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有關狼教案範文合集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狼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狼教案範文合集9篇

狼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透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嗎?狼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兇殘、狡猾。)

2、你還了解狼的哪些知識嗎?(簡介資料)

(狼:哺乳動物,犬科,性格兇暴,平時單獨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羣,襲擊各種野生和家禽,是畜牧業的主要害獸之一。有時也傷害人類,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課文。學習後,你可能對狼有一些新的認識。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解決。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一讀,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

三、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練習:(投影出示)給畫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蔥鬱(cōng

zōng)

兇惡(è

wù)

獵捕(bǔ

pǔ)

疾病(jí

jī)

承載(zài

zǎi)

幾乎(jǐ

jī)

2、理解詞語:

厄運:不幸的遭遇。

銳減:急劇地減少。

維護:使免於遭受破壞,維護保持。

糟蹋:浪費或損壞。

威脅:用威力逼迫或恫嚇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違反。

苟延殘喘: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比喻勉強維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十分厲害。

罪魁禍首:罪惡行爲的首要分子。

3、說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發表各自的見解。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出示閱讀思考提示:

思考題1:羅期福爲了保護凱巴伯森林裏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思考題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分組交流討論。

3、彙報。

彙報思考題1。

甲組:他宣佈凱巴伯森林爲全國狩獵保護區,並決定由政府請獵人到那裏去消滅狼。

概括地說他採取了兩項措施:①設立凱巴伯森林爲狩獵保護區。②僱請獵人捕殺狼。

乙組:這項決定的結果是①狼等野獸被獵殺得很多。經過25年的獵殺,有六千多隻狼先後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爲捕食對象的動物(豹子等)也被獵殺了很多。“25年,六千多隻”說明獵殺的時間長,狼幾乎滅絕。②同時,鹿過着幸福的生活。在這個“自由的王國”中,它們自由地生長繁育,自由地啃食樹木,過着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③植被被大量破壞,鹿羣數量急劇下降,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④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

4、追問:什麼原因是森林“寵兒”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飢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羣數量急別下降。)

5、追問思考題2:凱巴伯森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它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被看作美麗善良化身的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學生甲:狼是森林的保護者。狼吃鹿,維護了鹿羣的相對穩定。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羣的威脅。這樣就保護了森林的生態平衡。

6、這篇課文透過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係。)

五、總結擴展

1、投影出示《蛇與莊稼》、《塞翁失馬》的故事。請學生快速閱讀,體會這兩個故事使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蛇與莊稼》告訴我們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塞翁失馬》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看,要有一分爲二的觀點。)

2、你還知道這方面的事例嗎?請你說一說。

六、作業

1、課下收集有關破壞生態環境的資料。以

“環保小報”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傳環保知識。

2、把這個故事複述下來,講給你的朋友聽。

狼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感知不同的音樂(活潑、歡快、緩慢、低沉),初步 學會做遊戲。

2、培養幼兒聽音樂的習慣,遵守遊戲規則。

3、熟悉小兔和狼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不同的音樂。

2、感知音樂,初步學會做遊戲。

活動準備

1、課件、音樂磁帶。

2、狼頭飾一個,小兔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韻律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小朋友,老師知道你們做的韻律操是最棒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動一動,扭一扭。

小朋友的操做的太棒了,我們的好朋友小兔子也想來和你們一起玩,你們歡迎嗎?“歡迎”

(二)講故事引入新課

1、老師邊放音樂邊講故事感受小兔的音樂:(播放一段歡快、活潑的音樂)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是誰來了?“小兔子”你們可真聰明,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樹林裏玩,它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到風兒在呼呼地吹,樹葉沙沙地響。

2、感受狼的音樂:(播放緩慢、低沉的音樂)請小朋友們聽聽音樂,想想從哪裏聽出是狼來了?狼的聲音是粗的還是細的?是高的還是低的?是快的還是慢的?老師接着講故事:正當小兔子玩的開心的時候呀,只聽!嘭!嘭!哎呀,不好,來了一隻大灰狼,嚇的小兔趕緊躲了起來,聰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樹叢中,大灰狼沒有發現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興興地出來玩了。

3、請小朋友隨音樂做小兔和狼的動作。

(三)完整地玩遊戲(戴上頭飾)

1、教孩子們學會做遊戲。

2、教育孩子們遵守遊戲規則。

(四)拓展活動

聽到狼來了,小兔要想個辦法不讓狼發現,遊戲中的小兔是趕緊躲到大樹叢中,你們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結束:小朋友們可真聰明,想到了這麼多的好辦法,幫助了小兔子,你們看小兔又高高興興地出來玩了。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本節活動中感受到了不同的音樂,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狼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伊索寓言》,講的是狼爲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審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的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幹壞事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狼看見小羊在小溪邊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講狼先後找了三個藉口要吃小羊,小羊據理審辯,駁倒了狼,但狼最終還是兇狠的撲向小羊。全文篇幅較短,結構精練,寓意深刻。課文配有插圖,形象的再現了課文內容,要指導學生觀察、想象。

學情分析:

〈〈狼和小羊〉〉的故事學生已經從課外書中讀過,因此對故事的內容很熟悉。學生對於這樣的課文,很感興趣。學習課文時,讓學生藉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朗讀訓練時,要教學生透過觀察課文插圖,聯繫上下文反覆朗讀理解關鍵詞語,句子的意思,從而理解課文內容,並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朗讀時,讓學生抓住對象的特點,讀好不同的情況下人物的對話。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生字只認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意思

3、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會找理由藉口幹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正確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學習理解課文,體會課文內容,進行感情朗讀。

第一課時(總)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美觀的書寫。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狼和小羊的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狼圖)它是誰?你對它有什麼瞭解?狼都是怎樣的?

2、板書:狼

(1)指名拼讀,讀準字音。

(2)學生描紅狼字。

3、(出示羊圖)它又是誰?小羊都是怎樣的?

4、板書課題:狼和小羊

(1)齊讀課題。

(2)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重點拼讀要求掌握的生字。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

(2)自己讀讀詞語。

(3)正音。

狼、弄、髒、驚、爭都讀後鼻音。

親讀前鼻音。

狼讀邊音,不讀鼻音。

弄讀鼻音,不讀邊音。

髒讀平舌音,不讀翹舌音。

爭讀翹舌音,不讀平舌音。

(4)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讀,齊讀。

4、把生字詞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順、流利。

5、(出示長句子)

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

罵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1)自己讀句子。

(2)指名讀,齊讀句子。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評議。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爲了吃小羊,狼共找了幾次碴兒?

每次是怎樣找碴的?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教學生字。

1、你在字形上有什麼要提醒同學的`?

2、自學課後筆順表,按筆順描紅。

3、反饋檢查。

4、指導寫字。

(1)本課所有左右結構的字,除撲外都是左窄右寬。

(2)弄下面一橫最長,親中間一橫最長。

倒中間部分寫在豎中線上。

爭中間一橫寫在橫中線上,右邊要出頭。

5、教師範寫

6、學生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總)

課時目標:

1、學會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讓學生懂得壞人總是要找藉口做壞事情的,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3、擴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續寫狼和小羊。

教學準備:

投影片

卡片

教學重點、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開火車讀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新授。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圖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2)指導說具體。

一隻()小羊在()小溪邊喝水。一隻()狼走來,想()。

(3)指名連起來說圖意。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誰先到小溪邊的?你是從哪兒讀出來或看出來的呢?

(5)齊讀第一自然段。

2、精讀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讀。

(2)思考:這五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狼一共找了幾次碴兒?小羊又是怎樣說的?

分別用和﹏畫出來?

(3)同桌互相讀三次對話,體會一下狼和小羊各自的心裏是怎樣想的。

(4)理解找碴兒這個詞語。

①指名讀第2-3自然段。狼對小羊說了什麼?小羊是怎樣駁斥它的?

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會不會把狼喝的水弄髒的,可狼偏說小羊弄髒了水,這是書上說的什麼?(出示:找碴兒)齊讀兩遍。

②自由讀第4-5自然段。

狼又對小羊說了什麼?小羊又是怎樣駁倒它的狼騙小羊說去年小羊在狼的背後說狼的壞話,可小羊去年還沒有出生,狼無中生有指責小羊,這叫(出示:找碴兒)齊讀兩遍。

③教師讀第6自然段。

這一次狼找了什麼理由?誣賴小羊不成,又無中生有硬講說壞話的是小羊的爸爸,這又叫做什麼?(出示:找碴兒)齊讀兩遍。

④現在誰說說找碴兒什麼意思?

(5)這一次又一次的找碴兒,應該讀出什麼樣的預期?三次語氣相同嗎?(一次比一次兇狠)

(6)你安的什麼心是什麼意思?能換個說法嗎?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換個說法。

(7)氣沖沖、溫和、可憐、反正、再也透過觀察、想象,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指導朗讀。

(8)分角色朗讀課文。

①自由找同學組合表演朗讀,比賽讀。

②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③分兩大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9)小結第2-6自然段。

①指導學生練習說話。指導用先再最後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兒的經過說出來。

②教師小結:兇餓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由此可見狼是多麼的蠻橫,不講道理,溫和善良的小羊認爲自己有充分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的跟狼講道理,結果是沒有用的。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

三、擴散思維、啓發想象

1、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樣和狼作鬥爭?

2、小組討論,指名說,評議。

四、課文劇比賽。

小組隨意組合表演這篇課文,比賽讀。

教後小記:

從一年級起,就要重視讀詞讀句的常規訓練,訓練的起點要低,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指導學生會讀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每一篇文章。在教學此文時,針對課文內容,狼爲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兒說了三次,引導學生看圖,認真討論體會,並做多次的師範,聲情並茂。這樣,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生讀時,做到了速度較快,語氣較重,一次比一次急促,一次比一次兇惡,表現了狼的狡猾、兇狠、急切地想吃到小羊的心情。同時,透過感情朗讀,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提高了朗讀水平。

狼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簡潔流暢、活潑有趣。特別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詞,形象生動,便於幼兒記憶。還有幼兒熟悉喜歡的小兔子,都是他們很感興趣的,也有助於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最後大灰狼的出現,更是在遊戲時把活動氣氛推向一個新的高潮,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學習,體驗快樂,因此設計了這一音樂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透過玩遊戲,熟悉樂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創編不同的造型。

3、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樂趣。

4、瞭解兒歌的含義。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三、活動重點:透過玩遊戲,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樂趣。

四、活動難點:隨音樂的變化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五、活動準備:1、背景圖, 小兔、狼的圖片。

2、大灰狼頭飾1個,小兔胸飾若干,《小兔和狼》音樂。

3、小圖片(小兔、樹林、風兒、樹葉、狼)。

六、活動過程:

一 、故事匯入1、師:小朋友們,看,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小兔子)我們和小兔子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你們想聽嗎?(想)一天,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樹林裏玩,它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到風兒在呼呼地吹,樹葉沙沙地響。正當小兔子玩的開心的時候呀,只聽!嘭!嘭!哎呀,不好,來了一隻大灰狼,嚇的小兔趕緊躲了起來,聰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樹叢中,大灰狼沒有發現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興興地出來玩了。

3、師:故事好聽嗎?誰來說說在故事裏你聽到了什麼?

幼兒: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圖,圖片小兔子、狼)4、師:小朋友們聽的真仔細!

二、熟悉旋律、學唱歌曲1、師:這個有趣的故事還能編成一首歌曲呢!你們想聽嗎?

(教師跟着音樂進行第一次範唱)2、師:好聽嗎?在歌曲裏你聽到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小圖片)3、師:這麼好聽的歌曲,老師還想再來唱一遍呢!你們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是怎麼唱的?(教師邊唱邊手指圖)4、師:你們想來唱一唱嗎?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唱一唱!

5、小朋友們唱的真棒!

三、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相應的動作、以及造型。

1、師:在歌曲裏小兔子是怎麼樣走路的?(請幼兒表演)誰來學一學小兔豎起耳朵聽的動作?風兒怎麼樣?樹葉怎麼樣?(動作)哎呀,誰來了?小兔看到狼後是什麼樣子的呀?小兔害怕極了,嚇的躲了起來。

2、師:小朋友們,我們一邊唱一邊來完整的表演這個故事。

四、遊戲《小兔和狼》。

1、師:小兔和狼還能做成遊戲,你們想玩嗎?

聽到狼來了,小兔要想個辦法不讓狼發現,應該怎麼辦呀?

在唱到"哎呀"的時候聲音不能很響,不然被狼發現的。

2、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小兔玩遊戲。

3、請一位幼兒戴上頭飾扮演狼,其他幼兒扮演小兔玩遊戲。

五、結束部分。

師:小兔子們真聰明,大灰狼啊!沒捉到小兔,灰溜溜的走了,我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到別的地方去玩了!走嘍,去玩啦!(音樂聲中,幼兒邊唱邊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最大的亮點是以故事爲主,貫穿始終,尤其是第二環節,老師講故事後,透過提問,讓孩子們邊回答邊做動作,很快便理解歌詞,記憶歌詞。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同時,還大膽地做小兔跳和豎起耳朵以及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等動作,活動氣氛非常活躍。

還有,第四環節:老師與孩子在角色遊戲中鞏固歌曲。在遊戲中,孩子們都大聲的演唱歌曲跳到樹林裏玩,看到大灰狼,就趕緊蹲在兔媽媽身後,不推不擠、不說話。孩子們個個玩的意猶未盡,直到活動結束後,還有很多孩子在演唱歌曲玩着遊戲。

而不足之處是:第一,老師清唱歌曲和帶領孩子演唱歌曲時,沒有利用上圖譜,導致孩子唱歌總是忘記歌詞。下次在組織時,我一定會注意圖譜的利用與操作,因爲圖譜能很好地幫助孩子記憶歌詞,演唱歌曲。第二,在環節學習時,老師的引導不夠,速度太快,像是在走教案。今後,在組織活動時,每一個環節都要慢慢地去引導幼兒學會,真正地懂了,才往下走。

狼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一直深受幼兒的喜愛,孩子們也非常熟悉羊和狼的故事,他們對灰太狼與羊村裏羊的抓、躲都充滿了興趣,很多孩子都願意扮演狼或羊來玩遊戲。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選擇了本次活動。同時《七士進階》這首丹麥民間舞曲,樂曲爲ABAB的循環。A段音樂活潑、歡快且節奏強。B段有延長音、重音,給人以懸念和期待感,因此形成了獨特的音樂特質;歡快、神祕且富於變化。基於以上特點,我把這首樂曲加上羊躲狼抓的故事內容,設計了本次《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音樂遊戲,使幼兒可以感受與他人合作遊戲的樂趣。同時也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自主創編動作以遊戲的形式來表現故事。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鬆歡快、詼諧幽默的情緒,感知音樂《七士進階》的結構和變化。

2、能夠分辨音樂中的重音和長音,結合故事並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角色扮演、做出遊戲動作。

3、能積極地投入到音樂遊戲中去,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夠結合故事隨音樂的結構和變化形象合拍地做出遊戲動作,完整流暢的在音樂中玩耍。

活動難點:能夠結合故事情節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編出不同的動作表現A部分的音樂,透過靈活多變、形象有趣的動作及表情表現羊閃躲時對狼的挑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熟悉動畫片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

物質準備

(1)音樂《七士進階》;音樂圖譜1張,音樂分爲三段分別由綠色、藍色、紅色彩色筆表示,波浪線"~~~~~"表示A部分歡快的音樂,B部分用直線"--"圓點"●"分別表示長音和重音;

(2)喜羊羊和灰太狼手偶各一;

(3)幼兒操作紙、筆若干;

(4)喜羊羊與灰太狼場景圖一張,喜羊羊與灰太狼場地佈置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吸引幼兒興趣(3分鐘)

1、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瞭解動作表演的基本內容晚飯後,喜羊羊和灰太狼分頭出去散步,鍛鍊身體,心情真好!走着走着,走到了一個黑漆漆的小巷子裏,兩人撞到了一起,都嚇了一大跳,可是由於天太黑了,他倆都沒看清楚對方到底是誰,就又慢慢湊到了一塊,啪!又撞上了,哎呦喂~真是冤家路窄!喜羊羊眨巴眨巴眼睛一看,啊!那不是灰太狼嗎?你覺得喜羊羊會怎麼做?(跑、躲)灰太狼摸了摸暈暈的腦袋回過神來一看,嘿嘿~那不是喜羊羊嘛,那灰太狼又會怎麼做?(追、抓)看清楚了對方後,喜羊羊大叫一聲"不好",立即轉身向家裏跑去,灰太狼伸出爪子,一邊叫着"站住"一邊向喜羊羊追去,你覺得它會追到喜羊羊嗎?(不會)

2、邀請幼兒創編簡單動作表現喜羊羊和灰太狼指:請小朋友用動作表示羊和狼,想想看,怎樣的動作及表情可以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喜羊羊或灰太狼。(集體創編)請一個小朋友展示一下,還有誰願意?(動作簡單使之不成爲遊戲負擔)嚇了一大跳的喜羊羊會有怎麼樣的動作表情呢?請你做做看?灰太狼呢?

二、欣賞音樂,整體感知音樂(2分鐘)

1、第一遍欣賞音樂指:今天我們就要根據這個故事隨音樂來玩玩"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遊戲,我們先來聽聽音樂,請你把自己想成狼或羊隨音樂做你想做的動作;音樂聽起來怎麼呀?(歡快)你發現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在音樂中有很重的音和拉得較長的音)

2、出示圖譜,分析音樂結構指:圖譜上有什麼?(~~~~~--●)那音樂歡快的地方你覺得可以用什麼來表示?(波浪線"~~~~~")拉得長長的音呢?(直線"--")重音呢?(圓點"●")咱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請你用~~~~~--●把聽到的音樂畫下來,好嗎?看看你是老師這樣畫的嗎?

三、分段欣賞音樂,帶領幼兒將故事與音樂對應起來,並嘗試分段隨音樂遊戲 (1)欣賞第一段音樂,引導幼兒隨音樂創編鍛鍊身體的具體動作指:下面我們來聽聽綠色彩色筆畫的這段音樂,請你結合老師剛講的故事說一說這部分音樂講的是什麼?(幼兒自由發言)我們聽木偶娃娃講講發生了什麼吧,(隨音樂講故事在B部分"啦--當"音樂按節奏出示範舉重動作)聽清楚了嗎?剛剛木偶娃娃在做什麼運動呀?他是怎麼做的的請你學一學,做了有幾次呀?(4次)請你想想還可以做其他什麼運動?請你做做看。(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試做)我們一起用你剛剛想到的運動跟着音樂來講講故事好嗎?

(2)欣賞第二段音樂,表現狼、羊相撞時嚇一跳、幽默詼諧的場景指:我們再來聽聽藍色筆畫的這段音樂,音樂中有幾次"啦--當"你覺得音樂講的是什麼?(幼兒自由猜想)我們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發生了什麼。(隨音樂再現故事場景)我們跟着音樂學一學他們的樣子。

(3)隨第三段音樂在長音和重音中做躲、抓的遊戲動作,透過形象有趣的動作及表情表現羊閃躲時對狼的挑逗指:看清楚對方是誰後,喜羊羊做了什麼呀?(向家跑)灰太狼呢?(追),我們知道喜羊羊是很聰明的,聽聽他們是怎麼追跑的吧!你聽到最後有幾次"啦--當"的音樂呢?(4次)想想看這段音樂他們可以做什麼?原來呀我們聰明的喜羊羊想出了好多好辦法在捉弄灰太狼呢?我們看看木偶娃娃想出的了什麼好辦法(在長音處羊做各種動作挑逗狼,在重音處狼去抓羊)你發現直線"--"這段音樂羊在做什麼呀?圓點"●"的音樂出現時發生了什麼事情?(狼抓羊)所以灰太狼要仔細聽好了,等到重音出現才能去抓羊哦!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合作,一人當狼、一人當羊,我們跟着音樂來玩抓、躲的遊戲。

狼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懂得壞人總要找藉口做壞事的,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

難點:懂得對狼這樣的壞蛋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教學具準備:字卡、小黑板、投影。

主要板書計劃:

11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兒 講理

你把我喝的水弄髒了 您在上游

去年你在背地裏罵我 去年我還沒出生

反正都一樣 ……

(蠻橫不講理) (溫和善良)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抄寫字詞、填空、擴詞。

課外: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同學們,我們聽過很多狼的故事,你們認識的都是怎樣的呀?

2、板書課題:11 狼和小羊

3、教學“狼”

指名拼讀,注意讀準邊音。

狼是什麼字?爲什麼用“反犬旁”?

4、看到“狼和小羊”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狼爲什麼要和小羊在一起?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小羊會有什麼遭遇?)

二、範讀課文

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讀後討論上述思考思考題。

三、教學生字字音

1、輕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詞。

2、重點拼讀要求掌握的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

抽讀生字卡片。

弄髒 溫和 親愛 倒流 背地裏 啊

撲去 吃驚 罵我 可憐 找碴兒

提醒學生注意下列生字的讀音。

髒 zang(平舌音) 憐 lian(邊音)

弄 nong(鼻音) 碴 cha(翹舌音)

親 qin(前鼻音) 驚 jing(後鼻音)

4、鞏固。

(1)找朋友遊戲。

將生字和音節分別發給小朋友。師要找一個字,拿到該字音節和生字卡片的小朋友走上講臺,找對了,全體同學讀三遍。

(2)給下列生字加上聲母。

( )ang ( )ang ( )an

狼 髒 站

( )ai ( )eng ( )ian

再 爭 憐

四、試讀課文

1、輕讀課文。

2、給自然段標上序號。討論: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要求:(1)不掉字,不添字,不錯字,不破詞破句。

(2)邊讀邊思考:狼找了幾次碴兒?狼爲什麼要找碴兒?

讀後師生共同評議。

五、作業

正確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話練習

聽老師說句子,完整的拍三下手。

1、天上飄着一朵朵百雲。

2、公園裏的花

3、看見小羊在河邊喝水

4、狼故意找碴兒

二、講讀課文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觀察插圖。

圖上畫的什麼地方?圖上有誰和誰?它們在幹什麼?

(2)指導說具體。

一隻( )小羊在( )小溪邊喝水。

一隻( )狼走來,想( )。

(3)指名連起來說圖意。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誰先來到小溪邊?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5)小結段意。

2、精講第2-6自然段。

(1)指名讀2-6自然段。

A 思考:這五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

B 讀後討論下列思考題。

(2)精讀第2、3自然段。

A 指名讀2、3兩段。

B 討論:狼第一次找了什麼理由?

“你安的什麼心”是什麼意思?

C 羊是怎樣回答的?

看圖理解“上游”和“下游”及小羊說的話。

“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誰能換個說法,使原來的意思不變?(我不會把您喝的水弄髒的)

D 指導朗讀。

狼的話要讀出兇狠的語氣,小羊的話要讀出溫和的語氣。

E 小結:第2、3自然段寫狼第一次找碴兒,羊用事實駁斥了它。

(3)精讀第4、5自然段。

A 輕聲讀4、5段。

B 討論:狼第二次找的什麼理由?小羊是怎樣回答的?

C “就算……總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D 教學詞語:氣沖沖、可憐、背地裏

氣沖沖:形容非常生氣的樣子。

可憐:值得同情。

背地裏:背後。

E 指導朗讀。

(4)精讀第6自然段。

A 聽老師讀課文。

B 討論:狼第三次找什麼理藉口?

(板書:反正都一樣)

“反正”什麼意思?(情況不一樣,結果還是一樣。由此可見狼的蠻不講理)

C 教學生字詞的意思。

再:表示又一次。

爭辯:跟人家爭論。

D 爲什麼這一次不寫羊講理的話?

誰來說說狼向小羊撲去,結果怎樣?

E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小結第2-6自然段。

A 自由練讀2-6段。

B 練習說話。

指名用“先……再……最後……”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兒的經過說出來。

指名用羊反駁的話來說明狼是故意在找碴兒。

C 師述:兇惡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由此可見狼是多麼的蠻橫、不講理,溫和、善良的小羊認爲自己有充分的理由,就一次又一次地和狼講理,最後還是被狼欺負。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對於像狼一樣的惡人,我們不能太善良,要認識他們的本性,要設法和他們鬥爭。

D 啓發想象,發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羊,你會怎樣和狼作鬥爭?

三、作業

1、口頭擴詞。

衝( )( )( )

溫( )( )( )

2、填空

“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這句話的意思是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讀詞語卡片。

可憐 溫和 故事 氣沖沖 壞傢伙

小溪 先生 爭辯 不可能 弄髒了

2、用“總是”、“經常”各說一句話。

3、用下列生字擴詞。

先 爭 再 溫

二、教學生字

1、教學生字字形。

“背、啊、倒、溫”按筆順描紅。

2、指導寫字。

在要求寫的字中,“狼、溫”,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且都是左窄右寬;“倒、啊”是左中右結構的字,寫時要把握好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弄、親”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弄”字下面一橫最長,“親”字中間一橫最長。

3、抄寫生字。

4、聽寫詞語。(複習的詞語)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讀課文做記號。

1、先用波浪線畫出狼找碴的語句,再用。。。。。圈出表現狼的神態和動作的詞。

指名試讀寫狼的句子。

2、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寫小羊的句子。

指名試讀。

3、分角色朗讀課文。(可戴頭飾表演)

四、課堂練習。

複述課文。

按照“看見——想吃——就找——撲去”的順序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五、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2.抄寫字詞。

狼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 積累相關的文言詞彙

② 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③ 理解句意、文意。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文言文的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學習使學生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壞人時應勇於鬥爭、善於鬥爭。 教學重點:

1、積累相關的文言詞彙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教學難點:

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狼》表面看是寫狼,實際上是寫像狼一樣的人。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匯入:

請列舉帶”狼”字的成語

狼在我們心中是什麼形象?今天蒲松齡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於狼的故事。

二、 作品簡介

哪位同學能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作者蒲松齡? 誰來解讀一下“聊齋志異”這四個字?

三、 預習檢查

大家都預習了嗎?誰願意試讀下列字詞?

四、 整體感知

1、我來範讀這篇文章,大家聽的時候注意生字詞和句子的節奏停頓。

2、四人一小組合作,翻譯全文。

3、有能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嗎?有,就派代表提出來,其他小組幫忙解決。沒有的話,老師有一些字詞和句子,請同學們解釋翻譯一下

4、哪位同學願意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文故事情節?

五、探究分析

(一)遇狼

(二)懼狼

1、面對狼的跟隨,屠戶有何舉動?體現了屠戶怎樣的心態? 投以骨,復投之;懼怕

2、狼又有何行動?體現了狼的什麼本性? 貪婪狡猾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3、屠戶爲何不一次將骨頭投盡,使兩狼同時停止,可見這時屠戶對“狼”的心態是怎樣的? 遷就退讓

4、當骨頭已吃光時,屠戶的心態又是怎樣的?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5、狼此時有何行動?可見狼的心態是怎樣的?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不善罷甘休

6、誰來給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懼狼這部分?

(三)御狼

1、骨頭已經被狼吃盡,此時屠戶採取怎樣的行動? 奔倚其下,馳擔持刀

2、屠戶此時心態發生了怎樣變化?

由懼怕到果斷抉擇(或說勇敢反抗、做好戰鬥準備都行)

3、狼的表現呢? 不敢前,耽耽相向

4、狼此時在想什麼?體現了狼的什麼本性?

思考屠戶會怎麼做,用什麼辦法吃掉(戰勝)屠戶;狡詐陰險

5、誰來給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

(四)殺狼

1、在狼與屠戶目光對視的時候,狼想出了什麼計謀來對付屠戶?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目似瞑,意暇甚。前狼假寐,以誘敵。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2、由此可看出狼的什麼特點? 狡詐(狡猾)陰險

3、此時屠戶有何舉動?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4、從中可以看出他的什麼特點? 勇敢,果斷,機智,細心,謹慎

5、誰來有感情地讀讀殺狼這部分?

(五)議狼

1、面對這個故事,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啓發? 不是,狼在此實際上是惡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種貪婪、兇惡、狡詐、愚蠢的惡人,說明對待這種像惡狼的惡人就應該像屠戶一樣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六、作業:請結合圖片適當想象和聯想,將此文改編成一篇白話文。

狼教案 篇8

教材簡析: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狼和小羊之間發生的事。它告誡我們: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不能對狼抱有任何幻想,應當勇敢地同它進行鬥爭。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狼的以強欺弱、沒理狡三分的霸道作風,懂得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2.學會本課生字詞,認識碴、逼、嚷三個字。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文。

二、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三、學習本文的生字詞。

四、鞏固練習。

五、課小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課文。

學生集體讀課文,理解誰在哪兒幹什麼。

二、學習第二、三段課文。

1.分小組朗讀課文,理解狼想幹什麼?於是怎樣做?小羊的說話有沒有道理?

2.結合課文理解故意、找碴兒、溫和詞語大意。

3.指導學生看課文第一幅插圖,幫助理解課文。

4.指導學生練習用是不是句式說話。

三、學習第四、五段課文。

1.指導學生讀第四、五段課文,理解狼聽了小羊的話後怎樣。

2.指導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理解氣沖沖、就算這樣吧、喊等詞語大意。

四、學習第六段課文。

1.小組朗讀第六段。

2.指導學生看課文第二幅插圖理解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狼不想再爭辯了、齜牙、逼近、嚷、撲等詞語。

五、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麼?

⑴狼是兇惡、不講道理的。

⑵對狼應當進行鬥爭,不能對狼抱有幻想。

2.狼撲向小羊,可能有幾種結果?

⑴狼吃掉了小羊。

⑵小羊認清了狼的本性起來反抗,在別的動物的幫助下,趕跑了狼。

⑶獵人來,逮住了狼。

六、鞏固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按課文內容分角色表演。

3.學生自由結合分組討論故事結尾的幾種結果。

4.各小組派代表說出討論結果。

5.學生每人寫一種狼撲向小羊的結果。(可課後完成)

附板書設計:

25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故意找碴兒 吃驚

氣沖沖 溫和

齜牙、逼近、嚷、撲喊

狼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誦文言課文,狼 。

2.瞭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3.積累文言詞彙。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目標 3 5

教學難點:目標4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儘量背誦

2.看註釋,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創設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麼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據說,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他知道自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後,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

抽查三個朗讀,後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範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纔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

敵 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後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爲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於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狼 教案示例二》。學生評價後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了什麼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鬥爭的過程由事情發展的先後結合關鍵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後齊背。

七、教師小結:

1.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助詞,位於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後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後受其敵。(指狼) 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指屠戶) ③屠自後斷其股。(指狼)

八、作業

[說課精要]本節的內容主要是疏通文意,進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課時.

標籤:範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