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規章制度 > 制度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

制度3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擬定製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1

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及上級有關檔案精神,根據體育課教學的實際特點,爲儘量避免學生在校參加體育課及體育活動上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爲儘量減小因傷害事故造成的損失,學校特作如下規定

1.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課及體育活動必須堅持“學生爲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儘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2.學校每位教職工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爲,要立刻給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學生出現傷害事故,要及時給予救助。

3.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教師、校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並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4.體育組每週檢查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二次,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5.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較弱學生、特異體質學生。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等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範,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並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糾正或制止。

(6)下課集合整隊,做簡單講評;若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校醫和班主任。

6.如果體育課上,發生學生嘔吐、暈倒、受傷等突發情況,應立即採取以下處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醫、班主任和學校領導。

(2)校醫對病(傷)學生做出初步診斷及必要的處置,事後要及時做好學生病(傷)情況及臨時處置情況的記錄,並上報學校。

(3)如果學生病(傷)情況較爲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4)班主任要及時將學生病(傷)情況通知到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視具體情況上報教育局相關部門。

(5)體育教師事後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並上交學校。

7.學校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對學生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善後處理。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2

1.上課鈴響,班主任帶領本班學生按時整隊到操場集合,加強活動的安全教育。

2.體育委員負責整隊,帶領全班學生做好準備活動。

3.準備活動結束後,體育委員填寫器材借用清單,領取器材,並協助班主任組織好本班學生活動。

4.活動課期間,學生要在指定場地上進行,不能亂竄亂跑,影響其他班級學生活動。嚴禁學生之間互相爭執、吵鬧甚至鬥毆。

5.學生要愛護體育器材,不能損壞體育器材,對故意損壞者,視其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賠償等處罰。

6.活動課期間,班主任要始終堅守在活動場地,負責活動安全,維護活動秩序。

7.活動課期間,體育教師負責運動場整體活動秩序,輔導學生活動。

8.活動中發生意外,應立即報告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儘量減少器材的損壞和人員的損傷程度。

9.下課鈴響前2分鐘,各班應回到上課集合地點整隊,由班主任進行小結,體育委員送還器材。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3

1、體育課是國家課程的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佔用和隨意使用體育課。學生必須按時到場上體育課,不得遲到早退。因病不能到場的必須出示校醫務室和醫院的證明,否則做曠課論。不能參加體育活動的見習學生必須在旁邊觀看,不得隨意離場。有特殊疾病的學生(心臟病,哮喘等)必須向學校如實反映並登記在冊。

2、學生上體育課必須穿戴符合學校規定的運動服裝和運動鞋。不合要求的學生,不得參加體育課。

3、學生應學會有關測試身體機能的基本方法,如在體育課中感到自己身體不適,應主動向教師提出休息或暫停上體育課。

4、學生上體育課前要認真檢查自己的衣物,不得攜帶危險物品和貴重物品上體育課。

5、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揮和安排下參與體育課教學,不能私自行動。學生在課堂中應認真聽講,有序活動,不和同學打鬧,不做危險舉動。

6、未經教師同意,學生不得隨意搬運和挪動體育器材。如須搬運體育器材一定要在教師指導下並注意安全。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4

(一)體育活動:

1、體育活動,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老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要認真檢查體育設備,對已損壞,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嚴禁學生使用,並及時報修並出示警示標誌。

2、開展活動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明活動要領,做好示範,指導以及防護工作,運動前做好各項準備活動。

3、老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老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學生要聽從教師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和自我保護。

4、在體育活動中老師有組織,指導的責任,因組織指導過錯造成學生身體傷害事故老師要負責任。

5、不要強行讓學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運動。

(二)體育教學:

1、任課教師必須在上課時講清楚運動注意事項,準備好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實行體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檢查。

2、學生必須遵守課堂常規,按時上課,聽從指揮,不遲到早退。

3、上體育課任課教師必須穿運動服,球鞋。

4、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5、學生要聽從教師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和自我保護。

6、體操練習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相互保護,幫助。

7、體育課或課外鍛鍊中,凡出現受傷情況,應及時送往校醫務室或醫院,並及時向校長室彙報。

8、學校任何人一律不得組織學生到校外訓練。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5

體育課是在校學生的必修課。在體育運動中會遇到許多突發事件,體育活動與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體育運動與安全防範又是息息相關,隱患無時無刻都存在着。爲防患於未然,體育教研組作爲安全防範的重點部位,須遵守如下制度:

一、課前認真檢查教學場地和器材;瞭解並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有無嚴重疾病如心臟病等),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視情況酌情處理。教師在進行教案編寫及備課時要能充分體現出安全措施。

二、課中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認真做好每次課的安全措施,特別是容易出現意外傷害的項目。

三、在組織學校大型體育活動如運動會、足球賽等時,要事先做好安全應急預案,並與相關部門彙報,備案待查。

四、在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時若有意外事件發生,值班教師視情況的傷害程度,酌情處理;情況嚴重者立刻送醫院急救治療。

五、體育器材保管室爲禁菸區,注意關閉電源。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6

一、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上體育課必須堅持“學生爲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

二、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老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並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三、體育老師每月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一次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四、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以防學生滯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並妥善安排好體質較弱和特異體質學生。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範,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並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或制止。

6、一旦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班主任和校領導,必要時立即送往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7

體育課是學校的必備課程,其安全因素尤爲重要。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精研教材。

1.體育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吃透教材內容,明確每一項運動鍛鍊的目的,並要親身體驗與實踐,掌握基本要領與輔導方法。

2.要切實瞭解每項運動對生理機制的正負面影響,懂得趨利避害的措施與方法,做到防害於未然。

二。認真組織好每堂體育課,

1.體育教師必須認真組織好每堂體育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奮發向上精神,促成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在每一項體育運動正式運作之前都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活動,以防止意外偏差的出現。

3.在進行每一專項活動之時,都要師生結合做好安全防護。

4.每節體育課認真清點人數,發現缺席及時瞭解原因,無故缺席要與班主任取得聯繫。

5、體育課不準隨意放任學生自由活動。

三。做到掌握體育器材安全性能。

1.每節體育課上課前,體育教師都要根據本節課的需要檢查相應器材的安全性能,防止由於器材的不當造成的意外事故的發生。

2.在每節課的執行中,體育教師在輔導、矯正學生動作的同時,也要注意器材可能引發的偶發性問題,及時做好防護工作。

3.舉行大型體育運動會前,體育組負責對全套器材的安全性能的檢查工作。

四。做到防患於平時。

1.對不利於青少年獨立操作的體育器材,非課內要封鎖,以防意外。

2.對家屬或校外兒童來校要制止使用體育器材。

初中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8

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有益於增強學生體質,鍛鍊學生的意志毅力,同進也可以起到調節身心、提高學習效率的積極作用。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

但是,優育活動項目往往具有一定的體能和技巧要求,不少項目還具有較強的競爭性和對抗性,因此一定程度上具有潛在的不安全性。開展體育活動不但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摔傷、扭傷、拉傷、砸傷、踢打傷或溺水事故,輕則傷及肌膚、重則傷及臟器、筋骨,甚至會造成殘廢、死亡。無論發生哪類傷害事故,都會給學生本人及家庭帶來痛苦,甚至造成終身遺憾,也爲學校教學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體育活動安全應列爲學校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的重點之一。

爲確保學生體育活動安全,特制訂如下安全制度,需全體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體育教師認真學習貫徹執行。

一、體育課

1、學生上體育課必須穿適合運動的服裝,穿運動鞋。體育課中,如因訓練需要上單雙槓或肋木等危險器具的的,必須有體育教師在場,並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確保安全。

2、學生上體育課必須遵守紀律,聽清教師關於課堂體育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記住安全要領,增強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要服從教師的安排和體育幹部的調配,不做與該課無關的事。不得擅自進行教師沒有佈置的活動項目。

3、課任體育老師爲體育活動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上述安全教育。

二、課外體育活動

1、所有班級和學生按課外活動輪流表參加體育課外活動,並按規定的項目活動,不得擅自進行其他項目的活動。

2、學生在體育活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並按體育活動項目所規定的安全要求進行。學生之間要互相幫助,做好安全保護工作。

3、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要在指定場地上進行,嚴禁亂竄亂跑,影響其他班級學生活動。嚴禁學生之間互相爭執、吵鬧甚至鬥毆。

4、鉛球、標槍等投擲項目及單雙槓、肋木等危險項目在無體育教師或班主任在場時,嚴禁學生自行活動。體育教師和班主任必須嚴格監督,加強責任心,確保無事故發生。

5、各班主任老師爲課外體育活動安全第一責任人,體育老師協助做好安全工作。

三、體育比賽或運動會

1、全體學生必須遵守體育比賽或運動會規則,服從班主任安排,不進入危險區域,在指定的地區觀看比賽。

2、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要顧及周圍學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運動規則,嚴格按運動項目的動作順序進行,並做好準備活動。

3、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必須服從裁判組的安排,一切行動聽指揮,杜絕傷害事故的發生。

4、大會組織委員會爲安全第一責任人,體育組爲具體責任人,對參加運動會的全體師生負責。

四、體育衛生安全

1、學生要學會自我監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症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如果知道自己有病,應先調養或遵照醫囑參加與自己身體相適應的鍛鍊,禁止患病、帶傷學生參加劇烈運動或比賽。

2、學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狀,禁止參加體育活動;

①體溫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種內臟疾病(心、肺、肝、腎和胃腸疾病)的急性階段;

③凡是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氣管咳血,鼻出血,傷後不久而有出血危險,消化道出血後不久等;

④惡性腫瘤;

⑤傳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3、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學生,禁止參加長跑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項目鍛鍊。

4、學生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體育活動必須憑醫院有效證明履行請假手續。

五、課間學生安全制度

爲確保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間的安全,特制訂以下制度:

1、嚴禁在教學樓樓梯、走道及其轉彎處快跑或追逐遊戲,以防衝撞他人,造成傷害事故。

2、同學之間相處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反對開過分的玩笑,反對用不恰當的言詞羞辱或激怒對方,嚴禁吵架甚至打罵,要注意保持校園課間的安靜。

3、嚴禁在教學樓樓上將任何物品向上拋擲。禁止在窗臺上放置物品。

4、學生在教學樓樓上搞衛生擦玻璃時,嚴禁將身子探出窗外或站在窗旁危險處作業。課間嚴禁坐在窗臺或走廊外側臺架上休息,也不得在視窗等危險地區推拉嘻鬧,以防墜落。

5、各班主任老師爲課間學生休息時間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並經常在課間在教室內外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