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優秀教案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的: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優秀教案設計範文

1.學習選擇典型事例作論據,飽含感情地進行議論的寫法;

2.體會本文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特點及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瞭解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偉大貢獻,學習馬克思爲無產階級事業崐奮鬥終生的革命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本文的長句和層遞式結構(二部分並列結構)。

2.難點:議論中飽含着強烈的感情。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憙拑

第一課時

憗拕

詞語補釋:

*紛繁蕪雜:紛繁:多而雜亂;蕪雜:雜亂,沒有條理(多指文章)。蕪:亂草崐叢生。

*豁然開朗:一下子出現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領悟某種道理。豁:崐huò開通敞亮。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效果。卓:卓越、突出

英名:指英雄人物的名字或名聲。

解題:

馬克思:1818.5.5生於德國的特利爾城,1841年大學畢業。從1842年擔任崐《萊茵報》主編起,到1883.3.14在倫敦的書桌旁逝世,他爲無產階級革命事崐業奮鬥了41年,成爲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爲人類崐作出了不朽的貢獻。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跟馬克思首次相見,從此後,“這崐兩位朋友的畢生工作,就成了他們的共同事業。”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就是崐他們兩人合著的。1870年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同住在倫敦,“他們兩人崐始終過着充滿緊張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列寧)。馬克思逝世的第三天,在崐倫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馬克思,恩格斯在墓前發表了這個講話,講話共一千一百崐多字,高度地概括了馬克思一生的偉大貢獻,對馬克思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崐切的悼念。

本文是一篇悼詞

課文分析: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概述馬克思的逝世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重大損失。

第一自然段(引論)追述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地點和情景。

一開始,恩格斯懷着沉痛的心情,鄭重的態度,敘述了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崐連“三刻”也寫出來,是爲了突出這一時刻在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影響。

用“最偉大”總括下文馬克思一系列的理論貢獻;用“諱飾”的手法說馬崐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靜地睡着了”、“永遠地睡着了”。兩個“思想”崐深刻點明下一節“不可估量的損失”,“還不到兩分鐘”,表現了恩格斯深感崐遺撼的惋惜心情,“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說明馬克思臨死之前,還崐在爲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辛勤地工作着。

第二自然段(過渡段)論述了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損失。

從馬克思逝世帶來的巨大損失,過渡到具體敘述馬克思的偉大功績(兩句)崐“不可估量的損失”表現在兩個“對於”,第一個“對於”指馬克思領導歐美崐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方面說的,第二個“對於”指馬克思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崐發展過程的理論貢獻方面說的。兩個狀語高度概括了馬克思在實踐和理論兩個崐方面的貢獻。對於下文的論述,既是高度的概括,又是嚴格的限制,它是本文崐的中心論點。“不可估量”既說明損失之大,又表現了非常痛惜的心情。第二崐句從時間上說,“不久”從時間上使人們切身感受到這種損失的巨大,表現了崐恩格斯痛惜的感情;“空白”說明了馬克思逝世對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是不可崐補償的損失。

第二部分(3─7自然段)論述了馬克思的偉大貢獻。──本論、事實論據

第一層(3─5自然段)論述了馬克思在科學理論方面的傑出貢獻──着重說崐明馬克思的兩個重要發現

3自然段,說明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層層深入地論述,崐說服力量強。

先類比:和達爾文發現有機生物進化論這一科學成就類比,襯托了馬克思崐發現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劃時代的意義。(在研究事物發展規律上,達爾文同馬崐克思有相似之點,但馬克思的成就遠遠超過了達爾文,因爲馬克思把唯物主義崐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上,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這崐在人類認識史上是一次大飛躍,是整個世界史觀的一大革命,開闢了人們認識崐世界、改造世界的廣闊的前景,這就是達爾文所不能相比的。)──經濟基礎崐決定上層建築。

整個3自然段是一個單句,分析如下:

[正象……一樣],敂馬克思敋‖敁發現敋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敇規律敋,既(歷……簡崐單)敇事實敋:敇人們首……相反敋。三個賓語同位復指,三個復指成分之間,後一個崐對前一個起註釋作用。[正象……一樣],比況結構作狀語,說明馬克思發現的崐劃時代意義。冒號後面,是具體說明馬克思發現的劃時代意義的,這個賓語是崐由一個複句充當的。分析複句:

①人們……穿

1.條件關係(只有……才……的省略形式)

②然後才能……等等

③所以,直接……基礎(“生產資料的生產”和“一定的發

2.因果關係展階段”構成了經濟基礎,上層建

④人們的……起來的築是在這個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崐所以三、四分句之間是因果關係。崐⑤因而,也必……解釋

3.轉折關係(“而”是錶轉折的連詞)

⑥而不是……相反

1、2、3大組之間的關係,③分句句首用“所以”,是用來連接1、2大組,崐說明2組是上組推論出來的,因此1、2組之間是因果關係,2組推出的結論,又崐是3組的前提,並且⑤分句前用“因而”來連接2、3組,表明兩個分句之間是崐因果關係,如圖所示:

①…………

條件……

②…………(才)

因果

③…………

因果……

④…………

因果……(所以)

⑤…………

轉折……(因而)

⑥…………(而)

……‖……才……|所以……‖……‖因而……‖而……

①條件②因果③因果④因果⑤轉折⑥

③分句的分析:

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敂生產敋,‖(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崐一定的經濟發展)敂階段敋‖[便]敁構成敋敇基礎敋。(“從而”從這裏而形成的。社會的基

礎指經濟基礎)

4自然段說明馬克思發現資產階級特殊的運動規律──剩餘價值規律。

“不僅如此”,過渡句,既承接上文,又引出第二個發展,屬承遞性詞語。崐第二句說馬克思的第二個發現,所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指資本傢俬人佔有崐生產資料,剝削僱傭工人的用大機器進行生產的方式,“特殊”指資本家以剩崐餘價值的形式來剝削工人,帶有一定的隱蔽性,這是資本主義剝削形式區別於崐其它剝削形式的一個重要的特點。第三句讚揚他這個偉大發現,“豁然開朗”崐說明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規律的劃時代意義及人們對於這一發現的無限喜悅,崐因爲它撥開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散佈的種種謬論的迷霧。“在黑暗中摸索”崐說明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社會主義批評家由於歷史條件和他們的唯心主義的歷崐史觀,並不能揭穿資本主義剝削的祕密,當然也就提不出解決資本主義根本矛崐盾的辦法和途徑。“豁然開朗”與“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鮮明地對照,襯托出崐了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規律對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指導意義和偉大功績,表現崐了對馬克思的熱情讚頌、無限敬仰的感情。

5自然段,說明馬克思在其他各個領域裏都有深廣研究和獨到發現。

先以無限敬仰的感情歌頌了馬克思的兩個發現,承上啓下,過渡自然。承崐遞性詞語“但是”一轉,論述深入一層,從馬克思的理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崐熱情讚揚了馬克思多方面的輝煌成就。

第二課時

第二層(6─7自然段)論述馬克思在革命實踐方面的卓越成就。

首先,從馬克思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來論述馬克思的偉大的革命實踐精崐神。

開頭兩句,承上啓下,“他作爲科學家就是這樣”,承接上文,總括了馬崐克思的偉大理論創造。用“但是”一轉,點出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崐說明理論上的成就不是馬克思身上主要的,是和他的革命實踐活動相比,突出崐了實踐在他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闡明瞭崐科學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說明了馬克思熱愛科學,從事理論研究,崐是爲了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人類社會。正因爲這樣,馬克思高度重視理論科學崐中的每一個發現,對任何一個新發現都感到“衷心喜悅”。論述的這一點,與崐前文關係密切,它是從兩大發現的基礎上擴展開來的。

接着,概述馬克思一生的革命實踐活動。

開頭一句“因爲”承接上文,解釋了馬克思高度重視理論科學的實際運用崐的原因。“首先”與前“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相呼應,突出強調了馬克崐思的理論來源於革命實踐。揭示出馬克思一生最偉大最本質的革命精神。兩個崐“參加”從不同的方面高度概括了馬克思一生的革命實踐活動。第一個“參加”崐突出了馬克思從事革命鬥爭的偉大意義,第二個“參加”突出了馬克思領導和崐組織無產階級革命鬥爭中的巨大作用。

“鬥爭是他的生命要素”,說明作爲一個革命家的馬克思,把無產階級的崐解放事業,當作了他畢生的使命。“熱烈”、“頑強”、“卓有成效”、“很崐少見”等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對馬克思進行了熱情的歌頌。

再具體說明馬克思所進行的艱苦的不屈不撓的鬥爭:

1.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辦報、小冊子等)

2.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創立第一國際)

這一部分,從兩種發現談到各種發現,從科學理論談到革命實踐,從馬克崐思是一位“思想家”談到馬克思是一位“革命家”。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有崐力地概括了馬克思的偉大貢獻。

第三部分(8─9自然段)論述馬克思的無比巨大的革命影響,表示深切悼念。

“正因爲這樣”,總結上述論述內容,指明瞭產生兩種不同態度的原因,崐展開了下文論述,屬承遞性詞語。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

敵人:嫉恨、誣衊、驅逐、詆譭、詛咒(從反面論證馬克思的偉大)

兩種態度

革命者:尊敬、愛戴、悼念

對敵人的誣衊和詆譭,馬克思“毫不在意”,“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崐表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敵人的極端蔑視和大無畏的氣概。(所以受到全世界崐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表現了崐對馬克思由衷的讚揚和無限崇敬的感情,說明了馬克思的學說和事業是無產階崐級利益的集中體現,他的敵人,是整個無產階級的大敵。

最後一段,是全文的總結,與前段互相照應。

寫作特點:

一、以議論爲主,與敘述、抒情完美結合:

就全篇來看,介紹馬克思逝世的情況和他的革命實踐活動,採用敘述的方崐法;對馬克思的偉大發現及其評論,採取議論的方法,而抒情貫穿在整篇文章崐之中。特別是一、三兩部分,如8自然段,先敘述敵對階級對馬克思的仇恨、崐詆譭的事實,再抒發革命者對他的愛戴和悼念的深厚感情,最後直接議論,三崐者結合很完美。

二、內容高度概括,邏輯嚴密:

馬克思的革命理論內容極其豐富,革命實踐活動的範圍極其廣泛,但恩格崐斯卻用短小的篇幅(1100多字)表現出來,既全面,又有重點,概括性很強。如:崐講馬克思的兩個發現,幾句話就作了精闢論述;對於馬克思的實踐活動,只選崐取了馬克思從事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而這兩方面,又僅舉他辦的刊物和創建崐領導的第一國際,內容高度概括,語言十分精煉。

在論述上,邏輯非常嚴密。本文的論述中心是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崐的偉大貢獻,而主要是透過“思想家”和“革命家”兩個方面來論述的。前者崐表現在創建無產階級理論,後者表現在參加偉大的革命實踐,而這兩個重點,崐又是緊扣第一部分第二自然段中的“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着的無產階崐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中的兩個“對於”來闡發的。

邏輯嚴密還表現在各個部分、各個段落的緊密聯繫上,就全文來說,有的崐地方用了過渡段(2自然段),就段與段來說,都用了總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崐遞性語句。段落過渡自然,結構嚴謹,內容重點突出,層次井然。

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