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九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九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50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班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學習習慣不好。尖子生很少,大部分學生一般。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比較理想,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對一些較難的問題,有幾個學生的思考也很活躍。但是,也有十來位學生的基礎很不紮實,他們連最基本的20以內的加法也沒掌握好。因此,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兩極分化。根據這些,本學期本年級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優補差。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認識圖形(二)、20以內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找規律。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3、認識生活中幾種平面圖形並能進行簡單拼搭,學會簡單的統計。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本學期除了上好課、及時改好作業、做好個別學生的思想教育外,爲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教育好每一位孩子,使他們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發展,本學期採取以下幾點教學措施:

1、加強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每天兩次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並且每星期對學生進行檢測,每月作好比較。

2、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提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對待好生採用放的教學方法,對待差生採用扶的方式,儘量做到因材施教。

4、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分析

(一)任教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4名,大部分學生都來自附近村子。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深入瞭解,我對班裏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瞭解。剛步入小學階段,有許多孩子還不能馬上適應課堂學習,個別孩子常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許多的不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思維的發展、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二)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級學困生有麻彤彤、董雪芬、金偉信、董曉樂、董苗苗、吳高程、湯偉帆等學生。這些同學有的智力有些問題,有的則是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造成我班的學困生基本原因如下:

1、學習動機問題,導致學習困難

2、學習策略問題,導致學習困難。

3、不良家庭環境導致學習困難。

我們學校小學學生家長大多是在外務工,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對孩子的教育認識不夠明確,且大多把重心放在養上,他們不會育,甚至在養上都有問題。因爲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的原因,這部分學生普遍跟不上這裏的學習,導致學習困難。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1、以《標準》爲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豐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以一系列學生學校生活內容(發新書、聯歡會、作業評比等)爲素材引出計算問題,使原來比較枯燥的計算教學有了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意義和作用。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數學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是爲使學生獲取某一知識或技能而設計的,因此,要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興趣需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兒童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3、教學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

(2)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數與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數與計算的知識和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育要使學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

(1)豐富關於數概念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關於數感,在《標準》中已有明確的說明。

(2)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計算教學的例題中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不對各種算法進行評價,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保護學生的自主發現的積極性。

(3)計算教學的要求和訓練強度相對降低。

6、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爲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1)注意爲教師創設數學問題情景提供豐富的素材。

(2)很多插圖提供的情境具有連續性或故事情節,爲設計、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6、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7、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爲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教學措施

(一)落實教學七認真的具體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繫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透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二)針對學困生的具體措施

五個必須即:備課時必須對學困生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上課時必須讓學困生提出問題,合作學習中必須讓學困生髮言,輔導點撥時必須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佈置並對學困生當面輔導。

對學生因厭學輟學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積極採取幫扶轉化措施,採用教師和學優生對學困生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幫弱促強,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

1、教師在備、教、批、輔、考等教育教學環節,對學困生多加關懷,厚愛一層,從抓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備課時,關注學困生,注重基礎知識和興趣知識點設計教案。

2、在課堂上,加強基礎知識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困生樹立我也能回答教師提問,我也能學好功課的信心

3、批改作業時,對學困生進行面批,多以引導和補習爲主;考完試,找學困生談心,以鼓勵教育爲主。

讓學困生找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喚起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的意識,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向積極主動地學習轉變,由自卑向自尊自強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切實解決了學生的厭學思想, 從根本上消除輟學的現象,確保了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教學進度安排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進度表

周 次內 容

1、位置

2、位置

3、20以內退位減法

4、20以內退位減法

5、圖形的拼組、數的組成

6、讀數、寫數、數的順序

7、整十數加減一位數、擺一擺

8、認識人民幣

9、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0、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11、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12、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13、整理複習

14認識時間

15、找規律

16、統計

17、總複習

18、總複習

19、總複習

20、期末考試、放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九班和一年級十班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大部分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總複習。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爲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認識平面圖形、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找規律”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全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學重、難點:

1、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1、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2、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操作實踐活動

五、教學關鍵:

充分利用教具引導學生採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實踐等方式去體驗獲取知識。

六、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七、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9、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10、在教學中儘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11、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透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12、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

13、爲學生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4、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5、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1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17、結合教學內容有機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1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學習知識提供豐富的資源。創設激趣、激情的情景,讓學生愉快的自覺的投入學習中去。

19、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審題。

八、教具、學具準備

1、計數器

2、數位表

3、實物圖畫卡片,數字卡片、幾何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

4、鐘面

5、口算練習卡片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教具和學具以外,還可把教材上的一些練習形式製成教具,創造一些教學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學具。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24名,從上期期末檢測試卷分析,學生對解決問題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來有多少的題型解決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對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掌握還好。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不錯,但是與優秀班級比較,還存在一定差距;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時,學生思維就打不開。因此本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學生體驗的思維的樂趣及成功獲得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數的認識、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認識鐘錶、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二)、統計和總複習以及三個數學實踐活動。本冊的重點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全冊教材是以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爲主要內容去聯繫各部分知識,不僅體現了數學知識結構內部的邏輯性,同時還體現了學生認知發展過程,是數學知識結構與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有機結合的整體體現。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在現實情景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能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認識鐘面、時針和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瞭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時間。

5、能辨認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並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排第幾行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能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繫與區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

7、認識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的需要進行簡單的分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數學思考: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做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100以內的數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歸納、類比和有條理的思考。

3、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並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解釋,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4、在認識圖形以及辨認方向與位置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數與代數

1、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透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 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在這些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 第六單元“購物”。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透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結合購物情境進行簡單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 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透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能估測和使用測量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

2、 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透過大量“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並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透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會”“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二班共有學生37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數學素質較好,掌握了繼續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具備了基本能力,學習數學興趣濃厚。但是部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審題能力還需要加強。這學期我將繼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1、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

2、下雨了--學看鐘表。

3、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

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

4、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5、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

6、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實踐活動--小小資訊員

7、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

8、我們的鞋碼--統計

9、兒童樂園--總複習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並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6、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8、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教改思路

1、改進教學方法。透過學習,改變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兒童化語言,尋找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方法,使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發展學生能力,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爲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2、重視培養習慣。好的習慣使學生學習數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教學中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認真思考等良好習慣,形成自覺行爲。

3、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在課堂上獲取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和基礎知識同步發展。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透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形式上要活潑有趣,課內外結合,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五、課時分配建議

本冊教科書安排了61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有3課時留做機動,便於教師創造性地安排教學。教科書中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課時數建議如下,供參考。

一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6課時

二下雨了--學看鐘表………………………2課時

三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4課時

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1課時

四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12課時

數學廣場…………………………………………1課時

五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

六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17課時

實踐活動--小小資訊員………………………1課時

數學廣場……………………………………………1課時

七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4課時

八我們的鞋碼--統計…………………………2課時

九兒童樂園--總複習………………………5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有學生28名,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因此本學期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靈活興、學習的興趣的的保持,進一步獲得成功體驗。

本班學生的課堂常規較差,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本學期要在紮實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課堂行爲習慣。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鑽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四、教學進度

一、位置 6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6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 6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 12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 10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七、認識時間 8課時

八、找規律 10課時

九、統計 6課時

十、總複習 10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57名學生,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基本達到學習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了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比較感興趣,期末統考成績位居全鎮同年級前列。但也存在者一些問題: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審題能力及認真聽課的習慣。本學期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

二、全冊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教學內容的分析:

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爲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冊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五、教學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鑽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六、教學進度

(一)、位置 6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6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 6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 12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 10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24課時

(七)、認識時間 8課時

(八)、找規律 10課時

(九)、統計 6課時

(十)、總複習 10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透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領域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瞭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五、教學對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兩個班的數學,他們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即將踏入正式的、正規的教育學習。我任教的這兩個班,他們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異。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時間較短,孩子普遍好動,行爲習慣還有待規範。針對以上情況,我本學期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在課堂上,教師應從課堂常規訓練開始,因爲課堂常規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麼是課堂作業、什麼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麼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裏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

七、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透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繫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透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八、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