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和諧作文

和諧創造美美在和諧中作文

和諧的事物總是給人以美感的,美麗校園應該是和諧的校園,它美在校園的景、美在校園的人、更美在校園的魂。

和諧創造美美在和諧中作文

一、自然之美校園景

校園的環境文化是指校園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規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築、綠化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環境。校園的環境文化必須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優美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曠神怡,大腦更聰慧,思維更敏銳,行爲更文明,激發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慾。

1.建築風格統一。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建築往往是分期建造的,缺少統一佈局。因此需要在外形上進行統整,藉助校安加固工程,進行外立面的協調。切忌成人化、公館化。

2.校園空間實用。由於我校地處鬧市區,在校生數多,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加學生活動場地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將原有的操場進行放大,加寬校園通道和舊樓走道,給學生提供活動空間和方便的通道,功能分區明確保證學生活動安全。

3.校園景點精緻。(1)儘量保留原有的樹木綠化,進行布點規劃,體現層次性和觀賞性。(2)儘量保留原有的帶有學校歷史痕跡的景觀,修舊如舊。(3)各專用教室風格協調,特色場所與衆不同。

4.形象標誌統一。(1)校徽、校旗、學校辦公用品、校服等在色彩與款式上保持協調一致,包括學生社團禮服等也根據各社團要求定製,有學校校標。

在繁華的都市中心,營造一片生態的棲息地,給師生一個寧靜的成長空間,安心求知、潛心思考、呼吸新鮮的空氣、抒發內心的情感,這是多麼令人神往的美麗校園啊!

二、健康之美校園人

從中華文化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君子和而不同”的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倫理,中華文化的基礎和所追求的理想是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讓全體人民生活得更爲幸福,更有尊嚴,更加自由。

因此,校園裏的人——學生、教師、職員應該有着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健全的人格,教學過程中師生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授受,更有情感的傳遞、人格的影響與心靈的碰撞。

教師並非是知識的化身,更不是真理的代言人,他們自身也有成長的需求,他們的職業表現爲一種對象性的存在,既在學生的成長中看到自身的成長而收穫快樂,也在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思想修養,從而達到一種超越性的喜悅,表現爲職業的尊嚴和自豪。個人成長的自由與團隊合作的相互認同、相互支援,更使每個教師有了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學校真正成爲教師的精神家園與成長的搖籃。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六年的生活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長時期,我們的課程就是要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培養目標是讓孩子們成爲會關心、會學習、會健身、會勞動、有夢想、靈動而快樂、純淨而活潑的兒童。

讓每朵花都美美地綻放,每個人的個性盡情飛翔。

三、美美與共校園魂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每個人都是成員之一,人與人相處結成共同體,相互陪伴、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美國法學家富勒說:“我們所關心的不僅僅是個人是否自由或安全,而是作爲一個整體的社會中各種過程間如何達致和諧與平衡的問題”。物質與精神,科學與人文,競爭與合作,個人與社會等等構成人類社會的矛盾衝突,這是人類社會永恆的難題。

我們推出了“長小教師課堂宣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美。”對差異性的包容和尊重,正是“和而不同”的寬容仁愛精神孕育了美麗校園之魂。我們提倡,課堂上教師要允許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個性的存在。“各美其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最美麗的一個側面,教師要給他展示的舞臺,給他肯定和激勵。“美人之美”,營造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傾聽的學習氛圍。“美美與共”,大家都美了,大家都發展了,天下就大同了。

錢穆先生說:我的全部學問和理想是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身的和諧。

我們的和諧教育於學生而言,表現爲對成長中生命的等待,側重於對自然屬性的學生個體幸福權利的關懷。於教師而言,表現爲對生命智慧的尊重,側重於對他們社會角色擔當中公平訴求與創造慾望的滿足。於學校而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融先進文化、社會責任、個人修養於一爐,鑄造崇高的學校精神。這三者的統一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和諧發展。實現“人”的創造與尊嚴,“人”對幸福、公平和崇高的追尋是美麗校園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