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文明作文

讓文明成爲習慣作文三篇

作文一:讓文明成爲習慣

讓文明成爲習慣作文三篇

習慣就是我們長時間對自身行爲的一種約束,文明也是這樣,只要我們在心中時刻有一根文明的弦,有一個文明的尺度約束自己,時間一長,我們就會形成文明的習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行爲進行約束,那麼我們身邊就會文明多一些,不文明少一些,美好多一些,不美好少一些。

其實做到文明也不是一件難事,我們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裏,我們不在花草中走,我們過路走斑馬線,我們不亂貼亂畫,我們見面時用文明的語言去交流,我們在公共場合遵守公德,我們在上車的時候排好隊,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這些不都是文明的行爲嗎?文明不是一種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種具體的內容;文明不是一種講排場,而是真正落實在行動上;文明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做給自己看,只有我們感到文明重要了,我們才真正去做到文明。變要我文明,爲我要文明,這不僅是語氣的不同,角度的不同,更是一種觀念的不同,責任的不同,出發點不同,態度和自覺性也不同,讓文明成爲一種習慣,讓這種習慣成爲一種動員,成爲一種感召,成爲一種榜樣和力量,這樣就會感動更多的人,感染更多的人,也會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創建文明城市的行列中來,從而形成一種講文明光榮,不講文明恥辱的良好風氣。

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張考卷,這張考卷上不僅是對我們整個城市的考卷,也是對我們每個市民的考卷,相信我們都能在文明創建這張考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我們實際行動去交上一份合格乃至優秀的答卷。讓文明成爲一種習慣,淨化我們的心靈,成爲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也會讓我們終身受益

作文二:讓文明成爲習慣

不久前看到這樣一則報道: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在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寫的。但其中一些文明禮貌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人,大多是中國遊客。”看了以後,我深感心痛。原來不文明行爲也是一種國恥啊!

一個人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他的素質,那麼一羣人的文明程度就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素質。如果當文明成爲我們每個人的習慣。不需要時時提醒“不準隨地吐痰”“不準踐踏草坪”……那麼我們是不是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也不至於丟人丟到國外去。一句公益廣告說的好:“文明贏得尊重,共建和諧未來。”

早晨,我去買早餐,很多人在排隊。突然,一位孕婦喊道:“***的,你給我賠。”原來是一個小女孩把她的豆漿碰灑了。“對不起,阿姨真是對不起。”小女孩趕忙道歉。“說對不起就行了?你要給我賠。”這一聲喊的特別響。“對不起,阿姨我沒帶夠錢……”“不行!必須賠!”最後一位叔叔給她買了一份豆漿纔算完事。我想如果文明成爲一種習慣。也許阿姨不會爲了區區一份豆漿,而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口出髒話。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是很多人孩提時代的童謠。可是,總有些人不遵守規則,最後釀成了慘禍。前段時間一個叫藥家鑫的青年,由於酒後駕車撞傷了人。擔心行人沒死又倒車將行人碾壓致死。太令人氣憤了,這種人不但不文明,而且沒有人性。如果文明成爲一種習慣。那麼生活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忽視別人的生命,酒後駕車,亂闖紅燈。生命就不會在車輪間穿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家庭因爲車禍,而支離破碎。難道童謠只是在童年唱一唱,而長大了就忘了嗎?

文明是一種品德,文明是一種責任,文明是一種擔當,文明是一種境界。文明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如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如果我們人人將文明視爲習慣,那麼我們的國家該有多美好!我們的世界該有多美好!

作文三:讓文明成爲習慣

當在公交、地鐵上看到年輕人給老人和抱小孩的母親讓座時,你會是一種什麼感覺?看到在公共場合買票、購物、等車時人們自覺地排隊等候,你內心又會生髮出一種怎樣的情愫?每當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內心就會涌起一股暖流,感受到這是一種美。這種美,是一種禮讓之美,是一種秩序之美,是一種和諧之美,是一種人性之美,展示的是國人的素質,體現的是社會的文明,弘揚的是“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正氣。怎能不讓人感到由衷地欣慰呢?

我們中國是個有着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仁、義、禮、智、信”是我們的信仰,伴隨着我們的民族一起成長,那些“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故事流傳至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是聖賢的訓告。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美好的品德好像已不被看重,而“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樣的信條可以堂而皇之地擺上了桌面。讓我們來看看人們是怎樣爲己的。

在一個公共汽車站,警示牌上明明白白地寫着“母子乘車處”幾個大字,可數位男士卻像文盲一樣地站在了此處,且心安理得,無羞無愧。一位抱着小孩的母親被擠到了一邊,只能在旁無奈地看着……這是華君武先生的漫畫<假文盲>中的情景,而現實生活遠比漫畫要豐富多彩。你看,公共場合,對着“請勿吸菸”的牌子癮君子們大過其癮;“莫要攀樹折花,踩踏草地”的警示被踢得東倒西歪;“禁止大聲喧譁”阻擋不了人家的歡聲笑語。風景名勝區隨意刻畫,亂丟垃圾。還有些人,不屑於做假文盲,喜歡赤裸裸地展示“個性”,根本無視什麼規則、公德,闖紅燈,跨圍欄無所不能。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遭遇,一不小心就會被不知哪裏拋來的“流彈”擊中,稍不留神就會踩一腳奇怪的東西,即便是垃圾箱僅一步之遙。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更是屢見不鮮。都說我們國人好面子,這些不文明的行爲,在國內也就丟自己的人,可是如果把面子丟到國際上去了,那就不僅僅是面子的事了。據說,許多國家都害怕中國遊客,原因是我們的人到了人家那裏,一點也不拿自己當外人,隨心所欲,爲所欲爲。

前幾天在西安長樂西路看到了這樣一幕:馬路上汽車來往穿梭,兩旁行人熙熙攘攘,我被人潮推動着,偶一擡頭,看到一位女士向馬路中心走去,我正在納悶,只見那位撩起裙子,舉起修長的美腿從路中間的隔欄跨了過去,這個場景真是扎眼。當時正是綠燈通行,過路的司機慌得緊急剎車,後邊的車差點沒撞上來。

我們學校緊挨家屬院和街道,巷口是師生每天上學、放學的必經地,行人來來往往,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道路兩側的牆邊卻齷齪不堪,有家屬拋過來的垃圾,有飯館倒的'泔水,有大小便……特別是有些“紳士”竟於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之下解開褲子方便,一點不覺得難爲情。孩子們小,每天早上很費勁地打掃乾淨,可不一會就面目全非了。

諸如此類的不文明的行爲像毒瘤一樣在浸蝕着我們的社會環境,損毀着國家的形象,危害着人們的健康生活。

今天,我們的祖國以前所未有的成就舉世矚目,社會的發展需要人們的高素質,套用一句廣告語,全世界都在看着,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的人吧。讓文明的行爲成爲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作文四:讓文明成爲習慣

先給大家說一件我親歷的小事。開學初的一天早晨,南城轉盤紅綠燈處,我騎着摩托車,正在麗文大道上等綠燈,突然身後一輛自行車呼嘯而過,恰好建設大道方向一輛大貨車疾馳過來,我驚叫一聲,嚇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司機眼疾手快急剎車,如果不是這孩子急忙繞繞道,如果不是早晨車輛相對較少,我不敢設想那將是一場怎樣的慘劇!看方向,看行頭就知道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於是,我特別在理念牌子處等他,可當我跟他打招時,這位同學竟然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可怕,真是太可怕了,大禍當頭還不自知!同學們,這是不守交通規則的危險,這是不懂公共文明的表現。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且首先是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的。一個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和規範意識,他一定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因此,個人文明禮儀和道德規範是根,是本。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紀律規範的教育,說起來很多同學可以滔滔不絕,可是,看看我們的校園吧,隨意丟棄的飯盒、飲料瓶、紙屑並不鮮見,買飯插隊甚至不排隊時有發生,做衛生偷工減料間或逃避,滿口髒話時有耳聞,公共場合高聲喧譁,上下樓梯旁若無人,牆壁桌子上亂寫亂畫,足球籃球亂踢亂拍,如此等等,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啊!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教育者有什麼區別!

我們不必責怪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高,也不必埋怨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想一想,麪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結果呢?不正是這一點酵母將麪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效用。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不要讓文明、規範只在紙上出現,不要讓文明、規範之風日下,我們要讓它活躍在我們傍邊,讓我們做文明、規範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規範與我們同在”!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曾經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相反更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

標籤:文明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