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集錦8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集錦8篇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爲學習音樂無用,認爲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我擔任五年級5個班級的教學,其中五(6)班轉於村小。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爲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爲今後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學生學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爲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總統上來看,五(1)(2)(3)(6)班學習態度認真,學習風氣濃厚,學習歌曲的速度較快,五(4)班學習風氣不夠濃厚,學習態度不夠認真。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須進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後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聆聽”“創編活動”等內容。在教材中還增加了讀譜唱歌、二聲部合唱比例增大,難度提升了許多。在本冊中,歌曲難度、篇幅相對加大,歌曲內容較廣,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風格。透過學習合唱鍛鍊學生的溝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樂常識有:節拍的學習,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覆記號的學習,以及瞭解音樂家賀綠汀的故事。教材中的音樂童話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現的機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整冊教材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特色,使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魅力,更加熱愛民族文化。

四、教學目標:

1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提高音樂感受與鑑賞的能力。

3培養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度,增進羣體意識,鍛鍊合作與協調能力。

4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5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五、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齊唱或合唱。

(2)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3)能夠體會歌曲的風格特點,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

2演奏

能夠用豎笛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聽賞:

(1)不斷的給學生接觸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

(2)透過欣賞把歌曲、樂曲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4識譜:

(1)學習各種節拍,掌握其強弱規律。

(2)學習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覆記號等。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現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春意---------------------------------------------4課時;

第二課:歡樂的村寨---------------------------------------4課時;

第三課:幻想---------------------------------------------4課時;

第四課:四季---------------------------------------------4課時;

第五課:您好!大自然-------------------------------------4課時

第六課:京韻--------------------------------------------4課時

第七課友誼--------------------------------------------4課時

第八課百花園-------------------------------------------3課時

複習3課時、考查4課時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高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紀律情況也相對穩定,也具有一定的基礎。五(2)班學生上課氣氛活躍,聲音整齊統一,有一定的表現力,小合唱也能勝任。一首新曲聽幾遍基本能合下來。但本學期新教材對我們的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合唱歌曲,所以學習相對比較困難,所以要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爲主,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掌握一定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

二、教材分析

在教材大致可以分聆聽欣賞、歌曲演唱、創編活動三個方面。在聆聽欣賞方面:全冊共有聆聽欣賞曲18首,其中外國作品5首,中國作品13首;器樂作品2首,聲樂作品16首(其中包括一課的京劇相關內容)。跟以往的欣賞教材相比,本冊的欣賞曲中國作品增加了,特別是民族音樂。編創活動方面:編創活動滲透在聆聽欣賞和學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是聽辨樂曲的力度、速度、音區、音色、情緒及演奏樂器,區分樂曲段落,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或圖形來表示樂曲的情緒。第二方面是選擇或編創節奏,用打擊樂給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第三方面是隨着音樂邊唱邊舞,做歌表演。第四方面是運用人聲、自制樂器及其他樂器創作命題音響小品。第五方面是視唱旋律,改編不同節拍的旋律。在歌曲演唱方面:在本冊教材中共安排了七個單元的兩聲部歌唱教學。共有學唱歌曲16首,其中單聲部歌曲8首,合唱歌曲8首。在本冊合唱歌曲有了明顯的增加,隨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說明了音樂新課程實施以來,對多聲部教學也逐漸重視起來了。這個也是很多音樂老師都很關注都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課本上的十六首歌曲,透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基本上掌握教材所規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透過學習能正確的完整的表現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3、認真完成課後的綜合訓練,透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

4、學生透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曲譜的能力,並且能夠自學能力;透過本冊學習,認識一些樂器及其演奏方法;透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方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透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學習表達不同情感的樂曲。

(二)教學重點

1、透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難點

1、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 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 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教學進度表

1

1、複習上學期所學內容。

2、歌曲《春水》欣賞《小鳥小鳥》

11

1、表演《鈴兒響叮噹》。

2、豎笛練習

2

1、聽賞《致春天》2、歌曲《春雨濛濛地下》

12

1、歌曲《蟈蟈和蛐蛐》

2、聽賞《我們是工農子弟兵》

3

1、歌曲《巴塘連北京》

2、聽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13

1、聽賞《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2、表演《我是中國人》

4

1、聽賞《阿佤人民唱新歌》

2、歌曲《迷人的火塘》

14

1、欣賞《我的朋友在哪裏》

2、歌曲《手拉手》

5

1、唱《小白船》,聽《天地在我心》《望月節》

15

1、歌曲《可愛的蘋果》

2、聽賞《讓世界充滿愛》

6

1、唱《讓幻想展翅飛翔》,

2、聽《水星——飛行的使者》

16

1、欣賞《牡丹之歌》

2、歌曲《盼紅軍》

7

1、聽賞《四季歌》

2、歌曲《童心是小鳥》

17

1、聽賞《花之歌》

2、歌曲《編花籃》

8

1、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

2、聽賞《秋收》

18

音樂會

音樂複習

9

期中複習

19

音樂期末測試

10

1、欣賞《我們的田野》

2、《田野在呼喚》

20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所教班級學生基本情況

1,學習基礎:五年級大部分學生音樂學習基礎各有千秋,層次不一,進度不同,所以要求老師所運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材施教,我根據每個班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整堂課,需加強機音樂能力的培養。

二、全冊教學內容(以單元爲單位)

1、春意 2、歡樂的春寨 3、幻想 4、四季 5您好!大自然6、京韻 7、友誼 8百花園

三、全冊教學要求:

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爲主線,以音樂爲基礎,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串於始終,並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對音樂的領悟,對節奏和音準的加強,還有簡單的識譜知識,並讓學生終身愛好音樂。

四、全冊教學要點

1、學唱歌曲應以審美體驗爲核心,應符合學習音樂的規律;

2、欣賞音樂讓學生學會聆聽音樂;

3、表演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感受音樂;

4、創編與活動使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提高學生音樂創編能力;

5、擴大學生視野,瞭解中外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

6、透過音樂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自信心和對`生活的樂觀向上的精神。

五、教學方法措施

1、加強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映,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

2、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爲音樂文化;

3、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5、加強實踐與創造;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使學生成爲:“四有”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並透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爲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並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透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透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內容:

本學期透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爲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透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遊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的學習力度,注重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透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並瞭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透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爲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並落實於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學生情況分析:

本級段執教班級爲五年級一個級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課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在五種課型中,學生比較愛好歌舞唱遊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

執教的一個班級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總的來說,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爲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課時計劃:

周次 教學內容

第一週 欣賞《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第二週 歌曲《美麗的家鄉》 欣賞《馴鹿》《冬獵》

第三週 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 學跳鍋莊舞

第四周 歌曲《阿嘍嘍》 欣賞《瑤族舞曲》

第五週 歌曲《長江我的家》 欣賞《長江之歌》

第六週 歌曲《保衛黃河》 欣賞《黃河船伕曲》

第七週 複習歌曲歌曲《長江我的家》歌曲《保衛黃河》

《黃河大合唱》中的第六樂章《保衛黃河》

第八週 五一放假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第九周 越劇《橘樹尚且性剛強》 欣賞評劇《報花名》

第十週 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 欣賞河北梆子《花木蘭》 歌曲《看大戲》

第十二週 歌曲《讓我們當起雙槳》 欣賞部分中國影視音樂片段

第十三週 欣賞電視劇《大宅門》音樂選段《迎春》、《紙風車》、欣賞電影《英雄》音樂選段

第十四周 歌曲《卡普里島》 欣賞《羊腸小道》《桑託尼》

第十五週 音樂活動《環球之旅》

第十六週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第十七週 歌曲《楓橋夜泊》 欣賞《靈隱鐘聲》

第十八週 歌曲《晚鐘》 欣賞《打切分音的小鬧鐘》

第十九週期末考試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5個班,共有學生300多人。我擔任五年級1、2、3、4班的`音樂教學工作,男女生基本各佔一半,透過四年多的學習,學生對簡單的音樂知識及唱歌方法,律動都有所瞭解,會跟着音樂做簡單的動作。音樂這一門課,學生是比較喜歡的,都能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去學、去唱、去跳,能主動的配合教師教學。今年五年級教材調整爲20xx教育部審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所以,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爲以後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由以前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改變爲由教育部20xx審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共有六個單元;第一單元:北國之聲,有唱歌《美麗的家鄉》、《長城放鴿》、《銀色的馬車從天上來啦》,欣賞《馴鹿》、《冬獵》、《鴻雁》;第二單元:五十六色花,有唱歌《吹起羌笛跳鍋莊》、《阿嘍嘍》,欣賞《瑤族舞曲》、《木鼓歌》、《錦雞出山》;第三單元:唱大戲,有欣賞《花木蘭》、《故鄉是北京》,唱歌《看大戲》、《西湖美》;第四單元:影視音樂,有欣賞《映山紅》、《迎春》、《紙風車》、《風》,唱歌《讓我們蕩起雙槳》、《送別》;第五單元:古韻新聲,有欣賞《梅花三弄》、《漁舟唱晚》,唱歌《梅花》、《靜夜思》及音樂知識:常用的表情術語;第六單元:小小音樂劇,有活動《東郭先生和狼》。

三、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啓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民展

a) 激發和陪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b)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2、瞭解中外優秀做曲家,並初步接觸國外的優秀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這學期內容重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對國外優秀作曲家的認識,以及對國外優秀音樂作品的學習。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本冊教材包含有唱歌、欣賞、編創、演奏,較之前版本的教材新加入了音樂知識版塊,各部分內容之間有一定的聯繫,五年級學生應該用正確的唱歌姿勢,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學習自然地呼吸,注意咬字、口形的正確,能有表情的唱歌,能隨教師的要求整齊的開始和結束;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的情緒。

五、教學措施:

1、在唱歌方面,讓學生掌握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掌握有氣息支援的歌唱;加強聲音的連慣流暢、咬字準確、吐字清楚;掌握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方法表現歌曲的感情。

2、欣賞方面,欣賞器樂曲,結合音樂欣賞,認識外國優秀作曲家;欣賞國外優秀樂曲。養成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感受外國樂曲所表現的感情,培養音樂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民展。

六、預期目標:

知識目標: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的能力、表現音樂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

能力目標: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能夠說出著名的幾個外國作曲家的姓名、國籍及其主要作品。

情感目標: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6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爲學習音樂無用,認爲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教材分析:

(1)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爲本。

(2)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

(3)加強實踐與創造。

(4)加強綜合與滲透。

全套教材的特點: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後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聆聽”“創編活動”等內容。在教材中還增加了讀譜唱歌、二聲部合唱比例增大,難度提升了許多。在本冊中,歌曲難度、篇幅相對加大,歌曲內容較廣,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風格。透過學習合唱鍛鍊學生的溝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樂常識有:節拍的學習,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覆記號的學習,以及瞭解音樂家賀綠汀的故事。教材中的音樂童話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現的機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整冊教材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特色,使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魅力,更加熱愛民族文化。學情分析:

五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各班的學生情況有所差異,有的樂感較好,學習能力強,模仿能力好;有的上課紀律差,表演時不活躍;還有的性格內向,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後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

1、要求學會唱課本上的8首歌曲,透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2、學會如下樂理知識:下滑音、前倚音、拍號等。

3、上好欣賞課,透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5、密切聯繫學生,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教學進度表:

課題:

第一課春意

教學內容:

1、複習上學期的音樂知識和歌曲

2、歌曲《小鳥小鳥》《春雨濛濛地下》

3、《致春天》《春水》

教學目標:

1、鞏固上學期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加深學生對歌曲旋律的印象;

2、指導學生用甜美、歡快的歌聲,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3、透過欣賞童聲合唱,培養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

熟悉歌曲旋律,並掌握6/8拍的節奏型。

教學難點:

1、二聲部合唱要做到聲音協和,音量均衡;

2、弱起小節的演唱。

教學方法: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小鳥小鳥》2、聆聽《致春天》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鞏固上學期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加深學生對歌曲旋律的印象;2、指導學生用甜美、歡快的歌聲,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之情。3、感受鋼琴曲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熟悉歌曲旋律,並掌握6/8拍的節奏型。

教學難點:

訓練二聲部協和,培養同學們的團體合作精神。

教學方法:

講授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電子琴、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識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瞭解大家在寒假所學到的音樂知識或是新歌;2.進行“音樂知識搶答”賽,主要是複習上學期的內容,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和愛好;

二、新歌教學:

1、春天來了,你能用簡單的詞語描繪一下你眼裏的春天嗎?2.聆聽歌曲《小鳥小鳥》;

3.歌曲是幾拍子?能說出拍號的含義嗎?老師透過唱和拍打節奏引導學生說出剛纔拍的拍子中哪幾拍是最強的?

4.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認真找一找,曲調每一樂句有什麼規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麼規律?5.找出相同的樂句,這樣學起來就容易多了;

6.學生唱第一聲部的時候老師唱第二聲部,應該讓學生學會既要唱好自己的聲部,還要聆聽到第二聲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聲部,把學的快的同學用來唱第二聲部;

8.加入歌詞演唱,然後再複習第二聲部旋律(多練幾遍)加入歌詞;

9.兩個聲部合成,老師可以幫着二聲部唱一唱,等穩定之後可以讓學生直接看老師的指揮的演唱;

在練習中少用鋼琴或不用鋼琴,讓學生的聽覺去適應二聲部合唱,以培養他們的合唱能力,要學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氣息的支援和聲音位置的保持,讓聲音變得更美。

10.歌曲處理:用演唱、舞蹈、打擊樂器等進行二度創作表演。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A、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援的唱歌。合唱的歌曲聲音協和、節奏準確、並帶一定的感情,部分學生聲音嘹亮、悅耳。

B、器樂方面:能辨清中國民族樂器的名稱、種類、外形特點、演奏姿勢、音色。個別學生在演奏方面較突出。

C、欣賞方面:能說出演奏樂器的樂器名稱、構造、音色特點;節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變化發展;能講出曲調的結構、情緒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設計編排一組動作,表演時認真持久,效果較好

E、視唱、節奏練習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驟,準備視唱或節奏練習的內容,有些同學稍作準備,便能準確的表達出來,部分學生還借用指揮來進行練習。

F、存在的問題:a、音準還不夠要求,有些同學音符間的關係尚未明確,唱歌時很白,無感情,b、完成作業不及時,字跡較差。課本沒好好愛護。

二、本年級認知目標:

(一)、讀譜知識

1、認識:保持音記號、上滑音、下滑音記號、切分音節奏、弱起小節、6/8拍子的含義及基本的強弱規律。

2、 認識:上波音、下波音記號、前倚音、後倚音記號。

(二)、音樂常識

1、瞭解民族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及其作品。

2、瞭解我國著名音樂家劉天華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樣揮四拍子的指揮圖式

4、知道抄寫簡譜

5、瞭解民族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及民族樂隊舞臺演出常見排列圖式

6、瞭解我國著名兒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技能目標:

(一)、聽

1、聽辨八度以內c1__c2基本音階的各音

2、培養主音感

3、聽辯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和聲音程

4、聽記2——4小節旋律

(二)、唱

1、用氣息支援唱歌,學習頓音唱法

2、視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學過知識在內的四小節旋律

3、 學習二、三拍子的指揮圖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動

1、律動綜合練習

2、繼續學習簡易樂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簡單樂曲2——4首

四、思想感情目標:

透過對健康音樂的接觸,培養對音樂,特別是對祖國的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樂於參加健康活潑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單元教學進度備註

(一)、指導學生用歡樂、自豪的歌唱《星星火炬進行曲》,表達少先隊員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初步學會、體驗)

(二)、認識切分節奏X X.並在實踐中運用.(掌握.初步學會)

(三)、欣賞《渴望春天》,陶冶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靈。簡要介紹作曲家莫扎特。(瞭解、體驗)

(四)、聽記四小節簡易旋律(初步學會)

(一)、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甜美的聲音演唱《快樂的節日》,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抒發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初步學會、體驗)

(二)、透過兩組二聲部的聽辯爲進一步學習合唱打好基礎。(初步學會)

(三)、初步認識民族樂器中常見的彈撥樂器的形狀、音色,瞭解其演奏特點。(瞭解)

(四)、欣賞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選段《草原放牧》。瞭解和感覺琵琶的音色,表現手段及樂曲所表現的內容,加強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瞭解、接受)

(一)、透過箏獨奏曲《漁舟唱晚》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到樂曲所描繪的意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瞭解、體驗)

(二)、指導學生用明快、活潑的聲音和諧統一的聲部學唱歌曲《金扁擔》。抒發苗家兒童對家鄉祖國的“四化”建設的讚美之情。(初步學會、體驗)

(三)認識波音記號及唱法。(瞭解、模仿)

(一)、透過欣賞《爲太陽祝福》和學唱《我們的心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老師無限熱愛和尊敬的思想感情。(體驗)

(二)、學習用有氣息支援的、柔和、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初步學會)

(三)、介紹中國兒童歌曲作曲家及其作品。(瞭解、接受)

(四)、抄譜練習。(初步學會)

(五)、聽記簡易旋律。(初步學會)

(一)、透過欣賞《快樂的羅嗦》,使學生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歡樂情緒,感受音色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體驗)

(二)、指導學生用連貫、圓潤而富有感情的歌聲來演唱《念故鄉》,表達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初步學會、接受)

(一) 、透過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學唱,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思想感情。(體驗)

(二) 、透過欣賞和學唱歌曲,使學生對合唱歌曲的形式與效果有進一步的感受,並能初步地聽辯簡單二聲部進行中所產生的不同音響效果。(初步學會)

(三) 、認識並掌握倚音的演唱方法。(瞭解、初步學會)

(一)、透過欣賞樂曲和介紹民族打擊樂器,使學生初步瞭解打擊樂器的表現功能。(瞭解、接受)

(二)、用歡快的節奏型,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爲歌曲《豐收之歌》伴奏,(學會)

(三)、認識重音記號。(瞭解)

(四)、聽記四小節簡易旋律,(初步學會)

十六期終考查,總結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8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在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總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接受能力不是很好,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挺優美。部分的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又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 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學生上課時亂叫,音不準,作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後,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透過音樂教學,使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規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2、透過學習能正確的完美的表現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二)能力目標:

1、學生透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2、透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

3、透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學習表達不同音樂情感的樂曲。

(三)情感目標

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他們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透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1、春意2、歡樂的村寨3、幻想4、四季5、您好!大自然6、京韻7、友誼8、百花園。本冊教材更注重對合唱教學的滲透,每一個單元就有一首合唱曲,在上冊教唱簡單的幾個音程的和聲基礎上,這學期開始出現旋律的合唱,難度較大。聆聽與感受方面:涉及面較廣,有歌曲、京劇、管絃樂等,這些聆聽、欣賞的都包含了同一主題,內容豐富。

四、教改主攻方向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

五、減輕學生負擔

抓緊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儘量在課堂完成學習任務,以減少課後的負擔;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六、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案。

3、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4、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爲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8、提優補差的途徑:

(1)、透過課堂教學。

(2)、透過課外藝術活動。

9、方法:

示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透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