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㈠知識和能力目標:

 瞭解作家作品;領悟課文寫景的精妙,提高描寫的能力;理解並學習課文按空間順序記敘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㈡過程和方法目標:

 透過合作與交流,探討寫景的妙處;反覆朗讀課文,理清層次;結合自身實際,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課文的主題。

 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識魯迅從小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啓發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學重點:

 1、領悟本文的寫景的筆法,瞭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透過複述課文,學習本文選材、組材的技巧。

教學難點:

 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難在兩點:

 1.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

    2.有些難解的詞語。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作家作品;積累生字生詞;整體感知課文。

教與學互動步驟: 

 一、匯入新課: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時,老師在一旁解說: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童年的小夥伴、童年的小祕密、童年的故事是我們記憶中的珍寶。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憶起自己童年時期的往事,寫下了一篇優美散文,字裏行間蘊含着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伴隨這首優美的樂章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魯迅先生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板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二、瞭解作者及作品: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說集《彷徨》、《吶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他的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爲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閒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朝花夕拾》包括:《狗貓鼠》、《阿長與忌膠>盡貳ⅰ抖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後記》,其中前文篇是魯迅在北京期間寫的,後五篇是在廈大期間寫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樣,筆法靈活,抒情之中見諷刺,敘述之中顯深意,嚴肅的內蘊常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出之,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三、自讀感知,積累生字生詞。 

1、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

攢  拗  確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腫  腦髓  相宜  書塾  方正  博學   蟬蛻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倜儻   

2、結合語境理解上面字詞的含義,根據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個詞語說一段話。

四、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從文題來看,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明確:表明了記敘的是作者的一段經歷(從……到……),點明瞭寫作的兩個場景(百草園、三味書屋)

2、學生探究: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從題目看,文章是按空間順序來寫的,那麼他們各自的起止段落爲何,那一段又是過渡段,請探討。

明確:1-8: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

  9: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讀書。

  10-24:回憶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經歷。

五、佈置作業,學生活動。

1、閱讀1-8段,以“一個          的童年”說一段話或給個這幾段加一個小標題。

2、閱讀10-24段,以“                    的讀書經歷”說一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領悟課文寫景的精妙,提高描寫的能力 ;學習本文選材、組材的技巧;初步理        解文章的主旨。

教與學互動步驟:

    一、溫故而知新:

上節課我們對魯迅的這篇散文做了整體把握,我們在上節課佈置了兩個作業題,下面我們來探討第一題,請大家踊躍參與。

明確:百草園是我的樂園:(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3)有趣的活動--雪地捕鳥。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討:

1、作爲散文,要有文眼貫穿其中,你認爲1--8段的文眼是什麼?

明確:“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畫龍點睛,成爲這幾段文字的文眼。

2、學生賞讀第二段,感悟探討這段文字寫景的妙處。

明確:(1)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讓學生分別找出寫形、聲、色、味,寫春、夏、秋景的相關內容) 

 (2)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分析寫景的順序)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局部的“泥牆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再由高到低寫動物(鳴蟬-黃蜂-叫天子);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菜畦、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局部是從動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讓學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4)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引導學生揣摩詞、句,讓學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語句。)

石井欄“光滑”表明長年累月摸,寫出少年魯迅多次好奇地摸。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  “直竄”寫出鳥兒的機靈輕捷和兒童羨慕不已的心理。至於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

(5)善於運用聯想。作者由何首烏根聯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從而表現了百草園的有趣,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 

    拓展延伸: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這個句式有什麼好處呢?能否模仿課文,用這個句式來寫一寫我們美麗的校園呢?

 教師示例:(體現有趣的景物很多。不必說明亮整潔的教室,乾淨舒適的食堂,環境宜人的寢室,也不必說優美動聽的音樂鈴聲,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單是文化長廊一帶就有無限風光。)

3、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後,又寫了美女蛇的故事。下面先請一位同學簡要複述和評論這個故事。其餘的同學思考文章爲什麼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練蛇而寫到美女蛇,這是什麼表現手法?能否從學過的文章中再舉出一兩個使用這種手法的地方?

明確: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祕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爲兒童樂園的情趣。這是運用聯想的表現手法;《天上的街市》也運用了聯想,由地上的街燈聯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再到天上的街燈和街市。 

4、作者寫冬天的百草園,着重描寫了捕鳥,那麼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爲什麼要寫捕鳥?

明確: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後寫捕鳥的收穫、經驗教訓。運用的動詞有“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拓展延伸: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請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動詞來介紹你曾參與的一項活動。(如溜冰、跳馬、騎自行車、釣魚等) 

    5、總結:

 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這麼有聲、有色、有趣、有味,實際上百草園其實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說:“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這是荒園”。既然這只是一個只有野草的荒園,爲什麼作者把它看作是“樂園”,而且寫得這麼有趣?

 點撥:作者很懷念在百草園的生活,這是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回憶是美好的。可見童年的魯迅是一個熱愛大自然、好奇、天真幼稚的孩子。

 6、學生品讀過渡段,探討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明確:應用疑問、猜測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讀出魯迅告別百草園時內心的震盪、依戀、無奈,從而表現他對百草園的眷戀惜別之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重點理解寫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探討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在文中的關係;討論文  章的主題。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百草園給魯迅無限的樂趣,魯迅也在一天天的長大,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嬰兒他就告別了百草園,開始了他的三味書屋的生活。這節課我們首先看看他在這裏怎樣生活。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討:

1、學生活動,默讀10--24段,思考下列問題:

(1)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你能用平面圖畫出來嗎?爲什麼中年的魯迅還記得這樣清楚?

   (2)文中還寫到了作者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你認爲他是一味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嗎?作者對他態度如何?

   (3)爲使人物形象生動,文章對這位老先生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寫?

   (4)作者在這裏讀書快樂嗎?我們第一節課提出的第二替你應怎樣說?

    爲完成上述四題,八人小組展開討論。

明確:(1)學生根據第10段的敘述來畫。他記得這樣清楚,可見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

     (2)他是一位極方正、質樸、博學、和藹、對學生嚴而不厲的先生。 

   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規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後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度,也反映他對學生的開明思想。

     魯迅對先生的態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爲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3)魯迅對他進行了A神態描寫: 如“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 B動作描寫: 如“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C.語言描寫:如“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

      強調:刻畫人物。我們要根據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

 (4)學生認爲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是枯燥無味的,或者認爲這裏的生活也讓人難忘也有歡樂的,只要緊扣文章內容來談,言之有理都可,應給於肯定。如,認爲枯燥無味,可從繁瑣的禮儀、教學方式的單調、不允許學生提問、不準做與教學無關的事、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等方面來談。認爲歡樂,可從老師較爲開明、老師知識淵博、有機會便跑出去玩、老師讀書入神可在座位上做遊戲畫畫等角度來談。

2、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麼關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①兩部分是對比關係,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

②兩部分是襯托關係,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

③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係,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學生合作探究,大膽發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3、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後兩部分聯繫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透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

第一種說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爲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爲合理。

三、拓展延伸

1、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們在一天天的長大,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祕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你有自己的煩惱嗎?把它說出來,讓我們來給你化解化解。

    2、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你認爲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試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