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益智教案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益智教案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益智教案範文(通用5篇)

益智教案1

設計意圖:

區角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我園嘗試創設具有鳳陽本土特色的區角活動,讓幼兒對家鄉的本土有個深刻的認識。爲使幼兒更多的感受到本土文化,我們對本土資源進行挖掘、篩選、整理,設計出適合幼兒園孩子年齡特點的鳳陽地方特色主題活動並在區角活動中展示出來。

由此,在學習《綱要》的基礎上,我嘗試設計、開展了大班《鳳陽本土特色區角活動》這一系列活動,力求讓幼兒在本土特色的區角活動中,更多地瞭解家鄉的特色,努力體現“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觀念,讓活動區更“活”,真正成爲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對家鄉的本土文化有個深刻的認識和感受;

2.透過自主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4.樂意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初步瞭解鳳陽的本土文化特點,圍繞“鳳陽有哪些好玩地方?有什麼特色的藝術和小吃?”等話題展開討論。請家長配合讓幼兒瞭解家鄉的名勝古蹟。

材料準備:

美工創意區:《鳳陽美酒飄香香》

老師提供彩紙、彩筆、廢舊紙箱、橡皮泥,幼兒大膽設計酒盒、酒瓶。

(我們利用本土資源材料進行有創造性的活動,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智力和動手能力。)

建築工地區:《家鄉美景——鼓樓》,老師提供油畫棒、紙盒、碎步、掛曆紙等,幼兒大膽設計製作鼓樓造型,用紙盒堆成鼓樓、用碎步粘貼鼓樓圖案等等。

開心舞臺區:《鳳陽花鼓》

老師爲幼兒提供音樂、雙條鼓、服裝等,幼兒根據音樂,隨着優美的旋律唱起了家鄉戲——鳳陽花鼓,有的小朋友也模仿花鼓女敲起花鼓舞蹈起來。

(看着孩子沉醉在音樂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利用本土資源對孩子進行教育所起的重大教育意義。)

快樂旅遊區:《我當鳳陽小導遊》

老師根據鳳陽的風俗文化、建築、特產,蒐集相關的圖片實物進行區角場地佈置,每個區角都設立小導遊,小朋友和老師是遊客。活動中,小遊客每當來到一個旅遊點,導遊就向遊客介紹景區特點、民俗風情等。

(活動剛開始小朋友在這方面表現有點膽怯、不主動,經過反覆的活動後,小朋友就膽大多了,甚至有些小朋友就像講故事一樣向遊客介紹,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

益智書屋區:《我對鳳陽知多少》

爲了使大班孩子進一步深入瞭解鳳陽的本土文化,老師爲孩子們提供錄音機、麥克風、簡單的鳳陽人文景觀、本土藝術等文字卡片、鳳陽民間故事書。幼兒大方地認、讀、講解自己所知道的鳳陽本土文化知識。

(在活動中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小朋友之間的交往能力,進一步讓孩子在活動的深入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去了解和再現鳳陽本土文化,個體也獲得了有益的發展,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動。)

主題環境:

(一)作品展示區(把幼兒創作的各種作品進行展示,有助於培養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二)問題牆(幼兒將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並粘貼在問題牆上,請大家共同商討解決)。

活動過程:

1.師介紹鳳陽本土特色的幾個區角並提問:你知道鳳陽有哪些名勝古蹟?有什麼特產?有哪些民間藝術?

2.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願進入活動區活動。

3.教師巡迴指導,重點觀察美工創意區、快樂旅遊區的幼兒,適時指導使用新材料。

(用相機捕捉每個區孩子們的閃光點,留下幼兒活動的痕跡。)

4.活動寫真:教師在建築工地區中投放了剪刀、油畫棒、紙盒、碎步、掛曆紙等各種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嘗試堆砌鼓樓。活動開始後,有的幼兒用紙盒堆砌鼓樓,有的用掛曆紙剪鼓樓,有幾個做完鼓樓的外形後,再用碎步或者油畫棒填色,此時,吳悅小朋友對着大家說,“咦,鼓樓上方還有‘萬事根本’4個字呢,我們也要寫上吧。”經吳悅小朋友一提醒,有的幼兒用油畫棒寫出4個字,有的用掛曆紙捲成小紙棒拼出這4個字。(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達到了自我完善。)

5.師幼交流與共享。

(1)請幼兒將完成作品放在展示區,鼓勵幼兒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進而互動學習。

(2)討論各個區個別幼兒有創意的行爲。

(3)圍繞“今天我遇到的困難”,請幼兒自由討論,師幼交流後把問題及辦法記錄在問題牆上。

活動反思

1.本次鳳陽特色區角活動,大部分材料由幼兒及家長共同收集,幼兒玩起來親切、投入,積極性高,能在快樂、自由的氣氛中進行自主地活動,能較好地達到預定的目標。但有的區角材料提供不夠明確,讓幼兒在活動中顯得無從下手或學習過於淺薄,效果不明顯。

2.整個活動以“鳳陽本土特色”爲主線,各個區角能夠有效利用提供的材料,教師及時用相機捕捉幼兒的閃光點,這一形式更具有真實性和有效性。活動之後讓幼兒透過屏幕欣賞,幼兒情緒高漲,急於分享自己在本土特色區角活動中的表現,從而促使幼兒自主性學習的發展和成就感的培養。

3.從討論環節發現,幼兒對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十分感興趣,鳳陽花鼓號稱“東方芭蕾”,是鳳陽傳統的民間藝術,但幼兒對花鼓比較陌生,對它的製作流程、特性、鼓點、敲打方法等還缺少了解,我將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及家長資源,開展好“鳳陽花鼓”這一主題活動。

益智教案2

教材分析:

在本次活動,將透過認知、連線等形式讓幼兒瞭解小動物們喜歡吃的食物,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活動中,多讓幼兒交流、尋找、並以遊戲形式,讓幼兒感知動物的喜好,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目的與要求:

1、引導幼兒瞭解小動物們喜歡吃的食物。

2、啓發幼兒說出並用線把小動物與它們喜歡吃的食物連起來。

3、教育小朋友要愛護小動物。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等動物毛絨玩具各一、動物喜歡吃的食物小卡片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連線書本。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形式,引出活動內容。

導語:“小朋友今天我見到了一隻小貓,他想請你們幫忙,它邀請幾個好朋友去旅遊,你們看都有誰呀?”

1、逐一出示小動物,啓發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2、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二、組織幼兒遊戲:《它們喜歡什麼》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小動物們喜歡吃什麼嗎?”

2、鼓勵幼兒說出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3、出示毛絨小動物及動物食物卡片,啓發幼兒按規律進行配對。

4、組織幼兒討論:你是按照什麼配對的。

5、每人一本畫冊,引導幼兒觀察,並鼓勵幼兒用線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連起來。

6、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糾正連線有誤的幼兒。

三、小結:

1、表揚大膽參與活動的幼兒。

2、教育幼兒愛護小動物。

益智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徵

2、學會觀察動物特徵,找動物的尾巴,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組織幼兒進行課前對小動物的觀察、探索和關愛活動。

2、物質準備:投影設備、動物圖片(身體和尾巴分開)、其他區域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匯入,激發幼兒活動樂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個特別的客人,看,他們來了。你們看看他們有什麼特別呢?(缺少什麼?)今天就需要我們小二班的孩子們給他們找找尾巴。

(二)教師出示材料,介紹玩法。

師:老師這裏有兩種玩法,第一種比較簡單,就是先拿起一隻小動物,在腦袋裏仔細想想它的尾巴長什麼樣子?是哪一個?找找他的尾巴,找到了就將動物屁股和尾巴上的魔術貼碰一碰就黏住找到了。第二種比較難,看看這是什麼?(出示螺絲螺帽)把找到的尾巴和動物屁股上的洞洞對齊後,螺絲從上向下穿過,這時再用螺帽對準了,輕輕地旋轉,唉!旋緊後,尾巴也貼緊了。找完尾巴,互相檢查一下,還可以交換動物操作。

(三)強調其他區域的注意事項個規則

師:其他區域也有許多好玩的玩具

1、去美工區做客的小朋友注意了,今天橡皮泥可以做美味的餅乾、也可以做好吃的棒棒糖,還可以包糖果給娃娃家的娃娃吃。但是,材料不能掉得到處都是。

2、在生活區做客的孩子,可以給娃娃整理整理襪子。

3、在建構區和娃娃家裏做客的小朋友不能太大聲,收玩具時要分開整理好。

4、音樂區的小朋友,先點歌,點好了就一起按歌詞輕輕地敲樂器,再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注意不能太大聲。

(四)幼兒自由入去,教師指導。

(五)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玩得開心嗎?你在什麼區玩?你玩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有沒有遇到不開心的事?爲什麼?後來呢?

“那今天老師也看到了一些東西,我來和大家分享下。”(介紹今天孩子們的表現)

益智教案4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專心、細心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長短不同的遊戲棒若干根。

活動過程

1、利用遊戲棒拼圖形。如讓幼兒在一定時間裏,用遊戲棒分別拼搭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想象中的欄杆、滑梯、鞦韆架、房子、飛機、機器人等。每次可拼一個,或幾個,最後以拼得對、拼得快爲勝。

2、兩人一組,每人有10根遊戲棒,先用猜拳來確定玩的次序(先A後B)。A先將20根遊戲棒握在手中,然後將棒垂直立於桌面,雙手鬆開。用單手去取桌上的遊戲棒。在取棒過程中,每次取一根,不能碰到其他棒,否則,讓B進行。遊戲以取棒多者爲勝。

[案例分析]

幼兒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在教師交代完遊戲方法和規則後,立即動手操作了起來,積極性很高。在活動中,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遊戲棒拼插出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裏很好的鍛鍊。由於在遊戲中加入了競爭的遊戲規則,幼兒爭先恐後的活動起來。在第二環節中,與第一環節截然相反,由於要求幼兒不能碰到其他的棒,所以幼兒非常專心、細心,對幼兒能力的鍛鍊比較全面。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益智教案5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對戶外遊戲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對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遊戲很感興趣。在及時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後,設計本次戶外遊戲活動,培養孩子在遊戲中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快跑中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及躲閃的動作的靈活性,發展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能在遊戲中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彩色布條,平整的場地,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歡樂小兵》做熱身運動。

二、遊戲開始:

1、幼兒想想怎樣玩布條。

幼兒自由找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教師請幼兒示範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

3、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幼兒自由分組,5----6人爲一組,教師數“一二三”,幼兒開始在指定的範圍內四散跑開瞅準機會揪對方揪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爲勝,幼兒進行遊戲。

4、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快跑躲閃身體靈活動作要快。

三、自由玩布條

1、幼兒探索布條的新玩法

2、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延伸活動】

將幼兒探索的新玩法揪尾巴的遊戲,回家後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玩,共同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揪尾巴》這個遊戲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快跑活動中身體的靈活性和快速躲閃動作的協調性。透過本次活動的訓練幼兒在遊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從而培養了幼兒在遊戲中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