

附表一:教學內容、學時、學分分割表

附表二:《服裝設計》課程分散學習任務

教學計劃 篇5

課題: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特徵,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

2、知道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理解、分析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變化進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欣賞:動物世界裏的速度之最”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瞭解自然界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測量速度,認識勻速直線運動。

教學難點:學習利用圖像分析實驗數據。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複習提問:根據運動路線的形狀可把機械運動分爲哪兩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機械運動:〈1〉直線運動:①勻速直線運動

②變速直線運動

〈2〉曲線運動:(較複雜)

二、進行新課

物理學裏研究問題總是從最簡單的情況着手,勻速直線運動就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下面我們首先研究勻速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

教師舉例:一個小球,它在2秒時運動了5米,4秒時運動了10米,6秒時運動了15米,試做出該小球運動的圖像。

①教師講解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沿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特點: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透過的路程是相等的。

勻速直線運動是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③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

教師講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透過的路程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用符號“v”表示。

公式:v=S/t

對於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來講,它的速度恆定,不隨時間改變。

例題3: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8秒內透過的路程是20米,那麼,它在前5秒內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分析:因爲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前8秒的速度和前5秒的速度是相等的,因此本題只需要求前8秒的速度即可。

已知:s=20m t=8s

求:v=?

解:根據題意,得v= s = 20m =2.5m/s

t 8s

答:它在前5秒內的速度是2.5米/秒。

④對v= s 的理解

物體的速度v由 s 確定,但與s、t大小無關。

2、變速直線運動

剛纔我們研究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但在實際生活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並不多,絕大多數的物體都在做變速運動。如平時說某輛汽車在某一段時間內速度是50千米/時,是每時每刻的速度都是這麼大嗎?不是的,遇到行人過馬路時司機要臨時剎車,速度要減小,無人時可能速度又大些。那麼50千米/時這個速度是哪來的呢?

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是速度大小經常變化,變速直線運動是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對於變速直線運動通常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它運動的快慢。

①平均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

②平均速度的定義: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透過的總路程,除以透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這樣計算所求得的速度,就叫做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

③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v ── 表示平均速度,單位:米/秒。

S ── 表示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t秒內透過的路程。

說明: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②計算哪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一定要用這段路程除以透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去計算。

教師補充強調:平均速度是指物體透過某段路程共花費了多少時間這樣一種平均快慢的概念,而花費的時間並不一定是“運動”的時間。如:某物體在10s內從甲地運動到乙地,經過路程50m,接着在乙地停留10s。若求前10s內平均速度則是5m/s;求20s內平均速度則是2.5m/s。

三、隨堂練習

四、佈置作業

教學計劃 篇6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三個面向”戰略指導思想,滲透和灌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以素質教育爲根本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充分遵循四個“有利於”思想,即:有利於發揮學生的潛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二、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着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聽、說、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爲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是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與加拿大Lingo 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編寫而成的。供小學6年級的學生使用。本冊教材

材的特點是:1.強調語言運用。2.注重能力培養3.突出興趣激發4.重視雙向交流5.融合學科內容6.重視靈活擴展7.實現整體設計。

本學期使用教材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英語(第四冊)》(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4),本冊教材分爲六個單元,兩個複習單元。本冊教材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重視靈活擴展,實現整體設計。

四、教學目的任務

1、 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 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6、養成響亮清晰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培養語感。

7、能在完成某個任務(如塗色,小製作)的過程中學會相關的詞句,並且培養動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五、教材重點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六、主要措施

1、以活動爲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 透過聽、說、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七、課時安排

Unit 1 Our school 6課時

Unit 2 What time is it ? 6課時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 6課時

Recycle One 3課時

Unit 4 It’s warm today 6課時

Unit 5 How much is it ? 6課時

Unit 6 At a farm 6課時

Recycle Two 3課時

教學計劃 篇7

一、學情分析:

女紅組共有學生16人,他們天生活潑好奇,課堂上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對於不明白的事情總有一種好奇心,總喜歡刨根問底。只要教師善於引導就能轉化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爲,能提升人文思想意識,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學生培養成爲一個具有社會意識,具有全面發展的知識技能的學生。

二、活動宗旨:

“普及·優化”。全面普及中實現優秀人才的挖掘。

三、活動目標:

1.透過經常動手引發學生動腦的習慣,促進孩子手部骨骼發育和精細動作的協調,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2.借學生對手工製作濃厚的興趣和成就,引發學生自信,激發學習主動性,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3.讓孩子掌握手工製作的技巧,會縫幾件手工作品。

四、活動準備

自備針、線、布、剪刀等。

五、活動安排

1.範圍:五六年級女紅組成員。

2.內容:掌握手工製作的技巧,學習縫手工作品。

(1)手工縫紉基本針法——三角針

(2)製作手套

(3)手工製作 《小鞋匠》

(4)手工製作:粘貼鮮花

(5)線貼畫

(7)布粘貼畫

(8)做棉絮畫

(9) 縫沙包

(10) 剪縫小雞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多媒體等,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2.精心指導學生。

3.要求學生邊看邊做。

4.每學期要舉辦作品展覽,在過程教育中要注意蒐集留存作品。

教學計劃 篇8

美術高考色彩考試的基本要求一般爲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求構圖完整,形體比例準確,這是第一位的。其次,要求大體色彩基本準確,即基本色調、大色塊傾向準確統一,又要對每個物體進行較好的色彩塑造。再次,一張色彩試卷還要求具備一定的空間和質量感。爲此,美術高考班水粉畫課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透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色彩理論知識和自然界變化的基本規律;熟悉水粉畫工具、材料的性能;瞭解、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鑑賞能力。

水粉畫是色彩畫種類之一,它色澤鮮豔、明亮、渾厚而柔潤,畫面能大能小,能粗能細,表現力極爲豐富,可以像水彩畫的溼畫法一般水色淋漓、絢麗多變,也可以象油畫一樣造型堅實,塊面清楚。它兼有油畫和水彩畫的優缺點。運用在圖案設計和裝飾繪畫上,有更多的表現方法和效果。

水粉畫教學必須針對以上任務和要求,進行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教學。可分幾個階段進行練習。

一、第一階段進行調色練習,掌握水粉畫的工具材料性能。讓學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識。從三原色、間色、複色的變化過程開始,讓學生首先熟悉各種顏料的形象和概念,然後從原色之間的相調、變化比例大小來認識間色的色相漸進變化,再由間色之間相調等比例變化大小認識複色的色相,並進行色塊調色練習,。瞭解水粉的顏料有些什麼特性,乾溼有什麼樣的色彩差異;一次色,二次色,乃至三次色又有何變化。這樣,對色彩有了基本的瞭解和掌握後,再進行色彩的冷暖變化及色彩的純度、明度、色相變化的練習,透過多次嘗試,找到最佳的運用材料方法。

二、第二階段從靜物單色寫生開始。初次接觸水粉,學生遇到的問題較多。色彩寫生關係到素描的問題和色彩的問題,從單色畫開始,一是爲了瞭解學生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及塑造表現能力;二是透過單色寫生,可以讓學生先避開色彩關係這一內容,先看學生所表現出的構圖是否完整、合理,造型、透視、明暗關係、虛實與空間關係是否恰當,用筆是否充分體現每一塊體面的大小明度變化。在具體表現時,每一筆都要經過觀察、概括、提煉,在表現物體的虛實時,實處用筆遍數多、厚,筆觸清晰,虛處用筆較溼,筆與筆之間銜接自然。

三、色彩的臨摹、默寫及命題創作相結合。首先,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水平較高的、印刷質量好的畫冊作摹本。臨摹時,重在與範畫保持一致。臨摹作業宜精不宜多,動筆之前多思考,多問“爲什麼”。臨摹是增進學生表現水平的一個較好的方法。默寫和命題創作是近幾年許多高校採用的考試方法。在進行默寫和命題創作的訓練時,要針對實際,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

四、第三階段進行單個物體色彩寫生。寫生時要端正色彩觀察方法。物體的色彩主要有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光源色就是光源的顏色。光源色的色彩傾向愈強,對物體固有色 的影響也愈大。固有色是指正常的白色日光下物體呈現出的色彩特徵。也就是人們所看到的物體上占主導地位的色彩。一般情況下,我們去認識物體的色彩首先是以物體的固有色爲標準的。光源色的強弱變化能夠引起固有色發生變化。環境色就是物體的固有色受其周圍環境和所受光源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在不同光源、不同環境條件下,物體所呈現的色彩就是環境色。光源色對物體的亮部影響明顯;而環境色則對物體的暗部產生很大的影響;物體的中間色調因受光線和反光影響較小,以固有色爲主。

五、第四階段進行多方位的靜物色彩寫生。在進行多方位的色彩靜物寫生時,首先要教學生觀察物體的色彩變化規律,細緻分析物體之間及各個部分的色相、明度、純度、冷暖等變化及產生色彩變化的原因。如向學生出示一塊紅布上的白色物體與一塊綠布上的白色物體,觀察它們的區別,及物體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等等。總之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學生演示,讓學生觀察色彩變化的規律,全面掌握物體的總體關係。爲了能讓學生迅速地把這種觀察的結果表現在畫面上,可以先讓學生畫小色稿,要求表現各部分之間的大的色彩關係,不要讓學生去刻畫細節。透過這種小色稿的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再逐步深入地要求學生講究寫生前後程序,要從後向前,從左到右,從暗到亮,用筆由大到小,由溼到幹,由薄到厚。水粉靜物寫生,要從整體觀察,整體表現入手,看大的色彩關係,多畫小色稿,確立正確的色彩關係。

水粉畫的作畫步驟:“五先五後”。

1、先深後淡:深色含粉質少,淡色含粉質多。如先畫淡色用深色覆蓋淡色,就會把淡色中的粉底帶上來,故易畫髒、畫粉,也控制不了明暗層次和色彩的漸變層次,所以,以先深後淡爲好。

2、先溼後幹:顏色越深,不宜調入白色,只需用水稀釋。顏色越淡,必須調入白色,用水自然要少。所以先深後淡必然先溼後幹。有利於層層深入。

3、先遠後近;遠處明暗對比弱,色彩對比柔,邊線模糊,最宜溼畫。近處邊線清晰,明暗強烈,色彩豔麗,最宜幹畫,所以先溼後幹必然先遠後近。

4、先灰後鮮:色彩純度非常豐富,從灰畫到鮮,有利於對純度的辨別和對色階的漸變表現,有利於把握色彩的飽和程度。自然界複色(灰色)占主導地位,畫面上也是複色佔較大面積,按照先大體後局部的作畫原則,先灰後鮮,其理亦然。

5、先整體後局部:寫生的整個過程,終要把握整幅畫的整體效果,先整體即先畫大的色塊、大的黑白灰層次、物象的大的明暗面,注意物體與背景、物體與物體、桌面與背景的大的明度、純度、色相對比。後局部即在整體關係不斷調整的基礎上逐漸進入對細部的刻劃。當然,在刻劃細部時仍不能忘掉整體效果,否則必將喧賓奪主有礙整體效果的體現。

客觀世界豐富多彩千變萬化,要準確而生動地用色彩來表現它們,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就必須透過反覆的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審美能力,才能不斷提高表現能力。表現能力的提高反過來又促使審美能力的提高,這樣形成良性循環,作畫者才能獲得較大的進步。

教學計劃 篇9

一、堅持常規壓陣,向管理要質量

(一)工作計劃。教學教研工作計劃,根據市教育局教研室及本學校的工作安排制定本計劃,要求內容詳實,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開學兩週內上交教研室,學校留存一份。

1.教學工作計劃。按學年制定,內容包括教學成績提高目標、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如教學進度安排、“六認真”檢查、管理措施、“四清”工作等等)。

2.教研工作計劃。按學年制定,內容包括教研目標、實現教研目標的措施(如教研常規要求與檢查,常年賽課安排及要求、課題研究要求與檢查指導等等)。

3.教研組教學教研工作計劃。根據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爲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水平的需要來制定。內容包括教學教研目標、實現目標的措施(如教學進度安排、教學措施、“六認真”檢查、“四清”工作、學科教學賽課、評課等等)。各教研組計劃齊全。

學科教學計劃,制定依據學科課程標準、教材、學生實際。按學期制定。填寫情況真實,重難點清楚,目標明確,措施具體,進度合理。計劃要起到對教學的控制、規範和指導作用。及時制定,書寫規範。計劃齊全。一式兩份,一份附在備課本首頁,一份於開學一週內上交學校。

(二)教學活動(教學“六認真”)。

1.教學設計(各學科均手寫)。

(1)每課時(新課、練習課、作文課、作業講評、測試課、試卷講評課等)均有教案,備課節次夠量,書寫規範,超前備課。依據課標、教材、學生實際分課時備課。

(2)積極使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設計教學:“學習目標”準確、明確、具體、通俗;“自學指導”“四要素”齊全,簡潔、通俗;“檢測題”緊扣目標,數量適當;“後教”針對性強,突出體現“兵教兵”,突出體現抓差生,教師講解清楚;“當堂訓練”強化目標,當堂完成;各環節過渡語精要,有激勵作用。

2.課堂教學。

(1)積極使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課堂教學要攜帶教案,教學活動既要與教學設計有較強的一致性,又要動態使用教案。

(2)課堂教學要努力實現學習目標,學生該理解的能理解,該記住的能記住,該運用的能運用,努力做到“堂堂清”。

(3)小學使用規範的楷書字、中學可使用規範的行楷字進行板書。

(4)課堂教學結束後,要根據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積極使用“目標實現情況——行爲分析——改進措施”的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每課均有“教學後記”。

3.佈置和批改作業。

(1)教師批改作業要及時、正確,學生作業改錯要及時。對學困生的作業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學生作業一般不搞集體訂正。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次數不得少於該科周課時數。

(2)作文、英語聽寫、語文字詞聽寫作業單列。課本上的所有作業務使學生人人過關,題題過關。

(3)學生作業書寫筆畫清楚,佔格合理,規範整潔。學會使用修改符號。

4.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認真填寫《活動課記錄表》。“夢想中心”管理有序,夢想課程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5.認真開展學科成績考覈。

(1)各校按時開展月考和期中期末學生成績檢測,嚴格紀律,做好成績統計,認真完成學生成績考覈工作。

(2)每學期學校要開展一次全體教師參與的提高教學質量的經驗交流活動,要求學科教師、各教研組或年級組長、學校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分管業務副校長進行交流。

(三)教科研活動(教研室將檢查相關資料)。

1.片區教研。片區活動要根據承辦學校的教學進度確定上課內容,不得教學已學過的內容。承擔學校在活動前制定活動方案,活動後撰寫簡報,並在一週之內上交教研室。

2.校級教研。

(1)學校每週要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主要以“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爲中心內容,學校和教師及時認真記載培訓、學習情況,填寫在《教師理論學習記錄表》中。

(2)開展人人賽課活動,熟練掌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

教師按“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進行上課,賽課內容按正常教學進度確定,不得上已學過的內容。相關學科教師要全員、全程參加學科賽課活動。

校長要靠前指揮,全面領導賽課工作,深入各個賽課組聽課、評課。這是賽課工作高效的基本保證。

學校人人賽課工作的職能科室是學校教科室,負責處理賽課的日常事務。學校教導處要配合教科室,協調好教師的賽課活動和教學工作,確保相關學科教師全程參與賽課活動,確保教師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賽課時間要與學科教研組教研活動時間協調一致,最好安排在同一天。評課與賽課相隔時間不宜過長,問題不能過夜,教學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條件成熟時,也可利用“當堂訓練”的時間或稍長一點的時間進行精要評課。

每次賽課結束後,學校要召開全體教師參與的賽課總結會,在總結會上各賽課組長要對教師的賽課作出評價,校長在自己聽課和聽取賽課組意見的基礎上,要對整個賽課工作進行總結性評價,肯定取得的成績,指出存在的問題。每學期結束時,要對一學期的賽課工作進行總結,並評出教學能手,引領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每個學科的獻課,該學科教師全員參加。

3.課題研究活動。

(1)課題研究計劃的基本要素齊全,措施、辦法切實可行。及時制定,書寫規範。根據課題的級別按時上交學校或教研室。研究人員分工合理,均從事具體的研究工作。課題負責人和學校各存留一份。

(2)各課題按計劃開展了相應的研究活動,課題研究檔案資料齊全、規範。研究活動必須融於日常教學活動,完成相應的研究任務,力爭結題。學校認真組織校級課題的立項、開題工作,進行各級課題研究的過程檢查與指導工作,認真進行結題與成果推廣工作,作好記錄。

(四)教學教研工作總結。

與工作計劃、工作過程具有高度一致性。總結有事實,有分析,有結論,有改進措施。學校教學教研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每學期末按時上交教研室。教師學科教學總結交學校儲存。

(五)教學教研常規評優。

各校每學期要評出優秀教案、優秀作業批改和優秀聽課筆記。

二、繼續推進新課程改革,加強“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實踐,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1.中小學統考科目完全按“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備課和上課,其他學科備課和上課要積極使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課後反思重點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的使用情況及效果來進行。

2.學校備課檢查要以“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爲導向,絕大多數內容使用該模式備課的才能評爲優秀的檔次。

3.學校領導要每週深入課堂聽課,檢查各學科使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的情況,

4.學校每學期要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案評比。

5.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中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

6.搞好“四清”工作,促進“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高效

學校開展“四清”工作要促使每位學生夯實課本,掌握課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所有學生能做好課本上的所有作業。

學生透過自查(學生認識到自己未達標的內容後,透過自學、自背、自練等方式自行達標)、互查(學生之間相互抽查,看問題是否解決,學習是否達標。對學生人數較多的班級,要高度重視此法)和教師檢查(學生少,可以全查;學生多,可以採取抽查的形式。對差生,教師要堅持天天檢查)的形式進行“四清”。

學校對四清工作的管理建議:

(1)掌握四清:學校教導處要確定各班各科“四清”重點對象,瞭解各班各科“四清”工作情況,掌握“四清”重點對象成績(重點是“周清”和“月考”成績)提高情況。學校教導處可制定全校“四清”情況一覽表,一覽表項目包括:學科、年級、學生姓名、周清分數、月清考分數等。

(2)抽查日日清:由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組長等組成“日清”抽查小組抽查各班各科日清情況。抽查時科任教師要在場,要將抽查結果當面與科任教師交換意見。要注意的是,“日日清”只是抽查,抽查的內容僅限於當天學習的內容,抽查的重點是差生或部分差生,每班每科每週抽查的一、二次即可,不可天天抽查,否則會影響教師和學生進行“四清”的時間,效果反而不好。

(3)檢查週週清:由學校領導和學科教師組成“周清”人員,於每週星期四全面進行“周清”,週五由學校校長反饋情況並提出“日清”和“周清”的建議或意見。檢查的內容要覆蓋本週所學。對沒有達標的班級和學生,要限時間,督促落實。對確實沒有清好的,要利用下週星期一的時間重複進行“周清”。

(4)考覈月月清:由學校教導處制定考覈“月清”即“月考”的辦法,統一考試進度、考試標準、考試時間,確定交叉制卷人員、交叉監考人員、交叉閱卷人員,並組織月考工作。考覈內容爲本月所學課本基礎知識加易錯題(都是課本原題),不得用其他試卷進行考覈。原則上每月的最後一天進行月考,每學期進行三次。對“月清”未達標的可再給兩三天的時間重複進行“月清”。

爲了方便學校開展“四清”工作,編制“四清”科目教學進度安排一覽表、“四清”工作安排一覽表等。

三、開展學科教學水平評價和學生基礎知識競賽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1.本學年將開展全市中小學藝術教師教學大比武和體育教師教學大比武。

2.本學年將開展以下學科基礎知識競賽:初二語文基礎知識競賽,時間暫定在20xx年10月;小學科學實驗操作競賽,時間暫定在20xx年4月。

教學計劃 篇10

一、 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運動

1. 走。 直接目的:學習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腳運動的協調性。間接目的:培養獨立性,專注力。

2. 坐、立。 目的:學習坐、站的正確姿勢。

3. 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運椅子。運動的方向調整。

4. 端盤子。 目的:搬餐具,引導到日常生活中。肌肉運動的調整。

5. 倒固體(倒飯豆)。 目的:運動的調整。

6. 倒液體(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運動的調整,動作的順序性,用手靈巧地倒水。

7. 舀固體(豆類、大米)。 目的:肌肉移動的調整,動作的順序性,物體的正確移倒法。

(二)社交行爲

1. 門的開關。 直接目的:穩重而有氣質地開門、關門。

2. 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禮節,養成社會性,並學習和他人交往,自我運動機能的調整。

3. 應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禮節,養成社會性,並學習和他人深交。

4. 與他人接觸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禮節,知道怎樣會麻煩到別人。間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 遞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記住尖銳物品的遞交方法,對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賴,自己的運動調整。

6. 咳嗽、打噴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禮節。間接目的:自我控制,獨立性。

(三)對自己的照顧

1. 衣服的穿脫。 目的:衣服的穿脫及整理。

2. 穿鞋、脫鞋。 目的:整理儀容,手腳肌肉運動的調整。

3. 洗手。 目的:儀容的整理,清潔感,一連串動作的順序,肌肉運動的調整。

4.衣飾框(按扣、拉鍊)。 目的:爲穿脫衣服打基礎。

5. 摺疊毛巾。 目的:學習摺疊的方法,正確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確的折法。

二、 感覺教育

1.圓柱體組。 直接目的:培養辨別大小的視覺能力。間接目的:

①作爲寫字前的預備。

②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對應,順序)。

③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2. 粉紅塔。 直接目的:透過視覺,正確地獲得對三次元空間差異變化的知覺。

間接目的:

①手眼協調及肌肉運動的控制力。

②積高時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銳的觀察力。

③學習立方體的概念。

④數學教育的間接預備(十進法)。

⑤培養邏輯思考能力(順序性)。

3. 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過視覺的辨別,在知覺上對二次元的差異有充分認識。

間接目的:

①發展眼、手、肌肉的動作協調。

②培養專注的的觀察力。

③學習角柱(長方體)的概念。

④培養邏輯思考能力(順序性)。

4. 長棒。 直接目的:透過視覺的辨別,在知覺上對長度(一次元)的差異有充分的瞭解。

間接目的:

①培養手、眼、肌肉的協調性。

②隱含長度測定概念的教具。

5. 色板。 直接目的:培養分辨顏色的能力。

間接目的:培養對顏色的美感。

6. 幾何圖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觸覺的聯合來幫助視覺認識幾何圖形。間接目的:

①發展手眼協調及手部肌肉運動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觀察力的加強。

③讀書寫字的預備練習。

④進入平面幾何的預備。

⑤作爲幾何學立體的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