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通用7篇)

稿件3.07W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講話稿的情境愈發增多,講話稿的作用是輔助講話者集中有效地圍繞會議議題把話講好,不至於走題或者把話講錯。怎樣寫講話稿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做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通用7篇)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這個星期的星期六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爲什麼叫重陽?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農曆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爲數字“九”與“長久”的“九”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爲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在這百果飄香的金秋時節,這個週末我們又要喜逢重陽節。此時此刻,讓我們這些晚輩們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吧,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回首人生,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裏,老人們爲我們社會的進步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爲我們的家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付出了他們的一切……

夕陽最美,因爲那是一種告別,一種對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別;是一種期待,一種蓄勢待發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纔是文明的學生。同學們,雖然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尊老愛老,我們不能只喊口號,也不能只停留在倡議書上,更不能止於國旗下的一次演講……尊敬老人,我們要付諸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生活中,不和老人頂嘴,不衝老人發脾氣,不把老人當傭人使喚。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洗了水果,先挑一個好的遞給老人;看電視節目時,把遙控器放在老人的手上;假日出遊,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同前往;放學回家,甜甜地叫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空閒時間,陪老人說說話,聽老人講講他們年輕時候的“輝煌”……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真正裝着老人,就一定能讓他們每天綻放舒心的笑容,就一定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天倫之樂的甜蜜和晚年生活的幸福!

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爲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爲爭做一個知禮明禮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最後,讓我們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2

同學們: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每天,我們迎着朝陽上學,沐浴着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迎來了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新時期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爲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爲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同學們,隨着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爲我們指明瞭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今天,在“9.9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很榮幸爲大家做國旗下的講話。我演講的主題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季節裏,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同學們,你們知道重陽節的來歷麼?

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重陽節。《易經》中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那一天,有許多習俗,例如:登高,吃重陽糕,賞菊花,佩戴茱萸和簪菊等。

跟許多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着衆多豐富多彩的傳說。下面,我給大家說一個有關重陽節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禍害四方。瘟魔害死了青年桓景的父母,桓景爲除掉瘟魔四處訪師尋道。在經歷了一番艱苦跋涉之後,桓景拜了位厲害的仙人爲師。他廢寢忘食苦練,最終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桓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回到家鄉,按仙人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高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願所有的老人們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百善孝爲先”,我們尊敬老人並不只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要積極幫助老人,關心老人,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即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疊被、拖地、洗衣、收拾碗筷……

正如孟子所說一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孝敬尊重自家老人,還要尊重其他的老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懷着一種感恩的心陪伴老人們。

在重陽節那一天,我們雖然沒有足夠的金錢購買昂貴的補品,但是,我們能夠送上一張精美又充滿着濃濃溫情的賀卡,能送上一句簡單卻真摯的問候,能做完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老人們都會倍感欣慰!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在此,我祝願所有的老年人重陽節快樂,身體健康!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4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早上好!

十月秋涼。我們剛剛送走了偉大祖國的生日,我們將迎來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老與老,以及老人、年輕人和年輕人。天下可運於掌中。”。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優良道德傳統,尊老愛幼是人類尊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也有舊日。古往今來,多少春夏秋冬,幾代人從孩子到老人,無論是盛唐還是當今社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中華民族是一個尊重老人的民族。我們從小接受感恩教育,在長輩的呵護下健康成長。然而,我們忽略了成年人也有許多無形的責任和壓力:他們自己的工作、家庭和孩子。成年人也有煩惱:一方面在外面努力,爲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一方面,我一直很關心孩子。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當父母獨自看着最後一縷夕陽消失在山後的時候,他們有多少次在想自己的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大概是世界上最無私的貢獻,但又有幾個孩子能體會到父母的愛呢?在他父親MoMo嚴厲的面孔下,隱藏着一顆總是被孩子意外刺傷的心。隨着我們的成長,我們逐漸明白了父母眼中的期望。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份沉重的愛吧!

唯一能和父母對孩子的愛相匹配的,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從牙牙學語到成年,你不感謝你的老師嗎?感恩的老師不需要我們做驚天動地的事。上課時堅定的眼神和輕輕的點頭就是感激。課後見到老師,淡淡的笑了笑,有禮貌的老師就好,這也是感激。更感激的是用每一點點的進步和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真的,老師真的沒多想。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世界不停旋轉。感恩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它讓我們增長智慧,實現夢想。感恩是一種精神良心,它表現了我們內心的真善美;感恩是一種營養液,可以滋養我們的生命,昇華我們的靈魂。感恩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是我們的情感寄託,是我們心中的玫瑰。讓我們用心培養,用心呵護。讓我們永遠感恩,感恩生命的給予,感恩多彩的生活,感恩自然的饋贈,感恩一切,讓幸福和快樂來擁抱我們!

同學們,期中考試來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複習,認真對待考試,用滿意的分數換取長輩臉上幸福的笑容。

最後,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老師和學生,祝全世界的父母平安、幸福、健康!

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裏。謝謝你。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5

尊敬的老師和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話尊老愛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我國古代的大哲學家孟夫子所言,它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在生活中有一顆善良的“愛心”,也就是我們今天繼承和發揚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爲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爲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86年,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爲“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這一寶貴精神財富,今天又逢“九九重陽節”作爲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更應該弘揚這優良的傳統,從小做起,影響和帶動我們周圍的親朋好友,讓我們的家庭盪漾在幸福和諧的歡笑聲中,讓我們的爺爺奶奶沉浸在幸福的晚年生活中。

讓“九九重陽節”這千年的優秀傳統節日發揮它特有的時代含義,真正體現“重陽節”的價值並能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讓這股“尊老愛幼”,之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內容是:《理解寂寞,尊敬老人》

我曾不喜歡面對老人,不喜歡面對一張溝壑縱橫的臉,接受完老土的教育後,還得虛僞地說:"我明白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已銘刻在心,讓我無可奈何地遵循着。

但奶奶的到來讓我改變了看法。

暑假,爸爸把奶奶接到家住,我熱情地招呼她看電視、聽音樂,她總是立在那裏,不知所措;我給她說一些瘋狂的、有趣的事,她也只會僵硬地微笑。幾天下來,她還固執地遵循着節約、嘮叨、早睡等過時習慣。

但,在與奶奶相處的日子裏,我漸漸明白:老人一直生活在寂寞中,面對日新月異的生活,年邁的他們似乎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能看着我們被潮流衝得越來越遠,若我們不念老人的恩情,不回頭看看他們,他們只能一直孤獨着。

也許在場的我們抱怨過老人的嘮叨,但那是他們表達關愛的方式。此時的我們,難道不該反思一下被愛已是一種幸運嗎?我們也許抱怨過老人的古板,但那是他們歷盡滄桑的沉澱。此時,我們不該反省一下自己不諳世事的浮躁嗎?我們也許抱怨過老人的固執,但那是一面折射出寂寞的鏡子。此時,我們不該反省一下自己的疏忽和冷漠嗎?老人們不被快節奏的生活接受,但他們只是希望被自己最親最愛的人肯定,就像我們希望有人理解自己的叛逆一樣。

今天是重陽節,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我站在這裏呼籲大家尊敬老人,因爲他們顛沛流離了幾十年,是該安享晚年的時候了!他們的青春在動亂中流逝,是該感受和平的時候了,他們養育子女,是該得到回報的時候了,因爲在這個不傳統的世界裏,敬愛的老人們還得保持着純真,苦守着寂寞,用他們傳統的親情給予我們不變的溫暖。

所以,讓我們一起理解老人的寂寞,尊敬老人的心靈,讓那溝壑縱橫的臉上浮現出久違的燦爛的笑容。

重陽節國旗下優秀講話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月初九,你想到了什麼?》。

大家知道本週六是什麼日子嗎?其實,剛纔我已提到,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現在,我國已正式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爲“中國老人節”。

這裏我想到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有一個女生,因爲跟家裏處得不好,所以很少回家。後來有一次回家,發現年老的母親走路一跛一跛的,不經意的看了母親腳一眼,這才發現母親的腳趾甲太長而長到肉裏面造成流血、流膿。這時,她認真的看着已經很久沒有正眼看過的母親,她才發現在她眼前的母親已經很老了,老到已經沒有辦法彎下身來自己剪指甲。她哭了!

第二個故事:兒時,小男孩家裏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裏的飯分給他吃,說孩子快吃吧,我不餓!——這是母親撒的第一個謊!

等男孩長身體的時候,勤勞的母親常用週日休息時間去河裏撈些魚。魚很好吃,魚湯也很鮮。孩子吃魚的時候,母親就在一旁啃着魚骨頭,用舌頭舔魚骨頭上的肉漬。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裏的魚夾到母親碗裏。母親說,孩子,快吃吧,我不愛吃魚!——這是母親撒的第二個謊!

高考那年,母親站在考點門口爲參加高考的男孩助陣。適逢盛夏,烈日當頭,固執的母親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母親迎上去遞過一杯濃茶,叮囑孩子喝。茶亦濃,情更濃。望着母親乾裂的嘴脣和滿頭的汗珠,男孩將手中的濃茶反遞過去請母親喝。母親說,孩子,快喝吧!我不渴!——這是母親撒的第三個謊!

晚年,母親患了重病,住進了醫院。男孩乘飛機趕回來時,手術後的母親已是奄奄一息。母親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的死去活來的母親,男孩悲痛欲絕。母親說,孩子,不哭,我不疼。——這是母親撒的最後一個謊!

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莫過於父母,同學們,請珍惜現在,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吧,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後悔!

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一樣無悔地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們呢?有沒有問候過:“爸媽,你們今天好嗎?”有沒有想過,你們此時此刻的學習,不僅僅是爲了自己,更是爲了讓父母以後能生活地更好!

同學們,人世間最無私、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啊!

請允許我在這裏祝願所有的長輩們笑顏常駐,幸福安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