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教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教案

第一課時

一、活動匯入,激發興趣。

1.談話激趣:每個同學的課桌上老師提前發了一張正方形的大白紙。這張紙可以疊成一本書,書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誰先做成了這本書,誰就能讀到這個有趣的故事。

2.老師看得出來,有的同學產生了疑問,一張紙能折成一本書?這真的可以?我可以很確定地說“可以”,還很容易,只需要花費你幾分鐘的時間。下面老師利用課件出示製作這本書的過程和方法,同學們根據課件的提示進行製作。老師提醒大家,老師設定了課件播放的時間,希望同學們能在課件播放玩的同時完成這本書的製作。

3.利用多媒體分佈呈現將這張紙製作成摺疊式口袋書的過程,學生看着步驟動手製作這本書。

(1)讓正方形紙白色的一面朝上。將紙對摺,再次對摺,然後攤開,三條摺痕將正方形紙分成四等分。

(2)換個方向將紙對摺,攤開。這樣正方形紙就被分成了八個等分。

(3)將這條邊對齊第一條摺痕,對摺,將紙翻過來,沿着摺痕折過去。再次翻過來,對齊第二條摺痕折過去。然後,另一邊也同樣的折三折。這樣折成一個長條後,我們看到紙條中間有之前折過的摺痕。

(4)我們將長條的一端,折出長條一半的1/3的長度,壓出摺痕,之後將壓出的三等分線對齊長條的中線,折45度角,另一邊也同樣處理。

(5)將紙攤開。沿着剛纔折的三等分線折,將白色一面朝上。接下來沿第二條折線凹進去,其它幾條紙帶也都同樣用手凹進去。然後稍作調整,摺好後的圖形正面像摺扇,側面顯示爲兩段紙條互相垂直的樣子。

(6)將長的紙條段折45度角,注意折的方向,並留出2mm左右的間隔。用力壓出摺痕。

(7)將長的'一段從中間開啟,沿着摺痕將折面壓平,繼續開啟兩邊的折條,再次壓平。翻過來,再次開啟壓平。

(8)將紙翻折過來,使摺痕略超過書頁部分。翻過來,折下多餘出來的長度。

(9)將中間的書頁部分翻到另一邊,把右邊的紙條向中間對摺,可以留2mm左右餘量。另一邊做同樣處理。

(10)將較窄的紙條拉開,卡進外皮和書頁層之間,這樣書皮就固定下來了。

4.好了同學們,時間到了,都停下手來。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已經做完了,正在翻來覆去的在“書”中尋找着什麼?對了,應該是在尋找那個有趣的故事?看你那着急的樣子,老師都替你着急。(板書:急性子)有的同學還沒有做完,還在那兒慢條斯理的折呀疊壓,老是真佩服你們的沉着冷靜。(板書:慢性子)

5.揭示課題:摺疊式口袋書做好了,故事真的出現了,不過,它沒有出現在你製作的“書”裏,而是出現在了我們的課本上,講的是一個裁縫和一個顧客的故事,作者是周銳。(補充板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學生齊讀課題)

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縫”——多音字。讀[fèng]意思是空隙,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窄長口子,如裂縫、縫隙等。還讀[féng]指用針線連綴,如裁縫、縫紉、縫補、縫製等。

6. 簡介作者:

周銳,上海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初中畢業後當過農民、船員、鋼廠工人。著作有《幽默聊齋》、《幽默三國》、《狹路相逢》系列、《周銳校園綠色幽默》系列、《元首有五個翻譯》、《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將》、《書包裏的老師》、《中國兔子德國草》系列、《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系列、《戲臺上的蟒蛇》、《大俠周銳寫中國》等八十餘種,曾百餘次獲獎,包括第二、三、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四、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新時期優秀少年文藝讀物一等獎、臺灣第二屆楊喚兒童文學獎、第六屆夏衍電影文學獎等。

7.引導學生理解“裁縫”(裁縫指裁剪、縫製衣服,後來指代以製作或拆改衣服爲職業的人,是以人體爲依據,透過測量制定服裝號型規格,合理使用原輔料進行服裝裁剪、縫製的人員。)“顧客”(顧客,泛指商店或服務行業前來購買東西的人或要求服務的對象,包括組織和個人。因此,凡是已經來購買和可能來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的單位和個人都可以算是顧客。即:所有享受服務的人或機構,也指把自己需求帶給我們的人。)

8.“慢性子裁縫”—— “慢”到什麼程度?“急性子顧客”—— “急”到什麼程度。他們之間能發生什麼樣的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跟隨作家周銳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明確初讀要求。

(課件出示)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並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之間發生的什麼事?

(二)檢查識字情況。

1.課件出示會認字(帶注音)

(1)指名讀,其他學生相機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指名領讀。

(3)開火車讀,一邊讀一邊說說記住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

2.課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亂原來順序的會認字。

(1)指名讀,其他學生相機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指名領讀。

(3)開火車讀。

3.課件出示會認字所在的詞語。

裁縫 箱子 誇獎 歪頭 承認

袖子 襯衫 負責 泄氣 手藝

(1)指名讀,其他學生相機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教師隨機抽取,學生搶讀。

(3)指名上講臺,教師讀,學生指。

4.指名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二)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會寫字。

1.指名讀,其他學生相機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指名領讀。

3.開火車讀,一邊讀一邊說說寫好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卷”不要多寫一橫,“貨”字不要寫成“貸”字,“襯、衫”兩個字的部首不要少寫一點,“藝”字不要寫成“芝”,注意“性”和“姓”的不同。)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1.讀拼音,寫詞語。

yī juǎn

( )

qǔ zǒu

( )

kuā jiǎng

( )

chèn shān

( )

fù zé

( )

fú wù

( )

一卷取走誇獎襯衫

負責服務

2.比一比,組詞語。

性( )姓( )

藝( )芝( )

箱( )想( )

袖( )抽( )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

2.“慢性子裁縫”—— “慢”到什麼程度?“急性子顧客”—— “急”到什麼程度。他們之間能發生了什麼樣的有趣的故事?嘗試用自己的話互相交流。

3.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作業:沒做完摺疊式口袋書的同學,利用課餘時間把它做完。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指名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指名分自然段開火車朗讀課文。

3.教師評議,匯入學習。

二、指導讀文,積累技巧。

1.從製作摺疊式口袋書和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中老師發現我們班有急性子,也有慢性子。(生舉手自薦)大家自己試着讀讀下面的兩段話。待會兒我們請兩個同學來再現一下他們的對話。(學生練習讀老師出示的文段。)

2.課件出示:

故事發生在冬天。裁縫店裏走進一位顧客。

顧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子上,對裁縫說:“我想做件棉襖。我已經跑了三家裁縫店了。第一家說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問我有沒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師傅倒是強些,但他最早也要到開春才能交貨。我可等不急,都沒讓他們做。告訴您,我和別的顧客不一樣,我是個性子最急的顧客。請問師傅,您準備什麼時候讓我來取衣服——秋天?夏天?冬天?……”

……

裁縫說:“那麼,您要是在別的季節拿到新棉襖,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無論在在秋天、夏天還是春天穿一件棉襖,人家都會笑話您的。我呢,決不會讓人笑話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觀大方的新棉襖的時候,大家還會爲這您只誇獎,甚至羨慕您呢。”

3.急性子、慢性子學生自薦,到講臺上分別讀顧客和裁縫說的話,師生評議。(急性子同學讀得語速較快,聲音較大,慢性子同學讀得語速較慢,聲音較小。)

4.如果用我們當地的話讀他們的對話,會是什麼情景?(學生自薦,用方言試着完成上面的對話,鼓勵學生加上動作,注意表情的變化,把故事的情景表演出來。)

5.師生評議,談話過渡:課文中有很多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對話,同學們自由組合,和你的夥伴試着用我們本地話完成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對話。

6.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1.讀句子,完成練習。

裁縫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這麼慢啊!”

(1)讀裁縫的話應該

表現出

(2)讀顧客的話應該

表現出

特別是注意讀好標點

三、走進課文,感受文字。

1.學生推薦一組同學到講臺,用自己的話表演讀課文,師生評議。

2.小組交流:

(1)從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人物各自的什麼特點?

(2)故事的結局是怎樣的?

(3)讀完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3.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1)從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人物各自的什麼特點?(裁縫詩歌慢性子,顧客是個急性子。)

(2)故事的結局是怎樣的?(顧客的布料還在裁縫的櫃子裏擱着,裁縫還沒有開始裁料。)

(3)讀完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是一個急性子的人,請一定要改一改,太急了,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如果你是一個慢性子的人,也請你改一改,太慢了,會耽誤很多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4.教師小結,拓展交流。

(1)交流內容:

在下一年冬天交付棉襖的慢性子裁縫最“合適”急性子顧客的要求,做衣服的事兒就說定了;誰知第二天、第三天……急性子顧客要求把棉襖改成夾襖、把夾襖改成短袖襯衫、又想把短袖襯衫改回春裝……迫待地想穿上新的衣服。

慢性子裁縫答應了急性子顧客一次次的修改製作要求,事實上根本還沒有動手裁剪布料——這只是課文的結尾,而不是故事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