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保育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5篇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1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1、孩子參加學前教育的一個起點,幼兒入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開端。孩子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孩子產生不適應是可能的本學期由於本園開設了一星期的新生適應班,使幼兒對幼兒園、班級環境、教師有所認識、熟悉。開學時大多數幼兒入園後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只有個別幼兒出現依戀親人,不願入園,情緒不穩,哭泣不止;任性專橫,強佔霸道,行爲散慢,不會學習,生活不習慣等現象。

2、在觀察活動中,他們持續觀察時間很短,只有4分鐘"5分鐘,甚至有的幼兒更短,觀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還會概括和聯繫起來觀察某一事物。

3、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幼兒有意注意的水平仍然很低,注意發展。小班幼兒仍以無意注意爲主。一般只能維持3分鐘"5分鐘。小班幼兒的注意轉移、分配能力都很差,做律動時,只能聽琴聲兩手上下揮動或雙腳小跑步,而不能將身體各部分的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4、想象的發展。主題也不穩定。幼兒常以想象過程爲滿足,小班幼兒的想象是沒有預定的目的受當時事物的影響比較大。想象比較被動。而不去考慮想象的目的小班幼兒還喜歡誇大想象,把沒有的事說得活龍活現。由於幼兒知識經驗比較少,受情緒影響大,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常常想象得無限好,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就感到一無是處。

5、語言的發展。小班幼兒都已學會了講話,但不能正確地發出全部語音,因爲他們的發音器官和聽覺發育並不十分完善,還不能辨別差別較小的音,不善於協調使用發音方法,所以存在發音不清楚的情況。如以“d”代替“g”,分不清“zh、ch、sh”與“z、c、s”,將“老師”說成“老西”或“老基”,將“吃飯”說成“刺換”等等。

二、幼兒本學期發展目標。

我們在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時候,遵循“觀察在前,目標在後的原則,於開學初先觀察評估本班幼兒的發展狀況,然後參照幼兒園教育目標,確定本班本學期的目標:

(一)身體的發展:

1、動作協調地走、跑、跳、正面鑽,愛參加活動,做模仿操。

2、練習顏色、紙、筆、泥、積木等工具材料,製作簡單作品。

3、自己洗手、吃飯、穿衣服、漱口等,不灑飯。

4、懂得不遠離成人,不跟生人走。

5、鼓勵幼兒遵守成從提出的安全要求。

6、散步時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個跟着一個有秩序地散步。

7、桌椅輕拿、輕放、輕擡、不拖桌椅。

8、學習一些良好的姿勢,如坐姿、用餐姿勢等。

(二)語言和認知發展

1、感知周圍事物的顏色、味道、聲響、軟硬等差別。

2、喜歡接觸自然,關心和愛護身邊的支植物,觀察明顯的特徵。

3、一一對應地比較多少、長短、高矮、大小,區分前後裏外。

4、聽懂言語,按指示動作。理解簡單故事情節。

5、認識自己的座位、座位,認識自己的茶杯、毛巾、抽屜上的標記。

6、學會動手、動腦、大膽地用普通話回問題。願意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敢在集體面前講話,能保持穩定注意時間5"10分鐘。

(三)社會性發展

1、會說“請、謝謝、好、早、再見、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

2、喜歡上幼兒園,習慣集體生活,愛老師、小朋友和親人。

3、喜歡與大家玩玩具,在提醒下會交流、等待,遵守簡單規則。

4、不糾纏成人,獨立遊戲,不發脾氣。

5、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服務能力,能參加簡單的勞動,做自己能做的事。

6、鼓勵幼兒樂意與同伴效,並能友好相處。

三、具體措施

1、創設良好的物質、心理環境。

開學初,室內多準備一些玩具,可操作性的材料,如積木、體操墊、搖馬、滑滑梯(小型)、大滾球等。

2、進行大帶小活動。

請中、大班幼兒和小班幼兒一起活動,減少入學初的哭鬧情緒。

3、幼兒剛入園時,教師要以極大的耐心、責任心去摟抱、親近每一個幼兒,讓他們感到教師是喜歡和關心他們的,同時用新穎多樣的玩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組織一些集體遊戲活動。

4、運用示範、模仿法。

採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然後再請幼兒來練習。

如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時,可請大班的哥哥姐姐參與,讓他們表演早晨入園和下午離園時如何有禮貌地和教師打招呼。

5、注重個別教育

幼兒年齡小,性格不一,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教育,促使幼兒儘快適應集體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學會與同伴相處。

6、文學作口的妙用。

用兒歌的形式對獐進行生活常規教育。如,在洗手時,我們教幼兒一邊洗一邊念兒歌。小朋友哭鼻子,想家時,我們帶小朋友一起念兒歌等等。

7、隨機教育。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轉移,經常會發生一些意外反應與偶然事件,其性質是隨意、機動的,這時教師的教育計劃要隨幼兒興趣及瓜來調整。

8、紅五星的作用。

爲了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九月底在班內開闢“寶寶學會了”專欄。

9、給予讚賞和鼓勵。

當幼兒完成某一項目時,教師要給他們及時的讚賞和鼓勵,以激發他們持久實踐的意志,積極每日開展評比欄。

10、以身作則,以自己積極有趣的態度感染幼兒。

11、十月份開展國慶活動、組織小班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比賽。

12、十二月份開展冬季鍛鍊,召開冬季運動會。

四、遊戲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參加角色遊戲。

在遊戲中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積極性。

教師爲幼兒遊戲提供場地和時間,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印象,提供玩具和遊戲材料。在遊戲的指導中,教師在遊戲中擔任主要角色,以角色身份和遊戲口吻參加遊戲,組織幼兒友好地共同遊戲。

2、建構遊戲。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發展其動手能力,學會整理物品。

教師設立積木角後,提供材料及輔助玩具,教師在保證幼兒發揮主動性的前提下進行指導,確保幼兒在遊戲中的主體地位,儘量激發並維持幼兒的遊戲興趣,並鼓勵幼兒的創造性表現。

五、家長工作。

1、入園前,教師走訪每位幼兒的家庭,師生互相認識,教師初步瞭解幼兒在家中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身體狀況、個性特徵等。

2、十月份召開家長會。

3、十一月份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活動。

4、設定家教宣傳欄,根據家長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宣傳欄的內容。每月月底往返《家園聯繫手冊》,並及時進行分析、總結、反省。

5、每週三下午向家長開放,請家長來觀摩幼兒的半日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方法、活動特點。

6、根據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發展狀況,不定期的開展親子游戲活動。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2

本學期我們將圍繞《綱要》制定教學計劃,在具體實施活動時也注重體會綱要精神。在課程領域劃分方面,也以綱要爲依據,分爲語言、科學、健康、社會、藝術以及社會五個領域,整合《綱要》與幼教學理念作爲課程研發的根據。制定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語言領域

1、鼓勵幼兒主動用語言與他人交往,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引導幼兒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引導幼兒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請求和願望。

2、引導幼兒安靜地傾聽別人講話,按簡單的語言指令行動;引導幼兒注意傾聽他人講故事、念兒歌,和他人一起翻閱熟悉的、感興趣的圖畫書。

3、喜歡故事、兒歌等文學作品,初步理解其主要內容,願意表演和講述自己感興趣的簡短故事、兒歌等。

4、愛看書,學習看書的方法知識從前向後一頁一頁地看,培養幼兒正確使用和愛護圖書的意識和方法,幫助他們養成不撕書、不折書、洗乾淨手再看書等閱讀習慣。

5、注意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話,理解簡單的行爲要求。

6、願意學說普通話,喜歡與老師、小朋友交談,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願望,願意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

7、在生活遊戲中,學習分辨普通話中容易混淆的語音,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並能按簡單的語言指令行動。

二、健康領域:

1、適應集體生活,在活動中保持愉快的情緒。

2、引導幼兒按時進餐、喝水、睡眠。教育幼兒有如廁需求時告訴成人,逐漸適應幼兒園的如廁環境。

3、培養幼兒掌握穿脫簡單衣服、鞋襪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又疊衣服。

4、培養幼兒掌握洗手以及刷牙、洗臉的正確方法。教育幼兒飯前、便後或手髒時要洗手,進餐後漱口。

5、學會獨立進餐,逐漸喜歡吃各種食物,會使用小勺正確地進餐,不挑食。

6、引導幼兒學習保護牙齒、鼻子等五官的常識,身體有異常時告訴老師,知道有病時應配合治療。

7、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知道常見的危險場所與物品,小心使用玩具或工具。

8、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9、指導幼兒學習自然地走和跑;學習雙腳原地向上跳;練習在有一定距離的平行線中間和有一定高度的`斜坡上行走;練習正面鑽和手膝着地爬;學習滾接皮球等。

三、社會領域:

1、引導幼兒瞭解熟悉幼兒園環境,認識老師和同伴,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使用“您好”“再見”“請”“謝謝”等禮貌用語與他人交往。

3、引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別及家庭成員,知道幼兒園名稱和所在的班級。

4、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圖書等,使用後要放回原處。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3

一、班況分析

本班共有幼兒25人,其中男15人,女10人,幼兒年齡小,都是新入園,對園內環境及常規都比較陌生,針對本班情況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從一點一滴抓起,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勇敢堅強的性格。

二、教育目標

1、培養傾聽行爲

學會安靜地聽同伴說話,不隨便插嘴,喜歡與同伴交流,願意在集體目前講話。

2、發展表述行爲

表述是以一定的語言內容,語言形式以及語言運用方式表達和交流個人觀點行爲。

3、欣賞文學作品行爲

4、早期閱讀行爲培養

小班早期閱讀目標是:喜歡看書,知道看書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單幅圖畫書的主要內容。

三、教育內容

1、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想能力。

3、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四、語言實施策略

1、操作與遊戲

小班上學期,尤其是學期初,所選擇作品很多是手指兒歌,一邊玩手指遊戲,邊學兒歌做動作,便於掌握兒歌內容,同時增加趣味性。

2、談話與講述

小班幼兒的理解水平比較低,對故事情節,作品主題理解會出現困難,集體討論等方式能夠加強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3、戲劇表演

幼兒學習文學作品,還可以透過戲劇表演來感知理解和表達作品,來感受表演的愉悅,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

4、前閱讀、前識字和前書

有些作品適合進行閱讀前識字,並透過這種活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感知。

五、課時安排

1、大拇歌

2、小兔乖乖

3、拉大鋸

4、許多許多刺

5、蟲蟲飛

6、小花狗與大石頭

7、點點愛去幼兒園

8、拔蘿蔔

9、小板凳歪歪

10、小兔踩蘑菇

11、月亮月亮巴巴

12、小蛇多多

13、秋媽媽與果娃娃

14、逗

15、七彩象

16、灰灰先生

17、灰灰先生、下雪了、捏麪人、尖尖角、花燈

18、一起睡着了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4

一、本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11名幼兒,其中女孩6名,男孩5名。年齡在兩歲半到三歲之間,大部分幼兒都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部分幼兒不能用語言向老師請求幫助,對老師的指令聽不懂,更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其中有三個幼兒愛哭,不聽老師的指令。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把本學期的重點放在保育和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上,把教學中主題探究活動與日常的保教工作結合起來,讓幼兒得到全方位發展。

二、指導思想:

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以《綱要》爲工作指導,同時充分發掘孩子、幼兒園以及家庭等各類資源,並切實的開展一系列活動。活動中遵循小班幼兒的特點,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種教育方法及手段,在領導正確領導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本班以班長、組長在班級起到帶頭作用,調節、引導班中工作進度。每個成員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本着一個目標: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發展成爲會學習、會交往、有創造性的新型兒童。愛自己的班級,愛自己幼兒園。學會感恩,不打人,不罵人。

三、幼兒發展目標:

(一)健康領域:

1。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情緒基本愉快。瞭解簡單的衛生知識,在成人提醒下指導如何保護自己。願意參加體育活動,動作比較自然。

(二)語言領域:

1、學習普通話,樂意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樂意和同伴一起遊戲,情緒快樂,學會說一句完整的話。

2、關心他人,學習在集體生活中遵守基本規則。

3、學習在性別、外形等特徵上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三)科學領域:

1、在成人指導下,學習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

2、樂意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的物品、事物,瞭解物品顏色、大小、形狀等明顯特徵。

(四)藝術領域:

1、喜歡聽音樂,能借助動作、語言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2、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用身體動作進行歌表演、做律動。

3、願意參加美術活動,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能用點、線等簡單手段表現熟悉事物的簡單形象。

四、教育教學工作:

(一)做好新生入園的情緒安撫工作。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

(三)培養良好的生活常規。

(四)深入課程,把主題活動與日常生活綜合進行,從他們的興趣入手,讓孩子主動學習,從而獲取各方面的經驗,提高綜合能力。

(五)本學期大型活動:

1、編排小班戶外操。

2、做好每個月的教學。

3、開展種植園活動。

4、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

五、衛生保健工作:

(一)堅持爲汗溼衣服和大小便失禁的幼兒更換衣服並做到隨換隨洗。

(二)認真做好教室內外的環境衛生,給幼兒提供一個清潔舒適的活動環境。

(三)做好教室杯、毛巾的消毒工作,杜絕傳染病的流行。

(四)嚴格實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保健制度,將幼兒生活和心理結合起來,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

(五)增強保育員的教育意識,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提高保育員的參與意識和配班意識,真正做到保教合一。

六、家長工作:

本學期的家長工作,我班重點以“尊重家長”爲原則,提高教師的“服務意識”,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以上網、電話、接送時交流等形式,瞭解每位家長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家裏的需求。

(二)按時更換家園聯繫內容,讓家長及時瞭解本班教學活動內容,取得家長的支援和配合,並不斷向家長提供新的幼教資訊。

小班保育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爲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將幼兒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的指導思想,本人將本着保護和教育並重、幫助和提高共進的原則,根據幼兒的實際生活,預設豐富的安全活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以落實,從而樹立幼兒的安全意識,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技能,獲得健康的、全面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對陌生人、危險事物等有警惕心。

2、學習預防危險、自我保護的簡單知識,遇到危險能保持冷靜、嘗試解決或預防危險。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感受活動的樂趣。

三、具體措施:

我們將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安排安全活動內容,採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等多種方式,努力達到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一)、生活環節

1、來園: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情緒狀態,熱情招呼幼兒,注意他們是否帶有危險物品,如:別針、鈕釦、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如果有,要及時將其收藏,以免發生意外。

2、晨間活動:按照活動計劃表或根據天氣情況安排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前,檢查場地、器械的安全性。較高氣溫的情況下,組織幼兒在陰涼處活動,以平和活動爲主,提醒幼兒休息、擦汗、調節活動量。教育幼兒正確、安全地使用體育器械,用正確的方法運動,如走跑跳攀爬鑽等,防止幼兒互相碰撞,提醒幼兒注意運動方向,靈活躲避。

3、早操:要求幼兒有力度、合拍地做早操,對個別體弱幼兒可以安排其適當休息。

4、晨談:教師可以根據預設的晨談內容與幼兒討論、交流,也可以根據臨時情況變動。交談內容:怎樣玩滑滑梯又有趣又安全;喝水也要講科學;用傘的安全;廚房裏的安全;怎樣用學習工具等等。

5、午餐:要求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安靜用餐,不打鬧、嬉笑,以防止飯菜誤入氣管內。吃完後自己收拾殘渣倒進桶中。

6、午睡:睡前提醒幼兒解小便,自查有無玩具、小顆粒材料、危險品帶入寢室內,教師複查。在幼兒睡時,教師和保育員要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看到幼兒蒙被、咬被等情況要及時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