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範文七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學計劃,就是在準備做教學計劃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範文七篇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進度

1、開學至3月28日,授完新課,做完實驗八至十和部分選作實驗。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

2、3月28日至5月20日,專題複習和訓練:⑴化學基本常識(運動形式、儀器性能、藥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氣的組成與污染防治;⑶氧氣的製備、性質、用途、燃燒與緩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號;⑹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氫氣的製法、性質、用途;⑼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及化合價;⑽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⑾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⑿碳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碳酸鹽);⒀常見的有機化合物;⒁鐵和鐵的化合物;⒂生鐵、鋼和常見金屬;⒃溶液和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飽和性、溶解度、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⒅化合物的電離與溶液的導電性;⒆常見的酸、鹼及其通性;⒇常見的鹽、鹽的性質、化學肥料;〔21〕初中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複習。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綜合複習,強化訓練,模擬考試。

二、教學要求

1、各班要參照以上教學進度,結合本校的實際,制訂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保證化學教學有序進行。

2、要特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揮究過程,獲得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素質。

3、課堂教學要講究教法,講究藝術。做到程序要規範,環節要緊扣,知識要落實,效率要提高。

4、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優化創新能力,讓化學教學充滿新的活力;營選創新環境,

培養創新品質;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創新靈感。

5、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化學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要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搞好實驗教學,提高實踐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體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多媒體不但能強化課前研究,而且還能優化教學過程,能創設情景、解剖難點、模擬實驗、提高視度等;多媒體還能進行輔助學生總結和反饋檢測。 。

7、化學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透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和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等。

8、要認真研究市“中考說明”。研究專題的知識結構和重點,研究樣卷的內容和標高,做到不超綱,不拓寬,不加大難度 。

9、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操作規範,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說課、操作、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有關活動

1、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全市化學教研會。

2、評選:(1)優秀論文評選。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境創設藝術;②對“××××”實驗評價和優化的設想。(2)研究性學習的教案和學案評選。 。

3、全國初中化學竟賽(初賽4月5日,複賽4月20日)

4、複習備考研討會。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2

學情分析

本期任教的八年級1、2、3班,各班的班風,學風較好,但學習自覺性及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方面有待加強。5班的學生較好。6班的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少數學生學習態度很不端正。7班的學生態度較好但能力差,基礎差。8班的學生太活躍。

一. 本學期教學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化學教學將繼續體現教學的啓蒙性和基礎性,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化學角度逐步認識自然界,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分析社會現象,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和僞科學,而且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學習新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繼續感受化學再生長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進一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試題方面注重考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整合三維目標全面考查的基礎上,注意試題的基礎性,探究性、開放性、應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爲社會和上一級學校培養更多的人才。

二.教學目標的總體設想

(一)認真學習研究《化學課程標準》、教科書和教參。

做好學情分析、編寫好導學案,明確每一學段的知識,各單元中每一課題的知識帶你在課表中的具體要求,並聯系中考,會考要求及常見題型,八相關知識進行系統歸類整理、適度的拓展,以使學生能更加清晰地把握知識體系,更好地迎接統考和中考。

(二)統觀教材、確定好重點和難點。

初三教學部分

1.教學內容。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第六單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七單元燃燒及其利用。

2.重點、難點和關鍵

第五單元教學重點:透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恆定律,化學方程式含義及書寫原則,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學難點:從微觀角度解釋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第六單元教學重點: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原理及裝置,氣體制取思路和方法。教學難點:探究實驗室中的二氧化碳的裝置。

第七單元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燃燒使用對環境影響。教學難點:燃燒條件的活動與探究,化學放映中的能量變化等。

教學的關鍵:

(1)抓好常規教學、抓好基礎知識的全面教學與複習,化學基礎概念原理、準確使用化學用語表單物質及化學反應,熟練化學基本計算的步驟和書寫格式,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抓好單元知識體系構建,好好轉向知識複習與突破。

(3)抓好合作考試內容的組織編排,加強綜合訓練。

3.學生現狀(層次)分析

(1)學習態度。大多數學生對化學感動又新鮮感,都有一種共同的慾望——學好化學。且已掌握了一些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具備瞭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態度較明確。可以順利地學習新知識。

(2)學習情況。由於學生學習了一學期的化學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及時進入學習狀態、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合作學習意識較強。興趣較濃厚、能爲學習新知識奠定堅實基礎。但也有很多差異、如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感、個性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不穩定,有待引導和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意識不強,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學習方法不科學等都有待於培養和指導。

(3)學生層次。可分爲三個檔次。

尖子生:充滿朝氣和活力,能自覺、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學習,積極投入,學習責任心強。

邊緣生:有學習慾望,對學習始終抱有較濃厚興趣,能在他人幫助下自主學習,有一定的學習責任感,是急需提高、幫助的一類學生。

學困生:對學習有認識,能接受他人意見。學習意志不堅強,基礎知識差,學習時間不長久等,這類學生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教師應幫助他們,愛護他們,更不能放棄他們,本學期應做好這方面工作。

(三)教學、學法及策略

應用新方法新理念,立足於課改,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上好點撥自學課,合作考生課,定向反思課等。重視創設學習情境,充分利用討論、調查與研究、家庭小實驗等活動增加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機會,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加強學法指導、可透過課前自學、課上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取新知識,可下及時瞭解學生動態,加強課後輔導鞏固新知識,提高能力,是學習更有效。

(四)實施教學計劃採取的措施

1.抓好課堂教學的組織、重點的掌握、難點的突破、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積極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

2.積極做好學生的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及時複習小結、 把各課題知識整理成知識點,連成知識線,構建“知識網'教給學生識記知識的方法,如聯想記憶、歌訣記憶等。

4複習方式要靈活多樣,可採取精講、談論的方式。也可採用實驗、聯繫的方式、還可以採取課內外結合。合作探究方式等。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進度

1、開學至3月28日,授完新課,做完實驗八至十和部分選作實驗。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

2、3月28日至5月20日,專題複習和訓練:⑴化學基本常識(運動形式、儀器性能、藥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氣的組成與污染防治;⑶氧氣的製備、性質、用途、燃燒與緩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號;⑹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氫氣的製法、性質、用途;⑼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及化合價;⑽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⑾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⑿碳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碳酸鹽);⒀常見的有機化合物;⒁鐵和鐵的化合物;⒂生鐵、鋼和常見金屬;⒃溶液和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飽和性、溶解度、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⒅化合物的電離與溶液的導電性;⒆常見的酸、鹼及其通性;⒇常見的鹽、鹽的性質、化學肥料;初中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複習。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綜合複習,強化訓練,模擬考試。

二、教學要求

1、各班要參照以上教學進度,結合本校的實際,制訂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保證化學教學有序進行。

2、要特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揮究過程,獲得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素質。

3、課堂教學要講究教法,講究藝術。做到程序要規範,環節要緊扣,知識要落實,效率要提高。

4、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優化創新能力,讓化學教學充滿新的活力;營選創新環境,培養創新品質;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創新靈感。

5、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化學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要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搞好實驗教學,提高實踐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體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多媒體不但能強化課前研究,而且還能優化教學過程,能創設情景、解剖難點、模擬實驗、提高視度等;多媒體還能進行輔助學生總結和反饋檢測。。

7、化學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透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和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等。

8、要認真研究市“中考說明”。研究專題的知識結構和重點,研究樣卷的內容和標高,做到不超綱,不拓寬,不加大難度。

9、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操作規範,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說課、操作、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有關活動

1、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全市化學教研會。

2、評選:

(1)優秀論文評選。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境創設藝術;②對“××××”實驗評價和優化的設想。

(2)研究性學習的教案和學案評選。

3、全國初中化學竟賽(初賽4月5日,複賽4月20日)

4、複習備考研討會。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進度

1、開學至3月28日,授完新課,做完實驗八至十和部分選作實驗。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

2、3月28日至5月20日,專題複習和訓練:⑴化學基本常識(運動形式、儀器性能、藥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氣的組成與污染防治;⑶氧氣的製備、性質、用途、燃燒與緩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號;⑹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氫氣的製法、性質、用途;⑼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及化合價;⑽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⑾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⑿碳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碳酸鹽);⒀常見的有機化合物;⒁鐵和鐵的化合物;⒂生鐵、鋼和常見金屬;⒃溶液和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飽和性、溶解度、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⒅化合物的電離與溶液的導電性;⒆常見的酸、鹼及其通性;⒇常見的鹽、鹽的性質、化學肥料;〔21〕初中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複習。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綜合複習,強化訓練,模擬考試。

二、教學要求

1、各班要參照以上教學進度,結合本校的實際,制訂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保證化學教學有序進行。

2、要特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揮究過程,獲得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素質。

3、課堂教學要講究教法,講究藝術。做到程序要規範,環節要緊扣,知識要落實,效率要提高。

4、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優化創新能力,讓化學教學充滿新的活力;營選創新環境,

培養創新品質;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創新靈感。

5、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化學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要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搞好

實驗教學,提高實踐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體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多媒體不但能強化課前研究,而且還能優化教學過程,能創設情景、解剖難點、模擬實驗、提高視度等;多媒體還能進行輔助學生總結和反饋檢測。 。

7、化學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透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和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等。

8、要認真研究市“中考說明”。研究專題的知識結構和重點,研究樣卷的內容和標高,做到不超綱,不拓寬,不加大難度 。

9、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操作規範,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說課、操作、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有關活動

1、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全市化學教研會。

2、評選:(1)優秀論文評選。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境創設藝術;②對“xxxx”實驗評價和優化的設想。(2)研究性學習的教案和學案評選。 。

3、全國初中化學竟賽(初賽4月5日,複賽4月20日)

4、複習備考研討會。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進度

1、開學至3月28日,授完新課,做完實驗八至十和部分選作實驗。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練習與檢測。

2、3月28日至5月20日,專題複習和練習:⑴化學基本常識(運動形式、儀器性能、藥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氣的組成與污染防治;⑶氧氣的製備、性質、用途、燃燒與緩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號;⑹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氫氣的製法、性質、用途;⑼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及化合價;⑽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⑾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⑿碳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碳酸鹽);⒀常見的有機化合物;⒁鐵和鐵的化合物;⒂生鐵、鋼和常見金屬;⒃溶液和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飽和性、溶解度、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⒅化合物的電離與溶液的導電性;⒆常見的酸、鹼及其通性;⒇常見的鹽、鹽的性質、化學肥料;〔21〕初中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練習與檢測。把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複習。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綜合複習,強化練習,模擬考試。

二、教學要求

1、各班要參照以上教學進度,結合本校的實際,制訂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保證化學教學有序進行。

2、要非凡激發學生的愛好,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揮究過程,獲得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素質。

3、課堂教學要講究教法,講究藝術。做到程序要規範,環節要緊扣,知識要落實,效率要提高。

4、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優化創新能力,讓化學教學佈滿新的活力;營選創新環境,

培養創新品質;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創新靈感。

5、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化學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要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愛好,搞好

實驗教學,提高實踐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體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多媒體不但能強化課前研究,而且還能優化教學過程,能創設情景、解剖難點、模擬實驗、提高視度等;多媒體還能進行輔助學生總結和反饋檢測。。

7、化學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透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和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等。

8、要認真研究市“中考說明”。研究專題的知識結構和重點,研究樣卷的內容和標高,做到不超綱,不拓寬,不加大難度。

9、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操作規範,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說課、操作、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有關活動

1、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全市化學教研會。

2、評選:

(1)優秀論文評選。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境創設藝術;②對“××××”實驗評價和優化的設想。

(2)研究性學習的教案和學案評選。。

3、全國初中化學竟賽(初賽4月5日,複賽4月20日)

4、複習備考研討會。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進度

1、開學至3月28日,授完新課,做完實驗八至十和部分選作實驗。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

2、3月28日至5月20日,專題複習和訓練:

⑴化學基本常識(運動形式、儀器性能、藥品使用、基本操作);

⑵空氣的組成與污染防治;

⑶氧氣的製備、性質、用途、燃燒與緩慢氧化;

⑷分子和原子;

⑸元素和元素符號;

⑹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

⑻氫氣的製法、性質、用途;

⑼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及化合價;

⑽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⑾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⑿碳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碳酸鹽);

⒀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⒁鐵和鐵的化合物;

⒂生鐵、鋼和常見金屬;

⒃溶液和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飽和性、溶解度、組成表示法);

⒄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

⒅化合物的電離與溶液的導電性;

⒆常見的酸、鹼及其通性;

⒇常見的鹽、鹽的性質、化學肥料;

初中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採用市編資料等對學生進行訓練與檢測。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複習。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綜合複習,強化訓練,模擬考試。

二、教學要求

1、各班要參照以上教學進度,結合本校的實際,制訂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保證化學教學有序進行。

2、要特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揮究過程,獲得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素質。

3、課堂教學要講究教法,講究藝術。做到程序要規範,環節要緊扣,知識要落實,效率要提高。

4、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優化創新能力,讓化學教學充滿新的活力;營選創新環境,培養創新品質;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創新靈感。

5、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化學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要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搞好實驗教學,提高實踐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體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多媒體不但能強化課前研究,而且還能優化教學過程,能創設情景、解剖難點、模擬實驗、提高視度等;多媒體還能進行輔助學生總結和反饋檢測。 。

7、化學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透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和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等。

8、要認真研究市“中考說明”。研究專題的知識結構和重點,研究樣卷的內容和標高,做到不超綱,不拓寬,不加大難度 。

9、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操作規範,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說課、操作、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有關活動

1、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全市化學教研會。

2、評選:

(1)優秀論文評選。

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境創設藝術;

②對“××××”實驗評價和優化的設想。

(2)研究性學習的教案和學案評選。 。

3、全國初中化學竟賽(初賽4月5日,複賽4月20日)

4、複習備考研討會。

初中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

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爲總體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核心任務。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努力推進課堂改革,建立以學生的學爲中心的高效課堂。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學風、教風,提高教學質量。

2,年級目標

初一年級

注重養成教育和根基教育,使學生儘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爲初中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認真預習,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積極發言,做好課堂筆記,學思結合,認真完成作業,認真複習鞏固,逐步學會自己梳理知識系統,總結解題方法和規律。樹立三年一盤棋的思想,隨着今年生源的進一步優化,三年後本屆學生中考爭取達到人人上500分,重點上線人數過半的目標。

初二年級

幫助學生紮實有效的學習各學科知識,側重學生能力發展;做好培優扶差工作,避免兩極分化;提倡興趣教學,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三年級

紮實高效的完成全學年的教學任務,在11月底結課,轉入系統複習。兼顧進度與質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儘早結課,爲明年的中考爭取主動。強化體育訓練,爲體育中考打下基礎。

二,計劃和措施

(一)教學常規管理

1,教師

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要尊重、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對學生真誠相待,與學生平等相處,教育學生要以鼓勵表揚爲主;對學生嚴格要求,但不體罰、辱罵、諷刺學生。如與學生髮生衝突,造成不良後果,老師要承擔責任。教書和育人並重,以身示範,爲學生做好榜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的人格培養。

要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堅持坐班,按時上崗,按時上課,不缺崗,不缺課。嚴格執行學校的考勤制度,有事請假,要履行手續,不耽誤上課,不隨便調課。

要刻苦鑽研業務,加強進修學習,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除完成教學和管理任務外,要積極承擔學校佈置的其他任務。

2,備課

堅持集體辦公,集體備課,加強交流協作,互相學習,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教學方案--講學稿。講學稿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難點,優化課堂環節,統一作業練習。講學稿一定要在集體討論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能一人寫了大家用。

在用好講學稿的基礎上,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獨立鑽研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要重視課堂上即時生成的有價值的問題,形成預設性和生成性相結合的課堂模式。

備課中有注意幾個聯繫:一,本學科前後章節之間即新舊知識的聯繫;二,本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相關知識的聯繫;三,課本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

關於練習和作業,要堅持精選原則,要反覆斟酌,精心選擇,力圖使習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堅決杜絕題海戰術、以量取勝,杜絕一本資料,自己不做,自己不選,就甩給學生的現象。

3,上課--努力構建以學生的學爲中心的高效課堂。

第一,首先要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楚、難度適宜、容量適中。

第二,要運用好“明確目標-出示自學提綱或問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展示反饋-練習鞏固提高”的教學模式。

第三,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學習的引導者,要發揮好組織、定向、啓發、引導、點撥的作用,反對機械灌輸,杜絕滿堂灌。要用好講學稿,增強課堂環節的可操作性,讓學生動起來,不只是簡單的聽和記,讓他們讀、思、憶、說、練,口、手、腦並用,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學爲主,避免空洞說教和機械灌輸。

第四,要組織好小組討論。小組劃分應優劣搭配,更好的發揮兵教兵的作用;不走形式,要講求實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教師要平等的參與其中,發揮好質疑、引導、啓發、點撥的作用。

第五,把講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質疑、講解、點評、指正補充、總結歸納。

第六,堅持對自己的課堂及時評價和反思。要及時徵求學生意見,把每節課下課前學生的評價做爲一個必要環節。要在講學稿後附上簡單的自我反思,自我評價本節課的成敗得失。在經常反思中發現自己上課的優點和不足,以更好的發揚優點,糾正缺點。

第七,努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4,作業批改和輔導

佈置作業的次數和每次作業的量要適中,除地理、生物、政治、歷史外,其餘考試科目每節課都要有書面作業;對“3+5”或其它習題集上的習題要有所選擇,不應照本全留。作業要求全批全改,要有指導性、鼓勵性的批語,對問題較大的學生要面批面改。作文批改,除指出優缺點的評價性批語外,一定要有幫助學生修改的建議性批語。除隨機抽查外,本學期還安排兩次統一的作業批改檢查。

5,測試

除教師自行安排的周清和章節過關測試外,學校對初一初二年級本學期安排四次統考,初三安排三次統考,並安排兩次體育測試,體育成績計入總分。(詳細的時間安排見《校歷》)。

對待考試,教師要做好試卷講評和成績分析,要密切關注優秀生和學困生的成績變化,及時進行指導教育;班主任要開好考試總結主題班會,對照成績找問題,表揚進步的同學,鞭策退步的同學,充分發揮考試的激勵作用。

(二)加強教研與進修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教師要利用集體辦公、集體備課的機會,搞好隨機教研,及時探討、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交流總結教學體會和經驗。

2,學校按學科把教師劃分爲六個大的教研組,每組每大周進行一次集體教研活動,內容包括聽課評課、理論學習、專題討論等。教研組要制定詳細的教研計劃,並上報教導處。

3,學科組小組備課。要堅持獨立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的形式。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老師首先要拿出獨立備課的方案,然後在小組進行交流,進而形成統一的講學稿。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做到精、準、實,兼顧三維要求,教學環節要針對教學目標,練習設計要落實教學目標。要堅持集體備課,備、研結合,做到一課一研。

4,教師要堅持每小周聽一節課,領導會隨機聽課督查。學期始即還安排新教師彙報課和骨幹教師示範課。學期中還要安排新授課、習題課、複習課、試卷講評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和示範課。

5,初三要以課業組爲單位,至少每月進行一次教學研討會,主要是分析學情,做好培優扶差工作。

6,教師繼續堅持每日一篇習字的練字活動,不斷提高書寫的基本功。

(三)其他活動

1,國慶節愛國主義講演會

2,師生書法比賽

3,學生作文競賽

4,初一初二詩歌朗誦會

5,初一初二讀書心得交流會

6,學生英語演講比賽

(具體時間安排見《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