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社會:元宵燈會教學反思

中華傳統的節日是值得小朋友們去感受領悟其中的博大文化的,怎樣讓幼兒感受到元宵節的文化傳統是需要教師的生動教學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大班社會活動的教案《元宵燈會》的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會:元宵燈會教學反思

組織這次教學活動的是我們教學經驗豐富的顏老師,她執教的是大班活動《元宵燈會》,這是一首非常熱鬧、歡快,具有濃郁的中國風節慶氣氛的曲子。

活動中,我看到了顏老師具有前輩的範兒:上課神態輕鬆自如,語氣溫柔動聽,而且整個活動的流程也非常緊湊,能抓住活動的重難點,向幼兒提出的問題到點到位,毫不拖泥帶水。整個活動,顏老師主要以重音及造型爲引線,先帶領着孩子們以鈴鼓拍子的快慢進場,然後在鼓聲停時做各種造型;再透過出示各種花燈的圖片,讓幼兒回憶元宵節的習俗,並能做出各種花燈的造型,爲接下的音樂遊戲做了很好的`鋪墊。

接下來的欣賞及感應音樂的這個環節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了,因爲在這一環節中,顏老師利用多次播放音樂的機會,讓幼兒在不斷的欣賞中得到不斷的知識提升,如:先感應重音,到接下來表現重音,到後面的創編肢體律動表現音樂等等來感應音樂的拍子及對重音的掌握;然後引導幼兒創編各種花燈造型來再次感受音樂的熱鬧、歡樂的情緒;最後再透過樂器的演奏來鞏固和加深孩子們對音樂的瞭解,更準確的掌握音樂的拍子與重音。整個環節都是圍繞着活動的目標及重點來進行的,且做到了層層遞進。

觀摩了精彩的課例後,再經過何老師的的深入指導,我對“奧爾夫”音樂的認識似乎更深入了,其中也反思了自己在平時的活動中同樣出現的問題,如:

1、在活動前,應根據活動的內容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以各種節奏或者動作來問好,這樣不僅爲接下來的活動中學習新的內容做好鋪墊,還幫助幼兒鞏固和掌握各種節奏類型。

2、在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創編及感應的環節時,我們老師都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應該引導幼兒運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現自己,如:讓幼兒在位置上的變化,像可以坐着、站着表現,或可單人變雙人及多人的表現,這樣不僅發展幼兒的多維性,又能培養幼兒的合作性。

3、在活動的遊戲環節中,老師應該在備課時就要想出各種安全又好的方案,並提出來嘗試一遍,只有嘗試過才能知道哪種方案是最好最適合孩子們的。不僅遊戲如此,我覺得在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具有難度的環節,我們都應該深入的去體驗一下。

4、在活動中的樂器出示環節,決不能少了讓孩子們對各種樂器進行探索這一部分。這一點,我是最身有同感的,曾和孩子們爲了鈴鼓的多種演奏方法進行交流過,得到的結果是習慣拍打鈴鼓。在這次的老師的指導後,我才明白孩子不是習慣,而是少了探索,如果我們讓幼兒無時無刻都有對樂器探索的機會,或許他們習慣的就不只是一種方式了。

以上是我在這次的學習中得到的反思和理解。其實仔細回想,我接近“奧爾夫”已有將近5年了,在這些日子裏,雖然我們都在不停地探索、反思、進步,但我還是發現無論時間的長短,只要我每一次去和它接近,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然後凝成“精華”,這是否就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