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推薦】小學教學計劃8篇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何不趕緊爲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學計劃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小學教學計劃8篇

小學教學計劃 篇1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東風小學特點的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徑。

2)在理論與實踐結合點上,總結合作學習、合作活動、合作生活的案例,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師的觀念,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憂秀教師,促進學校工作。

二、指導思想:

以主體教育理論爲指導,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爲依據,以學生爲本,在“xx”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深化主體教育研究,探索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途徑、模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健康地發展,爲未來人才打好素質基矗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學科教學中,深化“三學一訓練”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方法、模式。

2、在集體生活和教育活動中,深化“三自樿傅肌’的工作思路,研究形成學生團隊精神、合作能φ耐揪丁⒎椒ā?

3、在實踐活動中,精癬開發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活動,形成東風小學必要的活動系例。

四、研究對象:東風小學全體學生

五、研究方法、原則、策略

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爲主,輔之以觀察法和調查法。

原則:以學生爲本的原則,實踐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合作性原則。

策略;全員參與,主題研究,案例教育,滾動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佟嶽

組員:全體幹部,劉長榮、段景明

2、加強校科研室建設

使教科室成爲教育教學的參謀部,教育理論的宣傳站,科研骨幹的培訓站,課題的研究中心,指導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擴展工作。

3、培訓隊伍

1)、學習主體教育理論及有關2 1世紀教育四個支柱的論述,特別是關於合作方面的論述,轉變觀念。

2)、自我總結“xx”期間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生活的實例,加以完善,申報自己的研究課題。

4、成立三個子課題組(與主要研究內容相對應),分別課題領導小組成員爲組長

小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爲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按照科教興國、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堅持法制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法制教育網絡,切實維護在校學生的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提高法制教育實效。

二、工作目標

學校依照教育的法制規定,對師生及社會進行法制知識宣傳,本着正面教育、預防爲主的教育原則,精心選擇法制教育內容,保證法制教育“四落實”“三到位”,以此增強少年兒童的學法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生“零犯罪”。

三、具體工作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法制教育管理。

(1)堅持“四個落實”。

將法制教育納入課堂,針對學生的實際,精心選擇教育內容,充分發揮班會、思品課等學科教育的作用,以點帶面切實做到法制教育的大綱落實、教材落實、教師落實、課時落實,使普及面達100%,每學年不少於10課時。

(2)做到“三個到位”。

首先,教師到位:我校已聘請了天文鎮派出所所長爲我校法制副校長,並與縣交警大隊聯繫,請他們定期到校進行法制教育宣傳和開展法制教育座談。

其次工作到位: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和各階段工作計劃,保證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執行。

第三是資料管理到位:建立學校法制教育專項資料,實施規範化管理。

2、嚴格措施,活化法制教育形式。

本學年計劃開展如下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喜聞樂見,強化教育效果。

(1)教。堅持將法制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充分挖掘教材裏涵蓋的法制教育內容,結合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和法制意識。

(2)聽。聽法制教育專題報告。

(3)看。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資料片。

(4)讀。組織學生閱讀法制教育書刊、宣傳展板等。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學年法制教育工作計劃、重建各班法制宣傳員 十月份:文明禮貌教育活動;

十一月:召開“法制、交通、禁毒、安全”爲主題的大型知識講座 十二月:安排出一期以“安全”爲主題的專刊

一月份:法制、交通、禁毒、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

三月份:學校開展反邪教及拒絕、珍愛生命的教育活動。 四月份:家長法制教育、關注青春期學生身心健康。

五月份:廉潔教育活動。?

六月份:暑期學生法制教育、做一個守法的好少年;

備註:其餘的課程滲透在平常的思品課中。

小學教學計劃 篇3

第一層次:初學階段

(一)教學目標:

培養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喜歡排球運動,初步學習和掌握基本姿勢和移動、墊球、發球、傳球和扣球等基本技術,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發展體能(速度、靈敏、反應、爆發力等能力),形成積極健康的業餘生活方式;在練習與比賽中,學會調控情緒、磨鍊意志、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二)教學內容:

1、基本姿勢和移動:站立姿勢及滑步、並步、跨步、交叉步、跑步和綜合步等基本步伐的移動

2、墊球:雙手正面墊球、側面墊球、單手墊球、移動墊球及背墊

3、發球:側面下手發球、雙手正面發球

4、扣球:原地扣球、正面助跑起跳扣球

教學重點:墊球、傳球

(三)教學要求:

透過示範教學,要求學生模仿正確的技術動作,採用各種技術的輔助性練習手段,逐步形成正確的擊球動作,初步建立主要動作的基本技術基礎,初步掌握基本姿勢及移動、墊球和傳球技術,本階段學習不應急於求成,難度要降低,可多進行墊球及傳球練習,並以多種形式的練習內容交替進行,以更較好的掌握基本動作。

第二層次:基礎階段

(一)教學目標:

全面學習掌握規範技術動作,基本掌握基本姿勢和移動、墊球、發球和傳球技術,對各項基本技術建立一個比較清晰、準確的動作表象。享受打排球的樂趣,發展體能,形成積極健康的業餘生活方式;在練習和比賽中,學會調控情緒、磨練意志、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二) 教學內容:

1、準備姿勢和移動: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一腳在前,兩膝微屈,身體中心位於兩腳之間,並稍靠近前腳,後腳跟稍提起,上體稍前傾,兩臂放鬆,自然彎曲置於腹前。兩眼注視球併兼顧場上各種情況,兩腳保持微動狀態。

移動的技術要領:判斷及時快反應,擡腿彎腰移重心;移步轉換銜接好,身體快移重心穩。

2、墊球: ①正面雙手墊球

②側面墊球

③移動墊球及背墊球

3、發球:

①側面下手發球

要領:腹前低拋球,轉體帶擺臂;擊球后下部,控制球路線。

②正面雙手發球

要領:手託上拋高一米,同時擡臂右旋體;轉體收腹帶揮臂,弧形鞭甩應加速;全掌擊球中下部,手腕推壓要積極。

4、傳球:正面雙手傳球

教學重點:墊球、發球

(三)教學要求:

掌握正確的基本姿勢和移動技術、傳球技術,較好的掌握墊球和發球技術,對各種基本技術建立清晰、準確的動作表像,練習時要特別注意動作結構的正確性,在不產生錯誤動作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練習的難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的發展合理運用技術能力。

第三層次:提高階段

(一)教學目標:

本階段教學是在複習、鞏固、提高已學過的基本技術動作的基礎上,主要加強排球比賽戰術上的運用,透過教學比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技術和戰術的能力,使學生懂得排球比賽規則,提高比賽欣賞水平。享受打排球比賽的樂趣,發展體能,形成積極健康的業餘生活方式,在練習和比賽中,學會調控情緒、磨練意志、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的意識。

(二)教學內容:

1、基本的站位和輪轉

2、陣容配備:“三三”配備 “五一”配備

3、排球比賽的基本規則的介紹。

教學重點:比賽中的基本技、戰術配合應用

(三)教學要求:

較好的掌握基本技術組合運用的戰術方法,透過實戰練習和比賽,培養實戰能力,初步形成發球、站位、單一擊球技術和多項組合運用以及攻底線,攻對方弱點等基本的戰術意識。戰術練習中,要特別注意防止因某些戰術上的需要而採用不適宜或完全錯誤的擊球動作和方法。透過本階段的教學,使學生懂得排球比賽的規則,瞭解各項基本技術的動作規範和排球運動的技術風格,初步具有區別正確與明顯錯誤動作的能力。

小學教學計劃 篇4

小學品德學科教學計劃

一、工作思路

以課程改革爲中心工作,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提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實施的質量。深化理論學習,以課題研究帶動教師課堂教學行爲的轉變。

二、工作安排

(一)加強理論學習

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加強新教材的研討力度。以思品骨幹教師爲核心,積極組織教師不定期地舉辦專題沙龍研討,爲實施新課程的教師創設交流和研討的平臺;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及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從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教學實踐豐富教育理論的緯度出發,指導教師深入探討思品教學的策略。

(二)關注教學實踐

1、加強課程管理,嚴格執行和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要求輔導區開設本課程的學校按照教學進度進行教學活動,確保本學科開足上好。

2、關注思品教學,不只注重於課堂,而應把它當作一門學科,有課程意識,注重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

3、積極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加強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關注各校課程實施狀況。

4、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鼓勵教師注重積累平時好的課件、教案等資源,積極發現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不斷豐富本輔導區

新課程資源。

三、主要工作

二月 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組長會議。

討論建立輔導區思品頁。

組織思品學科的老師確立本學期個人研究的課題 三月 品德學科市級立項課題 “課堂教學設計”。

鎮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優質課評比 (內容以六年級爲主) 四月 輔導區思品學科沙龍研討活動。

鎮思品骨幹教師進行專題講座。

五月 鎮小學品德學科優質課競賽。

區思品骨幹教師示範課。

六月 輔導區思品學科優秀論文及案例評比。

小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圍繞聯校學期工作重點,繼續規範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嚴把教學質量觀,全面推進課改進程。

二、工作思路:

1、規範教學管理,健全機制、完善制度,深入開展創新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討與實踐;

2、使學校教學工作科研化、教學研討經常化、教學管理規範化,全面育人個性化。

3、真正更新教師觀念,促進骨幹教師的成長,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4、強化教育科研,促進教學和科研一體化;

三、工作重點: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挖掘教師個人潛能,發揮羣體優勢,提高教研的實效性。

1、充分發揮教師團結、協作精神,強化團隊意識,加強教研凝聚力。

2、教師要按時參加各級教研、進修活動,做好記錄。骨幹教師參加進修活動後,要及時進行精神傳達。

(二)實施校本培訓,切實提升教師素質。

1、切實搞好每週二的教研工作,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惑。

2、採取多種形式,強化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每學期教師聽課不少於16節。由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利用專用時間進行

行業務學習。組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組織收看優秀教師的錄像課;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教學反思、教學筆記,進行業務交流(教師的學習筆記、論文等)。加強校本培訓與教研,加快提升教師素質。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完善各種教學制度,規範教師教學行爲。

1、修改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重點推進,逐項貫徹落實。強化教師課堂教學常規的貫徹、落實與檢查,加強常態課堂教學管理。

2、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常規管理力度,輔導、檢查、評優相結合,備課:普查、抽查與複查結合。

(四)強化質量意識,進行嚴謹、科學、循序漸進的質量監控,切實保證學校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質量的穩步提高。

1、營造英語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嚴格各種檢測考試、考務管理以保證措施得力、貫徹落實到位。以提高教師的質量意識,促進師生協調發展。

3、繼續做好單元檢測把關,單元練習隨教學進度,統一時間進行檢測。認真及時批閱、試卷分析、學生錯誤訂正。科學使用檢測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補救方法進行查漏補缺,彌補教學不足。

4、加強對學生語、數、英三科知識與能力的單項訓練與同步驗收。語文:字詞、朗讀、查字典等;數學:口算、計算、應用題等;英語:以單詞、背誦爲主。

5、繼續抓好“週週清學生跟蹤記錄”工作。

6、教導處及時瞭解學校教學質量狀況,採取措施進行宏觀調控。

(五)結合課改工作,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教學研討,促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1、推門課:加強學校聽推門課的力度,瞭解掌握教師、學生的教學、學習常態,進行有效的監督、監控,檢查與指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

2、複習課:認真上好期末複習課,探索對學生科學、有效的複習指導方法。

3、示範課:進行本校優秀教師或請聯校教師獻課活動。

4、評優課:開展學校校內評優課,評選校級優秀課,進行表彰。

5、研究課:適時組織學科教學研究課,人人蔘與互動,研究、探索學科教學模式。

小學教學計劃 篇6

“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

一、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不僅要“讀進去”,還要“吐出來”,更要“說開去”。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資訊,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閱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寬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5、把“閱讀教學”作爲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藉助閱讀手段使自己成爲學生學習最好夥伴,最佳啓迪者和組織者。

6、“作文”和“閱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爲深化優化課改實驗的最佳支撐和組合。

二、閱讀教學的管理

抓好閱讀教學的管理。具體地組織好閱讀教學,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

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 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三、學生在閱讀中要做到:

1、爲自己指定一份“本學期閱讀計劃”(可在家長和老師幫助指導下完成制定任務。)

2、給集體提供閱讀資料 ,可以提出一到兩個閱讀題目。做到共享閱讀資料。

3、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閱讀主題交流、閱讀質量測試等各項活動。

四、閱讀要求

關於閱讀速度:提倡朗讀,每分鐘不少於50至60字。

關於閱讀內容:閱讀淺近的文學語言類讀物,如童話、兒歌、寓言、故事;要閱讀一些數學讀物;自然、社會科學類讀物(如:《十萬個爲什麼》低幼版,和有關的圖文讀物。),也可以選讀一些適合學生的“有聲讀物”。

提倡星期一、三、五爲課內閱讀,二、四爲課外閱讀。

在25分鐘的閱讀時間裏,文學類,自然社會學科類各佔五分之三、五分之二。

關於閱讀組織形式:組織好四人閱讀小組,小組內閱讀層次互補。每個小組裏要選定組長,負責領導監督管理本小組的閱讀進程。

關於閱讀測試:每學期進行兩次。按《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進行測試。原則上要做到“量大難度低”。讓學生學會和適應快速閱讀。閱讀資料可向全體學生徵集,閱讀題目也可以由學生提出。以增強學生參與閱讀測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小學教學計劃 篇7

少數民族的分佈

教學內容:少數民族生活的地理環境

教學目標:透過探究學習,認識到我國少數生活的地理環境,從而激 發學生熱愛民族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透過探究學習,認識到我國少數生活的地理環境。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蒐集資料。 教學程序;

一、匯入

我國 55 個少數民族有的居住在氣候宜人的平原內陸,有的生活在叢林密佈的西南邊陲,有的居住在終年積雪的世界屋脊,還有的生活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戈壁……你知道他們生活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 嗎?

二、分組探究。

根據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分爲東北與內蒙古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中南和東南地區等幾個小組,多渠道蒐集這些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的資料。

三、分享研究

1、圍繞“東北與內蒙古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中南和東南地區”幾個小組,進行彙報。

2、把小組同學的思考和發現與全班同學交流。

3、把同學們的發現彙總起來,完成書上表格。

四、師小結活動

小學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五年級的科學課。透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由於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透過這幾天的接觸,我發現有些學生髮言不積極,表現慾望差,今後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地球和地表的變化》、《聲音的祕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教材以學生髮展爲本,以科學探究爲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主要線索構建單元,以地球內外的不斷運動變化、聲音的祕密、神祕的秋冬星空、生活中離不開的各種材料、水循環等爲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並用一定的方式讚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瞭解地球內部結構;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瞭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以及噪音的危害與防治。

3.瞭解秋冬季節的星空。

4.知道各種材料特點與用途。

5.認識水的三態變化及相關知識。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採集和整理資訊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資訊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並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並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爲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基本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在縱觀全冊教材,教師應更加放開手腳,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慾望的話題作爲課的主體,透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解釋與模型的訓練。

在教學中採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資訊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製作一些課件,藉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於接受。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查一查、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多種感官並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層次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理解學習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六、 各單元、各課課時安排

標籤:小學 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