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鄉風文明建設倡議書

倡議書2.4W

能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天公文站小編爲大家準備了鄉風文明建設倡議書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鄉風文明建設倡議書

  鄉風文明建設倡議書(一)

廣大城鄉居民朋友們:

移風易俗彰顯社會進步、鄉風民風淳美和諧家園。近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善,在婚喪喜慶活動中跟風攀比之風日盛,隨禮名目繁多氾濫,人情消費持續攀升,城鄉居民不堪重負。移風易俗,簡辦婚喪喜慶活動已成爲廣大城鄉居民的迫切願望。爲傳承勤勞節儉民族美德,弘揚文明健康時代新風,遏制婚喪喜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炫富鬥富、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特向全縣廣大城鄉居民朋友們倡議:

一、婚事新辦。

崇尚愛情,不比彩禮、不比排場、不比闊氣,不搞隆重儀式,不設豪華宴席,不用豪華車隊,減少餐桌和車輪浪費,提倡集體婚禮、旅遊結婚、植紀念樹等文明風尚。

二、喪事簡辦。

崇尚厚養薄葬,倡導火葬、生態葬,文明禮俗,簡化喪葬程序,不沿街亂搭靈堂靈棚,不在公共場所吹打鼓樂和鳴放煙花爆竹,不在出殯沿線散紙錢,用環保、生態、潔淨的方式悼念逝者。

三、祭掃雅辦。

崇尚科學,不搞封建迷信活動,摒棄陳規陋習,倡導集體追悼會、家庭追思會、設網上祭奠堂等祭奠方式,以獻鮮花、植新樹、網絡放視頻等方式寄託懷念之情。

四、節儉操辦。

崇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節儉操辦老人誕壽、新居喬遷、子女滿月、升學等一切喜慶活動,注重文明內涵,合理規劃消費標準、辦事規模,倡導用發送微信、短信、郵件等形式表達賀意。

良好習慣需要我們自覺養成,社會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廣大城鄉居民朋友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以文明節儉、艱苦樸素爲榮,以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爲恥,樹立婚喪喜慶新風尚,彰顯文明健康新理念,攜手倡導文明、傳播文明、踐行文明,爲建設開放富裕和諧美麗XX做出新貢獻!

  中共XX縣委宣傳部

  XX縣文明辦

  鄉風文明建設倡議書(二)

鄉風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靈魂,內容包括文化、風俗、法制、社會治安等諸多方面。能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是加快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長期以來,農村在抓鄉風文明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開展以治“五亂”、剎“三風”爲主要內容的文明創建活動,涌現出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文明新村、文明農戶、文明家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

二是堅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解決了一些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急迫的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是積極開展農民羣衆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

農村的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鄉風文明建設在一些地方已初見成效。雖然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發展還很不平衡,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應引起足夠重視。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文化生活缺乏,打牌賭博盛行。現在農村打牌賭博現象比較普遍,一些農民把打麻將作爲主要的娛樂活動。這往往引發農村打架鬥毆、家庭、鄰里不和等現象,甚至會導致一些人走上犯罪道路,已成爲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隱患。

2、封建迷信和大操大辦歪風愈演愈烈。有的農民有病不求醫住院,而是去求神拜佛,弄神弄鬼,勞命傷財,甚至上當受騙。有的地方違規建寺廟,集資收錢,損害了農民利益。一些地方老人祝壽、小孩過生日、蓋新房開工、上樑、搬家時都要請客。每年送禮戶均開支佔家庭純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一些農民已不堪重負。

3、建房無規劃,村容村貌髒、亂、差。建房隨意選址,村組無統一規劃。房前屋後隨處可見豬牛糞便和污水坑,環境污染嚴重,無人管理。一些農民的`生活陋習根深蒂固,不講衛生,“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

4、農村保障機制不夠完善,貧困人口依然存在。政府現有社會低保體系以及有關部門各類相關活動和載體在農村的覆蓋率很低。相對於廣大貧困弱勢羣體,只是杯水車薪,救急救不了窮。農村一些孤、老、弱、病、殘、貧等弱勢羣體的處境一時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有貧困就不是真正的文明。

5、農民的道德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在部分地方,熱愛集體、勤勞致富、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等傳統美德有所丟失。特別是在公益事業和孝敬老人上顯得尤其突出。有些人不講誠信,過去因困難欠繳或借支村集體的款,現在有了償還能力卻長期不還,負面影響很大。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我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封建思想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農村是以家庭爲單位分散地從事農業活動,公共秩序、公共環境、公共衛生難以治理;農民自身素質不高、農村發展不夠,改革開放及社會轉型期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除了這些客觀原因以外,從工作上看也還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認識偏差。一些基層幹部普遍認爲搞鄉風文明建設是“軟指標”,要“先富口袋,再富腦袋”;只要經濟發展上去了,鄉風就會自然文明。過去主要精力都放在抓經濟發展上,對鄉風文明建設重視不夠,沒有將其放到應有的位置,往往滿足於一般的號召,靠部門去抓,因而效果甚微。

二是投入不夠。從調研的情況看,農村的集體經濟發展不夠,許多村自身沒有經濟來源,全靠上級的轉移支付經費維持工作運轉,無法爲農村的公共文體設施建設提供資金,各級財政對這一塊的經費投入也相對偏少。農村文體設施建設滯後,文化生活比較單調,一些農民羣衆是“白天忙田頭,晚上靠鋪頭”,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看電視,看電視也大多看的是電視劇,文化、科技頻道的節目看得很少。

三是工作乏力。由於精神文明建設在幹部羣衆中還沒有形成廣泛共識,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真正形成合力抓落實不夠。鄉鎮文化站設施簡陋,人員素質低,大多數人做與文化工作不相干的事情,農村體育組織是空白,“三下鄉”活動也是多年難遇一回。特別是對農村出現的一些醜惡現象打擊不力。

三、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針對以上問題,必須結合實際,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第一,圍繞中心的原則。抓“鄉風文明”,要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這個中心,解決好農民生產生活中所想、所盼、所急之事,發展村級經濟,千方百計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第二,落實政策的原則。黨的惠農政策是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也是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因此,在加強鄉風文明建設中,首先要堅定不移地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把廣大農民團結在黨的周圍,把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發揮出來。

第三,引導教育的原則。加強新型農民培訓,以引導教育農民爲重點,透過耐心的、經常的、生動形象的教育,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提高農民的務農技能,促進科學種田。

第四,實事求是的原則。加強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農村實際出發,要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要注重實效,不耍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