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談清明論孝道爲題目的作文800字

清明節即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是一個人們非常熟悉的名詞。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做爲一個傳統的節日,它是有其獨特的意義。因爲它象徵着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孝道”。

談清明論孝道爲題目的作文800字

清明節的來由:。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寒食節。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也是對先人的緬懷和尊重,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對“孝道”的體現。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的歷史意義: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我想這個習俗還會繼續傳承下去。因爲它從中折射出的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孝道”。

我們可以從清明節的由來看出中華民族對“清明節”的重視,對先人的尊敬,以及從中折射出的“孝道”。爲了人們能夠在清明節有充足的時間掃墓,國家特規定清明節爲法定節假日。清明假日不單體現出了清明作爲傳統節日是契合當代的文明觀念,拜祭緬懷先人永遠是一個社會不可拋卻的形式,我們應當慶幸中國有這樣一個表達集體哀思的節日;而且清明的放假也可顯出政府和民間對傳統的注重,立足傳統根基,纔不至於在國際社會中迷失自我。放假從時間上保證了人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掃墓。

透過掃墓以達到緬懷逝者,慰籍心靈的安樂。

清明節的影響:

從清明節悠久的歷史不難看出中華民族對亡靈告慰的行爲由來已久,當然從人們認爲天堂是人死後永久的居所,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歷代皇帝大興土木,修造靈寢等。當然在掃墓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引起過火災,但這些都不能夠影響我們對“孝道”的傳承和延續。我們需要改變的是緬懷先人的方式,需要的改進的是在這個節日所舉行的儀式。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放不下的是“孝道”,是割捨不下的人間親情。因爲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長輩的辛勤付出,自己的成長中烙下了父母、長輩的點點滴滴。就如同一個風箏終究要回到起點一樣。無論身在何處,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爲逝去的父母、祖輩、先烈盡一份自己的孝心,到墳頭填一把土,不爲別的,只爲逝者能安樂九泉,也爲自己的天堂路上甚覺。

清明節作爲一個傳統節日,在人們眼中一個紛紛細雨的時節,這在人們心中己成了一幅定格的畫面。定格在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正好託襯了人們心中的悲涼,也蘊育了春的生機,這正如人生一樣,人生路的結束,也意味天堂路的開始。但後人始終惦念着天堂裏的親人們,總喜歡在“節日”的時候爲他們燒一些紙錢等,寄去一份孝心。希望他們在天堂裏能夠得到一份祝福,這其中飽含的人們未盡完的“孝道”!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我的心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也不知清明節的紛紛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懷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細雨,更是細雨襯托了清明。只有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少年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纔會有那麼多人回鄉掃墓,纔會成爲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纔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這其間飽含最多是人們感情的體現和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