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實用】孝道作文集合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孝道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孝道作文集合7篇

孝道作文 篇1

每每回到家,年長的父母總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彷彿年少的子女在外邊受了極大的勞累,這會子回到家定是叫着受苦的孩子好好歇息纔是,又是如同供佛一般的供着四處奔走,可奔走勞碌一生的他們又有誰人來伺候半分呢?

學校回到家,本也不算勞碌,只是沿途的奔波再加上餓得慌,回到家就彷彿理所當然的該叫父母伺候着,飯菜等着上桌,自己則是窩在一旁清閒的玩着手機,看着種種的電子產品,再享受着他們所給的豐盛。雞鴨魚肉、最喜的菜餚必是好好擺上,忙出忙進的爲這遠歸的少爺公主踐行。可真的就這般勞累了,還是如何,在學校的日子本是清閒得不能再清閒,也不做過多的苦力勞神,錢財說起來還是從奔波的父母手中接過的,還是他們供養着,回到家卻還是他們如同供神一般供着,這期間到底勞累了誰,天下父母心要索取到怎樣呢?

二十來歲出門在外什麼都還是用錢買,這錢還是父母所給,就算自己閒來打工掙得幾分,那也是用來補貼自己至於家中只有要的份纔算天經地義。未有柴米油鹽的勞煩,或者頂多也是偶爾自己開開小竈那叫消遣。晚上不睡白天不醒,歸到家中依舊如此,年輕的一代,在爲90後的一代,同爲此的一代,我所反思的不願,卻深陷其中。

歸到家中,父母總是早起的,在我們還認爲天黑的晚上,便起開身一天的忙碌,將早飯弄好端到手上,或許這時的你我還未起來,那就免了吧!待到中午幾分,還好洗涮不是他們伺候着,還算有點行動能力。飯也不必操心了,直接起來吃吧,他們忙前忙後是還得趕回來將這家中的‘佛祖’給養着。至於自己奔波了一時未歇息,也不會有人來問津,還得捱上睡得剛起‘佛祖’的不滿,這清閒的佛真不容易呀,什麼都是應該的!

家中的家務自是不關我的事,那是他們的,關我這回來的孩子什麼事呢,那是大人的,是父母的,是他們應處理的理所當然。個人的最爲尋常的衣物也自是不必自己動手了,有媽在,那是她該做的。在家也無事可做的,日子總是清閒得慌回來本就是享受歇息的,找些消遣,或出去遊蕩或玩着用他們錢買來的電子產品度着光陰,只消顧着自己玩樂便是,這樣的理所當然。偶爾做下家務那該是叫人倍感欣慰了,四處鄰里的說說這孩子懂事了,也知道幫我下忙,也換來自己的心滿意足。

可我總是疑惑的,哪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呢!這都二十歲出頭了,還是當初那個無動手能力的小毛孩要人照顧麼,當你是小孩子他們每天照顧着那叫義務都來得自然;可當你都成年及就還這般供養着,若是在外勞作辛苦供養他們就不提了,至少養活自己在經歷外邊繁雜的世界和和各種勞累的艱辛回來歇息,那也好說。只是這在外的錢財都是他們供給着,自己也未有掙來半分,瀟灑的享用的高科技也是他們的艱辛,那麼該叫自己在哪個角色上立足,才換來自己的心安理得呢,哪裏消受的起呢!若是年長成家,歸到父母身邊,那也該是幫着忙,打掃一下的常回家看看,也叫人滿足了。

也許是我的秉性如此,還是家中自帶的影響,總還是不自覺親近他們上一輩的'生活,那種自然生長繁衍生息的樣子,早睡早起,然後基本的勞作,這才叫做簡單,而不是渾渾噩噩,半夜不睡早上不起,只是玩些虛擬的電子,不做思考一天天過着叫人供養着。家裏總是睡得早,因爲電視壞了的緣故更是早早的歇下,慢慢幻化成夜貓子的我,也習慣性的捱些時候再睡,多少還算規律。每每聽到好友感嘆在家總是半夜至少是越過凌晨再睡,對比一下還是笑了,我這連同着他們上一輩的習性和思考算不算跟不上時代,與年輕人的日夜脫節呢!

回到家,還是爸媽伺候着飯菜居多,一時懶過去了,依舊是衣來伸手還百叫不應的玩自己去了,等飯菜都涼了還得等他們從新熱着卻總是不認這樣,心裏欠欠糊。我所理所當然的,便是回到家飯菜便是該這回來的年輕人所做,一生勞累的父母也該停歇下子,尚還享用着他們的奔波的錢財,都成年的孩子回來不是就該理所當然的用自己的勞動清減他們的艱辛麼,在家一日便是行一日的孝行纔是。那還就回來便成佛,叫人伺候着呢?

天下父母心,本就是爲孩子操心着,無私付出着這樣的無可厚非。可是身作90後,再及往後的年代是否叫它變形成一種吸血鬼似的無情的消耗呢!年少時享有着父母寵愛,在己爲人父母,爲自己的子女勞累還好說多少是循環。

可是作爲年長一輩的父母呢,他們在極小時便擔着生活的辛苦,即便是有父母疼愛,也是幫着勞作,幾十歲時也就匆忙謀生,哪還有都二十來歲還混混噩噩的在家如同沒生活能力的孩子叫人供着,成家便是爲尚小的孩子忙碌,奔波;等到這孩子長大了,讀書讀到大學、研究生,還是得供奉着,回到家也是什麼都不該做的,衣食養着便是。再到出門在外奔波,終於可以養活自己了,不必再將大量的錢財供着,也就出門了,難得回一次家,回來還是得爲其操勞,這多少也叫人欣喜了,如果你還記得回家。再到一兩年成家搬出去了,便徹底的走了,還是得自己照看自己,病死。這樣勞作一生的他們,誰人去給清閒,福氣呢?

窩在被窩中不願起來的90後,哪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呢?

孝道作文 篇2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裏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掙錢,爲的是什麼?爲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爲了父母,爲了我們這個家。作爲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裏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孝道作文 篇3

中華孝道園,洋溢着濃濃人文氣息的文化聖地,是江南一代的世外桃源,一顆鑲嵌在太湖之濱的璀璨明珠。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便有幸來到了這個聖地,跨過一道高高的門檻,便入了園,內順着石階向前走去,兩旁不時閃現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充滿了江南韻味。不知不覺中,就步入了思恩廣場,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原來是玉瓶,矗立在廣場中央,潔白無瑕,毫無一絲瑕疵,充滿了神聖之感。幾道水柱沖天而起,就像綻放的白花,帶起絲絲雨霧,彷彿象徵着深厚的恩情,讓人情不自禁擡頭仰望。

迎着柔和的春風,踏着歡快的腳步,我徐徐前進着,陣陣佛音劃過耳畔,此時,已處身於靜心湖畔,清澈的湖水隨風而行,如一汪純潔的聖泉,洗塵着我浮躁的心靈,讓我沉浸在一個超凡脫俗的深潭中。

登上一條長長的臺階,便來到了正法明大殿,處處都是充滿了佛教氣息的雕樑畫棟,走入殿內,一股神祕感撲面而來,一尊天工巧奪的佛像呈現在眼前:眼睛緊閉着,嘴角輕輕上揚,露出淡淡的微笑,慈眉善目,讓人心生親切之感,正是如來佛祖。這精湛的技藝不禁讓人歎爲觀止。

離開殿堂,沿着山間小道向上而行,垂柳隨風飄揚,盪滌着春天的希冀。山石之間,一條清泉靜靜的流淌,發出悅耳的聲音,奏成了一曲天籟,淌入我的心扉。正在欣賞着這渾然天成的美景,也就到了江南石窟,三尊巨大的金色雕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顯眼,分別坐落於三個石窟中,在寬闊的廣場上,更是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尤其是中央的觀世音菩薩,盤坐在一條威風凜凜的神龍上,眼睛微眯,儀態端莊,淡看世間一切,這恢弘的氣魄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時光悄悄地溜走,春遊也接近了尾聲,讓我對“孝”的理解更深了,都說百善孝爲先,“孝”不是滿桌的山珍海味,更不是數不清的錢財,而是一杯淡淡的熱茶,一個溫暖的擁抱和更多的陪伴……讓我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點點滴滴,來回報父母無盡的恩情。

孝道作文 篇4

“孝”這一話題可謂在《論語》中佔據了一席之位。孔子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

《論語》爲政第二中提及的“無違”,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孔子規定“無違”就是不要違背禮儀,時刻依照禮的規定來孝順父母,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該如此。因爲熱愛自己的父母,死後還要常常祭祀紀念。這都是人之常情,不能違背。

時代不同了,但孝順父母始終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孝敬父母這條標準是永遠不會過時的。需要我們思考的是,究竟怎樣纔算是真正的孝順呢?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在這裏強調了孝必須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敬重,是一種自覺的倫理意識和道德感情,而不僅僅在供養上,否則就是”華而不實“的孝。當下,許多自以爲孝的人,實際上卻把孝道完全形式化、淺薄化了。每個月寄點零花錢,就算完成任務了。只把孝當作受控於潛意識中的義務奉養而不被社會唾罵所產生的行爲。當然,我們不僅爲了履行義務,但也不是光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從內心發出的情感使然。有些人不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甚至把他們當做一種負擔,卻對自己的寵物呵護備至,常常掛在心上。這種行爲,實際上早已背離了孝道,幾乎與狗、馬無異了。

做到了有發自內心的孝敬父母之後,其次便是主張情感和意志上的順從了。我們要孝敬父母,也應該繼承古人的優良傳統,做到“不違”,不僅僅滿足於讓父母穿好吃好,還應該不違父母的意願,在情感上尊重父母,跟父母交心。如果對父母而言,滿足他們的心願遠比讓他們吃飽穿暖更讓他們開心,那麼就儘量去實現他們的心願吧,這也是孝,而且是真正的孝!這種在情感上的孝可能是今天最缺少的了。有些真正孝順的人確實給了父母衣食無憂的生活,卻給了父母另一種意義上的空巢感,即感情上的空虛。有時子女在外,忙於工作,對於父母也僅僅於下班時的噓寒道暖。父母真正希望的是生活上的陪伴,生活中的點滴共鳴。一個笑臉、一聲問候並不難,可我們的父母卻常常求之若渴而不得!所以當代社會一個讓父母體會到這樣淳實的孝:有了兒女,他們便不再孤單;有了父母的牽掛,做兒女的會永遠感到幸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便是聖人所說的孝子心情吧!

孝道作文 篇5

早聽說鄰居王麗阿姨對父母不好,那是耳聽爲虛,可這件事卻讓我眼見爲實。

聖誕節的下午,鄰居王麗阿姨請我去她家和她女兒瑩瑩玩。王麗阿姨家的房子很大,裝修的很豪華。一進門,有一棵很大的聖誕樹,上面掛滿了彩燈,漂亮極了。書房裏擺着電腦,客廳裏擺着家庭影院和幾大盆名貴的鮮花,非常美麗。茶几上放着進口的紅提子等新鮮水果,地上有3只波斯貓在吃着鮮魚。

王麗阿姨躺在沙發上,正在給懷裏抱着一隻小斑點狗喂牛奶。見我進來,一面招呼我坐下,一面忙着給她爸爸媽媽打電話:“爸爸媽媽,這個月我的錢太緊,不能給你們生活費了……”我聽了不免大吃一驚,沒想到她會這樣對待老人!她有錢養活寵物,卻沒有錢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生活費,真是見鬼了!

從王麗阿姨的家裏走出來,我心裏很不舒服。王麗阿姨的道德品質低下,看來不是大家虛傳的,她現在這樣對待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老了以後,她的女兒會不會也要對她這樣盡“孝道”呢?

孝道作文 篇6

百善孝爲先,孝道是華夏子孫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的事例比比皆是,或是父母幹完活回家送上的一杯熱茶;或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或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爲了我們無怨無悔地付出,對我們卻沒有任何的奢求。古人云:“父母之恩大於天!”因此,我們必須盡“孝道”,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對長輩要有孝心。她不僅這麼教育我,也是這麼做的,她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媳婦。由於爸爸常年在國外工作,照顧爺爺奶奶都落在媽媽身上。一次奶奶住院,媽媽整整守在醫院半個多月,有許多人對我奶奶說:“你這個女兒真孝順!”當奶奶告訴是媳婦的時候,他們竟然都不相信。媽媽爲了陪我讀書住到鎮上,可她只要有空,就會帶我一起去看望爺爺奶奶。一到那裏,她就沒得說了,陪爺爺奶奶聊天、燒飯、炒菜……

每到天冷的時候,她的手就會裂開幾道口子,有時還會溢出血絲。每次大家吃完飯,她都忙碌一陣子。她那雙手,浸泡在冰涼的水裏,會像針扎一般疼,她從來不說,但我知道,這種疼痛對於她而言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在她心裏永遠刻着一個“孝”字。

有一天,媽媽說她很難受,午飯也不想吃。我倒了一杯開水給她端去,走到牀前,遞給開水讓她喝。她有氣無力地吞着水,那個樣子可真讓我心疼。我一摸她額頭,好燙啊!我用溫度計一量,居然高燒三十九度五,這麼高!太嚇人了。我急忙跑出家門,給媽媽去買退燒藥。不一會兒,我就買回藥讓她吃了。到了晚上媽媽高燒還是沒退,我心裏暗暗祈禱,盼望她明天有所好轉。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就醒了,摸摸媽媽的額頭,發現她一個晚上過去還是老樣子,持續高燒。我便把媽媽送進醫院,醫生檢查說是扁導體潰爛,需要住院治療。辦完住院手續,掛上點滴,我對媽媽說要不要告訴爺爺奶奶,她說,千萬別告訴他們,不要讓老人家擔心。

後來爺爺給我們送蔬菜來,才知道媽媽住院,他立即趕到醫院看望媽媽,爺爺說把我帶去老家住。可是,我堅持要留在醫院守着媽媽,爺爺拿我沒辦法……

是啊,孝道一直伴隨着我成長,它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家庭和諧的音符。古語說得好:“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所以,讓孝心永存!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親人。

孝道作文 篇7

孝,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傳承了中華民主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民族提倡的行爲,指兒女的行爲不應當違背父母,長輩,孝,善事父母者,孝在我心中作文。就是說孝就是要善待父母。小時候,常常聽到父母教導,長大了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不頂撞不打罵長輩,要順從長輩。

孝作爲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透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傳宗接代。在周人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牲口有什麼區別?真正意義上漢傳統文化裏面的孝是以敬爲前提的,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就是順,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孝的本質是順從。

記得初中老師說過,孝字,上有一個老子的上半身,下面是一個子字。就是說做子女的必須揹着父母,也就是說要順從父母,要記得你身上肩負着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孝心是一種責任,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孝心是一種美德,是我們必須發揚的;孝心是一種能力,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說到孝心不得不說孝敬父母,說起孝順父母,這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因爲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爲你再擔心。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例如我的父母工作非常忙,與他們相處的時間總是那一會,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以至於我不理解他們,直到如今,我恍然大悟他們起早貪黑都是爲了我們爲了我們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學得更好可是我總是使他們失望。當我看到我媽媽累的時候,我就爲她做飯現在只有一點才能孝順她,就是努力學習。報答她的一片苦心

古有臥冰求鯉的故事,古代的一個人叫王祥,琅琊人,天寒地凍的時節,繼母生病了,想吃鯉魚。王祥來到河邊,脫掉衣服臥在冰上,想用身體來融化堅冰。忽然,河面上的堅冰自動裂開了,從裂口處蹦出兩條活鯉魚。王祥拿着活鯉魚回家孝敬繼母。結果繼母的病就好了然後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太尉。

今有孟佩傑養母的大愛,五歲亡父,不久生母因病去世孟佩傑由養母劉芳英照顧,三年養母劉芳英因病癱瘓,不久養父不堪壓力離家出走,從此以後,小小的孟佩傑開始挑起贍養養母的擔子。她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做飯,然後去上學,他夢想當一個老師安安穩穩與養母簡單快樂的生活。

王祥與孟佩傑身體力行,在不同的年代中爲我們詮釋了子女對父母的愛。也印證了孝不僅需要我們對父母的那份真情,更需要用時間和實際行動。

標籤:孝道作文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