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通用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通用5篇)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1

目標

1、能根據要求活動手指和手臂。

2、提高肢體動作能力的創造能力。

準備

一段節奏明快活潑的音樂。

過程

1、我會做。

――教師用手指着頭部說:“這是我的頭,你能摸到自己的頭嗎?”引導幼兒邊用手指頭部邊說:“這是我的頭。”

――教師手指其他人體部位,提出類似問題。

――引導幼兒閉眼做類似遊戲,如用手摸肩,用手碰背等。

2、向手挑戰。

――你能用盡可能多的辦法活動自己的手指嗎?

――啓發幼兒大膽創造,想出多種活動手指的辦法。如拇指繞圈動作,捻指動作,彈指動作,彈琴動作,用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狀,等等。

――引導幼兒聽指令活動手指。如:你能盡最大可能張開五指嗎?使幼兒體驗手指充分伸展的感覺。

――你能用你的手臂做些什麼動作呢?

――引導幼兒聽指令接受挑戰。如:你能讓手臂像波浪一樣運動嗎?

3、做做手指操。

――在音樂聲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創編、表演各種手部動作,感受、體驗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帶領幼兒做手指遊戲(見附)。

建議

1、引導幼兒活動身體的特定部位,有利於探索人體運動的靈敏性、定向性,提高幼兒身體感知覺能力。

2、可運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人體各部位的遊戲。

附:手指遊戲

兩間窗門緊閉的小屋,(將手捏成兩個拳頭)

開啟窗,迎來陽光,(用兩手的拇指、食指做成兩個小圈圈)

10個又高又壯的小朋友,(舉起10個手指)

8點鐘上幼兒園。(顫動手指)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感受親情教育。

2、初步訓練手指的靈活度。

3、透過遊戲,感受手指睡覺的樂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說到哪句話出哪個手指。

難點:伸出無名指。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別結合進行

活動準備:提前進行關於手指名稱的談話。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認識手指。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五隻手指的名稱?(幼兒隨便說,不一定能說對,但沒關係。)

二、展開:

1、帶領幼兒初步認識“兒歌”中的手指名稱:大哥哥、小妹妹、小弟弟、你、我。

引導語:手指一家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手指遊戲,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

2、幼兒學習手指遊戲,師做示範。

手指遊戲內容:

大哥哥睡了(伸出大拇指),

小妹妹睡了(伸出食指),

小弟弟睡了(伸出中指),

你睡了(伸出無名指),我睡了(伸出小指),

我們大家都睡了(雙手合璧裝睡覺)。

鈴聲響起……

大哥哥醒了(開啟大拇指),

小妹妹醒了(開啟食指),小弟弟醒了(開啟中指),

你醒了(開啟無名指),我醒了(開啟小指),

我們大家都醒了(打哈欠)。

3、重點指導:伸出無名指。

4、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5、幼兒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

三、結束:講評認真做的幼兒。

“xxx小朋友眼睛一直看着老師,跟着老師一起做,手指非常靈活,做得可棒了。”

活動反思:

這一遊戲的特點是將手指的名稱擬人化,幫助幼兒能夠很好的記憶,在口述的過程中有親切感。其實我覺

得孩子們交流中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簡單,明瞭,通俗易懂。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重視

平淡、簡單的交流方式,強調創新,因爲作爲教師的我們永遠只應該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去年剛到這所學校,那裏幼兒園是和小學一起的,環境很差,沒有教具,甚至一點都不像幼兒園,教幼兒園的老師也全是小學過來的快退休的老教師們,我來又剛接到一個小班。於是在一次課間時,我發現孩子們還是玩得很開心。於是我去看了一下,發現孩子們在玩手心手背的遊戲,於是我就把他當成了一節《玩手指》的.課來上。

活動目標

一:教師透過啓發、引導、讓幼兒透過玩手指遊戲和創編故事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師幼一起探究手指的很多玩法。

三:透過講手指故事和玩手指遊戲讓幼兒體驗玩手指的樂趣,從而理解故事內容中的一些動詞:爬過、跳過、繞過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透過玩手指遊戲和講手指故事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探究手指的玩法。

難點:探研手指的玩法和理解故事中動詞的意義。

活動準備

每人一雙手指套娃娃,設定一些適合幼兒小班年齡透過的障礙物環境。如本地的石頭、小樹、墊子、小板凳等。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結:

1、師透過出示手指套娃娃吸引幼兒注意力。

2、師幼一起玩手指變變變的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老師去巡視幼兒們都變了些什麼?並請幼兒簡單介紹一下自己變的東西。

二:基本環節

1、師啓發引導幼兒大膽探究手指的玩法:

(1)剛纔手指娃娃和孩子們一起玩了玩手指變變變的遊戲,下面手指娃娃想請小朋友們教他玩其它有關手指的遊戲,你們能幫幫他嗎?那請你找到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來玩一玩其它有關手指的遊戲吧!我帶着手指娃娃來參觀參觀,看看聰明的小朋友們還會玩其它哪些手指的遊戲呢?

(2)師巡查並指導幼兒玩《手指變動物》的遊戲,《手心手背》的遊戲、《剪子、石頭、布》的遊戲、《手指猜猜猜》的遊戲等。

(3)請幼兒戴上準備好的手指套,師幼兒一起玩一次以上游戲。

2、師透過用手指娃娃講故事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從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編故事的能力。

(1)師生動形象地範講一個簡短的手指故事,激發幼兒講故事的慾望。

(2)師引導幼兒一起用自己手上的手指娃娃和老師一起講故事。從中體驗手指故事中的樂趣和感知故事中一些動詞的意義。

(3)師啓發、引導幼兒大膽創編故事內容。並進一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師引導幼兒先理解故事內容,後一起完整講述本故事。並鼓勵幼兒回家同家長和下課後和小朋友一起繼續創編手指故事。

三:結束環節

放音樂,讓幼兒變出自己喜歡的動物來爬過、跳過、繞過這些障礙物。從中體驗由玩手指遊戲而引伸出的手指遊戲的樂趣和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動詞的意義。

教學反思

1、透過本活動,幼兒體驗到了玩手指的樂趣,也懂得了許多的玩法,但由於玩手指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探究時不是特別的積極與主動。

2、透過本活動,幼兒參與此活動的積極性還是很高,基本上讓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發揮。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事先讓幼兒回家和同伴和家長一起玩一玩有關手指的遊戲,這樣幼兒的經驗豐富了,就能讓同伴們在短時間內分享到更多的玩法,而上起課來也更輕鬆順利一些。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隨老師正確做動作。

2、感受手指謠的樂趣,感受手指謠中謙讓的品質

二、活動過程

1、玩手指遊戲引題。在遊戲中滲透數數教育:先請幼兒猜測手指組合象什麼,在數數用幾個指頭變的。

老師:繞繞繞、繞繞繞,我的小手變成什麼?

幼兒:繞繞繞、繞繞繞,我的小手變成剪刀?(幼兒根據手指組合形狀進行猜測與模仿)

(變出小兔子,孔雀等形狀)

2、那小朋友猜猜這個是什麼小動物?(手指做出狐狸的樣子)

3、今天老師用手指表演一段手指謠,小朋友聽聽手指謠裏說了些什麼?

4、讓我們一起學習這首手指謠。一句一句的教,小朋友們跟着做

5、有的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我們讓這些已經學會的小朋友表演一下

6、弟弟表演一遍,妹妹表演一遍,我們看看是弟弟表演的好還是妹妹表演的好。

(男孩女孩分組表演)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附錄:《小狐狸》

兩隻小狐狸,樣子很神氣;玩着蹺蹺板,還有轉轉椅。

要做好朋友,不能耍脾氣;你讓我來,我讓你。快快樂樂做遊戲

統編教材《手指》優秀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五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了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蒐集豐子愷先生的相關資料。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預習題綱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麼。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板書填空題,讓學生尋找出答案。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指出每根手指的長處和短處: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秀麗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透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3、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說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組當裁判組,最後說說其中蘊含的道理。

4、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5、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板書設計

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不窈窕,工作複雜根根團結有力量

中指:養尊處優,工作略爲扶襯

無名指和小指:秀麗可愛,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