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有關六年級教學計劃錦集六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該爲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六年級教學計劃錦集六篇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一、 教材分析六年級科學教材本學期主要安排的科學實驗有六個,其中,分組實驗有第5課《蠟燭的變化》,第6課《食鹽和水泥》第10課《距離和時間》,第20課《蚯蚓找家》,演示實驗,分別是:第7課《鐵生鏽》。第8課《牛奶的變化》中。

二、學生分析六年級共有學生150人。這些學生不僅喜歡學習科學,而且特別喜歡做實驗,從上學期的實驗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能與他人合作,學會了寫實驗記錄,並能進行自主實驗。但也有個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放不開手腳,甚至不敢參與實驗。本學期還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指導。

三、 實驗目的

1、 教會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體味實驗的樂趣。

2、 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主動探索新知識。

3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實驗設計、操作、觀察、記錄和整理資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知識素質和智能素質。

5、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察和實驗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驗措施

1、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驗過程。

2、指導學生做簡單的探究實驗,制定實驗計劃,填寫實驗報告,製作簡易科學模型。

3、加強觀察和實驗,充分利用儀器和器材,讓學生參觀察和實驗活動,從而獲得知識,鍛鍊能力。

4、 師生共同開闢科學教學園地,自己蒐集資料,自己動手製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

五、實驗安排 周 次時 間實 演 內 容備 注4第5課、《蠟燭的變化》,第6課《食鹽和水泥》分組7第7課《鐵生鏽》。第8課《牛奶的變化》演示89.29—— 10.5第10課《距離和時間》分組1910.6——10.12第20課《蚯蚓找家》分組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啓蒙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爲宗旨。

二、學生情況的分析:

本期本人擔任六年級C209和C210兩班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的來說,兩個班的學生都很喜歡上科學課,上課發言積極,特別喜歡實驗操作、製作比賽和室外實踐活動。兩個班比較,C210班的學生在準備材料、完成作業方面更認真,而C209班的學生思維敏捷,課堂紀律雖欠佳但常有驚人之語。

三、本冊教材分析:

1、教學的總目標

A、科學探究

●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能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進行推.和判斷,能將推.判斷的思維過程轉化成語言並能有條.地敘述。能夠及時修訂、完善自己的假設和計劃,比較熟練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並能用於實踐,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實驗、設計並製作簡單的科學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創新,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的,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C、科學知識

●初步瞭解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現形式與轉化的有關知識。

2、教材內容概述和學習方法

本冊教材以“生存和環境”爲主題,以訓練學生推.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爲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祕”、“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其中,“生命世界”有2個單元、7課書;“物質世界”有1個單元、5課書;“地球與宇宙”有2個單元、8課書。每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

(1)“生物與環境”—— 此單元包括“一棵頑強的小樹”、“從‘南橘北枳’說起”、“走進池塘”、“假如大樹都倒下”4課書,主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生存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觀察、調查、閱讀科技史等。

(2)“營養與健康”——此單元包括“食物中的營養”、“消化與吸收”、“飲食與健康”3課書,圍繞人的生存逐層遞進地展開研究,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問題驅動、實驗、調查、測量等。

(3)“地表變化的奧祕”——此單元包括“地表在變化”、 “地震”、“火山”、“岩石也變化”、“走近礦產”以及“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6課書,重點介紹了引起地表變化的各種內、外力因素,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教材提供的事實或數據進行判斷和推.。如: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發生的變化,推想噴發過後的火山山體外形,推測煤的形成等。

(4)“能量”—— 此單元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編排了“能量家族”、“熱能變、變、變”、“電錶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開啟能源寶.”5課書,透過觀察、實驗、閱讀科技史、調查、製作、設計等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能量的各種不同表現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

(5)“月球”——此單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祕密”和“月有陰晴圓缺”2課書,旨在透過觀察、猜想、閱讀科技史、模擬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探究月球的奧祕,瞭解關於月球的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推.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

(6)“我們怎樣做判斷”——此單元是先透過案例及本期回憶..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出進行推.判斷的方法,然後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

四、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解`方.#文...-.^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開展科技興趣小組,開展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本冊教學所需活動器材及課時安排

單元 —— 課時安排 —— 課題 —— 活動器材準備

(一)、生物與環境——(共7~8課時)

1、一棵“頑強”的小樹:菜豆種子(或者更多不同種類的種子)若干、紙巾、不乾膠、玻璃杯、大小質地一樣的紙盒2個、培養皿、一盆植物苗等。

2、從“南橘北枳”說起:與本課學習內容相對應的生物圖片

3、走進池塘:池塘羣落掛圖、製作生態瓶的材料

4、假如大樹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塵暴等掛圖、繩子、溫度計、表面沒有任何覆蓋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蓋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蓋的木板、水盆、灑水壺等。

(二)、營養與健康——(共6~7課時)

1、食物中的營養:酒精燈、鑷子、碘酒、紙、饅頭、米飯、肉、煮熟的雞蛋清、生(熟)土豆塊、生(熟)胡蘿蔔、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與吸收:可以食用的饅頭、米飯等澱粉含量多的食品,約90釐米長的線繩一根。

3、飲食與健康:身高體重計、有安全隱患的食物調查表。

(三)、地表變化的奧祕 ——(共8~9課時)

1、地表在變化:因自然原因導致地表變化的圖片或音像資料、反映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文字資料。

2、地震: 地震發生時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筷子、白紙、侯風地動儀掛圖、震前預兆的掛圖或錄像資料。

3、火山: 火山噴發的圖片或視頻資料、土豆泥、番茄醬、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等。

4、岩石也變化:酒精燈、石頭(最好選用風化程度比較大的頁岩)、鐵絲、布條、燒杯、冷水、稀鹽酸、滴管、石灰岩、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5、走進礦產:礦物及其提煉物標本、當地礦石標本、無釉瓷片、刻刀、銅鑰匙、鐵釘、磁鐵、放大鏡等,介紹煤的形成及開.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6、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課前佈置學生..因人類活動造成地表改變、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課時)

1、能量家族:上發條的小鬧鐘、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現形式的物體圖片、廚房工作的場景圖、瓦特改進蒸汽機的科技史資料、介紹生活的中各種不同能量表現形式的物品的資料等。

2、熱能變、變、變:關於探究熱能奧祕的歷史資料、紙風車在燃燒的蠟燭上方轉動的演示實驗裝置、橡皮筋、一端閉合另一端帶有膠塞的鋼管、繩子、水等。

3、電錶轉呀轉:法拉第發電機模型圖、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全景圖、幾種不同規格的電能表(實物或圖片)、家庭用電情況的調查記錄表等。

4、太陽能的利用: 關於介紹太陽能的針對性比較強的資料、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

5、開啟能源寶.: 日常的能源使用調查表

(五)、月球——(共2~3課時)

1、探索月球的祕密:有關“阿波羅”登月的圖像資料、大塑料盆、細沙、小石子等。

2、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的圖像資料、籃球、明暗球(將1個較大的球一面塗成黑色,一面塗成白色)、粉筆、記錄紙、筆等。

(六)、我們怎樣做判斷——(共2課時)

1、我們怎樣做判斷: 關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資料、研究昆蟲時的過程性資料、..記錄表。

2、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齡的樹幹的橫切面圖、能夠凸現環境影響樹木生長的完整年輪圖、記錄紙等。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3

萬物復甦,新學期伊始,本學期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五年級書法課程,調動學生的極積性,實施“三效課堂”,將書法課程搞得有聲有色。

一、指導思想

1、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自身還蘊藏着豐富的德育因素。如果注重挖掘這些因素,並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素養和知識水平會大有裨益。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接觸毛筆書法比較少,對基本的執筆、運筆、行筆都缺乏一定的瞭解,書法知識知之甚少。基於這種現狀,我們採用書法入門描摹臨系列教學,從基本的描紅開始,逐步學習基本筆畫,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基本規範的寫字技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三、教材分析

1、在教學中我們選用顏真卿的《顏勤禮碑》作爲學習的範本。

2、《顏勤禮碑》是顏書成熟期的代表力作。其用筆之勁健、爽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結字一反初唐的中間緊縮而筆勢開張,內緊外鬆,寬舒圓滿,雍容大度。隨着新課程標準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隨着現代資訊技術的不斷普及,人們對寫字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寫字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有利於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規範的寫字技能。

四、教學目標

1、在書法學習中,使他們養成良好規範的書寫姿勢和執筆姿勢。

2、指導學生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對其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社會交際起到深遠的影響。

3、透過書法練習,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的精神。

4、讓學生直接接觸書法,接觸中國文化藝術之美,傳承祖國傳統文化。五、教學措施及方法

1、加強課堂教學,認真上課備課,與通用格教學緊密結合,加強作業檢查批改力度。課堂中注重滲透中國傳統思想教育,確定“寫字先做人”這一教學原則。

2、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坐姿、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

3、繼續深入研究開發學生書法校本教材。 4、強化責任意識,抓好學生的習字質量。

5、有計劃開展習字活動,全面提高整體的書法水平:

6、定期舉辦書法展覽,定期更換一次學生書法作品(主要從書法選修班中選取)。積極組織參加各級書法比賽,積累參賽成果。

7、加強書法教學的評價研究,制定評估細則,認真評定學生的習字質量。

六、教學進度

單週進行中國畫,雙週進行書法。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

六年級學生多數對自然這門學科較喜歡,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爲是副課,不夠重視。針對上述情況,本期我在教學時除了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外,將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多做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較強的有用人才。

二、目的要求:

1、透過學習各種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啓發學生探究自然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獨立思考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2、透過學習各種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勤於動手勇於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

3、透過說明光反射和折射的實驗,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使學生學習一些實驗操作方法。

4、透過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對比實驗,說明顏色不同的物體反光顏色不同的對比實驗,近視成因的對比實驗,使學生學習應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一些自然現象的規律原因。

5、透過模擬眼球作用的實驗、地球自轉、月相成因、日食和月食成因的實驗,使學生學習用模擬實驗探究一些現象的原因。

三、教學重難點

第一課光的傳播,使學生初步學會做小孔成像的實驗和光是直線傳播的對比實驗。

第二課光的反射和折射,初步學會光反射和折射的實驗。

第三課平面鏡,學會做平面鏡成像實驗。

第四課凸透鏡,學會做凸透鏡成像實驗。

第五課眼睛的科學,初步學會做眼球成像及近視病理的模擬實驗。

第六課彩虹的祕密,初步學會用三棱鏡做光的色散實驗。

第十二課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會做晝夜成因你的模擬實驗。

第十三課月相成因的模擬實驗。

第十四課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的模擬實驗。

四、教學方法措施

1、教師端正教育教學思想,認真備課,精心設計實驗教學過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實驗質量。

2、教學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特點,新課標要求,要由淺入深,有利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3、實驗中,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實驗儀器,還應儘量創造條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計劃、按要求完成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實驗

類型

備註

1

2.102.14

光的傳播

分組

2

2.152.21

光的傳播

分組

3

2.222.28

光的反射與折射

分組

4

3.13.7

光的反射與折射

分組

5

3.83.14

光的反射與折射

分組

6

3.153.21

平面鏡7

3.223.28

凸透鏡

分組

8

3.294.4

眼睛的科學

演示

9

4.54.11

6、彩虹的祕密

分組

10

4.124.18

礦產(一)

演示

11

4.194.25

礦產(二)12

4.265.2

動物的進化13

5.35.9

動物的馴化14

5.105.16

生物的啓示15

5.175.23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16

5.245.30

月相的成因17

5.316.6

日食和月食18

6.76.13

太陽系19

6.146.20

無限宇宙20

6.216.27

複習21

6.287.4

寫總結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5

一、新課標對本冊教材的要求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文化,培養學生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爲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

3.突出興趣激發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學科內容6.重視靈活擴展

7.實現整體設計

本冊的主要內容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比較事物、詢問身體狀況、談論過去發生的事和告別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並能讀懂簡短語篇。

本人對教材的認識:在五年級的對話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的內容和難度。本冊中所涉及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過去時等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爲動詞的運用對小學生都是一個難點,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礎,爲六年級的畢業考試打好基礎。

(一)、本冊教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1.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長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週末和假期活動、旅行、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並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完成1個手工製作。

3.能聽懂、會唱6首歌曲。

4.能聽懂、會吟唱6首歌謠。

5.能完成4個自我評價活動。

6.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7.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 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 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幾個小學階段所學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爲動詞的運用。

6.對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的靈活運用:對話、寫作、閱讀。

7.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層次的有機結合。

(三)教學關鍵

1 .強調語言運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功能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 .注重能力培養力求用生動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目標鼓勵學生能動思考,主動做事,自動調整學習方式發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能。

3 .突出興趣激發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小學生的需求。

4 .重視雙向交流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 .融合學科內容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相容並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如語言材料之中。

6 重視靈活擴展運用有效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充分發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

7 實現整體設計運用整體系統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階段的順利過渡。

(四)教學方法

1 會話教學。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之中,讓學生在表演中練。

2 詞彙教學。巧用實物和卡片,融詞彙於會話教學中。

3 歌曲與歌謠教學。在每節課中滲透,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唱演結合,培養藝術素質。

4 趣味故事教學

三、學生分析

本班共學生 17人,透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並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用語和一定量的詞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爲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主要針對性的措施

1、 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形成學習對話的良好氛圍。

透過複習與新授對話內容有聯繫的已學過的對話,爲新對話教學作好輔墊,並可以以此匯入新對話教學。從而達到以舊引新,更好地爲新授打好基礎。對話的方式可以有:教師與全班對話(個別學生也可),或是讓學生問候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

2、 以學生爲中心,設定場景,表演對話。

在教學對話前爲學生設計場景,營造氛圍,誘發學生的語言動機。讓學生髮言,教師稍稍加以引導,將他們的句子串聯成對話。請學生跟讀。然後操練幾遍,便可讓學生在設定的場景裏進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而下面的學生當“觀衆”並打分,並請打分的同學說說爲什麼打這個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更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怎麼說?對不對?應帶怎樣的表情?怎樣演會更好?學生無論是表演的還是看錶演的,都會在打分時找到他們需要的答案。

3、 透過娛樂、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小學生中,就是再高年級的學生還是非常愛玩。我們可以利用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在對話教學中,設計各類競賽、遊戲。讓學生在比中學,猜中學,玩中學,唱、跳中學。如:藏卡片、快看快說、快聽快指等。印象會特別深。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經過三年多英語學習,學生們已經積累了小學階段應該掌握的英語基礎知識。學生們對對話、詞彙運用的積極性比較高,對英語學習一直保持着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已具備用英語說話、寫話的能力,日常生活中能靈活地運用日常用語進行交談。但也有少部分學習貧困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還需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是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與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編寫而成的。供小學6年級的學生使用。

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

3.突出興趣激發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學科內容

6.重視靈活擴展

7.實現整體設計

本冊的主要內容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比較事物、詢問身體狀況、談論過去發生的事和告別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並能讀懂簡短語篇。

本人對教材的認識:在五年級的對話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的內容和難度。本冊中所涉及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過去時等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爲動詞的運用對小學生都是一個難點,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礎,爲六年級的畢業考試打好基礎。

三、教學總目標

1.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長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週末和假期活動、旅行、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並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完成1個手工製作。

3.能聽懂、會唱6首歌曲。

4.能聽懂、會吟唱6首歌謠。

5.能完成4個自我評價活動。

6.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7.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全冊教學重難點

教材重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教材難點:

1.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幾個小學階段所學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爲動詞的運用。

2.對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的靈活運用:對話、寫作、閱讀。

3.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層次的有機結合。

五、單元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

知識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A、B部分Let’slearn中的四會單詞和Let’stalk中的三組句子。

2、能夠聽、說、認讀let’slearn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