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詩詞曲五首教案(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詩 詞 曲 五 首

一、教學目標:

1、 透過背誦五首詩詞曲,體會作者的情感。

2、 感悟、品讀、鑑賞古代詩歌的意境。

二、重點和難點: 

1、 反覆朗讀背誦,體會作者的情感。

2、 感悟、品讀、鑑賞古代詩歌的意境。

三、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四、教法手段:朗讀、指導;討論、探究 

五、課前準備:

1、熟讀課文

2、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疏通文句,瞭解課文內容。

3、查找作者的有關資料

六、教學設計

  第  一  課   時

一、 匯入新課:              

第一首是唐詩。唐朝時我國詩歌達到空前的盛況。特別是格律詩的成熟,達到藝術的巔峯。課文選的唐詩是我國古代詩歌寶庫中的璀璨的明珠,也是傳誦不衰的名篇。這些詩篇內容不同,風格各異,多讀一些古詩,不僅能提高我們的閱讀欣賞的能力、文化品味,而且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化素質。

二、整體感知:

1、 反覆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2、 結合課下注釋,思考:詩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說明]學生初步談感想,鼓勵個人獨到的見解。 

三、疑問探究:

   1、詩的頷聯用了什麼典故?有何作用?

詩人在二十餘年的謫居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

“懷舊空吟聞窗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 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祕康 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於是寫了《思舊賦》。作者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的朋友,有的已去世,有的和自己一樣被貶官,對他們不勝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 《述異記》王質入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回到村裏,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官,離京雖然只有二十餘年,但心裏卻有隔世之 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你怎樣理解作者的情感? 

        “沉舟”“病樹”爲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 

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

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麼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閒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爲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它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說明]以上問題鑑賞角度不同,學生可有不同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四、學生自主學習《赤壁》、《過零丁洋》:

1、《赤壁》中運用的曲筆有哪幾層含義?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詠史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尤其巧妙,不是承接上句,去感嘆赤壁之戰的壯觀,也不是直接去讚歎前代英雄人物功業的宏偉,而是假想赤壁之戰的另一個結局。這是極妙的曲筆。從中可以體會到這樣的含義:

第一,詩人從反面落筆來寫,推想如果東吳在赤壁之戰中失敗,則整個歷史態勢就要發生變化,它強調了這次大戰的重要性;

第二,詩人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他對這次大戰的歷史思考,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一句詩來間接地描寫戰爭勝負的轉換和歷史形勢的變化,用東吳兩個美女受侮辱的命運來暗示東吳失敗的結局,生動形象而意味深長;

第三,這兩句詩頗有調侃的意味,詩人似乎過於強調東吳取勝的偶然性,周瑜不正是藉助東風,纔出盡了風頭,成爲一代風流嗎?其實,詩人在這裏只是曲折地表達出自己那鬱郁不得志的情懷,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嘆盡在不言中了;

第四,它似乎還包含着“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爲”的意思。

         2、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前三聯與尾聯在感情格調上有何區別? 

詩的首聯敘述了自己被起用以來歷經的百般磨難,頷聯進一步描寫國家和個人的境遇,頸聯則將頷聯所表達的意思進一步加以渲染,這樣,在前三聯充分渲染的基礎上,詩人在尾聯將詩意推向了高潮。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的尾聯“正氣凜然,擲地有聲,成爲幾百年來鼓舞和激勵後人反抗壓迫、反抗掠奪鬥爭的名言”。。它一直在感召着後代的仁人志土爲祖國、爲民族、爲正義事業而奮鬥獻身。如果說前三聯氣氛是悲憤的話,尾聯就可謂雄壯;如果說前三聯的基調是沉鬱的話,尾聯就可謂高昂;如果說前三聯讀來令人愴然生悲的話,尾聯則感人肺腑,氣貫長虹,催人奮進。

五、小結: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既表現了作者對友人關懷的感謝,又表達了他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2、《赤壁》雖爲詠史詩,也是借題發揮,反映出作者敏銳的歷史眼光和獨到的見解。

3、《過零丁洋》透過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歷,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爲

國捐軀的豪情壯志。                                                                                                                                                

六、課堂作業:

1、 研討與練習三

2、 背誦第一、二、三首詩。

七、板書設計:

酬 樂 天 揚 州 初 逢 席 上 見 贈 

劉 禹 錫

對友人關懷的感謝,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赤      壁

杜   牧 

詠史詩。反映出作者敏銳的歷史眼光和獨到的見解。

過 零 丁 洋 

文 天 祥

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歷,表明以死明志、爲國捐軀的豪情壯志。                                                  

 

八、背景知識: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爲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爲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風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第    二    課   時

一、 檢查背誦:

二、匯入新課: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以中秋月夜爲題材吟詩賦詞,如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等。蘇東坡同樣以中秋月夜爲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清朝詞論家胡仔在《菬溪漁隱業話集》裏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餘 詞盡廢”是什麼意思呢?就好像這首詞是一朵特別美麗的奇花,當它開放後,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餘詞盡廢”,可見後人對這首詞的評價之高。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這首詞。 

三、整體感知:

1、 反覆朗讀這首詞,領會詞的內容。

2、 展示思考題:筆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詩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麼?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

3、 瞭解本詞的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寫作背景:

         蘇軾因烏臺詩案倍受折磨,被貶黃州。寫此詞時,作者41歲,除政治不得意外,蘇軾兄弟情誼深厚,他與蘇轍在潁州分別後已有六年不見了,但無緣相會。時值中秋,蘇軾賦詞懷之。

四、疑問探究:

1、 詩人問月問年,發揮了奇特的想象。表達了對天上宮闕的嚮往。爲什麼嚮往呢?

[說明]因爲作者政治失意,內心激烈的矛盾。 

2、 詩人爲什麼想要乘風歸去?

[說明]想要離開現實,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託。但“又恐”,說明他又有所顧慮,未能忘情於現實。這裏,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兩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處在矛盾之中。月下起舞令詞人陶醉,這裏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現實。

3、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哪些詞句上?

[說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作者的內心矛盾有沒有得到解脫呢?解脫了,透過自我安慰。人事無常,有聚有散,自古如此。人的悲歡離合也同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 

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說明] 抒發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和祝願。既然如此,就不必悲

傷,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過得很好,就可以了。

作者由幻想超然物外,到重新認識到現實的美好,認識到現實總有不完美的地方,戰勝了自己消極地想要離開現實的念頭,表現了作者的樂觀、曠達的胸懷。 

 [說明]以上問題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鼓勵有不同見解。

五、自主學習:《山坡羊 潼關懷古》

        學生反覆朗讀,領會作者的情感。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提倡有不同的見解。

    [說明]    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峯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最後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慨:興亡百姓苦。一個朝代的興起與滅亡

同樣給人民帶來災難。作者的認識難能可貴。

六、小結: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中飽含着深奧的人生哲理,透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實現,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織着作者對人生不如意的慨嘆和如何擺脫情感困擾的理智的矛盾,最終是理智擺脫情感困擾,表現出作者愛曠達樂觀的胸懷。 

2、《山坡羊 潼關懷古》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慨:興亡百姓苦。表現作者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

七、課堂作業:

1、 背誦這兩首詞曲。

2、 研討與練習一、二。

八、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    軾 

      上闋: 飲酒問月--------追求美好生活。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闋: 難眠懷弟--------探求人生哲理。

      主題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襟和對親人的思念。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 養 浩 

 

意躊躇: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

興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