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在山的那邊》教案初中七年級教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在山的那邊》教案初中七年級教案人教版

1.理解詩文的象徵意義及其蘊含的哲理,培養朗讀和鑑賞詩歌的能力。

2.朗讀——運用“自助餐式的學習選單”,自主、合作、探究。

3.學習作者爲實現理想百折不撓、堅持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點】

朗讀、鑑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嘗試用一種新的方法來學習著名詩人王家新的詩歌《在山的那邊》,現在先朗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

要求:

(1)讀得字正腔圓。

學生默讀全詩,藉助工具書,疏通字詞、讀準字音。

重點字詞:癡(chī)想隱祕誘惑喧騰瞬(shùn)間

(2)讀得抑揚頓挫。

注意誦讀中的語氣、語速、語調、停頓、重音等。

 三、出示“學習選單”,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自助餐式”的學習選單:

讀一讀:如果你喜歡朗讀,可以透過朗讀精彩語句來品味詩歌深意。

吟一吟:倘若你愛好吟詩,可以吟誦與本文內容、情感相關的.詩歌。

說一說:假若你擅長積累,可以講一個和文章內容有關的故事。

講一講:或許你善於表達,可以講述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悟。

賞一賞:也許你長於鑑賞,可以多角度賞析課文。

問一問:或者你善於發問,可以 向 老師、同學質疑,請求幫助解決。

四、學生自主學習過程

學生可能有以下選擇。

1.賞一賞。

(1)多角度賞析。

(內容)這首詩抒寫詩人童年的嚮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及給人的啓示。

(人物)這首詩寫出了一個充滿幻想的“我”;寫出了爲了實現理想努力追求、不懈奮鬥的“我”……

(時間)第一節寫“我”童年時期;第二節寫“我”長大以後。

(事件)第一節寫“我”渴望“海”;第二節寫“我”追尋“海”。

(心理)第一節寫“我”的嚮往、困惑、失望和沮喪;第二節寫“我”的感悟及堅定的信念。

(方式)第一節寫“我”與媽媽的對話;第二節寫“我”和讀者的對話。

(主旨)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的熱烈嚮往和執著追求,即使遭遇挫折也決不放棄的百折不回的情感,給人以深刻的啓迪。

(寫法)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一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羣山與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羣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意象壯闊,意蘊豐富。

五、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嘗試了幾種學習方法,其實,學習的方式很多,不只是今天涉及的這些,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大膽創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好每一篇課文。

六、板書設計

童年:嚮往、困惑,自然界的海(實)

在山的那邊——海百折不撓、必定成功

成年:感悟、堅信,信念凝成的海(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