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文明講話稿範文(精選7篇)

稿件5.5K

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講話稿的場合越來越多,講話稿是寫出來供宣講或宣揚的書面材料。你知道講話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明講話稿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明講話稿範文(精選7篇)

文明講話稿1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重溫行爲規範,爭做文明學生。

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在公交車上推推嚷嚷,在馬路上不遵守交通法規闖紅燈,在路邊亂丟果皮紙屑、隨地吐痰,與人交談滿嘴髒話,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尤其是在我們校園裏,大家可以聽聽課間的吵鬧聲,看看有些同學追逐、打鬧等不規範的課間活動;再看看校園、教室地面上經常可見的紙屑、塑料包裝袋,難道這些是我們中學生該有的行爲習慣嗎?

我不否認,在很多人眼裏,甚至是在我們有些同學的家長眼裏,認爲這些行爲習慣是微不足道的。可正是這些不良習慣卻反映出部分同學的精神風貌,折射出其道德素質的低下。這是與我們國家所倡導的“從規範行爲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爲”的精神格格不入的。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事實上,良好的習慣是保證我們健康成長的前提,也是我們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受人尊敬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人擁有良好修養和文化內涵的表現。“行爲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社會現實也告訴我們,良好的行爲習慣可使人終生受益;不良習慣會在青少年時期就埋下隱患。中學這個階段,正是同學們行爲習慣、道德情操、思想品格逐步成熟的重要時期,在此時期,文明行爲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

文明習慣是同學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講髒話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更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課間文明休息、保持環境整潔做起,努力養成良好的習慣、爭做文明學生。以我們文明的實際行動向家長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講話稿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美麗的金秋十月,我們又一次相聚在國旗下,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小做起》。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我們雖然還小,但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學習文明禮儀,也是我們的責任。

那麼,禮儀在哪裏?我們該如何學習禮儀?我告訴大家,文明禮儀就從我們平常的一言一行中來。

在幼兒園,我們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同學要問好;我們要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上課發言要舉手,同學之間要團結,做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寶寶。

在家裏,我們要尊敬長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幫着做;早睡早起不睡懶覺,做個勤勞、勇敢的好寶寶。

在公共場所,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不亂穿馬路;不大聲說話、不說髒話、不亂丟垃圾,做個文明禮貌的好寶寶。

總之,無論在哪裏,我們都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不愧於我們“禮儀之邦”的美譽。我的話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講話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跟大家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記在心。

早上好!轉眼間這個學期一半的時間已從我們身邊悄悄地溜走了。從我們懂事那一天起,從我們踏進幼兒園、學校這一天起,我們的父母、老師就不斷地對我們進行尊老愛幼、文明禮儀教育。尊老愛幼是一種我國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應當提倡的,但是在我們的校園裏,只聽到小部分的同學親切的向老師問好,我們許多同學與老師擦肩而過,沒有一聲招呼問好,甚至連看一眼都省略了;帶着滿腦子的疑惑向老師提問,在老師的耐心講解、解答後沒有言謝就走了。

在這裏我要問問同學們,尊敬教師是不是僅僅在於使老師在“教師節”那天才過得愉快呢?不是,我們應當把尊敬老師這一意識時刻保留在頭腦中,並且把這種意識溶於我們的每一言,每一行,在課堂上,你們專心致志的目光滲透着對老師的理解與支援,在校園裏,你們文明的言語散發出對老師的尊重與敬仰。在生活中,你們彬彬有禮的行爲體現了老師的教導與培育。在大力倡導公民道德建設的今天,首先提高的就是“明禮誠信”。

明禮就是懂得文明禮儀,它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爲準則,是國民道德文化水平的體現,我國很早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文明禮儀的例子舉不勝數,要是我在這裏舉我們身邊的例子,或許你們會說這太平凡了,那就拿與我國隔海相望的日本來說吧。在日本,禮儀是學生一定要學習的課程,青年在走上工作崗位時,還要接受禮儀訓練,從髮型衣着,坐立姿勢,鞠躬角度,說話語氣,端茶給別人喝等都有規矩,對待長輩、上級更是要使用尊敬的語言和語氣,相比之下,我們的禮儀就簡單得多,同學們都能做到的,我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做到的,當你第一次跟老師打招呼時,心裏或許會顫抖,當你第一次跟同學道歉的時候,不知如何開口,心裏或許會犯愁,但那是使我們的環境更文明的理由啊,所以在這裏我向大家提倡:文明禮儀,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謝謝大家!

文明講話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注你的一言一行》。

禮儀是人類爲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對於我們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水平的外在表現,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必要的。

首先是言談方面。言談作爲一門藝術,是個人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交談時,態度要誠懇親切,萬不能擺出一副囂張不屑的樣子。說話時,與對方距離不宜太近,聲音也不宜太高亢,語調要平緩——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切忌大聲喧譁吵鬧,不僅會引來旁人圍觀,也會打擾到別人。說話要雙目直視對方,聆聽時也不能東張西望,哈欠連天。當我們有求於別人,或者與我們交談的人是長輩時,則要用敬稱、敬語。我國提倡的十字禮貌用語必須牢記於心:“您好”“謝謝”“請”“對不起”“再見”。我們針對自己平時的`表現可以進行自查,你出門上學時是不是和爸爸媽媽說“再見”,你見到老師是否有禮貌地說“老師好”,你在公共場合是否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另一方面,行爲舉止也能體現一個人的個人素養是否良好。想必很多人都在公共場合看見過一蓬頭垢面的或是舉止不雅的人,這些人的行爲,如:剔牙、挖耳、搓泥垢等,往往讓人覺得厭惡,甚至反胃。既然我們對於別人做這些事感到噁心,那麼我們自己就更應該有文明的舉止。不要在別人面前清理個人衛生或進行容貌的整理。要做到坐如鐘,站如鬆。站立時歪着脖子,斜着腰或是曲着腿都是不禮貌的舉動;在正式場合,更是不應該將手揣在兜裏,或是做些小動作。比如在學校等公共場合,你是否注意上下樓梯靠右走,食堂買飯你是否有序排隊,坐電梯時是否注意先出後進等等。

多關注自己是否不經意間說出了髒話,關注自己是否用刻薄的語言引得別人不快,關注自己是否與長輩頂嘴;關注自己是否衣冠整潔;關注自己是否站姿不雅,坐姿不正······

同學們,請做個講禮儀的人,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讓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和諧!

文明講話稿5

尊敬的領導、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人人創建文明家園》。

大家肯定聽說過臭氧層空洞、酸雨、大氣變暖、氣候異常,物種滅絕、水土流失、草原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源變質、能源危機、有毒廢棄物等等的字眼吧?我們不知道將來又會聽到什麼新型的字眼呀!也許會聽到太空人在說:噢,地球不再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了!

生在xx畔,長在xx旁的我,從小就喜歡和小夥伴們在河裏嬉戲玩耍。渴了,喝上幾口汶河水;困了,躺在河邊樹林的沙灘上酣然大睡。兒時,那清清的水、藍藍的天、綠油油的樹林、軟軟的沙灘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但現在我們卻看不到、摸不着,只剩美好的回憶了。十幾年來,鋼城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顯著提高,我們切實看到了一座座村莊換新顏;一條條馬路平又寬;一輛輛汽車穿梭忙;一個個工廠忙生產。但與此同時,我們同樣看到了高高聳立的煙囪整天冒着濃煙,生活區的居民不敢開窗戶,不敢在戶外晾曬衣服;漫天的浮沉到處亂竄,人們出行不得不戴上很不舒服的口罩;生產和生活污水污染了河流,奪走了魚兒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上垃圾亂跑,樹上彩旗飄飄,就連鳥兒歡快的歌聲,現在聽起來也顯得有點悽慘。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使我們的家園遭到了嚴重的威脅,天空湛藍如鏡,大地綠草如茵,已經快要不復存在了。

記得一首歌中唱到:“當天空不再是藍色,小鳥不會飛翔;當江河不再有清澈,魚兒也離開家鄉;當空氣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當烏雲遮住了太陽,世界將黑暗無光;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當大地乾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當玩具變成你的衣裳,從此沒有天真幻想;當貪婪拼命的追逐,沒有動物與你歌唱……”真的到那時,我們又該怎麼辦?

不會忘記,08年新春時節南方遭遇的一場持續低溫的雪災凍災,交通癱瘓,電網損毀,農作物受凍,嚴重影響了人民羣衆的生活和生產,沒有了節日裏應該有的歡樂心情。據有關氣象部門報道,大氣環流異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這次災害的主要原因,而人類對自然界的無情的破壞又是大氣環流異常和拉尼娜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報復。

當然還有颶風、海嘯等等。這些都是大自然對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報復,而我們卻又執迷不悟的繼續破壞生態環境,這種狀況實在令人擔憂。一個又一個觸目驚心的事例告訴我們,愛護我們的綠色家園已經刻不容緩。不久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佈,2009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爲“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可見,氣候變化已經成爲了一個典型的全球的環境問題,尤其是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節約資源、治污減排、保護環境不再只是政府和公益機構努力倡導的理念,已經逐漸成爲企業、個人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如今,全球環保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強,各國的環保招數也層出不窮。在加拿大,松鼠很多,有時候它會跳到人們的腳邊索要食物,如果你初來乍到,不懂該國的規矩,隨意用腳把松鼠踢開,又恰好被當地的小孩子看見,這些環保小衛士們會要求你向松鼠道歉。法國十分重視垃圾的分類處理,除了要求生產廠家負責垃圾的回收管理外,還對居民作出了相應的規定,要求每戶居民每月必須上交生活垃圾4公斤。環保部門再將這些分類垃圾集中到一起,綜合利用。丹麥的國土面積很小,爲防止受污染的土壤給人造成危害,政府制定了一項給污染土壤進行消毒的計劃:估計用30年時間,採用生物分解、水沖洗以及高溫處理等方法,對過去和現在的化學、鑄鋼、採礦企業所在地的土壤,進行消毒清潔,以消除污染。其實我國是最早制定環保法的國度。早在秦代之前,我國便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的規定,秦代的《田律》保護水道不得堵塞,要求在一些禁苑周圍挖河開溝,設定警戒線。古人尚且如此,作爲生活在高度文明今天的我們,面對環境的破壞又怎能熟視無睹,無動於衷?

所以讓我們所有的人都以虔誠的聲音呼喚生命的綠色:少一點向大自然索取,少一點向大自然排放,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合理開發利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財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地球。

爲了讓大地山青水秀,爲了讓家園綠樹藍天,我們不能僅僅是呼籲,更應該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其實,我們能做到的很多,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說,如果你每天都彎腰去揀地上的一張紙,那麼你走過的路就會多一份清潔;如果你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就會少一點白色污染;如果你在白天隨手把家裏的電燈熄滅,就會少浪費一點能源;如果你拒絕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一次性紙杯,就會對綠色的森林多一點愛護;如果你步行去上班或者乘公交車而不是駕私家車,就會向大氣少一點排放;如果你愛護腳下的綠草和身旁的小樹,就會爲自然環境的和諧多一點貢獻……

朋友們,行動起來吧!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讓頭頂的天空湛藍如鏡,讓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讓身邊的湖水清澈明淨,讓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文明講話稿6

講文明、懂禮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標誌,是我們青少年必備的一種美德。文明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思維習慣,文明更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一直以來,我們通達路小學的領導和老師們默默工作着,無私奉獻着,努力爲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學校一天天在發展,環境一天天在改善,爲成爲更出色的學校而努力着。但是,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從你一言,我一行中,塑造出我們學校美麗的形象。要知道每一位同學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形象,關係着學校的榮辱。

課間休息是爲了讓學生修整身心,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學習。多數同學能夠遵守課間紀律,做有益的活動。但少數同學安全意識淡薄,文明意識淡薄,他們在走廊上追跑、打鬧,有時撞到了同學,有的同學甚至大呼小叫等等。爲了讓我們的校園更潔淨、美麗、安全。我們每位同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課間休息提前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

2、課間休息要做積極有益的遊戲。做一些輕鬆、簡單、安全的遊戲。不做激烈的遊戲。

3、課間不追逐奔跑。爲了你的安全,請放慢你的腳步。爲了體現你的文明,請放輕你的腳步。

4、課間離開教室和進入教室應有秩序。因爲教室門口比較窄,不要爭先恐後,互不相讓。

5、上下樓梯靠右走,相互禮讓。不嬉笑打鬧,不勾肩搭背以確保我們的安全。

6、愛護校園裏的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勞動,保持校園衛生,不亂扔紙屑果皮,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日學生的批評勸阻。

7、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尊重,禮貌用語掛在口邊;要熱情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不給同學起綽號,不傷害同學的自尊心。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校園課間禮儀,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文明禮儀的種子在我們心中深深紮根吧。

文明講話稿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人最基本的素質是講文明,懂禮儀!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爲本”。每個有尊嚴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你要值得別人尊重,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就要學會尊重他人。事實上,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必定是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人。

回顧燦爛歷史長河,我們曾擁有的驕傲是“講文明,懂禮儀”,它締造了享譽千年的“禮儀之邦”。今天我們積極倡導文明禮儀,這是對歷史的回顧,是對文化的感悟,更是對現實的反思。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價值觀呈現多元發展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將我們高貴的尊嚴和優良的傳統束之高閣,因爲在我們的文化中,在我們的血液裏,浸染着的、流淌着的是“講文明,懂禮儀”的擁有幾千年文明的民族精華。

文明是一種認識,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文化,文明是在內心不斷生成、積累而又外顯於形的,伴隨着社會進步發展的規範,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天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每個人的儀容儀表和行爲習慣都是它最具體的表現。本學期開學以來,我們感受到了校園的優美、整潔,每處細節都煥發着文明的光輝。同學們文明的行爲習慣、整潔健康的儀容儀表、高雅向上的情感追求,共同營造出了良好、有序、和諧的學習環境,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學習氣氛。許多的事實和現象讓我們始終堅信,我們的絕大多數同學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有品質的人,守規範、懂禮儀、講文明的人,這是我校優良校風和優美校容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和保證,這是值得我們驕傲和稱道的地方。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漠視和縱容在身邊發生和存在着的一些不文明行爲和不文明現象,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教學樓走廊追逐打鬧、大聲喧譁;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有的還在課堂裏吃零食……。這些不良習氣損壞了學校的形象,也自己降低了自己的素質,與文明漸行漸遠!

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更能外塑形象,學校作爲培育文明的場所,社會文明的視窗,更要求我們全體同學學文明,用禮儀。希望我們全體同學能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做起:着裝得體、不求時尚;說話文明、舉止大方;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尊重師長、學會關愛;遵守交通、不闖紅燈;講究衛生,不扔紙屑等等……。

同學們,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成長,影響着我們將來的發展。一個不講文明的人,一個低級趣味庸俗的人,一個放鬆了自身思想品質培養的人,一個迷失了文明和道德標杆的人,那一定是現在最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因爲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

同學們,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更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校園文明建設是一個工程,一項事業;同時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同學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讓我們攜起手,爲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而努力,讓文明禮儀永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