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高中春節作文集錦五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春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高中春節作文集錦五篇

高中春節作文 篇1

春節裏的喜事很多,我今天要講的喜事很普通,對於你們來說也許有點微不足道。

春節臨近,天公卻不作美。下起啦50年難遇的暴風雪。雪下得足足有15釐米多厚,屋檐下掛的冰掛有十幾釐米長,冰凍成啦災害。道路結冰造成啦交通中斷、物資緊缺,許多電杆“折腰”。停電、停水的問題接踵而來。冬天本來就冷,沒有電就不能烤火,這就更是雪上加霜啦。停電後,我家蠟燭用完後,市面都沒有賣啦,只好早早吃完晚飯,天一黑就睡啦。還有讓人頭痛的是停電後水也停啦。每天爲啦水要到很遠地方去提,水比金子還要寶貴!剛開始洗臉一天一次,到後來兩天一次,洗澡更成“天方夜譚”。這樣的生活讓我們又回到啦“原始社會”全亂啦套。雖然春節即將到來,可是沒有一點喜慶的氣氛,恨不得馬上結束這種“暗無光日”的生活。

三十的清早,來電啦,來水啦!我開啟燈,燈瞬間亮啦;開啟電曖爐,立馬熱啦;打水龍頭,頓時水“嘩嘩”流啦出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原始社會”終於結束啦,我們的生活又恢復啦正常。

我從電視“抗擊冰雪”特別節目裏,看到溫總理在44小時裏兩次親臨湖南視察災情,並不顧危險爬上山去慰問電力英雄。那感人的一幕幕讓我不禁感慨萬千:溫總理是多麼的親切呀!黨和政府是多麼溫曖呀!平時毫不在意的電,在此時是多麼的珍貴,是電力英雄用生命換來的。

有這樣的總理,有這樣的黨和政府,有這樣的英雄,難道不是我們的一件喜事嗎?這件喜事不屬於個人,屬於大家!

高中春節作文 篇2

自從跟爸爸回老家過了兩次春節,我漸漸對春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慢慢理解了平日裏忙碌的爸爸,爲什麼每逢春節都要擠出時間奔波兩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來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樂也在老家——那兒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斷的情,是孩子們的天堂。

老家的春節,充滿了閏土式的質樸、純真和濃郁的鄉土味。對孩子們來說春節放炮是快樂的,老家有位小我幾個月的頑皮堂弟,他的快樂不僅是放炮還有玩火。春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們去集市去買爆竹,在琳琅滿目的爆竹攤裏挑選了三盒大禮花和三掛鞭炮。我們無精打采地跟在後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滿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給我們每人二十元的小費,但要求只能買散炮而且不重樣。我們終於任性了一把,心滿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歡的散炮,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放炮了。

我們策劃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機扶手上的一個小孔裏,可以製成一把只會冒煙的,隨着幾聲槍響,大伯的拖拉機扶手被炸得滿是焦痕;一會兒我們把炮扔進大鐵皮油箱裏,弟弟嫺熟地拔引線、點火,然後飛一般貓身臥倒,轟隆轟隆的爆竹聲響徹雲霄;水潭裏、礦泉水瓶裏、磚縫裏、枯井裏都記錄了我們的斑斑劣跡。弟弟說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還覺得不過癮提議說:我們去燎山吧(在山上燒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隨便了。

於是我們就躡手躡腳地逃出大人的視線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動、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內心,爬到半山腰時,我們衝進了一塊空曠的樹林裏,弟弟衝我做了一個鬼臉說:就在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許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手熟練的拿起一個紙筒,右手拔了一把乾草塞進紙筒裏,然後點着後嘴對着一吹,火瞬間蔓延開來,我們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點一堆心驚一陣,點一堆肉跳一陣,真是刺激過癮。

等我們或到家時,大人們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們的祕密行動,原來我們的臉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夠的證據,特別是弟弟的頭髮上還有一撮焦發。燎山的快樂侵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大人們的叮囑聽着也是雲裏霧裏地繞。而最能體現春節氣息的莫過於家家戶戶隆重的春節祭祀活動了,這既是尋根、哀思也是家風家規。

年三十太陽快落山時,家家戶戶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參加這樣的祭祀活動,長輩們在前面拿着紙幣、香和蠟,我們小輩們在後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燒紙、點香、磕頭行禮,迎接先人。此時,全村爆竹聲此起彼伏,禮花滿天。先人接來之後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廳正面靠牆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頭、作揖和行禮。整個儀式大概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們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裏守歲。據奶奶講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過現在一般熬到兩三點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從除夕到初三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色朦朧時,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熱供桌上的祭品,然後再行禮供上新的。接下來的一連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去這四家祭拜兩次,三天下來,爸爸說他的腿都已跪的痠痛不已了。據爸爸說,因去年他的兩位叔叔去世了,我們都是帶着孝的,一年內不能去村裏其他人家串門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戶人家都要一一去磕頭祭拜的。

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到正月初三晚上七八點左右,每家每戶都要舉行送先人大禮,村裏又開始沸騰起來了,早上曬炮,下午分紙、分香、分蠟。飯後向先人行禮後,家裏的長輩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後面,去先人的墳上送紙幣、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頭行禮,春節的祭拜儀式纔算結束。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車裏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鄉愁與鄉情。

爸爸說:路上奔波的人們就像是一枚枚風箏,不管他們飛的`多高多遠,引線永遠在媽媽手裏,這也許就是爸爸每年春節回家探親的原因吧。

高中春節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裏。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爲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爲“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着熱氣騰騰的火鍋,聽着窗外陣陣的爆竹聲,放煙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了。煙花有的像開在天上的花兒,有的像切成一半的西瓜,還有的像一張可愛的笑臉,各種各樣的形狀,美極啦!一家人看着煙花享受着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開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爲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高中春節作文 篇4

中國的春節來歷繁多,習俗也繁多。比如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還有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對於舶來品“情人節”,雖然被商家炒得熱熱熱鬧鬧,但如果讓煙臺人三者只能選其一的話,大家卻均不約而同捨棄了它。看來,目前我們暫時不用擔心洋節會取代中國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今年情人節與春節相距很近,春節沒有受到衝擊,反而是情人節被淹沒在忙年的氣氛中,由此可見,中國人最重視的是春節,這一點不會改變。

高中春節作文 篇5

梅花歡喜漫天雪,捷報飛傳又一春。伴着漫天飄舞的雪花,新年近了,年味濃了。這新春佳節,多像一組協奏曲,給我們生活增添韻味兒!

第一樂章 新春序曲

不知不覺中,豬年接近了尾聲,鼠年悄然來臨。按舊曆習俗,臘月二十三是祭竈,也叫小年。據說,舊時差不多家家都設有“竈王爺”的神位,神位兩旁貼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聽長輩講,人們爲了不讓“竈王爺”向玉皇大帝告自己的狀,就在這一天用芝麻糖粘住他的嘴,以保佑全家人的平安。這種芝麻糖俗稱“竈糖”,吃竈糖的習俗沿襲至今,更多的是對來年幸福生活的期盼。

過了祭竈,春節就正式拉開了序幕: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第二樂章 親情之歌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俗稱年三十兒。這一天,家家都要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換新衣、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處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氛。你看,這“福”字的貼法還很有講究:要倒着貼在門兒中間。取其“福到家門”之意,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晚上的餃子,熱鬧的春晚,是難忘的年夜飯。下午三點,我們全家總動員,開始包餃子。和麪、盤餡兒、擀皮兒、包餃子、搗蒜蓉、備香醋,一道工序都不能少。看着自己包的餃子,樣子歪歪扭扭,躺在那兒耍賴一般,還有點不好意思。管它呢,能包成啥樣兒是啥樣兒,圖的是一家人同臺演藝,憶過去,話新春,其樂融融歡喜和諧的節日氣氛。下鍋了,呼呼啦啦,熱水飛濺。不一會兒,餃子端上來,那個香啊!

和着餃子的香味,屋外響亮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斑斕的禮花不時綻放,屋內三代同堂共賞春晚的精彩節目,感受着華夏同樂的幸福與美好,歡聲笑語,早已飛出了窗外。那種感覺,毛孔似乎都張開了。

第三樂章 新年圓舞曲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後,就算是大年初一了。這天,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拜年祝福。認識的,不認識的;身邊的,遠路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個個笑逐顏開,相互拱手祝福,把新年歡樂祥和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春節組曲伴着悅耳的鞭炮聲,在飯桌前濃濃的親情裏,在鄰里鄉親美好的祝福中,在國泰民安的祥和裏奏響,一年又一年。