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林黛玉進賈府》教學實錄(含反思及點評)

作者:執教/張肖俠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

2.體會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細讀三門(大門、賈母處、賈政處),以賈母住處和賈政住處爲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討探究法、對話交流法。

【課例實錄】

一、 調查匯入

師:上課之前我想做一個調查,完整讀過《紅樓夢》原著的同學請舉手。(只有兩位女同學)看過原著但沒讀完的同學請舉手。(有七八個同學)

生:老師,看過電視劇的算不算?

師:也算吧,看過同名電視劇的舉手。(人數較多,有近一半人數)

師:從剛纔的調查情況看,似乎這部小說不太受同學們的歡迎。作爲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它沒有曲折的情節,沒有激烈的鬥爭,讀起來的確需要耐心。但我們如果沉下心來,走入作品,就一定會有收穫。

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是曹雪芹在小說《紅樓夢》中以作者的身份來寫的一首詩,表達了他難以言說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悶心情。清朝得輿評價這部小說:“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海幻情身。”這部小說主題思想深刻,藝術結構嚴密,人物刻畫逼真,“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峯之作,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地讀一讀。今天,我們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跟隨“導遊”林黛玉去參觀賈府,主要學習一下小說中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吧。(板書課題)

二、速讀感知

師:同學們課前讀過課文,知道《林黛玉進賈府》這個標題是編者加的。那麼,編者加這樣的標題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改成“賈府迎黛玉”好不好?

生:不好。“賈府迎黛玉”中“迎”是迎接的意思,顯得過於隆重,擡高了黛玉的地位和身份。

師:用“迎”不好,那你知道小說中哪位人物回賈府要迎接嗎?

生:元春,元春省親時才用“迎”,因爲她是皇妃。

師:看來你對小說中的人物身份瞭解得很清楚啊。那如果把題目改爲 “林黛玉回姥姥家”呢?

生:也不好。“林黛玉回姥姥家”中“回”表示來過賈府,實際上林黛玉是因爲母親去世投奔賈母的,是第一次來賈府,用“回”不恰當。

生:這個題目雖說通俗,貼近生活,給人一種親切感,但是“姥姥家”顯示不出聲勢赫赫的豪門貴族賈府的威嚴。

師:這個題目將“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境溫暖化了,太多溫情。那麼,“林黛玉進賈府”這個標題又好在哪裏呢?

生:這個標題概括了小說內容,簡單明瞭。

師:你的點評言簡意賅,只是太籠統了,能不能結合小說體裁,具體分析這個標題的特點呢?

生:“林黛玉”是小說塑造的一個主要人物,“賈府”點明典型環境,“林黛玉進賈府”標題表明中心事件,寫林黛玉的所見所聞。

師:這位同學審題準確,抓住了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這也是我們鑑賞小說的三個關鍵。

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圈點黛玉活動的主要場所,概括主要事件。(學生速讀圈畫)

生:林黛玉途經寧國府;進入榮國府正房上房,拜見外祖母,見過王熙鳳;到賈赦家,見賈赦未得;又到賈政處,見王夫人;接着又回到賈母房內用晚飯,見寶玉;被安置在賈母房內紗櫥裏。

師:這一回與其說寫的是林黛玉,還不如說寫的是賈府。賈府是林黛玉以後長期生活的地方。原來早就聽母親說過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怎麼個不同呢?黛玉今天來至外祖母家當會細心觀察、判斷,這也是作者第一次向讀者展現小說的典型環境。

三、自讀解惑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討論三個問題:1.賈府地處街市繁華人煙阜盛之處,黛玉來到門前看到了什麼?2.黛玉到賈母處,她看到了什麼?3.黛玉去拜見二舅舅時又看到了什麼?(學生自讀討論,教師巡迴輔導。)

師:我們首先討論第一個問題,黛玉來到賈府門前看到了什麼?

生:黛玉看到寧、榮二府相隔不遠,大石獅子、獸頭大門、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連續使用四個“大”字,在黛玉的眼中,感覺到賈府的“大”,突出表現賈府建築外觀的宏偉氣派。(板書“宏偉的外觀”)

師:門匾大書“敕造寧國府”,“敕造”是什麼意思?寫它有什麼用意?

生:“敕造”,指奉皇帝命令建造,說明寧國府的建造是皇帝的命令,顯示出貴族之家的威嚴和顯赫。

師:我們再討論第二個問題:黛玉到賈母處看到了什麼?

生:從榮府西角門進去,走“一射之地”,轉至垂花門,過穿堂,繞插屏,再經三間過廳,後面方是賈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這樣穿堂過廳一路行來,僕役、婆子、丫環輪番更換,表明賈府建築講究佈局,表現出豪門貴族的氣派。

師:這位同學用講究佈局、豪門氣派來形容,很恰當。請同學們在文中找找,看作者用哪個詞形容賈母居處的?(板書“講究的佈局”)

生:用“軒峻壯麗”形容的。

師:“軒峻壯麗”是什麼意思?這樣形容賈母居處有什麼作用?

生:“軒峻”指寬敞高大;“壯麗”指宏壯美麗。所以是高大雄偉、宏壯美麗的意思。

生:賈母是一家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樣描寫賈母住處與她的身份一致。

師:那麼,作者抓住“軒峻壯麗”的特點,分幾次描繪了賈母的住所?具體是怎樣描寫的?

生:三次。

生:第一次先正面描寫,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的描寫,充分顯示了“鐘鳴鼎食之家”的顯赫氣派。

生:第二次用筆不多,透過敘述黛玉在賈母處吃晚飯,巧妙地寫了賈母住處的後院。

生:第三次是在安排黛玉的住宿時,補寫了賈母住所的寬敞,屬於略寫。

師:作者花了這麼多筆墨描寫賈母住處,況且賈母也是一家之主,那麼賈母居處是不是正內室?

生:不是。

師:那誰的住處是正內室呢?

生:賈赦處,因爲他是榮國府的長子,又“襲了官”。

生:我認爲是賈政處,對他的住處描寫細緻。

師:到底哪位同學說得對,我們用小說的內容來證明。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小說,看看作者如何描寫這兩個地方的?

生:賈赦住處描寫簡略,僅僅一句:“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榮府中花園隔斷過來。進入三層儀門,果見正房廂廡遊廊,悉皆小巧別緻。”如果是正內室,不會是臨時隔斷的。

生:賈政住處是這樣描寫的:“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後,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與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正內室。”

師:賈赦在榮國府的地位實在讓人覺得奇怪。賈赦是長子,又“襲了官”,而賈政是次子,只蒙皇恩“額外賜了個主事之銜”,賈赦的政治地位當然比賈政高得多,但是榮國府正堂卻由次子賈政住着,賈赦只能屈居“東小院”,賈母只跟賈政住。這是爲什麼呢?

生:因爲賈政的女兒元春是貴妃,所以皇帝讓賈政住正內室。

師:雖然女兒爲貴妃,賈政會得勢,但是,皇帝恐怕不會插手賈府的瑣事吧?

生:賈赦成天飲酒荒淫、巧取豪奪,是一個作威作福、爲所欲爲的紈絝子弟,賈母不喜歡他。

生:賈政自幼酷愛讀書,勤儉謹慎,人品端正,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大有祖風,深得賈母喜愛。

師:同學們從二人的才能和德行上判斷,同時也有賈赦認爲賈母對賈政“偏心”,都有一定道理。

師:紅學家還有一種看法,我們可以參考:賈政是賈母所生,是嫡子,賈赦非賈母所親生,可能是庶出。賈代善去世後,賈母仍在,所以榮國府仍由賈母居住,賈政因爲是賈母親生,是嫡子,所以跟着賈母住在榮國府正府。賈赦雖然是長子,襲着官,但因爲是庶出,也因爲賈母“偏心”,所以別院另住。

師:在黛玉眼中,賈母處是“軒峻壯麗”,賈政處是“軒昂壯麗”,這有什麼異同?

生:相同處都有“高大”“雄壯美麗”的意思。

生:“軒昂”本指精神飽滿,氣度不凡。這裏用來形容建築,多了高貴的氣質,更有氣勢,符合正內室的氣派。

師:這兩個詞語本有相同之處,但絕不可以對換。曹雪芹用詞是多麼的嚴格,多麼的精密恰切啊。

師:我們看看,小說是怎樣描寫賈政處的“軒昂壯麗”的?(生齊讀課文第8段)

生:以特寫鏡頭介紹了“榮禧堂”的匾額,無論是匾的質地花紋,匾上大字的規格,還是匾上皇帝的題字與印璽,都顯示着主人高貴的社會地位。

師:榮禧堂內還有哪些東西體現“軒昂壯麗”?

生:室內陳設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綠古銅鼎、待漏隨朝墨龍大畫、楠木交椅等,都是名貴的傢俱,珍貴的字畫、古玩。

師:還有,王夫人休息不在正室,而在正室東邊的耳房內,房內有什麼擺設?爲什麼要描寫擺設?

生:主人的富貴豪華由堂屋進入東耳房,也就是起居室。耳房內的陳設和器物也頗爲華貴:靠背、引枕、條褥,都飾以龍蟒;小几、香盒、美人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賈政住處如此富麗堂皇,擺設華貴,這才符合賈府大家族的風範。

師:“賈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賈府果然名不虛傳。(板書“華貴的陳設”)

師:作者描寫賈政的住所時,不惜筆墨地寫了榮禧堂、賈政夫婦的起居室、小正房,目的何在?

生:突出顯示了榮國府的尊榮顯赫和富貴豪華,也暗示了賈政夫婦在賈府中的特殊地位。

師:一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僅是其物質生活的寫照,也是其精神生活的寫照。

師:今天來到西安高新一中,我感到很榮幸。看到學校門口的喜報,全省文科狀元和理科第二名都在咱們學校,表明高新一中是一所優秀的學校。當我走進校園,看到美觀、整齊的教學樓、實驗樓,建築佈局合理;走進教室,看到先進的教育技術設備、實驗設備:營造出一個和諧、奮進的環境。這些屬於校園環境中哪一類?

生:是硬件建設。

師:對,是硬件。

師:那咱們學校綠化、標語、具有特色的文化牆,以及老師們的愛崗敬業,同學們的彬彬有禮,這一切都彰現着名校的魅力,這又屬於校園環境中哪一類?

生:是軟件建設。

師:一所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分爲硬件和軟件,同樣賈府這個環境也是從硬件和軟件兩方描寫。我們透過林黛玉的眼,看到了賈府宏偉的外觀、講究的佈局、華貴的陳設,看到了賈府的富貴尊榮、軒昂壯麗,就是從硬件方面來描寫的。(板書的內容)

師:那麼賈府環境描寫的軟件是如何體現的呢?

生:王熙鳳的衣飾打扮光彩照人,賈母、賈寶玉、王夫人等,穿着都很講究。

生:守門人不是一兩個,而是十來個;不是隨隨便便坐在那裏,而是“列坐”排列整齊;穿着不是隨隨便便,而是華冠麗服。

師:兩位同學抓住了賈府主僕人物非凡的服飾,來體現富貴賈府的環境。還有哪些描寫屬於軟件方面的?

生:轎子進入榮府,“一箭之地”就要換成小廝來擡,到了垂花門,小廝也要“肅然”退出,由衆婆子攙扶進去,到了正房大院才由丫頭迎進屋內。可見內外有別,等級分明,禮規繁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貴族家庭的等級觀念和禮規。

生:賈府有着一套繁文縟節。如用飯時,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丫鬟旁邊執着拂塵,李紈、熙鳳二人立於案旁佈讓,寂然吃飯,吃過了漱口洗手,之後吃茶。一套儀節,均不得亂來。

生:還十分講究位次,黛玉和探春坐在賈母左邊,迎春和惜春坐在賈母的右邊。

師:爲什麼這樣坐?

生:按照尊卑和長幼順序坐的,表現封建等級制度嚴格,儀節煩瑣。

師:那這些描寫的用意是什麼呢?

生:給人一種氣勢煊赫、門禁森嚴的感覺。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到位。老師還想說一點,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種驕矜之氣,這種貴族氣質算不算是軟件方面描寫的呢?

生:算,是從側面表現賈府的環境。

師: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賈府的富貴尊榮,不僅是物質的,還是有禮教的;不僅寫出了富貴尊榮,也寫出了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可以說賈府這個典型環境就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板書“非凡的服飾”“煩瑣禮儀”“驕矜之氣”)

四、研讀探究

師:這篇小說對賈府的環境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展現出來的?也可以說,這篇小說的環境描寫有什麼特點?

生:課文對賈府的環境都是透過林黛玉的一雙眼睛描寫出來的。

師:作者爲什麼以林黛玉進賈府爲線索,讓林黛玉做“導遊”來展示賈府的環境呢?如果用別人好不好?(小組討論)

生:林黛玉雖然對賈府的情況有些耳聞,但並未親見,聽母親說過“與別家不同”的賈家,比較好奇,所以在描寫中有林黛玉初次觀察的驚奇。

生:用別人不好,比如用寶玉、探春等,他們長期呆在賈府,對這些環境都已經熟視無睹了。

生:黛玉小心謹慎,觀察仔細,對賈府的環境描寫會更全面。

生:從林黛玉這個角度描寫比較恰當,更突出了賈府的與衆不同。

師:成功的環境描寫,對刻畫人物和表現主題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這篇小說的環境描寫起到了什麼作用?

生:作者透過環境描寫揭示了賈府榮華富貴的來源。

生:顯示賈府與衆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豪華氣派。

師:《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了賈府。透過院落建築的“硬件”和服飾儀節的“軟件”,我們清楚地認識了賈府的特點,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封建上層統治者的生活寫照,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要感謝“導遊小姐”林黛玉,她讓我們得以領略這道“歷史風景”。最後,衷心感謝西安高新一中的同學們,下課。

【執教感言】

如果是平時教學,我可能會有豐富的資料,充足的時間,加之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會更好些。但是陝西省教學能手大賽只有兩小時備課時間,只有一本教材,只有紙筆(寫一份教學設計和一份說課稿);沒有網絡,沒有資料,沒有智囊團。這是對參賽教師基本功最嚴格的檢測。

我在教學中主要突出以下三方面:

1.挖掘教材,立足文字。課前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學生不愛讀也不會讀《紅樓夢》,我想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閱讀古代小說的意義,掌握閱讀方法。首先安排了快速閱讀,圈點場所,讓學生理清思路;其次細讀三處(大門、賈母處、賈政處),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在反覆閱讀中,抓住其中的句子、詞語,如比較賈母處、賈政處、賈赦處環境描寫的異同,實現對文字的深度挖掘。

2.突出主體,注重合作。語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達到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目的。這節課我圍繞學生設計問題,設計了合作討論等環節。注重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鼓勵學生積極探究。教師是學生思維的引導者、情境的創設者。我引導學生在答疑中有所發現,鍛鍊學生的思維。面對學生不太準確的回答,能做方向引導,直至回答正確。

3.問題設定,層層深入。問題的設定決定學生思考的廣度和深度,也決定了教學的目的和重點。在“自讀解惑”環節,我以三個問題爲中心,不斷輻射相關問題,既有廣度的考慮,也有深度的追問。以賈母住處和賈政住處爲重點,由淺入深,由環境描寫透視出人物的地位和精神世界,讓學生學會分析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反思本節課的不足:第一,因爲是賽教,擔心時間不夠,怕學生達不到預設的情境,所以在小組討論環節,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顯得倉促。第二,在學生回答不流暢時,我急於表達,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第三,預設性過多,缺少了自如和豐富。

【名師觀察】

精選教學內容突顯語文字真

曹公奇

一篇課文,特別是像《林黛玉進賈府》這樣的長課文,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小到文中的文字、詞語、句子等基礎知識,中到其中的事件、人物、環境等文字內容,大到事件背景、篇章結構、藝術手法、語言特點等等,應該說,這些都可以作爲課堂上教學的內容。但課堂的時間有限、容量有限,尤其是省級教學大賽的課,不可能給你的時間比別人的多。那麼,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贏得評委的認同呢?

我以爲,首先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

《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篇長課文,教學內容可以有許多選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難懂的句子和古詩詞,林黛玉進賈府的原因以及有關背景,賈府的環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對人物不同的描寫方法,小說的語言特色……雖然學生已經讀過這篇課文,但在一個課時內要想全面系統地教學完課文的這些所有內容,顯然是不現實、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首先是找好切入點,選好教學內容,這是賽教課成功的關鍵之所在。

張肖俠老師在賽教時抽到了這篇長課文,她很聰明,根據一節課的時間和容量,選擇了“環境描寫”作爲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既可以面對整篇課文,又可以相對集中教學內容,不至於面面俱到,蜻蜓點水,使學生“走馬觀花式”地學習這麼一篇長課文。其實,許多老師都將人物描寫選作這篇課文重點內容。因爲,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在這一回是第一次亮相,而且人物的出場方式、人物的性格特點、描寫人物的藝術手法等方面都很值得作爲這一節課教學的內容。但張老師獨闢蹊徑,緊緊抓住本節課“環境描寫”這個教學中心,從對課文標題的比較分析入手,透過三個問題的討論,特別是對賈母處和賈政處環境的比較探討,使同學們對賈府的環境有了明晰的瞭解。但這還不夠,張老師又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服飾、禮儀家規等側面探討了賈府的環境氛圍,進而探究這些環境描寫的特點、作用及意義,讓學生全面而深入地解讀了本課的環境描寫,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整節課教學過程,首先調查學生閱讀《紅樓夢》的情況,瞭解學情,以便於教學更有針對性;再討論標題,自然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中心--環境描寫;然後,與學生一起研討三處重點環境描寫的特點;接着又從服飾、禮規等側面展現賈府的典型環境;最後總結課文環境描寫的特點。整節課重點突出,環環相扣,結構緊湊,內容完整。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特別善於設問。她的問題層層深入,針對學生的理解,不斷進行追問。在層層追問中,引導學生透過閱讀和對話,研討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閱讀研討中獲得收益。比如,在討論了賈母處環境描寫的內容、次數、特點之後,張老師追問道:“作者花了這麼多筆墨描寫賈母住處,況且賈母也是一家之主,那麼賈母居處是不是正內室?”引導學生討論賈母居處是不是正內室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把話題轉到賈政居處。這樣的追問在課堂很多,不僅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而且從一個問題到另一個問題,一氣呵成,過渡自然。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善於抓住重點的詞語品味揣摩,突顯了語文課程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本真特性。語文教學,重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如果拋開了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語文教學就可能走向“泛語文”、“假語文”的泥潭。比如對標題中“進”與“迎”“回”的比較和揣摩,對匾牌上“敕造”二字的討論與探究,對“軒峻壯麗”和“軒昂壯麗”的比較與品味等,將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始終貫徹於課堂學習之中,也是引導學生,從重點詞語或句子的研討中進一步理解文意,體悟作者飽含在語言文字中的情感和深意。

語文課堂教學本身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特別是在教學能手大賽這樣受到各種限制的情況下。所以,賽教不僅僅賽的是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更賽的是教師的勇氣膽識和教學機智。張老師的這節課,基本採用的還是教師預設提問,然後透過閱讀討論來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教學的。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透過閱讀課文,自我發現問題,自主提出問題來,再透過研討對話來解決問題,教學的針對性就會更強一些。另外,在研討問題過程中,就像張老師自己在“執教感言”中所說的那樣,在學生表達不流暢的情況下,教師急於表達,造成了研討不深入的現象。如果能給學生更充足的時間研讀課文,而不是急於給出結論,學生的學習收穫可能會更大些,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些。當然,這些假設,都要立足於有足夠的時間等條件作保證。

 

徐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