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學校足球比賽通訊稿範文

稿件1.85W

4月3日下午,隨着中文學院足球隊以絕對優勢奪得冠軍,歷時將近一個月的“北外杯”足球賽落下帷幕,而各個獎項也都有了各自的主人。

學校足球比賽通訊稿範文

3月10日,一年一度的“北外杯”足球賽在東院足球場開幕,13支勁旅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在賽場上拼殺。小組賽並不是風平浪靜,特別是最後一輪的爭奪甚爲激烈。去年的前三名分別遇到了麻煩。衛冕冠軍英語學院1:2不敵老對手國際商學院,次戰生死戰又被西葡語系0:0逼平,小組賽即遭淘汰。去年亞軍歐語學院三戰皆平,幸運進入八強。而上屆季軍阿語系在生死戰行將結束時依靠點球絕殺德語,擠進淘汰賽。八強戰進行得反而沒有懸念,2個4:0,兩個2:0,顯出了實力上的差距。半決賽,俄語學院憑藉着最後時刻龐路同學的絕殺2:1戰勝西葡語系,而中文學院4:1橫掃奪冠呼聲很高的國際商學院。三四名決賽中,小組賽1:1戰平的西葡語系和國際商學院再次相遇,西葡語系憑藉着對方後衛和門將的失誤2:1奪得季軍。冠軍爭奪戰中,中文學院兵不血刃的以4:0戰勝俄語學院,輕鬆奪冠。這支以韓國留學生爲主的球隊,加上3名日本留學生以及1位中國學生,展現了很高的戰術素養和極強的個人能力,5場比賽打入22球,僅失2球,有三名球員(柳光俊、崔珍榮、金東源)分別打入四球,並列本屆盃賽的最佳射手,而俄語學院的中場核心楊光同學則獲得“北外杯”足球先生的稱號。此外,努力拼搏的國際商學院獲得了精神文明獎。

縱觀整屆比賽,體育教研部的老師和校會體育部的同學爲比賽的組織工作做了極大的努力,也得到了各院系的認可。從外校請的裁判沒有引起爭議,各隊也表現的很配合,而很多院系的觀衆衆多,整齊的助威聲成爲比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青春的心隨着夢想律動,年輕的我們伴着舞蹈飛揚。20**年11月4日由山東工商學院舉辦的11級大一新生舞蹈大賽活動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

蒞臨本次大賽的有山商老師與學生會成員,他們爲演員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11級的十三支代表隊伍在比賽中發揮所長,盡情展示,爲全場觀衆奉上了一場唯美絕倫的古典舞表演。比賽中選手們身穿比賽服,踏着柔美的音樂節拍在舞臺上完成了一套套精心構思的動作,爲觀衆帶來美的享受。13支代表隊風格迥同,將音樂與藝術完美結合,展示了山商學子的多才多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文藝部的初賽舞蹈《雨中花》以13進11進入複賽,11月10日,舞蹈《魚戲蓮葉中》以11進8進入決賽,現在同學們正積極努力的排練決賽舞蹈《年年有餘》,希望她們可以取得好成績。

本次比賽展現了山商同學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培養了同學間團結友愛攜手共進的良好作風,弘揚了民族文化和古典文化。比賽以學生爲主體,以舞蹈爲載體,張顯出了山商學子不一樣風采,活躍了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20**年3月9日星期三,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分團委組織一行人來到上海科技館做了一天的志願者,人文學院的同學們樂此不疲,爲上海科技館各出一份綿薄之力,在短短一天的工作中,收穫頗多。

早上六點大家紛紛起牀,爲了避免遲到,大部分人都是邊走邊吃早餐。七點汽車準時從一食門口出發。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大家終於來到了工作地點——上海科技館,此時時間還尚早,沒有多少遊客,我們從五號門進入科技館,換上志願者工作服,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將我們分爲幾組,有的位於“智慧之光”,爲大家介紹一些高科技展品;有的服務於各個小型影院,便於維持秩序;還有的作爲引導遊客的志願者,向遊客介紹上海科技館的分佈和各場地的具體位置;還有幾位同學被分配到兒童區,向小朋友介紹一些科技遊戲,還有同學和小朋友們搭積木,讓我們感到甚是有趣。例如,有兩位同學被分配到“地殼歷險”區域。

這兩位被分配到“地殼歷險”區域的同學工作看起來很是簡單,就是告訴大家如何“觀察震波”,帶領大家到“地震歷險”的空間裏體驗一下地震時的感覺,再有就是向大家介紹一些有關於地震時應該如何做的科普小知識,並且爲遊客引路,如此而已,看似簡單,其實不然。

剛開始時還覺得很閒,很久纔會遇到幾個遊客,纔想到今天是星期三,人當然會少,時間過得也很慢。

下午過後,人便慢慢地多了起來,才發現,遊客們的問題真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讓我們人文學院的.同學有時候一時語塞,不過還好,都解釋了過去,終於發現,在科技館工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尤其在隨後的工作裏遇到了幾個外國人,只能說英語,根本管不了他的母語是否是英語,更有趣的是,有幾個外國人長的不明顯,我們照舊說漢語,搞得人家一頭霧水,令彼此尷尬不已,短短一天的工作,情況百出。

一天的工作很快就過去了,可是,剛過了中午,大家的腳就變得痠痛腫脹,下午的時間就像是煎熬一般,忽然纔想到,上海科技館的這些工作人員,幾十年如一日,而每一天,他們都是這樣從早站到晚上,迎來五湖四海的遊客,爲他們介紹科技和資訊,同時,又向大家介紹上海,介紹中國,在他們身上,有中國的縮影,他們代表中國,做着自己分內的事情,無怨無悔。

看着人文學院同學們辛勤的背影,或許大家瞭解到這就是志願者存在的價值,在無償的付出中,收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