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初中生講話稿:學海無涯樂作舟

稿件2.09W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初中生講話稿:學海無涯樂作舟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學海無涯樂作舟”

俗話說得好,“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覺得這是一種求學的態度,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同學都貫徹這句俗語。課上認真聽講不開小差;自習課上嚴以律己,不浪費絲毫時間,一心一意認真學習;即使是在課餘時間,有的同學已經出去放鬆了,但班裏依然不乏繼續埋頭學習的人……這些同學他們如此勤奮刻苦,以苦作舟換來的是優異的成績,贏得老師的稱讚,父母的欣慰,同學的敬佩與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成功的喜悅。

可是,以苦爲舟卻並不是最佳的。勤奮學習是好,不過樂於學習纔是極致。

從以苦爲舟到以樂作舟,不僅僅是學習心態上的轉變,更是思想層次的昇華,倘若“以樂爲舟”,徜徉在學海之中,豈不是人生的一種享受,一種更高的求學境界呢?

那麼如何做到“以樂作舟”呢?

首先,需要我們端正學習態度,龍應臺曾經寫給安德烈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由此可見,我們並不是爲父母,爲老師而學,我們是爲了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鬥的。讓求學成爲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次便是提高學習興趣。論語中,至聖孔子曾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大概是說,對於學習,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爲樂的人。由此可見,興趣在一個人的學習中是多麼的重要。

顏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此歷代文人學士對他無不推尊有加。

“讀書雖苦,樂在其中”。當我們爲了那些眼花繚亂的“數字迷宮”嘔心瀝血時,爲了那些令人頭痛的作文題目而費盡心思時,一定會感到特別辛苦,這些表面看起來的確很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則是一串歡樂的音符。心中有了興趣,那麼我們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方法的培養。

學期只有短短的十三週的時間,各個年級的學習都將變得急促而繁重,初二初三年級都將面臨中考的巨大挑戰,所以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成績的關鍵就是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耕耘就是付出一定的代價,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那能得到甜入人心的收穫呢?但是方法不對,可能事倍功半,的確讓人很苦惱。這時,不要閉門造車,要尋求老師同學以及家長的幫助,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知識的海洋中本來就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想在知識的海洋中有立足之地,那我們就應該不畏艱險,在知識的海洋中揚起奮發的風帆,努力去拼搏。當我們真正領悟到學習的方法時,就會如魚得水,順水成舟,取得成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偌大的學海中徜徉,以苦爲舟是基本,但若是昇華到以樂爲舟,我們才能真正的使所學的知識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以苦爲舟是一種求學的態度,以樂作舟是一種求學的境界。讓我們以樂爲舟,在學習的海洋中盡情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