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初三上學期物理內能熱量教學計劃

一、引入新課:

初三上學期物理內能熱量教學計劃

1、物體是否具有動能、勢能,我們是如何判斷的?

結論:機械能的存在可以憑肉眼判斷,即它是一種外部形式的能量。

2、一杯開水可以燙傷人體,說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種燃料燃燒時產生熱一樣,這種能量的存在,你可以憑肉眼看到嗎?

結論:一般憑肉眼是不能判斷的',但可以透過其他感官發現,即它是一種內部形式的能量。

 二、新課學習:

1、探究分子動能、勢能與物體動能、勢能的關係。閱讀課文並討論分子動能、勢能與物體動能、勢能之間的聯繫。:

2、內能與機械能的關係:

3、探究溫度與內能的關係:

(1)完成演示實驗P57“墨水擴散”並分析內能的變化情況。

(2)歸納結論:對於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

(3)提出疑問:內能增大,物體溫度一定上升嗎?

(提示學生,回憶六種物態變化吸熱與放熱的情況)

學生討論並舉例反駁:

a. 一杯熱水與半杯熱水相比,前者內能大於後者。

b.水沸騰時需要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c. 一塊0℃的冰剛熔化成水,溫度仍是0℃,但內能增大了。

(4)教師小結:內能增大,物體溫度不一定升高。因爲內能大小是由溫度、質量、體積、狀態等因素共同影響的。

4、熱傳遞——改變內能的一種方式

(1)從生活實例引入:冬季,同學們常用熱水焐手、焐腳,從熱水吸收熱量,使手腳暖和起來。這採用的是什麼方式?——熱傳遞

(2)學生閱讀並分析P57圖12-18,然後舉出生活中其他例子:燒水、冬季夜間養雞場徹夜點燈、曬太陽……

(3)師生小結: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

5、熱量及計算:(1)熱量定義:熱傳遞過程中轉移的能量,即變化的內能。(2)熱量公式:Q = cm△t 析P58

6、“生活·物理·社會”

(1)學生閱讀(2)佈置課外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瞭解發動機的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